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
万州府办发〔2024〕19号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已经区第六届人民政府第53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4年3月21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
(2021—2035年)
前 言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要“坚定不移贯彻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守护好这一江清水”等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依据《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发改农经﹝2020﹞837号)、《长江重点生态区(含川滇生态屏障)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自然资发﹝2022﹞21号)、《重庆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渝发改农经〔2021〕764号)、《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渝规资﹝2021﹞910号)、《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2﹞161号)、《重庆市区县(自治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大纲(试行)》等文件要求,编制《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以系统解决区域内主要生态问题为导向,合理划定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科学布局并有序实施重大工程,不断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助力山清水秀美丽之地建设。《规划》是对市级生态保护修复相关规划的落实落细,是一定时期内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
《规划》的实施范围为万州区全域,总面积3456.41km²。规划期为2021—2035年,基准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规划》以“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总体格局为基础,按照国家层面、长江经济带、成渝双城经济圈、三峡库区、市级层面、区级层面对万州区生态安全格局的要求和定位,聚焦生态、农业、城镇三大空间,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统筹考虑生态系统完整性、地理单元连续性和社会发展可持续性,构建了“两横一纵一环”4条水陆关键生态廊道,确定了南山-铁峰山森林质量提升区、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长江两岸水土保持区、瀼渡河-苎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区、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区组成的“两屏、三区”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规划部署6项重大工程,共83个具体项目,总投资约181.42亿元。
目 录
第一章 基础分析与形势研判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第二节 综合评价
第三节 主要生态问题
第四节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
第五节 机遇与挑战
第二章 生态保护修复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第四节 规划作用
第五节 规划目标
第三章 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
第一节 生态保护总体格局
第二节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第三节 重点任务
第四章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第一节 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第二节 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
第三节 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第四节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第五节 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
第六节 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第二节 效益分析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第二节 实施动态调控
第三节 统筹资金安排
第四节 完善配套制度
第五节 加强科技支撑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附表1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指标表
附表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表
附表3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大工程项目表
附图1 生态安全格局分布图
附图2 主要生态问题和风险分布图
附图3 主要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分布图
附图4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图
附图5 重大工程和项目布局图
附图6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一张图”
第一章 基础分析与形势研判
第一节 自然资源概况
地质背景复杂。万州区地处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处,是四川盆地内外水陆转换、东西衔接的地理纽带。全区幅员面积3456.41 km²,居重庆市第七。万州区位于川东褶皱带北东缘,万州向斜北东段近轴部,向斜核部平缓开阔,斜穿万州城区,地层平缓;两翼地层在靠近背斜核部产状急剧变陡,甚至倒转形成倒转背斜。全区以侏罗系上沙溪庙组砂泥岩互层地层为主,岩体矿物成分具有亲水性,风化速度快,易形成崩塌落石。万州区总体地貌格局为“八分山台二分丘,陡缓坡急入江流”,主要有构造侵蚀、剥蚀低山丘陵地貌,地貌变化受岩性和构造控制,砂岩段形成陡坡或陡崖,泥岩段形成缓坡台地。
山水格局分明。万州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区,气候四季分明,冬暖多雾、夏热多伏旱、春早气温回升快而不稳定、秋长阴雨绵绵。山体总体格局为“西疏东密、三山两谷”,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四条重要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行排列。水系总体脉络为“一干九支、三区分水、七库星湖”,即长江干流,苎溪河、瀼渡河等九条支流,甘宁、鱼背山等七个总库容在1000万m³以上的中型水库,高峰水库、双堰水库等183个小型水库,此外还有饮用水源地106个。境内河流、溪涧切割深,落差大,呈枝状分布,均属长江水系,水网密度较高。长江自西南入境,向东北横贯腹地,经黄柏乡流入云阳县,流程80.4 km。境内流域面积在100 km²以上的河流有8条,溪沟93条,水域总面积超过100 km²。受地形地貌和降雨影响,地表径流迅速,赋存量不大。随着三峡水库的建成与蓄水运行,库区水位在145—175m高程范围内周期性波动,在万州区形成了面积约25km²、岸线长约350km的消落带。
生物资源丰富。万州区已知动、植物有6247种。已知的各类野生植物3824种(不含农作物),包含3302种高等植物和522种低等植物。其中,珍稀濒危植物181种,包含荷叶铁线蕨、金钱松、红豆杉、黑桫椤、中华蚊母树等。已知的野生动物2423种(不含家禽家畜),包含高等动物(脊椎动物)556种,无脊椎动物1867种。其中,高等珍稀动物有47种,包括林麝、中华秋沙鸭、小灵猫等国家I级保护动物8种,猕猴、鸳鸯、毛冠鹿等Ⅱ级保护动物39种。
人文自然景观多样。万州区已有1800多年建城历史,是三峡文明大通道的重要节点,巴渝文化、三峡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交融发展集中地区。全区现有1170处不可移动文物、20个历史建筑、135项非物质文化遗产。此外,还有古驿道、传统街巷、工业遗产等系列文化景观,以及诗词歌赋、文化典籍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万州区有高峡平湖的库区风光,铁峰山、七曜山、青龙瀑布等知名景区以及中山台原、峡谷沟壑、瀑布跌水、溶洞奇石等奇趣地貌。
第二节 综合评价
生态系统整体状况评价。全区生态系统类型齐全,森林生态系统和农田生态系统占绝对优势。自然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948.07 km²,占万州区国土面积的56.36%,主要由森林、灌丛、湿地等生态系统组成。其中,森林生态系统面积为1520.83 km²,主要由乔木林地、竹林地和其他林地组成;灌丛生态系统面积为232 km²,散布在耕地与林地的过渡地带,由杜鹃、火棘、黄荆等构成;湿地生态系统面积为176.73 km²,由长江及其支流的河面、滩涂和水库、坑塘等组成。人工生态系统总面积为1508.34 km²,占万州区国土面积的43.64%,包含农田、城镇2类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面积为1237.12 km²,由旱地、水田、果园组成;城镇生态系统面积为271.22 km²,由城镇、农村住宅用地和交通用地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持续开展,人工生态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此消彼长,构建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格局,是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关键。
生态系统重要性评价。根据“双评价”结果,万州区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集中分布在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大山大脉区域,总体与山势走向的契合度较高。生态系统极脆弱区主要分布在方斗山中段、王二包自然保护区以及天城街道、高峰街道、龙都街道、新田镇等城市快速扩张区域。由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极重要区和生态系统极脆弱区组成的生态保护极重要区分布较广,面积约1572.5 km²,占全域面积45.5%,主要分布在龙驹镇、走马镇、新田镇、长滩镇、普子乡等离城区较远的山区;生态保护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平行岭谷区,面积约1260.4 km²;生态保护一般重要区主要分布在城区和城镇周边,面积约623.7 km²。
生态系统退化评价。万州区生态系统以未退化和轻度退化为主,占比超过90%。中度及以上级别退化面积为321.54km²,其中,中度退化面积262.23 km²,占比为7.56%;较严重退化面积43.72 km²,占比为1.26%;严重退化面积15.60 km²,占比为0.45%。从空间分布来看,未退化和轻度退化区域主要分布在海拔较高、人类活动影响较小的山区;中度、较严重、严重退化区域在开发建设强度较大的城区、长江两岸集中分布。
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万州区生态系统恢复力总体水平较高。生态系统恢复力较高及以上面积1838.06 km²,占比为53.18%,主要分布在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以及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等受人类活动干扰较小的区域,形成生态系统恢复力高值区。生态系统恢复力较低、恢复力低的面积占比分别为10.83%、4.10%,主要分布在长江沿线、余家镇中部、城区、李河镇中部、甘宁镇中部、高峰街道中部、长滩镇北部等。此区域地势相对平坦,是城镇开发和农业生产的集中区域,受到的人类活动干扰强度大,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较弱。
生态廊道构建。万州区大型生态源地为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山系,距离相对较远,串联大型生态源地间的关键生态廊道面临较大保护压力。生态廊道上的生态障碍点较多,集中分布在西部的武陵镇、郭村镇、瀼渡镇、龙沙镇一带。长江河谷区域内的小型生态源地地质灾害频发,加之可供造林的空间有限,容易导致生物栖息地丧失、生态关键节点断点、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由东西部陆域生态廊道、长江生态廊道和中部城区生态廊道组成的“两横一纵一环”四大关键生态廊道,以及“一江九带、一环多园”的城市内部生态网络,亟需开展系统性生态保护修复。
第三节 主要生态问题
(一) 全域:生态系统连通性不足、局部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系统局部退化、生态环境保护压力较大。万州区生态系统中度及以上级别退化面积为321.54 km²,约占国土面积的9.3%。全区场镇多临水分布,仅长江干流100 m范围内就分布有20余个镇乡(街道),由于城市扩张、道路建设、陡坡耕作的长期影响,水土流失、水体污染问题依然存在。尤其是密溪沟-塘角片区、溪口-燕山长江沿线等城镇周边、岸线消落区出现地质灾害频发、水土流失加重、湿地退化萎缩、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生态系统退化现象,此区域也是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结果中的低值区,生态系统退化后的自我恢复能力较弱,保护保育、自然恢复模式无法从根本上遏制生态系统的退化趋势,亟须采取辅助修复、生态重塑等工程措施进行系统性保护修复。
生态系统连通性不足、关键生态廊道建设有待加强。万州区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大型生态源地的生态本底在全市属于较高水平,各个生态源地内部的生物栖息、迁移条件较好。但受地形地貌、生产生活以及长江天堑限制,生物在不同栖息地之间的扩散、交流和迁移通道受阻。尤其是城区所在的平湖江面和城周山体间组成的城市内部生态网络,以及铁峰山-长江一方斗山组成的长江水陆关键生态廊道,连通性不强、生态功能不高,仍然存在山体裸露、水体污染、水土流失等生态障碍点。全域水陆协调、生境优良、结构完整、功能齐全、兼顾景观品质提升的关键生态廊道建设有待加强。
数字化建设基础薄弱,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支撑能力不足。万州区数字化建设水平较低,大数据、人工智能尚在探索阶段,智慧监测、智慧办公处于初级阶段。当前气象、水利、生态环境、林业、农业农村等部门数据库纷纷建立,但受到资金、技术、人员的限制以及行政壁垒,数字化程度不一,数据标准口径不一,多源异构的“数据孤岛”问题由来已久,数据完整性、时效性、共享性难以保障。山水林田湖草的时空连续性、生态修复的部门协同性迫切要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的数字化、智能化发展。
(二)山:存在历史遗留矿山、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问题
存在历史遗留矿山。万州区现存历史遗留矿山71处,面积约94.53公顷,涉及的图斑数量多、分布散。未修复的矿山破坏自然景观,存在山体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隐患,亟需开展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
水土流失严重。2020年万州区水土流失面积共计1413.93 km²,占幅员面积的40.91%,居全市第4。水土侵蚀程度在强烈以上级别规模达217.86 km²,侵蚀方式以水力侵蚀为主,局部存在重力侵蚀。受长期坡地农业生产与降水量季节分布不均影响,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包括西北部余家镇、后山镇、弹子镇,西部分水镇、响水镇,东部黄柏乡、白羊镇、太安镇、长滩镇、龙驹镇,南部罗田镇、走马镇,中部的高峰街道等长江沿岸区域,水土流失防治形势严峻。
地质灾害频发。由于地质构造、地层岩性、地形地貌、大气降雨、人为干扰等因素共同影响,万州区是全国地质灾害400个重点区县之一,也是重庆市地质灾害中高易发区。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有滑坡、危岩崩塌、塌岸等,集中分布在钟鼓楼街道、陈家坝街道、高笋塘街道、高峰街道、大周镇、太龙镇等长江沿岸区域。现有851处隐患点,其中滑坡718处,崩塌132处,地面塌陷1处,各类地质灾害点以中型、大型为主。滑坡隐患点主要分布在长江及苎溪河两岸,以土质滑坡为主。危岩崩塌隐患点主要分布在郭村镇至钟鼓楼街道一线,具有隐蔽性强、突发性强、致灾性强的特点。
(三)水:水资源短缺、水环境污染、水生态脆弱
人均水资源分配不足、水资源调配体系不健全。万州区人均水资源量约1421 m³,远低于全国、重庆市平均水平。虽有长江过境,但山区、丘陵地形导致供水水源比较分散,水资源时空分布差异巨大,尤其是距离大江大河较远的南山、七曜山一带,水资源配置骨干工程体系尚未健全,小型水利设施年久失修,水资源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资源性缺水、水质性缺水、工程性缺水并存。
