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文件 > 其他公文
[ 索引号 ] 11500101008630031F/2022-00285
[ 发文字号 ] 万州府发〔2022〕28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公文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12-12
[ 发布日期 ] 2022-12-12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日期:2022-12-12 来源:万州区政府办公室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的通知


万州府发〔202228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经重庆市万州区第六届人民政府第22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将《重庆市万州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20221212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万州区全民健身实施计划

20212025年)

为深入实施全民健身国家战略,进一步推动全民健身高质量发展,满足广大市民高品质体育生活需求,根据《重庆市全民健身实施计划(20212025年)》《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和《万州区文化旅游体育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制定本实施计划。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和全民健身国家战略,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全面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万州实践加快体育强区建设,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构建更高水平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

(二)发展目标。2025年,我区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全区居民科学健身素养不断增强,健身热情进一步提高,城乡居民体质持续提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48%;进一步完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全区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

二、主要任务

(一)加大全民健身场地设施供给。推动实施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补短板计划。合理安排体育用地,优化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布局。落实公益性体育场馆分时段免费或低收费开放政策,进一步推动有条件的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和社会体育场馆有序向社会开放。巩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成果,鼓励相关单位和乡镇街道利用闲置校区、老旧社区建设一批能满足群众基本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提高闲置体育资源利用率;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加大乡镇全民健身设施建设。充分有效整合利用各种资源,建立和完善运行保障机制,鼓励有条件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园区等建设休闲健身区、功能区和田园运动区。结合重点旅游乡镇、村(社区)建设,融合特色鲜明的体育项目和体育元素,建设发展以运动观光、运动休闲度假、运动康养、运动探险和竞赛观赏等为主题的育旅游精品景区、精品线路目的地。利用现有城市公园,补齐体育健身设施,增加体育健身功能,实现混合利用、复合利用,争取实现全区覆盖。新建一批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社区体育健身工程、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农业农村委、区乡村振兴局,各乡镇街道)

(二)广泛开展多元化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在全区营造全民健身、你我同行的良好氛围,开展全区运动会,举办各运动项目群众系列赛事活动,普及体育运动项目文化,提升体育运动项目参与度持续开展新年登高”“全民健身月”“全民健身日太极拳和健身气功等主题活动。巩固广场活动天天有、群体活动月月办、大型活动不间断成果,大力发展水上运动,推广普及三峡空竹、健身流星球、平湖健身操等地方特色群众运动。支持举办残疾人体育赛事,开展残健融合体育健身活动。支持各乡镇旅游景点利用自身资源优势培育具有地方特色的创新型体育赛事以及常年举办的特色体育旅游节庆活动。升级打造全国冬季横渡长江(冬泳、皮划艇、浆板)系列赛、长江杯乒乓球比赛等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品牌,培育优化平湖万州太极拳、气排球等一批旅游赛事活动,助推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卫生城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教委、区农业农村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各乡镇街道)

(三)提升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探索国民体质监测、全民健身活动状况调查和锻炼标准达标测验活动新模式。支持全区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俱乐部等体育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展示推广等活动,鼓励体育专业技术人才通过录制教学短视频等开展健身指导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全民健身站点、市民健身房为市民提供科学健身方案或提供运动促进健康的指导服务。推出具有平湖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平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与使用,扩大队伍规模,探索建设社会体育指导员健身服务站点,提高指导服务率和科学健身指导服务水平。弘扬全民健身志愿服务精神,强化志愿服务队伍培训,引导社会体育指导员开展线上线下志愿服务,开展进社区、进农村、进工厂、进机关、进校园、进部队六进活动。每年培训社会体育指导员500名以上,实现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名。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各乡镇(街道)〕

(四)激发体育社会组织活力。不断壮大体育社会组织力量,充分发挥体育社会组织作用,完善自发型体育组织内部治理框架,引导民间健身组织规范化、专业化、品牌化发展,健全体育社会组织网络。完善以体育总会为枢纽,各类单项体育协会、体育民办非企业、体育俱乐部等为支撑,基层体育组织为主体的全民健身组织网络。重点加强基层体育组织建设,鼓励区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向乡镇(街道)延伸。加大政府购买体育社会组织服务力度,引导体育社会组织参与承接政府购买全民健身公共服务。对队伍稳定、组织活跃、专业素养高的三大球、乒乓球、羽毛球、水上运动、跑步等自发性全民健身社会组织给予场地、教练、培训、等级评定等支持。将运动项目推广普及作为体育社会组织的主要评价指标。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民政局,各乡镇(街道)〕