江河湖库局部存在污染、污水收集处理设施不完善。长江两岸广布的陡坡耕作、密布的城镇空间、分散的农村居民点对水体的影响,由支流逐步向长江汇聚。部分水库及山坪塘水质处于轻度富营养化到中度富营养化状态,汇入长江的次级河流如苎溪河、龙宝河、瀼渡河、五桥河局部河段存在污染。部分场镇二三级管网缺失、破损、堵塞,存在管网覆盖、匹配度不足情况。农村管网入户率较低,部分生活污水仍存在直排现象,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仅为27.2%。瀼渡(甘宁)污水处理厂、新田镇污水处理厂等部分污水处理厂设施陈旧,污水处理能力不足,加之需水量存在季节波动,又缺乏运行维护单位,处理能力极不稳定。
消落带生态环境脆弱、治理工程缺乏系统性。万州区消落带水位反复大幅度涨落,淘蚀库岸,岩体劣化严重,易发生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产生涌浪,威胁过往船只安全。水位消退后枯死植物、生活垃圾等淤积,回水区等局部水体易发生富营养化,影响消落带生态环境和景观品质。万州区现有消落带治理工程缺乏系统性,后期维护成本大;未修复的消落带多以一年生草本植物为主,尚未自然演替形成稳定的生物群落,生态系统结构简单、生境退化明显、抗风险能力较弱。
(四)林:森林质量不高、火灾病虫害威胁大
林地结构不合理、质量有待提高。万州区林地结构相对单一,马尾松占全区林地面积的22.13%。全区天然林中马尾松纯林占比超过60%,铁峰山、方斗山等主要林区马尾松纯林占比超过90%。水系、交通沿线生态廊道范围内森林群落结构存在“五多五少”现象:即中、幼林多,近、成、过熟林少;纯林多、混交林少;针叶林多、阔叶林少;单层林多、复层林少;低效林多、优质林少。目前可用于造林的地块空间不多,且立地条件差,成熟林地主要分布在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海拔较高、人口较少的山区,人口分布集中的河谷区域和城区林地质量不高且不连片,总体上林地生产力低下,森林蓄积只有54.9 m³/hm²,低于重庆市要求万州区的59.9 m³/hm²,也低于重庆市平均水平(62.2 m³/hm²)。
森林病虫害严重、火灾风险高。万州区林下植物群落稀少,森林自动调节能力下降,抗虫害能力较低,导致常年受松毛虫、松墨天牛、松材线虫、蜀柏毒蛾等88种虫害和27种病害威胁。仅2020年就有7341株松树因病虫害死亡,加之马尾松分泌易燃松脂,松针季节性干枯散布,极易引发森林火灾。目前灭火水源主要为小溪小沟,水量受季节影响较大,难以实现就地取水、就近灭火。相应的防火通道、隔离带、蓄水池等设施不足,威胁森林生态系统的安全。
外来物种入侵、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挑战。万州区所有镇乡均不同程度受到入侵植物危害。全区共有入侵植物20科、36属、45种,主要有加拿大一枝黄花、粉绿狐尾藻等。其中具有严重危害性植物有3种,危害性较严重的有8种,一般影响植物34种。
(五)田:耕地质量低、农业基础设施有待提高
耕地总量高人均少、坡耕地多质量低。万州区耕地资源总量丰富,集中分布在普里河河谷、长江流域槽谷地带,总面积854.88 km²,位居重庆市第三位,但人均耕地不足1亩,低于全市平均水平(1.05亩),低于全国平均水平(1.46亩)。耕地中旱地占比63.43%,水田占比36.57%。坡耕地占九成,其中25°以上陡坡耕地369.58 km²,占比34.37%,多分布于山地、丘陵区,高于全市25°以上陡坡耕地平均水平(占比22.2%)。较高比例旱地为薄土,保水保肥能力差,且多与轻度以上土壤侵蚀区重叠,加剧了土壤贫瘠的速度。特别是方斗山-七曜山区域,耕地负担和水土流失隐患较大。
基础设施不完善、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全区农产品生产相对分散,规模化、标准化生产难度大。农药、化肥、塑料薄膜等不合理的投入使用,加上畜禽养殖和水产养殖,导致耕地土壤污染。同时,受地形条件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影响,加之丘陵、山区的农业机耕道路、蓄水、沟渠等配套设施不完善,农业灌溉困难,难以实现机械化、现代化生产,制约农业高质量发展。
(六)城: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城市生态品质有待提升
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不足,城市韧性有待提升。受极端天气和特殊地形双重影响,全区大部分区域坡度较大,雨水汇流时间短,部分河道硬化现象突出,城区龙宝河、五桥河沿河等局部区域易涝点较多,洪涝灾害风险较大。城区以外的32个临河场镇除龙驹、武陵、龙沙、余家等重点镇乡场镇段防洪标准达到10至20年一遇外,其它镇乡防洪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均不达标,支流和山洪防洪压力较大。城区周边存在严重的滑坡、危岩等地质灾害。北部高铁片区、南部经开区高峰园、新田园、五桥园等城周区域,既是生态极敏感极脆弱区、恢复力低值区,又是万州区未来发展的重点区域。在城市开发建设过程中,热岛效应、大气污染、水体污染、水土流失、固体废物、地质灾害等一系列新的环境问题,对城市生态安全、风险管控的监测预警、治理手段提出了更高要求,城市生态系统化解和抵御气候变化以及外界灾害或冲击的能力亟待提升。
生态廊道连通性不足、城市生态品质有待提高。万州区位于长江上游和三峡库区腹心,生态地位重要,责任重大。但万州区人口多、经济发展压力大,库区水位落差大,消落带生态恢复与治理仍是世界级的生态难题。现有城市生态系统中的林地、草地、水域等生境,受坡地、堡坎、崖壁等分割,不利于中华秋沙鸭、红嘴鸥、白鹭、野生鸬鹚、野鸭等众多水鸟的觅食、栖息和迁徙。牌楼街道、龙都街道等老城区内部缺乏生态空间,太白岩、苎溪河、五桥河等重要生境和景观带构建有待加强,城市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产品供给服务功能有待提高。
第四节 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成效
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稳定。“十三五”时期,万州区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坚持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把保护和修复库区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底线思维,加强空间管控,推动完成万州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自然保护地整合优化、生态保护红线评估调整,科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以南山-铁峰山一方斗山-七曜山、长江及其支流、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等7个自然保护地为核心的生态安全格局基本稳定。
地质灾害防治能力不断增强。全区地质灾害监测预警水平进一步提升,“四重”网格化防灾体系基本建成,实现全区地灾隐患点监测全覆盖。挂牌成立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野外监测与预警示范中心,依托“地质灾害监测预警信息系统”,实现地灾隐患点的智能化、精细化动态监测和预警信息实时发布,不断增强全区地质灾害预警预报和抵御自然灾害的综合防范能力。
矿山生态修复有序推进。矿山向“集约型、规模化、机械化、环保型”方向发展。截至2020年底,关闭矿山共计251个,总面积245.91公顷,矿山数量减少至36个,规模化开采雏形已基本形成,资源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升。“十三五”期间,万州区依法关闭整合了一大批破坏资源、污染环境、布局不合理、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矿山,煤矿已全部退出,长江沿线1km范围、自然保护区内的矿山基本关闭退出。通过工程修复和自然恢复销号矿山120个,总面积151.38公顷;其中,历史遗留矿山78个,总面积78.07公顷。未来待修复的矿山71个,面积94.53公顷。
水环境治理成效显著。全域水质稳步提升,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总体保持Ⅱ类。完成新田、高峰、甘宁、登丰等15座中小型水库集中式水源地保护工程,实施东峡、龙泉、尖山子等3座水库水生态修复项目。开展污水“三排”专项整治,掐断污染排放渠道,实施雨污分流,对管网进行改造,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4%,工业污水全部达标排放。黑臭水体整治取得积极成效,五桥河、龙宝河城市黑臭水体全面消除,并通过国家验收。
消落带生态治理初见成效。近年来,万州区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突出利用管控与保护管理,初步构建起消落带绿色生态长廊。一是消除消落带传统污染源,关停非法码头18座,取缔非法占用消落带经营摊点50户,生态植绿面积7.15hm2;二是提质亲水空间,在滨江环湖区建设慢行步道4km,改造硬质护坡2万余平方米;三是打造消落带花海景观,在北滨路外侧消落带栽培三角梅100万余株,种植波斯菊等野花组合40万余平方米,滩涂区播撒狗牙根2万余平方米,打造消落带靓丽风景线;四是大力推进城区周边库岸整治工程,先后实施了大周、武陵、新乡、黄柏等镇乡的消落带综合整治项目,累计建成长江南北两岸库岸整治和防洪护岸工程40km,城镇段消落带基本实现应治尽治。
林业资源质量持续向好。万州区森林覆盖率逐年增长,2020年全区森林覆盖率达55.0%,高于全市水平52.5%。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达70%,生态屏障已经基本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区林地面积超过302.6万亩,森林面积达到277.8万亩,森林蓄积量达到970万m³,湿地保有量达到173.29km²,森林火灾受害率小于0.3‰,林业有害生物无公害防治率达到85%以上。
耕地保护稳步提升。万州区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占补平衡制度,全区耕地保有量854.88 km²,永久基本农田保有量579.33 km²。通过土地开发整理、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等,建成高标准农田46.49万亩,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改善。
城乡人居环境持续改善。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达到346天,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达32μg/m3,较2015年下降27.1%,重污染天气在全市处于较低水平。宜居水平不断提高,完成对双河口等片区的海绵化改造,截至2020年,全区累计建成海绵城市24km²,城区绿化覆盖面积达2923.78万㎡,绿地面积达2442.57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13.93㎡。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84.3%,行政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92%,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88.41%,废弃农膜回收率达到80%以上。建成市级美丽宜居乡村60个,绿色示范村庄67个,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明显。
第五节 机遇与挑战
生态环境保护修复战略地位不断凸显。“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区域发展战略,都把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修复作为重要任务之一。万州作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节点城市、渝东北片区中心城市,急需全面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生态格局,统筹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求。
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治理开局良好。2022年7月,“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修复项目”(以下简称“腹心山水工程”)成功申报国家“十四五”期间第二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腹心山水工程总投资约55.38亿元,中央奖补资金20亿元。万州区作为腹心山水工程的6个区县之一,划分了长江滨江地带(万州-云阳段)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七曜山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单元,部署了13个子项目,22个具体项目,总投资约11.07亿元。涉及岸线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水土流失与石漠化防治、森林保护保育、土地综合整治、地质灾害治理及矿山生态修复等山、水、林、田、湖、草各个要素的系统性治理工程,为万州区生态保护修复系统性工程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资金、政策和组织保障。
生态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能力有待提高。万州作为区域性中心城市,承担着引领带动渝东北、川东北地区发展的重任,随着人口高度聚集,城镇建设进程加快,部分区域生态缓冲空间预留不足,区域生态廊道连通性差,生态产品供给不足。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发展、能源结构“高碳依赖”的特征依然明显,光电、风电等资源有限,提高非化石能源占比难度大,实现碳达峰、碳中和任重道远。
生态保护修复整体性和系统性有待加强。腹心山水工程的成功申报,为万州区长江滨江地带、七曜山的修复带来了重大机遇,但其余区域如分水-甘宁镇、恒合-普子乡等部分区域尚未部署保护修复工程,这些区域的水资源匮乏、耕地条件差、生态系统退化问题依然存在。距离落实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要求还有一定距离。同时,万州区“两山”良性循环尚未形成,生态价值实现不足,缺乏生态产品市场化,生态红利释放不充分。
第二章 生态保护修复目标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历次全会和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学笃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方针,做好“生态篇”。加快推进“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协同推进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以持续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统筹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科学布局和组织实施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着力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助力碳达峰、碳中和。推动“万达开”、“万开云”生态共建环境共保,支撑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加快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坚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遵循自然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充分发挥大自然的自我修复能力,避免人类对生态系统的过多干预。
坚持问题导向,突出重点。深入分析全区主要生态问题,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按照“聚焦核心区域、聚焦核心问题,进一步增强区域主要生态功能”的原则,围绕重要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等重点区域,统筹考虑自然生态系统与人工生态系统之间的协同性,形成生态保护修复关键技术整体解决方案。妥善处理保护和发展、整体和重点、当前和长远的关系,保障生态安全格局的总体安全。
坚持科学治理,综合施策。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是生命共同体”理念,遵循生态系统内在机理,注重山上山下、地上地下、岸上岸下、上游下游等国土空间的整体性、系统性,因地制宜、整体谋划,科学配置保护和修复、自然和人工、生物和工程等措施,推进一体化保护和修复。
第三节 规划范围与期限
(一)规划范围
本规划范围为万州区全域,共涉及14个街道、27个镇、11个乡,总面积3456.41 km²。
(二)规划期限
规划期为2021—2035年,基准年为2020年,目标年为2035年,近期目标年为2025年。
第四节 规划作用
本规划以《重庆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区县级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渝规资〔2022〕161号)为依据,是对《全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总体规划(2021—2035年)》《重庆市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2021—2035年)》等上位规划的落实落细,是《重庆市万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重要专项规划,是一定时期内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任务的总纲和空间指引,是万州区争取各级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和政策支持的依据。
第五节 规划目标
(一)总体目标
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发展定位,切实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锚固全区“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以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为主线,大力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夯实绿色本底,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循环和永续利用,建设山清水秀、绿色生态、人居和谐的韧性生态之城,打造西部地区“两山”实践创新基地,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二)阶段性目标
到2025年,通过推动实施一批重点工程,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00 km²,岸线整治44.36 km,新增消落带治理9.24 km,造林40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68万亩。万州区重点生态环境问题基本解决,全区森林、草地、河湖、湿地、农田、城镇等生态状况逐渐好转。农田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得到有效控制,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提升,长江、苎溪河、瀼渡河、石桥河、泥溪河、普里河、磨刀溪等重要干支流水生态、水环境明显改善,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矅山“两屏”生态屏障区生物多样性逐步恢复,生态安全屏障不断巩固,自然生态空间和重要生态廊道得到整体保护,生态服务功能整体提升。
到2035年,各项重大工程全面实施,修复历史遗留矿山94.53公顷,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370 km²,新增消落带治理20 km,新增城市绿地面积400万平方米,完成造林13万亩,建成高标准农田75万亩。全面构建“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格局,基本建成“两横一纵一环”关键生态廊道,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显著提高,生态系统治理体系更加健全。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与生态空间协调共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体系得到全面优化,优质生态产品供给能力满足人民群众需求,大河生态文明全面彰显,国家山水城市全面建成。
(三)规划指标体系
表 1 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指标表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现状(2020年) |
2025年 |
2035年 |
单位 |
属性 |
1 |
生态 保护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
741.07 |
699.01 |
699.01 |
km² |
约束性 |
2 |
森林覆盖率 |
55 |
≥55 |
≥55 |
% |
约束性 | |
3 |
天然林保有量 |
6.25 |
6.25 |
6.25 |
万公顷 |
约束性 | |
4 |
森林蓄积量 |
970 |
1278 |
1825 |
万m³ |
约束性 | |
5 |
自然保护地占比 |
- |
9.51 |
9.51 |
% |
预期性 | |
6 |
湿地保有量 |
173.29 |
173.29 |
173.29 |
km² |
约束性 | |
7 |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81.25 |
90 |
90 |
% |
约束性 | |
8 |
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
9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
346 |
≥330 |
≥330 |
天 |
约束性 | |
10 |
自然岸线保有率 |
89.99 |
≥87 |
≥80 |
% |
预期性 | |
11 |
水土保持率 |
59.05 |
61 |
65 |
% |
预期性 | |
12 |
生态 修复 |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
10.3 |
28.5 |
42.1 |
万亩 |
预期性 |
13 |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
59 |
52 |
52 |
‰ |
预期性 | |
14 |
湿地修复治理面积 |
1.61 |
1.86 |
2.11 |
万亩 |
预期性 | |
15 |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
46.49 |
68 |
≥75 |
万亩 |
预期性 | |
16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95 |
≥95 |
≥95 |
% |
约束性 | |
17 |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
232 |
300 |
370 |
km² |
预期性 | |
18 |
新增消落带治理长度 |
- |
9.24 |
20 |
km |
预期性 | |
19 |
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13.93 |
16.12 |
≥16.12 |
㎡ |
预期性 | |
20 |
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 |
119.46 |
197.37 |
245.91 |
公顷 |
约束性 |
第三章 生态保护修复总体布局
第一节 生态保护总体格局
立足万州区自然地理条件、重要资源禀赋和关键生态问题,发挥三峡库区水土保持、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等生态功能,落实国家、市级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与重点任务,构建万州区“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
表 2 “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格局
类别 |
名称 |
一江 |
长江生态带。 |
九廊 |
石桥河、瀼渡河、新田河、五桥河、苎溪河、大周溪、磨刀溪、泥溪河、普里河九条长江支流组成的生态廊道。 |
两屏 |
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组成的生态屏障。 |
多点 |
重庆万州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重庆万州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重庆万州乌龙池市级森林公园、重庆万州荷叶铁线蕨市级森林公园、龙泉风景名胜区、青龙瀑布风景名胜区、潭獐峡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组成的重要生态源地。 |
第二节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
在生态保护重要性评价、生态系统退化评价、生态系统恢复力评价、生态网络构建的基础上。以构建“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生态安全格局为目标,以水土保持、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主导生态服务功能为指导,以水土流失、地质灾害、水体污染、湿地生态功能薄弱、农田生态系统退化等突出问题为导向,以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等空间管控要素为重要依据。统筹考虑地形地貌流域的完整性、地理单元的连续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的修复策略,划定了南山-铁峰山森林质量提升区、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瀼渡河-苎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区、长江两岸水土保持区、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区等5个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形成“两屏、三区”的生态修复格局。
(一)南山-铁峰山森林质量提升区
生态本底现状。本区域位于北部山区,包含余家镇、孙家镇、弹子镇、后山镇、铁峰乡全域,以及分水镇、高梁镇、天城街道、熊家镇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598.02 km²。本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64.44 km²,占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的23.5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05.92 km²,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的18.28%;城镇开发边界3.43 km²,占全区城镇开发边界的2.4%。主要生态系统为森林、农田生态系统,南山、铁峰山两大山脉平行排列斜贯全境,横亘南北,中间普里河蜿蜒东流,形成“两山夹一槽”的特殊地貌。境内山体海拔多在600 m以上,最高峰为风箱梁,海拔1370 m。主导生态功能为森林资源保护和固碳释氧,森林覆盖率高,自然风光秀丽,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坐落在此区域,是万州区北部重要的生态屏障区。
主要生态问题。铁峰山森林质量不高,存在部分历史遗留矿山尚未修复。铁峰山区天然林数量少、人工纯林多、混交林较少,现有森林植被主要为马尾松纯林,林相单一,林下植被稀少,松材线虫等森林病虫害问题突出。全区超过一半的历史遗留矿山分布在此区域,矿山生态修复任务较重。加之人类活动较为频繁,自然山体和植被遭到破坏,局部生态系统出现退化,森林质量提升和山体保护压力较大。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本区域以修复受损山体、提升森林质量,采取整体保护保育、局部生态重塑的修复模式,部署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提升等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期保护”的治理方针,加强对大碑村煤矿、大垭口煤矿等历史遗留矿山的治理,聚焦因违建拆除导致的生态系统受损区域,重塑局部生境,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同时加强对森林质量、林种结构的提升和改善,防范森林火灾、病虫害和外来物种入侵,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二)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生态本底现状。本区域位于万州区东部,范围包括长滩镇、茨竹乡、龙驹镇、走马镇、梨树乡、罗田镇、地宝土家族乡、白土镇、普子乡、恒合土家族乡,总面积为1007.9 km²。本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399.11 km²,占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的57.1%;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22.6 km²,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的21.16%;城镇开发边界6.26 km²,占全区城镇开发边界的4.39%。地处方斗山和七曜山之间,以山地为主,山体呈东北-西南走向,自然生态系统分布广,森林茂密,动植物资源丰富,有水杉、南方红豆杉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豺、大灵猫、小灵猫、斑灵狐、红腹锦鸡、白冠长雉等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有潭獐峡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等自然保护地,是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和重庆市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和物种资源库。
主要生态问题。分区内森林火灾、病虫害、水资源不足问题突出。森林火灾和病虫害风险高,自然保护地及周边山体人类活动频繁,生物多样性保护不足。七曜山区距离长江干流较远,生活用水、农业灌溉供水能力不足;同时还存在生活污染、面源污染,现有收集处理设施难以满足,威胁区域内水环境。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以保障山区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坚持自然修复为主、治理工程为辅,加强农村供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保障山区水资源、优化山区水环境。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森林火灾与病虫害防治,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稳步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建立森林防火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积极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立足方斗山、七曜山生态优势,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质量转化。
(三)瀼渡河-苎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区
生态本底现状。本区域位于渝东平行岭谷区与山地过渡地带,地貌以丘陵为主,海拔在400-800 m之间。包含郭村镇、龙沙镇、响水镇、甘宁镇、柱山乡全域,高梁镇、分水镇、李河镇部分区域,总面积约为639.54 km²。本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8.79 km²,占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的1.26%;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55.57 km²,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的26.85%;城镇开发边界9.64 km²,占全区城镇开发边界的6.77%。区内水系发达、河湖密布,石桥河、苎溪河、瀼渡河(青龙瀑布)、甘宁水库、登丰水库、三角凼水库等大型水体均分布在此区域,是万州区重要的水源地。同时,本区域独特的峡江气候和优渥的自然本底,形成了以玫瑰香橙为主导的现代农业模式,是万州重要的农业生产区。
主要生态问题。本区域位于石桥河、苎溪河、瀼渡河等长江支流的上游,是万州区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生态问题以水体污染为主。农业生产活动频繁,农业投入品使用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局部农田生态系统出现退化。加之沿河分布大量场镇,生活污水和畜禽养殖污染物的收集处理不彻底,对苎溪河、瀼渡河水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本区域以提升水质、提高耕地质量、重塑河道生境为主要修复目标,坚守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围绕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抗灾能力和持续产出能力,实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升农田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对石桥河、苎溪河、瀼渡河等支流的河道、场镇进行重点整治,重塑河道生境,全面提升区域内水体质量。
(四)长江两岸水土保持区