(五)促进重点人群健身活动开展。落实青少年体质健康监测和评估工作,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开展青少年运动技能培训夏令营、冬令营活动,推进实施具有万州特色的青少年体育健康包工程,强化对青少年肥胖、近视等问题的体育干预。开发提升学龄前儿童健康素质的亲子体育游戏,推广适合学龄前儿童的健身设施设备。支持老年人健身组织发展,加快提升健身设施适老化程度,开展老年人线上健身、健身器械使用指导和健身知识宣讲活动,举办区老年人体育健身运动会。大力推进无障碍健身设施的研发和使用,加大残疾人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力度,加强残疾人健身服务站点建设,定期举办残疾人运动会。进一步丰富妇女、农民等人群的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教委、区总工会、团区委、区妇联、区残联,各乡镇街道)

(六)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深入挖掘体育消费新增长点,完善体育消费长效增长机制,打造渝东北体育中心,扩大全区体育消费规模,加快形成以健身休闲和竞赛表演为龙头、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的现代体育产业体系。发展各类健身休闲俱乐部,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支持开展特许经营、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延长产业链,鼓励发展户外运动、健身培训、健身指导咨询服务,以优质服务促进体育消费。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发展改革委、区商务委、三峡平湖公司,各乡镇街道)

(七)推动全民健身融合发展。实施体育+工程,重点推进体教融合、体卫融合、体旅融合,促进体育与文化、科技、养老、会展、传媒、金融等复合发展。

深化体教融合。深入推进学校体育教学改革,落实义务教育阶段双减政策,保障学生每天校内、校外各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强化运动技能培训,支持体育俱乐部和体育社会组织等社会力量参与指导青少年体育活动,推动建立学校主导、社会参与、家庭协作的青少年体育联动发展模式。加大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区体校运动队建设力度,大力培养体育教师和教练员队伍。规范青少年体育社会组织建设,鼓励支持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发展。责任单位:区教委、区文化旅游委,各乡镇(街道)〕

推动体卫融合。探索建立体育和卫生健康等部门协同、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运动促进健康模式。推动体卫融合服务机构的发展,加强体育部门、卫生健康部门、康复机构、保健机构的资源共享。结合慢性病防治,推广常见慢性病运动干预项目和方法,开展改善体质、健康养生的科学健身活动。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卫生健康委,各乡镇街道)

促进体旅融合。培育体育旅游综合体,搭建体育旅游资源共享平台,打造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体育旅游综合体。通过普及推广山地户外、水上运动、马拉松、登山、自行车、汽车摩托车等户外运动项目,建设完善相关设施,拓展体育旅游产品和服务供给。支持有条件的乡镇街道建设户外露营地、徒步骑行服务站、汽车露营地、船艇码头等服务设施,打造一批有影响力的体育旅游精品线路、精品赛事和示范基地,引导体育旅游示范区建设,助力乡村振兴。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区发展改革委、三峡平湖公司、三峡交旅(文创)集团,各乡镇街道)

(八)营造全民健身社会氛围。普及全民健身文化,加大全民健身宣传力度,充分利用新媒体、电视、报刊、移动互联网平台、社区宣传栏等媒介渠道,引导广大群众树立健身强体理念,普及科学健身知识,弘扬体育精神,传承体育文化。发挥全民健身活动在建设体育强区和打造渝东北体育中心的基础性作用。推动太极拳、围棋、象棋、健身气功、平湖健身操、平湖流星球等中华传统和万州地方特色体育项目走出去,鼓励支持各体育社会组织到乡镇(街道)进行全民健身交流,共同举办全民健身赛事活动。责任单位:区委宣传部、区文化旅游委、三峡融媒体中心,各乡镇(街道)〕

(九)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围绕万达开一体化和万开云同城化区域发展布局和规划要求,加强与四川达州、重庆开州、重庆云阳三地的体育文化活动交流,深化各级各类体育社会组织合作,举办篮球、足球、气排球、乒乓球、马拉松、皮划艇、瑜伽等项目交流赛,推进共同办赛”“共享健身责任单位:区文化旅游委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党对全民健身工作的全面领导,落实各部门、各乡镇街道工作责任,完善全民健身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统筹协调,将全民健身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推动全民健身各项政策落地落实。

(二)强化安全措施。建立全民健身风险防范与应对体系,完善赛事熔断机制和应急预案,落实疫情防控要求,进一步确保全民健身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保障体育公共场地设施的建设安全、运营安全与开放安全。

(三)加强队伍建设。通过自我培育、外部引进、定点输送等方式,构建全方位的全民健身人才培养体系。强化复合型、管理型、技术型、专精型体育专业人才培养,充分发挥体育专业人才在推动全民健身进程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构建全社会多主体联合参与的人才培养格局。

(四)提供智能服务。支持智能健身、云赛事、虚拟运动等体育新业态发展。完善《看万州》体育全民健身信息服务平台,促进体育资源互联互通。支持智慧体育社区、智慧体育公园、智慧体育场馆、智慧健身长廊建设。探索建设万州体育智慧平台,将全区公共体育场馆进行集约化、条块化管理,逐步构建信息发布及时、服务获取便捷、信息反馈高效的全民健身智慧化服务机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文字解读

  • 一图读懂

  • 文件下载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