生态本底现状。本区域位于长江河谷地带,是国家“三区四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长江重点生态区的核心区域,总面积约为910.17 km²,包含大周镇、小周镇、黄柏乡、太龙镇、白羊镇、太安镇、长岭镇、新田镇、溪口乡、瀼渡镇、武陵镇、燕山乡、新乡镇、长坪乡全域,以及熊家镇部分区域。本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25.93 km²,占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的18.02%;永久基本农田面积159.54 km²,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的27.54%;城镇开发边界21.68 km²,占全区城镇开发边界的15.21%。拥有独具特色的消落区、回水湾等湿地资源,是候鸟迁徙、鱼类繁殖、湿生群落维护的重要场所。
主要生态问题。分区内水土流失、地质灾害、面源污染问题突出。属低山河谷地带,沿江场镇分布多,人类活动频繁,坡耕地较多,大量的陡坡园地,加之降雨集中,导致水土流失严重。种植过程中使用的农药化肥易沿地表径流汇入长江。沿江道路开挖的山体土石方,不仅造成高陡裸露边坡,导致山体滑坡、崩塌,威胁过往行人车辆及长江航道安全,同时,还破坏原有生态植被,引起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失衡,造成生态廊道“障碍点”,长江生态廊道的连通性和生态屏障的稳定性面临挑战。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以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保障长江两岸生产生活安全为目标,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长江两岸、干支流、消落区、山上山下协同治理。在长江干流及其缓冲区域部署消落区综合整治、国土绿化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各支流及沿江场镇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恢复与重建消落区及河流岸线植被、重要物种及其生境,改善湿地生态质量。从长江水面至第一层山脊可视范围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生态修复带、百米景观带、生态产业带和森林生态屏障带,打通生态廊道“障碍点”。加强长江两岸地质灾害治理,全面提升区域内水土保持功能,维护长江两岸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
(五)城市生态品质提升区
生态本底现状。本区域位于铁峰山和方斗山之间的槽谷地带,是万州城区,包含钟鼓楼街道、周家坝街道、太白街道、沙河街道、高笋塘街道、陈家坝街道、牌楼街道、五桥街道、百安坝街道、龙都街道、双河口街道、九池街道、高峰街道全域,以及天城街道部分区域,面积约为300.94 km²。本区生态保护红线面积0.74 km²,占全区生态保护红线的0.11%;永久基本农田面积35.7 km²,占全区永久基本农田的6.16%;城镇开发边界101.53 km²,占全区城镇开发边界的71.23%,是全区人口密度最高、开发强度最大的区域。苎溪河、五桥河等长江支流将万州城区分割成高笋塘、江南新区、龙宝、高峰、天城等多个片区,城市组团式发展特征明显。同时,长江穿城而过,群山环抱,地貌以河谷阶地和丘陵为主,随着三峡库区的蓄水,江面呈现出高峡平湖、水天一色的壮美景观,中华秋沙鸭、白鹭、红嘴鸥在此区域觅食栖息。
主要生态问题。高铁片区、高峰园、新田园、五桥园等未来发展重点区域,在城市快速扩张、工业迅猛发展过程中,面临的环境压力、生态安全风险较高。钟鼓楼街道、沙河街道等人口密集的老城区受自然地理条件限制,地质灾害频发,公园绿地、生活污水收集处理等基础设施配套滞后;苎溪河、五桥河、龙宝河、落凼河、新田河、杨河溪现状已建防洪护岸工程城区段防洪标准偏低,不满足100年一遇防洪标准,五桥街道等地势低洼区域易发生洪涝、道路积水,威胁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苎溪河回水区氮、磷污染物超标,出现水体富营养化,人居环境亟待改善。距离“大河生态文明典范、国家山水城市标杆”发展愿景还有一定差距。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城市韧性、加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导向。重点开展城区地质灾害治理、“三级”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城区山体立面防护、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城区消落带综合治理等工程。同时,强化无废城市、海绵城市建设和近自然修复理念,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最大限度减少填埋量;完善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充分利用城市山体、绿地、水体等天然海绵空间,因地制宜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韧性。
第三节 重点任务
万州区生态保护重点区域为“两横一纵一环”关键生态廊道以及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大型生态源地。生态修复关键区域位于长江河谷地带,包括万州区城区、长江干支流及消落区。聚焦万州区山、水、林、田、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围绕山青、水净、林茂、田良、城美的目标,提出护山保土防地灾、治水兴水通绿廊、造林护林固屏障、整田提质保生产、提升品质促发展、完善支撑强能力6项生态保护修复重点任务。
(一)护山保土防地灾
保护重要山体屏障。严格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和自然保护地管控要求,加强对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潭獐峡风景名胜区等自然保护地的建设与监管,控制开发建设活动强度。结合立地条件,修复受损山体,聚焦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大型山体的系统性保护修复,突出都历山、翠屏山、龙冠山、龙宝山等城区周边山体的生态廊道建设,加强万斛城、狮子山、太白岩、戴家岩、观音岩等城镇内部山体的绿色空间利用。保护自然山体机理和特色自然景观,保障山体地形地貌的完整性。
加强矿山修复治理。以“自然修复为主、工程治理为辅”,开展全区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综合整治。积极探索社会资本参与矿山生态保护修复的新模式、新路径,合理开展修复后的生态化利用,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旅游,深度融合乡村振兴战略,将废弃矿山变成绿色生态、致富增收的“金山银山”。
全面遏制水土流失。严格限制土地大规模开发建设,以拦挡排护、植树种草、封禁管育、滨江防洪方式开展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在长江沿岸陡坡耕作区、318国道、郑万高铁、沿江路、余开路、青云路等交通干线通道,实施水保林、排水沟建设、边坡生态改造与修复,遏制水土流失,减缓生态系统退化趋势。
消除地质灾害隐患。完善地质灾害防治体系,提高防治能力。重点加强长滩镇、五桥街道、长岭镇、白羊镇等镇乡(街道)的地质灾害摸排与治理,强化隐患排查巡查,持续健全“四重网格员+地防员”网格化管理体系,开展地质灾害常态化监测与治理,科学实施突发性地灾隐患点应急抢险处置和地灾避险避让,消除地质灾害安全隐患,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治水兴水通绿廊
保障城乡水资源供给。开展城乡水源地建设与保护修复,完善农村供水与农业灌溉设施,提升农村供水保障能力,缓解万州区西部、东部旱片死角灌溉用水困难,构建江河湖库连通、区域互济的供水安全保障网。
改善长江干支流水质。补齐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短板,加快城镇老旧城区、城中村、城乡结合部等区域污水收集管网建设,推进城区、镇乡污水处理设施提标改造,提升城乡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和运营水平。强化五桥河、龙宝河、苎溪河、瀼渡河等主要支流的综合治理,确保汇入长江的支流水体稳定达标。
恢复消落区湿地功能。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实施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综合考虑库区水位季节性变化、地形、地质、植物、动物等各个要素,探索消落区系统性修复、可持续管护、常态化监测评估的有效模式。恢复消落区生境和动植物群落,构建集截污过滤和景观固岸功能于一体的消落区湿地生态缓冲带,为长江上游构筑起重要生态屏障。
(三)造林护林固屏障
提升林地质量。有序推进低效林改造、中幼龄林抚育、林业火灾与有害生物防治,加强外来入侵物种的监测与清理,增强本土物种培育栽植,提升外来有害物种入侵抵御能力,促进森林生态系统正向演替,维护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和持续性。推进“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通过人工造林、封山育林、森林抚育等方式,增加森林面积,优化林地结构,丰富森林景观,发挥固碳增汇功能,助推长江上游地区如期实现碳中和目标。
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区域,加强对长江干支流水域、铁峰山、方斗山、各类自然保护地等重要生态源地的保护力度,构建水陆相通、“两横一纵一环”野生动物迁徙廊道。通过山体保护、林带建设、消落区治理、流域综合治理等措施,打通生态廊道中的关键节点。建立红嘴鸥、中华秋沙鸭、林麝、毛冠鹿等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和迁徙通道。完善荷叶铁线蕨、古银杏、红豆杉、金钱松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保护制度。
(四)整田提质保生产
提升耕地质量。严格落实耕地保护目标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以田块整治、耕地地力提升、田间道路整修、灌溉与排水设施建设为重点,实施土地整理和高标准农田建设。促进耕地集中连片,提升耕地质量,稳定或增加有效耕地面积;优化土地利用结构与布局,实现节约集约利用和规模效益;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机械化作业水平,增强防灾减灾能力;加强农田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实现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相协调;建立监测、评价和管护体系,实现持续高效利用。
防治农业面源污染。大力推动“7+5”现代农业体系,重点围绕“百万亩经果林、百万头生态猪”项目,积极推动农业生产绿色高效发展,深入实施绿色防控和化肥农药减量行动,着力构建农业生产种养循环大格局,推进投入品减量化、废弃物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双赢。
(五)提升品质促发展
构建山水相融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以城市生态系统命运共同体为指引,优化城区“山、河、链、园”绿色生态空间,构建结构完整、格局开放、水陆相通的“一江九带、一环多园”城市绿色生态网络。一江,坚持保护长江水体、恢复消落带湿地功能;九带,将恒泰河、长生河、龙溪河、苎溪河、密溪沟、龙宝河、五桥河、新田河、杨河溪九条长江支流作为联系长江和城外山体的生态链带;一环,利用龙宝山、万斛山、都历山、翠屏山、龙冠山、高峰外围山体,组成环绕城市的生态源地;多园,打造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三级”公园绿地体系,作为镶嵌在城市生态廊道上的关键生态节点。构建结构稳定、功能多元的城市生态系统。
打造安全和谐智慧宜居韧性城市。补短板、强弱项,以内涝高风险区、地质灾害高易发区、山体水系、消落区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区域。推进海绵设施建设,完善城市污水管网,加强地质灾害智能化监测预警与综合治理,持续提升工业固体废物源头减量、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置水平,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和应对气候变化能力,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同时,加强对沿江排污口、重点用水企业、特殊用水行业的监管力度,推动高耗能、高污染工业企业转型升级,促进经济高质量绿色低碳发展。构建以人为本、山水相融、绿色低碳的高品质发展示范区,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好愿景。
(六)完善支撑强能力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利用3S技术、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实现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天上看、地上查、网上管”。提升生态环境、自然资源、林业、水利、农业农村、城市管理等重点部门的业务支撑能力,加强森林火灾防治、自然保护地监管、水土保持监测、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建设。
第四章 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
充分衔接城镇空间、农业空间和生态空间以及生态保护修复分区,综合考虑山、水、林、田、湖、草各个要素间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按照山水城共治、重点谋划、有序推进的原则,根据生态系统受损程度和恢复能力现状,采取保育保护、自然恢复、辅助修复、生态重塑四种修复模式,在全区部署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组成的“1+5”六项重大工程。由地质灾害治理、水土流失治理、矿山生态修复、水资源保障、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岸线消落区综合治理、森林保护保育、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整理、农业绿色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城市生态廊道建设、海绵城市建设、无废城市建设、生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智能化建设、生态保护修复监测评估智能化建设等83个具体项目组成。
第一节 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大力推进包含“三峡库心”武陵镇段滨江地带水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在内的22个项目,以三峡库心武陵段、长江南岸城区段为重点,开展岸线综合治理、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森林保护保育、地质灾害治理等工程,统筹推进全区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同时,以现有工程为基础,以苎溪河、五桥河、瀼渡河等重点流域为修复对象,探索开展长江支流局部小流域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修复。
专栏一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1.岸线综合治理:实施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江湾段岸线生态修复、长江万州区武陵段岸线综合治理、万州武陵人居环境综合整治3个重点工程。 2.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重庆小桔灯湿地保护修复、长江万州区溪口段岸线生态修复、长江南岸旧城墙至渡改桥段岸线生态修复、长江沿岸主城段消落区生态修复、万州区恒泰河库岸及消落区综合治理(二期)、万州区龙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万州区龙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期)、万州区苎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牌楼街道观音岩片区污水管网改造、龙沙镇等4个镇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瀼渡河支流水污染防治11个重点项目。 3.森林保护保育:实施长江万州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李河镇等23个镇街森林病虫害防治、乌龙池自然保护地建设、孙家镇等5个镇乡森林病虫害防治、龙驹镇等8个镇乡国土绿化行动、五桥街道等9个镇乡(街道)森林病虫害防治、王二包自然保护地建设7个重点项目。 4.地质灾害治理:实施长江万州区大周至新田段地质灾害治理项目。 |
第二节 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
构建以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等主要山体为骨架的绿色山林生态屏障。一方面实施山体保护修复重点项目,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水土流失治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修复受损山体、遏制水土流失,消除地灾隐患,打通生态廊道关键障碍点。另一方面,实施森林保护保育重点项目,推进国土绿化提升、“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工程,对生态公益林、天然林、古树名木等森林资源实施特殊保护,切实维护南山、铁峰山、方斗山、七曜山4大基础性陆生生态源地。到2025年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到2035年全区林木蓄积量达1825万m³。
专栏二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 |
1.山体保护修复重点项目 矿山生态修复:在天城街道、高梁镇、李河镇、铁峰乡、长滩镇、小周镇、分水镇、后山镇、长岭镇、地宝土家族乡、普子乡、长坪乡、分水镇开展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到2030年,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71个,面积94.53公顷。 水土流失治理:实施交通干线及长江沿线两侧道路边坡生态修复工程,修复受损山体。以镇乡为单元,结合山、水、田、林、路、村综合规划,以新建水保林、经果林、封禁治理为主要手段,沟坡兼治,优化水土资源配置,提高土地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保护水源水质。持续不断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近期完成长滩河、苏马河以及钟刘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 km²。到2035年,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9 km²。 地质灾害治理:开展戴家岩危岩等59个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实施危岩锚固、支撑封填、危岩清除、防护网、抗滑桩、截排水等建设,治理不稳定斜坡3处,危岩42处,滑坡17处,固岸1处。 2.森林保护保育重点项目 国土绿化提升:持续开展“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完成营造林24.16万亩。实施渝东北岭谷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在长江流域、普里河流域、磨刀溪流域、龙驹河流域涉及镇乡(街道)及国有林场,完成营造林18.4万亩。在铁峰乡、天城街道开展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提升工程。 外来入侵物种防治:每5年完成一次万州区范围内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物种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与评估工作。 森林火灾病虫害防治:实施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林火阻隔带建设、国有林场区消防水池建设工程,有效预防森林火灾。开展全区松疫木、病枯死松树、风倒木进行无害化处理,松毛虫、蜀毒柏蛾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减缓森林病虫害安全隐患,提升林地生态服务功能。 |
第三节 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构建以长江干流为主线,普里河、磨刀溪等次级河流为网络的蓝色水网生态廊道。坚持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安全“四水共治”,部署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工程,开展污水处理厂建设与提标改造、雨污管网建设与改造、排污口整治,控制源头、标本兼治,有效解决城乡污水收集处置问题。部署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开展河道清淤、生态护岸、安全防护,加强长江干支流、左右岸、江河湖库系统治理,恢复河道生境,使长江及其重要支流、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部署岸线消落区综合治理工程,固岸增绿,恢复城区段消落区截污过滤和湿地功能,促进非城区段消落区自然恢复,推动裸露河滩地逐渐向耐淹草甸生态系统演变。
专栏三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
1.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持续实施镇乡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与污水管网改造工程,推动龙驹镇、白土镇等37个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容,处理规模从15800 m³/天扩建至19800 m³/天。在龙驹镇、长滩镇、茨竹乡等镇乡场镇及部分撤并场镇,修复补充污水管网约90km。在分水镇、李河镇、高梁镇等5个镇乡以及长岭凉水、武陵石桥、龙沙岩口等15个撤并场镇新建污水管网109 km。完成余家镇、白羊镇、新田镇、天城街道、铁峰乡、长滩镇7个污水处理站及厂外管网建设工程。实施溢流直排口整治和万州天城、龙宝、五桥等片区雨污水错接、混接等隐患整治工程,建成江南(密溪沟)、何家岩、茨竹盛家等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高峰污水处理厂。 2.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实施大周溪上游庄子河、苎溪河(二期)、五桥河小流域(一期)、滩边河、磨刀溪、瀼渡河等流域综合治理。开展甘宁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富营养化防治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实施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银霄溪库岸2个安全防护工程。 3.岸线消落区综合治理:实施陈家坝向坪肥子坝段消落区综合治理、穿古洞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双溪铺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工程。 |
第四节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在全区建成一批田块平整、设施完善、农电配套、土壤肥沃、生态良好、抗风险能力强的高标准农田。实施土地整理工程,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部署水资源保障工程,实施水源建设、农村生活供水、农业灌溉工程,构建中型为主、小型为辅、互联互通的水源供给格局。加强面源污染防治,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探索实施白羊镇、李河镇、武陵镇、恒合土家族乡等镇乡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格局,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节约利用,促进农业农村绿色高质量发展,助推乡村全面振兴。
专栏四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
1.高标准农田建设:重点对分水镇、恒合土家族乡、白羊镇、弹子镇、孙家镇、后山镇、罗田镇、新田镇等27个镇乡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到2025年,新建高标准农田22.48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4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9万亩。到2030年,新建高标准农田9.9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2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13万亩。有效减小农作物生产年际波动,提高土、肥、水资源利用率和粮食生产能力,真正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促进全区农业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经营。 2.土地整理:2025年之前开展走马镇等12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规模2810.9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6.58公顷。2025—2035年开展白羊镇等19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规模5218.82公顷,新增耕地428.55公顷。 3.水资源保障:建成青龙水库、石笋沟水库、枫木水库等3个中型水库,推进双河口水库、杨家河水库建设以及大滩口水库扩建与渠系工程,完成恒合集镇集中供水工程。新建后山至弹子、龙驹至长滩、长坪至溪口、甘宁至瀼渡、太安至白羊5个农村连片供水工程。完成龙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朱家沟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新田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续建左、右干渠24.19km。 4.农业绿色发展: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完成5万头生猪当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改造,依托种养配套的基地,建设一批种养循环示范场。 5.美丽乡村建设:实施瀼渡镇高村村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新乡镇万顺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以点带面推动乡村振兴。 |
第五节 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
加强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聚焦万州城区和沿江场镇,充分利用城市山体、河流、消落区、道路、闲置地等,打造山脉型生态廊道、道路型生态廊道、河流型生态廊道,提升城市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提升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城区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加强工业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聚焦源头管控、收集运输存储、资源化利用、无害化处置,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到2025年,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44%,到2035年,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以上。
专栏五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 |
1.城市生态廊道建设:建设太白岩、天生城、龙宝山、都历山、山湾、北滨公园等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打造“三级”公园绿地体系,拓展绿地空间,丰富城区植被,构建山脉型生态廊道,到2035年新增城市公园绿地400万㎡。推进城区立体绿化、坡坎崖整治,以城市主干道两侧边坡为重点,全面修复城区边坡,打造道路型生态廊道,建设生态护坡60公顷。实施河道清淤疏浚、硬质河道生态化改造、滨水湿地生态缓冲带修复,最大限度保留河道自然形态,构建集防洪护岸、水源涵养、水质净化、生物栖息、文化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河流型生态廊道。 2.海绵城市建设:通过雨水收集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植物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等,对市政道路、公园广场、公共建筑、老旧小区、雨污管网等进行海绵化建设,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率达到45%;到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率达到80%。 3.无废城市建设:开展经开区循环化改造,促进源头减量。实施经开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技改项目、万博特铝甘宁尾矿库项目建设项目、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废盐处置项目,新建渝东北危险废物处置场,增强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和工业危险废物的综合利用和处理处置能力。 |
第六节 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不断完善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开发性治理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利用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新兴技术,提升自然资源、生态环境、林业、水利、农业农村等各个行业主管部门的监测预警能力,加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能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
专栏六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
1.生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智能化建设:实施万州区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项目、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水土保持综合监测及科教基地建设项目,提升全区森林火灾监管处置和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2.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实施万州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建设、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数字化建设项目,强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第五章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
第一节 投资估算
本次规划部署6项工程,包含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共涉及83个具体项目,总投资约181.42亿元(详见表3)。
表 3 重大工程投资测算一览表
序号 |
工程类型 |
投资概算(亿元) |
1 |
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11.07 |
2 |
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工程 |
8.64 |
3 |
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
32.39 |
4 |
农业生产生活保障重大工程 |
85.97 |
5 |
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 |
41.62 |
6 |
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
1.73 |
合计 |
181.42 |
第二节 效益分析
(一)生态效益
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万州地处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功能区核心区域,是筑牢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重要区域。通过构建生态保护修复格局,分区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工程,全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699.01 km²,划定自然保护地面积328.26 km²,构建了“一江九廊、两屏多点”的生态安全格局。重点实施了山水林田湖草工程、“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工程,推动全区森林覆盖率稳定在55%以上,森林蓄积量将达到1825万m³,比2020年增加855万m3,森林面积增加3%,增加碳汇0.16亿吨,间接经济效益约4.8亿元,水土保持率达65%,水土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得到全面提升,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三峡库区水土保持功能核心区的重要生态功能更加牢固。
严守耕地红线,逐步提升耕地质量。贯彻落实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战略部署,落实市级下发耕地保护目标任务指标,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至2035年耕地保护目标不低于818.66 km²,同时,通过实施李河镇、弹子镇、后山镇、甘宁镇、龙沙镇、太龙镇、白羊镇、走马镇等区域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全区新建高标准农田22.48万亩,新增耕地面积725.13公顷。稳妥开展耕地后备资源开发利用,加强耕地保护措施,坚守耕地红线和提升耕地质量。
构建生态廊道,提升生态服务调节功能。通过实施万州区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在全区开展腹心山水工程、山体保护修复、森林保护保育、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城市生态廊道建设等工程,到2035年,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370 km²,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保护修复面积达245.91公顷,可有效防止长江两岸局部区域水土流失,建设绿色生态安全流域,初步建立“两横一纵一环”关键生态廊道。促进全区土壤保持、水源涵养、洪水调蓄、空气净化、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固碳释氧、病虫害控制等一系列生态服务能力的提升。
改善山水格局,彰显大河文明典范。通过对万州城周翠屏山、太白岩、戴家岩等山体分级保护、地质灾害治理及山体廊道修复,开展三级公园体系建设,拓展绿地空间,到2035年新增城市公园绿地400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16㎡以上。恢复山体植被生态群落,保障生态系统稳定性,实现山体复绿,营造山体特色景观,构建完善的生态体系,全面提升城市生态功能,打造山环水绕的城市空间。同时,开展苎溪河流域综合治理、恒泰河流综合治理等水污染整治工程,万一中-驸马、密溪沟-塘角片区等区域岸线消落带治理,提升长江及其支流水环境质量,恢复消落带生态功能,全面改善城区苎溪河、恒泰河、五桥河等河流生态系统。
(二)经济效益
带动区域经济稳定增长。通过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将有效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农产品产值和农村人均收入水平。同时能为城镇经济和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提供大量土地储备资源,也可为全域经济快速、持续、健康、稳定发展夯实基础、注入活力。土地资源利用率、土地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均可大幅度提高,推进当地绿色产业开发,有效地促进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产业链的升级,带动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生态产品价值转换。通过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长江上游生态屏障建设、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城市生态品质提升、支撑体系建设等重大工程,可系统改善万州区乃至整个三峡库区生态环境质量、景观水平和旅游品质,区域自然资源得到充分释放,库区山地城市特色风貌得到全方位彰显。生态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迅速发展,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行业被逐步替代。同时以生态环境为约束和激励,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建立稳定、可持续的生态保护修复机制,将万州区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发展优势,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转换。
(三)社会效益
改善人居环境。城镇空间生态修复实施后,万州城区公园绿地增加400万平方米,人均绿地面积增加至16.12m2,城市黑臭水体问题彻底消除;实施污水处理厂(站)、城镇污水管网、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及畜禽养殖污染防治工程,基本解决区内城镇污水漏排问题;通过水源地富营养化防治工程和农村灌溉引水工程,尽可能解决区内居民生产生活用水的困难;实现污水集中收集处理、生活清洁用水全面保障,改善城乡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城乡居民生活水平。
共享生态福祉。在万州区实施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一系列重大工程,将推动全区基础设施建设,优化生产、生活、生态格局,有效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激发全民参与生态环保的社会责任感和积极性,人民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明显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有效彰显,实现全社会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建设成果的美好愿景。
第六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强化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山水林田湖草一体化保护和修复作为落实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构建“政府主导,规划自然资源局、生态环境局、林业局等相关部门协同,各镇乡(街道)共同参与”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将生态保护修复工作纳入政府年度绩效考评体系,明确年度目标和制定实施考核细则,定期公布考核结果和工作进展情况。区政府统筹全区生态保护修复工作,严格按照部门职能职责,落实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责任主体,明确牵头部门,做好任务分工,避免各自为政和推诿扯皮。
第二节 实施动态调控
建立健全“政策+制度+工程”一体化动态工作机制,设置生态保护修复重大项目储备库。利用大数据、卫星遥感、水质监测等先进的技术方法,开展万州生态保护修复监测和分析,结合分析结果研判万州未来城镇开发建设、自然资源保护方面的风险,及时调整生态保护修复策略,并结合万州年度工作计划和生态保护修复成效,动态更新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库。同时,加强生态保护修复工程项目与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三条控制线的衔接,强化“多规合一”、自然生态空间用途管制。
第三节 统筹资金安排
积极争取国家、市级各项帮扶政策和资金,在全区设立生态保护修复专项资金,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充分利用全区碳中和交易、林地指标交易和土地复垦指标交易,构建稳定的生态保护修复资金支持渠道。制定资金管理办法和考核制度,规范资金管理和提高资金利用效益,由区财政局联合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林业局、区生态环境局等部门对资金使用情况监督检查,对考核优秀的,优先安排生态保护修复资金。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投资、设计、修复、管护等全过程,围绕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生态产品开发、产业发展、科技创新、技术服务等活动,对区域生态保护修复进行全生命周期运营管护,激发社会资本投资潜力和创新动力。
第四节 完善配套制度
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开展全区生态产品本底调查,建立生态产品目录清单和信息共享平台,核实生态产品价值。建立健全生态保护补偿制度,完善跨区域生态补偿、碳汇交易、森林覆盖率指标交易等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保护,谁受偿”的原则,科学构建生态保护补偿制度体系,引导开展多元化、市场化补偿,逐步实现对森林、湿地等自然生态空间的生态补偿,促进生态保护者与生态受益者良性互动。打造万州特色的优质生态农业、绿色低碳产业、生态文化旅游等生态产品品牌,探索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第五节 加强科技支撑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新方法、新技术的应用示范和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强生态保护修复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技术攻关与交流合作,重点针对万州消落带生态修复、库区水土保持、长江水体保护等方面的新技术研究,开展森林、湿地以及消落区修复工程的碳汇计量核算,加大对生态保护修复监测成效评估、生态产品及其价值实现路径等相关课题研究的政策支持和资金投入。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的信息化、智能化发展,在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完善,提升生态保护修复质量。
第六节 鼓励公众参与
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建立健全贯穿规划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集思广益,创新思路,优化规划方案。建立完善的用地激励制度,对社会资本参与集中连片的生态保护修复项目的,严格按照《重庆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实施方案》(渝府办发〔2023〕32)号)文件要求,鼓励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推动各项激励政策落实落地。引导全社会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搭建多样化的信息交流渠道和平台,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网络、微博、微信等媒介广泛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舆论宣传和科普宣传。开展生态修复与生态价值转化示范案例宣传,大力表彰先进事迹和先进人物。
附表1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指标表
序号 |
类别 |
指标名称 |
现状 (2020年) |
2025年 |
2035年 |
单位 |
属性 |
1 |
生态 保护 |
生态保护红线面积 |
741.07 |
699.01 |
699.01 |
km² |
约束性 |
2 |
森林覆盖率 |
55 |
≥55 |
≥55 |
% |
约束性 | |
3 |
天然林保有量 |
6.25 |
6.25 |
6.25 |
万公顷 |
约束性 | |
4 |
森林蓄积量 |
970 |
1278 |
1825 |
万m³ |
约束性 | |
5 |
自然保护地占比 |
- |
9.51 |
9.51 |
% |
预期性 | |
6 |
湿地保有量 |
173.29 |
173.29 |
173.29 |
km² |
约束性 | |
7 |
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 |
81.25 |
90 |
90 |
% |
约束性 | |
8 |
纳入国家考核的地表水断面水质优良(达到或优于Ⅲ类)比例 |
100 |
100 |
100 |
% |
约束性 | |
9 |
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 |
346 |
≥330 |
≥330 |
天 |
约束性 | |
10 |
自然岸线保有率 |
89.99 |
≥87 |
≥80 |
% |
预期性 | |
11 |
水土保持率 |
59.05 |
61 |
65 |
% |
预期性 | |
12 |
生态 修复 |
森林质量精准提升 |
10.3 |
28.5 |
42.1 |
万亩 |
预期性 |
13 |
林业有害生物成灾率 |
59 |
52 |
52 |
‰ |
预期性 | |
14 |
湿地修复治理面积 |
1.61 |
1.86 |
2.11 |
万亩 |
预期性 | |
15 |
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 |
46.49 |
68 |
≥75 |
万亩 |
预期性 | |
16 |
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 |
95 |
≥95 |
≥95 |
% |
约束性 | |
17 |
新增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 |
232 |
300 |
370 |
km² |
预期性 | |
18 |
新增消落带治理长度 |
- |
9.24 |
20 |
km |
预期性 | |
19 |
建城区人均公园绿地面积 |
13.93 |
16.12 |
≥16.12 |
㎡ |
预期性 | |
20 |
历史遗留和关闭矿山生态修复面积 |
119.46 |
197.37 |
245.91 |
公顷 |
约束性 |
附表2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分区表
序号 |
分区名称 |
面积(km²) |
涉及镇(乡、街道)和村(社区) |
生态保护修复主攻方向 |
1 |
南山-铁峰山森林质量 提升区 |
598.02 |
余家镇、孙家镇、弹子镇、后山镇、铁峰乡全域,以及分水镇的川兴村、竹山村,李河镇的洞沟村、荆煤村、李河村、骑龙村、十字村、天地村,高梁镇的大碑村、康胜村、桐槽村、五福村、香良村,天城街道的傅沟村、工农村、老岩村、绿茶村、万河村,熊家镇的松柏村、石公村、燕子村 |
本区域以修复受损山体、提升森林质量,采取整体保护保育、局部生态重塑的修复模式,部署矿山生态修复、国土绿化提升等工程。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长期保护”的治理方针,加强对大碑村煤矿、大垭口煤矿等历史遗留矿山的治理,聚焦因违建拆除导致的生态系统受损区域,重塑局部生境,有效遏制生态系统退化趋势。同时加强对森林质量、林种结构的提升和改善,防范森林火灾、病虫害和外来物种入侵,全面提升森林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 |
2 |
方斗山-七曜山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
1007.9 |
长滩镇、茨竹乡、龙驹镇、走马镇、罗田镇、地宝乡、梨树乡、白土镇、普子乡、恒合土家族乡全域 |
以保障山区水源、保护生物多样性为目标,坚持自然修复为主、治理工程为辅,加强农村供水和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保障山区水资源、优化山区水环境。开展国土绿化提升、森林火灾与病虫害防治,严格落实自然保护地和生态保护红线管控要求,稳步提升森林质量,科学建立森林防火体系,完善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建设,加强古树名木保护,积极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治、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立足方斗山、七曜山生态优势,推动区域绿色发展,实现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的高质量转化。 |
3 |
瀼渡河-苎溪河流域水源涵养区 |
639.54 |
郭村镇、龙沙镇、响水镇、甘宁镇、柱山乡全域,高梁镇的福安路社区、高梁场社区、豪家村、庙垭村、千家村、三清村、三义村、沙坝村、顺安村、天鹅村、新店村、新店子社区、杨金社区、长春村,以及分水镇、李河镇部分区域(除分水镇川兴村、竹山村以及李河镇的洞沟村、荆煤村、李河村、骑龙村、十字村、天地村以外区域) |
本区域以提升水质、提高耕地质量、重塑河道生境为主要目标,坚守永久基本农田耕地红线,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围绕提升耕地土壤肥力、抗灾能力和持续产出能力,实施土地整理、高标准农田建设、面源污染防治、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提升农田保水、保肥能力,提高耕地质量,促进农业现代化、规模化发展。同时对石桥河、苎溪河、瀼渡河等支流的河道、场镇进行重点整治,重塑河道生境,全面提升区域内水体质量。 |
4 |
长江两岸 水土保持区 |
910.17 |
大周镇、小周镇、黄柏乡、太龙镇、白羊镇、太安镇、长岭镇、新田镇、溪口乡、瀼渡镇、武陵镇、燕山乡、新乡镇、长坪乡全域,以及熊家镇白水村、古城村、红星村、举安村、蜡烛村、万家村、响水滩社区、庄子村 |
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推进长江左右岸、干支流、消落区、山上山下协同治理,改善长江生态环境和水域生态功能,保障长江两岸生产生活安全。在长江干流及其缓冲区域部署消落区综合整治、国土绿化提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在各支流及沿江场镇开展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恢复与重建消落区及河流岸线植被、重要物种及其生境,改善湿地生态质量。从长江水面至第一层山脊可视范围内,自下而上依次设置生态修复带、百米景观带、生态产业带和森林生态屏障带,打通生态廊道“障碍点”。加强长江两岸地质灾害治理,全面提升区域内水土保持功能,维护长江两岸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家园。 |
5 |
城市生态 品质提升区 |
300.94 |
钟鼓楼街道、周家坝街道、太白街道、沙河街道、高笋塘街道、陈家坝街道、牌楼街道、五桥街道、百安坝街道、龙都街道、双河口街道、九池街道、高峰街道全域,以及天城街道陈家社区、董家社区、麻柳村、茅谷社区、诗仙社区、太平社区、塘坊社区、小湾社区、中坝村 |
以提升城市生态品质、增强城市韧性、加强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为导向。重点开展城区地质灾害治理、“三级”公园绿地体系建设、城区山体立面防护、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城区消落区综合治理等工程。同时,强化海绵城市建设和近自然修复理念,完善城市雨水管渠系统,充分利用城市山体、绿地、水体等天然海绵空间,因地制宜采用“净、蓄、滞、渗、用、排”等措施,减轻城市防洪排涝压力,提升城市生态系统稳定性和韧性。 |
附表3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重点工程项目表
序号 |
重大 工程 |
项目 类型 |
项目名称 |
实施时序 |
近期/远期 |
投资预算(万元) |
涉及村镇 |
主要内容 |
责任部门 |
1 |
重庆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 |
岸线综合治理 |
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江湾段岸线 生态修复 |
2022-2024 |
近期 |
17260 |
武陵镇禹安江湾 |
①武陵镇禹安村市级土地开发整理180公顷,包括滨江带缓冲带建设、微田园整治、坡改梯整治、水源工程与灌溉工程、水田恢复整治、水源整治、滨江生态带治理、生物栖息地营建等;②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江湾滨江岸线生态修复4.4 km;③武陵镇禹安江湾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包括禹安江湾凤安片和禹安村瓦屋片人居环境整治;④实施万州区武陵镇禹安江湾库岸及消落带生态修复1.6 km,第一部分为库岸及消落区治理16公顷,包括植物恢复、库岸治理等;第二部分为周边环境提升12公顷,包括乡土植物种植等;第三部分为河道环境整治9公顷,包括河道护岸、水系疏通等。 |
①区土地整理中心;②③武陵镇人民政府;④重庆市万州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 |
2 |
长江万州区武陵段岸线综合治理 |
2022-2024 |
近期 |
11007 |
武陵镇客群村、下中村、石桥村、长塝村、和平村、红谷社区 |
①鹿井村土地综合整治225公顷,实施土地平整、灌溉排水等;②武陵镇二面岩流域综合治理0.7 km,堰塘整治9座,提升水环境生态服务功能;③武陵镇鲁班溪流域河道疏浚4 km、修建拦洪坝等;④2022年武陵镇长榜片区高标准农田建设133公顷,包括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与排水等;⑤开展石桥河流域水环境治理2 km,实施生态岸坡修复、河道清淤疏浚;⑥武陵镇滨江地带生态廊道综合治理19 km,包括生态护坡、环境提升改造、岸坡修复、生态挡土墙等。 |
①区土地整理中心;②③⑤⑥武陵镇人民政府;④区农业农村委 | ||
3 |
万州武陵人居 环境综合整治 |
2022-2023 |
近期 |
3964 |
武陵镇石桥村、鹿井场、客群村、黄金村、下中村 |
①武陵镇石桥场、鹿井场污水管网建设12.25 km;②武陵镇客群村等三个村农村移民安置区居住环境改善提升。 |
①重庆平湖环保工程有限公司;②武陵镇人民政府 | ||
4 |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重庆小桔灯湿地保护修复 |
2022-2023 |
近期 |
500 |
陈家坝街道向坪 社区 |
湿地生态修复0.3公顷,实施生态湿地整治完善污水生化处理设施及管网等配套工程建设,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 |
重庆三峡交通旅游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 | |
5 |
长江万州区溪口段岸线生态修复 |
2022-2024 |
近期 |
7000 |
溪口乡玉竹村、其林村、 大溪社区 |
消落区综合治理60公顷,岸线生态修复22 km,湿地生态修复26.67公顷,恢复湿地生态服务功能,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133.33公顷,农业面源污染治理0.5万亩,小流域综合治理5 km。 |
溪口乡人民政府 | ||
6 |
长江南岸旧城墙至渡改桥段岸线生态修复 |
2022-2023 |
近期 |
11893 |
陈家坝街道 |
开展长江二桥至密溪沟渡改桥段库岸治理长度约2.3 km,生态修复总面积约32.24公顷;开展长江三桥至旧城墙段库岸治理长度约1.3 km,生态修复总面积约9.76公顷,恢复消落区自然形态和生态服务功能。 |
重庆市万州区南滨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 ||
7 |
长江沿岸主城段消落区生态修复 |
2022-2024 |
近期 |
1500 |
高笋塘街道、钟鼓楼街道、沙河街道、陈家坝街道、牌楼街道、龙都街道 |
开展万州区长江沿岸主城段消落区生态修复90公顷,岸线综合治理2 km,建设生态护坡,种植乡土树种。 |
园林管理中心 | ||
8 |
森林保护保育 |
长江万州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建设 |
2022-2024 |
近期 |
7900 |
长坪乡、新乡镇、溪口乡、黄柏乡、柱山乡、甘宁镇、新田镇、武陵镇、瀼渡镇、大周镇、熊家镇、天城街道、小周镇、龙都街道、钟鼓楼街道等镇乡(街道) |
开展长江两岸长坪乡等15个镇街国土绿化营造林7.5万亩,包括低效林改造0.5万亩,森林抚育、农村“四旁”植树、生态示范林、未成林地培育6.5万亩,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培育林木治理水土流失面积0.5万亩。 |
相关镇乡 | |
9 |
地质灾害治理 |
长江万州区大周至新田段地质 灾害治理 |
2022-2023 |
近期 |
8517 |
大周-新田 长江及支流沿线 |
开展长江流域大周镇-新田镇段地质灾害治理4.9万立方,面积670.70公顷,实施危岩锚固、支撑封填、危岩清除、防护网、抗滑桩、截排水等建设。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10 |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万州区恒泰河库岸及消落区综合治理(二期) |
2023-2024 |
近期 |
2801 |
钟鼓楼街道 枇杷坪片区 |
开展恒泰河流域岸线生态修复0.6 km,消落区生态修复7公顷,排水沟、截水沟建设2条,危岩带防护2处等建设。 |
重庆万州中交四航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 |
11 |
万州区龙溪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二期) |
2023-2024 |
近期 |
7412 |
万州高铁片区 龙溪河两侧 (周家坝街道) |
开展龙溪河流域综合治理2 km,实施环境生态修复28公顷,林相改造18公顷,以及岸线整治、河道疏浚、生态护坡等建设。 |
重庆市万州三峡平湖有限公司 | ||
12 |
万州区龙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一期) |
2022-2024 |
近期 |
6091 |
双河口街道、龙都街道 |
开展龙宝河小流域综合治理5 km,实施河道清淤疏浚、岸线修复,改造排水管(涵)8.9 km,提升泵站4座,蓄水设施3座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13 |
万州区苎溪河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一期) |
2022-2023 |
近期 |
5776 |
太白街道万二村 沙河街道落凼村 |
开展苎溪河流域综合治理5 km,环境生态修复10.71公顷,水生态修复1.52公顷,底泥清淤等建设,新建、改造排水管网16 km。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14 |
万州区牌楼街道观音岩片区污水管网改造 |
2022 |
近期 |
5830 |
牌楼街道观音岩 片区 |
改造观音岩片区雨、污水管网25.2 km,配套建设改造污水提升泵站座、检查井、生化池等。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15 |
森林保护保育 |
万州区李河镇等23个镇街森林病虫害防治 |
2022-2024 |
近期 |
1500 |
李河镇、高梁镇、燕山乡、九池街道、瀼渡镇、溪口乡、柱山乡、大周镇等23个镇乡(街道) |
开展李河镇等23个镇乡街道松疫木进行无害化处理、松材线虫病除治面积10.53万亩;松毛虫、蜀毒柏蛾等病虫害防治1.5万亩。 |
相关镇乡 | |
16 |
乌龙池自然 保护地建设 |
2022-2024 |
近期 |
1000 |
乌龙池自然保护地区域 |
完成森林生态修复面积0.43万亩,通过勘界定桩、人工巡护、湿地保护修复、引进和集中培育珍稀植物、探索建立鸟类生态迁移廊道等综合措施强化自然地保护;新建野生动物监测点2个和智慧网络观测系统;防火阻隔带改扩建10 km,防火阻隔带新建1.8 km。 |
国有新田林场 | ||
17 |
万州区龙驹镇等8个镇乡国土绿化行动 |
2022-2024 |
近期 |
3500 |
龙驹镇、罗田镇、长滩镇、长岭镇、太安镇、走马镇、白羊镇、茨竹乡 |
开展龙驹镇、罗田镇国土绿化提升面积2.5万亩,包括在龙驹山脉区域实施退化林修复2万亩,森林抚育0.5万亩。 |
相关镇乡 | ||
18 |
万州区五桥街道等9个镇街森林病虫害防治 |
2022-2024 |
近期 |
900 |
五桥街道、长岭镇、白羊镇、太安镇、长滩镇、龙驹镇、茨竹乡、走马镇、罗田镇 |
开展五桥街道等9个镇街松材线虫病防治5万亩,实施病枯死松树、风倒木无害化处理。 |
相关镇乡 | ||
19 |
万州区王二包自然保护地建设 |
2022-2024 |
近期 |
900 |
龙驹镇、梨树乡、 地宝土家族乡 |
新制作、安装界碑、界桩、标识牌等;步道维护整修17 km;实施森林抚育、新(改)造混交林、病虫害生物防治等营造林生态修复3.4万亩;完成国家保护珍稀树和名木古树的复壮保护与修复;采购安装监控管理系统1套,野生动物监测系统100套,智能卡口系统10套。 |
国有龙驹林场 | ||
20 |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万州区瀼渡河支流水污染防治 |
2022-2023 |
近期 |
2900 |
新建龙沙岩口、龙沙龙安、甘宁河口3个撤并场镇 |
补充建设污水管网14 km,配套建设污水提升泵站、检查井、生化池等。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21 |
万州区龙沙镇等4个镇乡农村黑臭水体治理 |
2022-2023 |
近期 |
2260 |
龙沙镇、天城街道、熊家镇、白羊镇 |
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实施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新建生态滤沟3 km,污水管网3.6 km,污水处理厂300 m³/d 1座、浅水湿地0.03公顷,生态护坡2 km,植草护坡0.2公顷。 |
区生态环境局 | ||
22 |
森林保护保育 |
万州区孙家镇等5个镇乡森林病虫害防治 |
2022-2024 |
近期 |
300 |
孙家镇、分水镇、响水镇、郭村镇、 龙沙镇 |
加大4个自然保护地保护管控力度,开展孙家镇等5个镇乡林业有害生物防治1.5万亩,实施病枯死松树、风倒木进行无害化处理。 |
涉及相关镇乡 | |
23 |
长江生态屏障建设重大项目 |
山体保护修复 |
戴家岩危岩等59个地质灾害治理 |
2021-2025 |
近期 |
300 |
百安坝街道、陈家坝街道、大周镇、地宝土家族乡、分水镇、黄柏乡、罗田镇、牌楼街道、沙河街道、新田镇、新乡镇、燕山乡、长坪乡、钟鼓楼街道、周家坝街道、柱山乡、白羊镇、甘宁镇、高梁镇、黄柏乡、李河镇、太白街道、天城街道、五桥街道、溪口乡 |
开展地质灾害治理,实施危岩锚固、支撑封填、危岩清除、防护网、抗滑桩、截排水等建设,治理不稳定斜坡3处,危岩42处,滑坡17处,固岸1处。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24 |
历史遗留矿山 生态修复 |
2021-2030 |
远期 |
3500 |
天城街道、高梁镇、李河镇、铁峰乡、长滩镇、小周镇、分水镇、后山镇、长岭镇、地宝土家族乡、普子乡、长坪乡、分水镇 |
修复治理历史遗留矿山71个,面积94.53公顷。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25 |
长滩等3个镇乡国家水土保持 重点工程 |
2021-2023 |
近期 |
2685 |
长滩镇清河村、沙滩村、白岩村、林场村、长滩社区;恒合土家族乡鸿凤村、五星村、凤安社区、枫木村、国兴村、七星村;太安镇法隆村、红丰村、古堰村、天峰村、醒狮村、钟刘村、河堰村、柏弯村、凤凰社区和长乐社区 |
在长滩河、苏马河以及钟刘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1 km²。 |
区水利局 | ||
26 |
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远期) |
2024-2035 |
远期 |
12000 |
水土保持重点区域 |
在全区水土流失重点区域开展水土流失治理,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619 km²。 |
区水利局 | ||
27 |
万州区干线公路水毁修复项目 |
2023-2025 |
近期 |
4116.5 |
新田镇、溪口乡、茨竹乡、余家镇、弹子镇等相关镇乡 |
对新西路、油茨路、余开路等12条路清除坍方、修复挡墙、修复路面、修复公路附属设施等。 |
区交通局 | ||
28 |
长江沿线两侧道路边坡生态修复治理 |
2025-2035 |
远期 |
1200 |
武陵镇、瀼渡镇、甘宁镇等长江沿线镇乡 |
对沿江路等长江沿线两侧道路的硬质护坡,进行生态化改造,长度约30 km,复绿面积约60公顷。 |
区交通局 | ||
29 |
森林保护保育 |
重庆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提升工程 |
2023-2024 |
近期 |
16300 |
铁峰乡、天城街道、铁峰山林场 |
在铁峰乡、天城街道开展森林公园生态修复综合提升,包括公园通道生态修复、公园重要节点生态修复、公园违建拆除区域生态修复、公园废弃矿山生态修复、公园通道及森林步道提升、公园建筑风貌及配套服务设施综合提升等。 |
区林业局 | |
30 |
重庆市万州区渝东北岭谷区生态保护修复项目 |
2022-2024 |
近期 |
11364 |
万州区长江流域、普里河流域、磨刀溪、龙驹河流域涉及镇乡(街道)及国有林场 |
实施营造林工程184000亩,其中人工造乔木林20000亩,退化林修复134000亩,封山育林30000亩。 |
区林业局 | ||
31 |
万州区“两岸青山·千里林带” 建设(远期) |
2025-2030 |
远期 |
30062 |
长江两岸的4个镇乡、11个街道和3个国有林场 |
森林质量提升24.16万亩(包括生态示范林建设、森林抚育,低效林改造、城区园区及码头绿化美化)。 |
区林业局 | ||
32 |
森林火灾高风险区综合治理工程建设项目 |
2023-2024 |
近期 |
1117 |
国有新田林场、国有分水林场、国有龙驹林场、国有铁峰山林场以及分水镇、龙驹镇等42个有防火任务的镇乡(街道) |
新建森林消防队伍营房,消防管网系统,火源管路卡口25套,消防水池46座,中控系统1套,视频前端系统7套,配套相关防火物资设备等。 |
区林业局 | ||
33 |
万州区2023年度林火阻隔带建设项目 |
2023-2024 |
近期 |
2000 |
各国有林场及长滩镇、白土镇、天城等镇乡(街道) |
建设30米宽混合或生物林火阻隔带80 km,栽植防火树种油茶等。 |
区林业局 | ||
34 |
万州区2022年国有林场区消防 水池建设项目 |
2022-2023 |
近期 |
1460 |
国有新田林场、国有分水林场、国有龙驹林场、国有铁峰山林场 |
在国有林场新建22口消防水池,17口消防塘,5个不锈钢消防水箱,改建1口消防水池,5口消防塘。 |
区林业局 | ||
35 |
外来物种入侵 调查 |
2021-2035 |
远期 |
300 |
全区 |
每5年完成一次万州区范围内的森林、草原、湿地生态系统以及自然保护区的外来入侵物种和草原有害生物普查与评估工作。具体包含森林256.7万亩,草地1.8万亩,湿地面积0.32万亩内44种主要普查对象。 |
区林业局 | ||
36 |
长江流域(万州段)水体保护修复重大工程 |
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建设 |
万州区江南(密溪沟)污水 处理厂 |
2023-2025 |
近期 |
44000 |
陈家坝街道向坪 社区 |
建设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4万m³/日,配套管网15 km(服务范围江南新区四桥-铁路桥区域,服务范围约13 km²)。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37 |
高峰污水处理厂一期提标工程 |
2023-2025 |
近期 |
3000 |
甘宁镇 |
提升高峰污水处理厂处理效果,达到一级A标 |
经开区生态环境局 | ||
38 |
万州区何家岩污水处理厂及配套管网工程 |
2023-2025 |
近期 |
30000 |
周家坝街道 龙溪大道 |
新建一座污水处理厂,处理规模为3万m³/日,新建DN800的尾水排放管,总长约4.2 km。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39 |
茨竹盛家污水处理厂新建工程 |
2024-2025 |
近期 |
1475 |
茨竹乡 |
新建茨竹盛家污水处理厂一座,设计处理规模近期500m³/天,远期1000m³/天。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0 |
龙驹镇、白土镇等37个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容工程 |
2021-2025 |
近期 |
35511.7 |
龙驹镇、白土镇等 镇乡 |
实施龙驹镇、白土镇等37个污水处理厂技改扩容,处理规模从15800 m³/天扩建至19800 m³/天。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1 |
万州区镇乡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与污水管网改造 工程 |
2025-2035 |
远期 |
30000 |
有关镇乡 |
持续开展全区镇乡污水处理厂改扩建与污水管网改造。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2 |
万州区2022年镇乡污水管网补充工程 |
2022-2023 |
近期 |
19270 |
分水镇、李河镇、高梁镇、长岭镇、武陵镇、龙沙镇 |
新建分水、李河、高梁等5个镇乡,长岭凉水、武陵石桥、龙沙岩口等15个撤并场镇污水管网109 km。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3 |
万州区2023年镇乡污水管网大修工程 |
2024 |
近期 |
13180 |
龙驹镇、长滩镇、茨竹乡等镇乡场镇及部分撤并场镇 |
对万州区龙驹、长滩、茨竹等镇乡场镇及部分撤并场镇,修复补充污水管网约90 km。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4 |
万州区余家镇关龙村等7个污水处理站及厂外管网建设工程 |
2022-2025 |
近期 |
3290 |
余家镇关龙村、白羊镇魏家社区、新田镇谭绍村、天城街道万河村、铁峰乡、长滩镇 |
余家镇五一村、关龙村合建规模为250 m³/d的污水处理站1座,新建白羊镇魏家社区污水处理站及厂外管网,处理规模为100 m³/d;新建新田镇谭绍村污水处理站及厂外管网,处理规模为150 m³/d;新建天城街道万河村污水处理站及厂外管网,处理规模300 m³/d;在铁峰乡、长滩镇新建污水处理站3座,处理规模共计125 m³/d。 |
区生态环境局 | ||
45 |
万州区排水设施新改建提升项目(三条流域外)-溢流直排口整治工程 |
2023-2024 |
近期 |
5800 |
城区 |
源头采取排水户整治与小区管网改造,中途采取市政管网雨污分流与管网破损修复,末端采取科学截流、新建溢流调蓄池等方式,最终达到直排口晴天不溢流,雨天溢流减少且可控的目标。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6 |
万州主城、天城、龙宝、五桥等片区雨污水错接、混接等隐患整治工程 |
2023-2024 |
近期 |
4300 |
天城、龙宝、五桥等片区 |
新改建雨污水管道约16 km,改造主城、天城、龙宝、五桥等片区雨污水混接、错接点,解决污水溢流问题。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47 |
流域水环境综合治理 |
大周溪上游庄子河水环境综合 治理工程 |
2022-2023 |
近期 |
4073 |
大周镇 |
1.水利工程:主要包含河道疏浚、护岸挡墙、人行步道等工程。2.配套景观:包括休闲平台133㎡,沥青道路1740㎡,园路275㎡,滨水台阶90㎡,卵石滩210㎡,停车位195㎡。各区域配套绿化种植面积14565㎡。 |
区水利局 | |
48 |
万州区苎溪河综合治理工程 (二期) |
2023-2024 |
近期 |
3049 |
李河镇、高梁镇 |
综合治理河道长11.13 km,清淤疏浚0.525万m³,护岸整治1.16km,在高梁中桥下游3.4km~5.1km干流右岸开展水源涵养及水土保持13.93公顷,信息化建设和管护。 |
重庆长江水务集团有限公司 | ||
49 |
万州区五桥河小流域综合治理 工程(一期) |
2023.6-2024.6 |
近期 |
16445.32 |
五桥街道、长岭镇 |
污水管网整治工程,新改建二三级污水管网9.36 km,管径d300mm-d1600mm,新建污水截污干管5.7 km,新建截污干管配套二三级管网3km,改建截污干管5.16km,非开挖修复污水管网2.9 km。污水泵站新改建工程,对五间桥泵站、莲花寺泵站及长江大桥3座污水泵站进行改建。生态系统修复工程,新建生态湿地8987m²,新建生态隔离带172648m²。 |
万州区南滨开发 建设有限公司 | ||
50 |
五桥河流域沱口至长岭段安全 防护工程 |
2023-2027 |
近期 |
45688 |
五桥街道、长岭镇 |
对五桥河流域沱口段至长岭镇段,全长约9.5 km进行安全防护,新建分洪隧洞,新建或修复护岸;配套管网、雨水调蓄;新建两岸绿道,新建湿地公园,水生态修复面积3.5万m²。 |
重庆市万州平湖 资产经营管理 有限公司 | ||
51 |
万州区银霄溪库岸安全防护工程 |
2024-2026 |
近期 |
405.86 |
钟鼓楼街道驸马 片区 |
沿银霄溪及两岸进行整治,整治段长约1823m。包括河道整治工程、土石坝工程、排水工程、人行步道及梯道工程、生态修复工程。河道堤防工程级别为Ⅰ级,设计防洪标准为100年一遇。 |
万州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 | ||
52 |
万州经开区长江水岸融合提升项目之滩边河综合治理工程二期 |
2023-2024 |
近期 |
8000 |
高峰街道 |
提升庐山互通至高峰水库河道及周边区域品质,治理河道长度939米,新建堤防1795米,新建拦河堰2处等。 |
经开区建设管理局 | ||
53 |
瀼渡河流域甘宁水库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 |
2022-2024 |
近期 |
12426 |
甘宁镇 |
1.岸坡整治工程主要包含护岸挡墙、人行步道、清水平台等工程;2.生态修复工程:新建湿地面积4300㎡,修复水生植物面积约2800㎡;3.控源截污工程:改造及新建管网长度约13.5 km;4.清淤工程:河道清淤总长8.5 km,清淤总量约4.4万m³;5.生态景观建设工程:综合治理区内布置3处生态景观工程,建设游赏绿化面积约14.5万㎡等。 |
区水利局 | ||
54 |
重庆市万州区湖库型水源地富营养化防治工程 |
2023 |
近期 |
3241 |
甘宁镇 |
在甘宁水库等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湖库滨岸带搭建载体生态浮岛,面积288393 m²,布设人工水草,面积为102282 m²。 |
区生态环境局 | ||
55 |
磨刀溪水生态 保护修复项目 |
2024 |
近期 |
1697 |
长滩镇、龙驹镇、 走马镇 |
在污水厂外河岸线范围内建设尾水湿地6780 m²,建设生态护坡800 m。在向家嘴电站及外郎电站形成的天然水库250000 m²水域面积投放水生动物,长滩镇建设二三级管网5000 m,向家社区建设二三级管网3500 m,推动水质监测应急能力提升,采购相关仪器设备。 |
区生态环境局 | ||
56 |
岸线消落区综合治理 |
陈家坝向坪肥子坝段长江消落区生态恢复试点 示范工程 |
2023-2024 |
近期 |
3830 |
陈家坝街道 |
万州区江南新区陈家坝街道向坪段,起点位于驸马大桥下游杨家湾,终点接向坪村肥子坝,岸线长约5.3 km,总面积约62.2万㎡。以消落区生态修复为主。建设内容包括植被恢复设计(包含人工干预组及自然恢复组)、辅助工程设计(包含观测房、管理道路、配套设施、场地整理等)。 |
水利局 | |
57 |
穿古洞库岸及 消落带综合整治 |
2024-2026 |
近期 |
21920 |
钟鼓楼街道 |
新建护岸工程1.7 km,沿线排水工程,以及生态修复工程12.8万m²。 |
万州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 | ||
58 |
双溪铺库岸及消落带综合整治 工程 |
2024-2026 |
近期 |
13263 |
钟鼓楼街道 |
对双溪铺冲沟两岸进行综合整治,库岸消落区治理约1.5 km、生态景观工程12万m²,以及沿线排水工程。 |
万州高铁片区开发建设工作专班 | ||
59 |
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重大工程 |
高标准农田建设 |
近期高标准农田建设 |
2021-2025 |
近期 |
81645.83 |
恒合土家族乡、罗田镇、余家镇、分水镇、武陵镇等镇乡 |
开展26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整治缓坡旱地、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修建灌溉蓄水池、泵站等水源工程,培肥耕地地力,适当建设和改造生产路,新建高标准农田22.48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0.49万亩,高效节水灌溉3.90万亩。 |
区农业农村委 |
60 |
远期高标准农田建设 |
2025-2035 |
远期 |
73472.8 |
柱山乡、新乡镇、白羊镇、溪口乡、长岭镇、太龙镇等 |
开展19个高标准农田建设,包括整治缓坡旱地、合理划分和适度归并田块;修建灌溉蓄水池、泵站等水源工程,培肥耕地地力,适当建设和改造生产路,新建高标准农田9.94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11.22万亩,高效节水灌溉1.13万亩。 |
区农业农村委 | ||
61 |
土地整理 |
走马镇等12个 土地整理 |
2023-2025 |
近期 |
10412.28 |
走马镇石灯村、龙台村,孙家镇大河村,甘宁镇帅家村、桐坪村、兴国村,恒合土家族乡国兴村、里坪村、前进村、五星村、鸿凤村,白羊镇长石村、清潭村、大湾村、白羊社区、白燕村,武陵镇禹安村,熊家镇红星村、古城村,九池街道普安村、凤凰村 |
开展12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规模2810.9公顷,新增耕地面积296.58公顷。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62 |
白羊镇等19个 土地整理 |
2025-2035 |
远期 |
9509.19 |
白羊镇长石村、清潭村、大湾村、白羊社区、白燕村,分水镇大兴村、大兴村、大冲村、郎家村,太安镇柏弯村、凤凰村、古堰村,新乡镇龙泉村、三水村、万顺村,罗田镇阳坪村、谷山村、折岩村、天生社区,郭村镇双福村、三根村,长坪乡金福村、弹子村、中兴村、长坪社区,白土镇谭家村、联盟村,甘宁镇贯峰村、公碑村、仙云村、甘宁村、庙沟村,普子乡土庙村、碗厂村、小龙村,响水镇青林村,龙沙镇黄金村、海螺村、彭家村,武陵镇长榜村、和平村,李河镇荆煤村、彭河村、十字村、天地村,余家镇回龙村、张河村、硝水村 |
开展19个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规模5218.82公顷,新增耕地428.55公顷。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63 |
美丽乡村建设 |
瀼渡镇高村村2023年度水库移民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 |
2023-2024 |
近期 |
2511 |
瀼渡镇高村村 |
建设步道3 km,新建运动广场1500 m²,风貌改造214栋等。 |
区水利局 | |
64 |
新乡镇万顺村2023年度美丽家园市级示范项目 |
2023-2024 |
近期 |
2790 |
新乡镇万顺村 |
对丝厂滨江路入口区、半岛广场、外石梁、罗家坝片区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人居环境进行整治。 |
区水利局 | ||
65 |
水资源保障 |
水源地建设工程 |
2023-2035 |
远期 |
607141 |
后山镇、恒合土家族乡、普子乡、铁峰乡、走马镇 |
建成青龙水库、石笋沟水库、枫木水库等3个中型水库,推进双河口水库、杨家河水库建设以及大滩口水库扩建与渠系工程,完成恒合集镇集中供水工程。 |
区水利局 | |
66 |
农村供水保障 工程 |
2021-2035 |
远期 |
60971 |
后山镇、弹子镇、龙驹镇、长滩镇、长坪乡、溪口乡、甘宁镇、瀼渡镇、太安镇、白羊镇 |
新建后山至弹子、龙驹至长滩、长坪至溪口、甘宁至瀼渡农村、太安至白羊连片5个供水工程。 |
区水利局 | ||
67 |
灌溉工程 |
2025-2035 |
远期 |
5812 |
长滩镇、新田镇 |
完成龙泉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朱家沟中型灌区节水配套改造工程;新田水库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整治续建左、右干渠24.19 km。 |
区水利局 | ||
68 |
农业绿色发展 |
农业生产绿色 高效发展项目 |
2021-2025 |
近期 |
5500 |
全区 |
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农药化肥用量,完成5万头生猪当量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能力提升改造,依托种养配套的基地建设一批种养循环示范场。 |
区农业农村委 | |
69 |
城市生态品质提升重大工程 |
城市生态廊道建设 |
“三级”公园体系建设项目 |
2023-2035 |
远期 |
100000 |
城区 |
在城区建设太白岩、天生城、龙宝山、都历山生态公园、城市公园、社区公园,打造“三级”公园绿地体系,到2035年新增城市公园绿地400万㎡。 |
区城市管理局 |
70 |
山湾公园 |
2024-2026 |
近期 |
10440 |
太白街道 |
建设景观建筑、景观设施、道路、广场及平台、水景工程、水体驳岸工程、绿化栽植工程、雕塑、浮雕景墙工程、挡墙工程、堡坎、地形整治工程、水电管网、灯饰及公共设施小品等附属设施。 |
区城市管理局 | ||
71 |
北滨公园 |
2021-2024 |
近期 |
154352 |
牌楼街道 |
新建公园一座,占地910亩,建筑面积约10万m²(含科技馆约1.8万m²),配套实施道路、场平、消防、电力、给排水、景观绿化、停车位及其他休闲娱乐场地等。 |
区城市管理局 | ||
72 |
城区山体立面 防护项目 |
2023-2024 |
近期 |
2500 |
高笋塘街道、钟鼓楼街道、沙河街道、陈家坝街道 |
对城区开展边坡生态修复,重塑边坡生境,巩固边坡安全稳定,建设生态护坡60公顷。 |
区城管局、区水利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73 |
海绵城市建设 |
万州区海绵城市建设项目 |
2023-2026 |
近期 |
4276 |
城区 |
通过雨水收集池、透水铺装、绿色屋顶、植物草沟、雨水花园、生物滞留设施等,对市政道路、公园广场、公共建筑、老旧小区、雨污管网等进行海绵化建设。到2025年,海绵城市建设率达到45%;到2030年,海绵城市建设率达到80%。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74 |
无废城市建设 |
万州经开区工业固体废物处置场技改 |
2025 |
近期 |
19300 |
新田镇幸家村 |
占地约750亩,总库容986万立方米,其中:赤泥占用437.5万立方米、渗滤液收集池占用49.8万立方米、堆放电厂事故灰渣及脱硫石膏等库容223.2万立方米、赤泥区暂未利用库容223.5万立方米、二类固废占用52万立方米。 |
经开区生态环境局 | |
75 |
万博特铝甘宁尾矿库项目 |
2025 |
近期 |
59000 |
甘宁镇新农村 |
新建特铝新材料项目配套尾矿库。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经开区生态环境局 | ||
76 |
渝东北危险废物处置场 |
2025 |
近期 |
42000 |
高峰街道相思村 |
新建,填埋总库容61万立方米,物化1万吨/年,焚烧处理能力3万吨/年。分期建设:1.一期建设7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一座;2.二期建设3万吨/年焚烧处置系统、1万吨/年物化处理系统、15万立方米柔性填埋场一座,扩建12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3.三期扩建14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4.四期扩建13万立方米刚性填埋场一座。 |
区生态环境局 | ||
77 |
有机溶剂循环利用项目 |
2025 |
近期 |
21000 |
经开区九龙园 |
新建,年处理3万吨,处理方式为物化处理。 |
区生态环境局 | ||
78 |
废盐处置项目 |
2022 |
近期 |
1298 |
经开区九龙园 |
新建,废盐日处理量≥50吨。 |
区生态环境局 | ||
79 |
国能(万州)火电协同固废资源化利用项目 |
2023 |
近期 |
2000 |
新田镇金山社区 |
建成200吨/天污泥掺烧生产线,600吨污泥储存料仓。 |
区住房城乡建委 | ||
80 |
支撑体系建设重大工程 |
生态安全预警及应急处理智能化建设 |
万州区森林草原火情智能监控 项目 |
2022-2026 |
近期 |
2900 |
国有新田林场、国有分水林场、国有龙驹林场、国有铁峰山林场以及分水镇、龙驹镇等42个有防火任务的镇乡(街道) |
建设全区118个火情监测前端点位,提供7×24小时火情自动识别、自动定位、自动报警的智能监控。 |
区林业局 |
81 |
三峡水库重庆库区水土保持综合监测及科教基地 |
2024-2025 |
近期 |
5400 |
大周镇铺垭村 |
5*20 m坡面径流小区11个;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与实验用房1幢(含水土保持监测技术培训中心1个、水质检测实验室1个、土壤理化性质检测实验室1个、人工模拟降雨实验大厅1个、三峡水土文化展示中心1个);水土保持智慧平台1个;配套监测设施设备1套;人工降雨设备1套;水质检测设备1套;土壤理化性质检测设备1套及培训设备1套;气象观测站1个。 |
区水利局 | ||
82 |
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监测基础能力建设 |
万州区生态环境智慧监管能力 建设 |
2024-2025 |
近期 |
8000 |
全区 |
建设重庆市生态环境监测中心万州分中心,建设万州区生态环境大数据平台。 |
区生态环境局 | |
83 |
生态保护修复信息化数字化建设 |
2025-2035 |
远期 |
1000 |
全区 |
强化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过程管控、成效评估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手段,推动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
合计 |
1814212 |
附图1 生态安全格局分布图
附图2 主要生态问题和风险分布图
附图3 主要生态源地与生态廊道分布图
附图4 生态保护修复分区图
附图5 重大工程和项目布局图
附图6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一张图”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