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关于开展2023年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工作的通知

关于开展2023年度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代表性传承人考核工作的通知
万州文旅发〔2024〕88号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万州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办法》《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考核细则》,进一步加强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以下简称“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管理工作,促进我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与发展,决定对我区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传承、展示、展演情况进行考核,现将相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考核对象及内容
(一)考核对象
由万州区文化旅游委认定公布的,且主要在万州辖区内从事非遗传承工作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详见附件1)。
(二)考核周期
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
(三)考核内容
1.提供当年项目传承保护工作总结及下一年度项目传承、传播计划;
2.代表性传承人的收徒传艺情况;
3.参加各级文化旅游部门组织的宣传推广、展示展演、培训和研讨等活动情况;
4.自行参加或开展公益性非遗活动的情况;
5.收集、整理并有效保存非遗项目及个人参加各种非遗活动的资料情况;
6.合理使用非遗补助资金及实际使用明细的报送情况;
7.参加各级比赛及获奖情况,参加非遗对外交流情况;
8.其他涉及非遗传承工作情况。
(四)注意事项
为有效促进非遗传承工作,积极推进“非遗进社区”,对表演性质类、工艺美术类(详见附件1)的区级传承人实行“双重考核”,即传承人现居住地或传承工作所在地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和项目保护单位共同出具初评意见。
二、考核程序与方法
(一)各镇乡街道人民政府、有关单位要严格组织实施考核工作,对传承人履职情况进行初评。
(二)区非遗保护中心组织相关非遗专家成立考评小组,评审上报的考核资料形成审核意见,报区文化旅游委审定。
(三)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基本合格”“不合格”(或认定为“丧失传承能力”)四个等级。
传承人每年组织开展非遗培训12次以上,培训成效显著,或参加市级以上比赛获得荣誉称号或奖励的,可评为优秀等次;传承人每年开展非遗培训8次以上,或获得区级荣誉、奖励的,可评为合格等次;传承人每年开展非遗培训少于5次,成效不佳的,为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等次;由于年老体弱、疾病等原因,无法履行带徒传艺等情况的,认定为“丧失传承能力”。
各单位要严格参照《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第二十五条“代表性传承人应当履行的义务”规定,开展本区域内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年度考核工作。对连续或累计两年考核不合格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经区文化旅游委核准后,依法取消其代表性传承人资格。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认真落实。各镇乡街道、有关单位要切实做好区级代表性传承人的年度考核工作,对所在辖区或单位的代表性传承人带徒授艺、展示展演等情况进行认真考核,严禁在考核中“走过场”、弄虚作假。
(二)抓紧推进,按时上报。各镇乡街道、有关单位要严格把握工作节奏和进度,按时、按要求上报相关材料。不能按时完成或报送考核材料不符合要求的,不予安排传承人享受本年度的补助经费。
请各镇乡街道、有关单位于2024年11月15日前将《万州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考核表》纸质件、电子文档各1份,本年度宣传展示、带徒传艺的电子图片4张,视频资料(不少于5分钟、清晰度不得低于2000万像素)1份报送至万州区非遗保护中心。
联系地址:万州区白岩路190号
联系人及电话:王庆阳 58240350
邮 箱:1109342638@qq.com
附件:1. 万州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属乡镇、街道(单位)分布情况一览表
2. 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2023年度传承保护工作考核表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4年11月6日
(此件公开发布)
附件1
万州区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所属乡镇、街道(单位)
分布情况一览表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1 |
传统技艺 |
“程凉面” 制作技艺 |
程学玉 |
女 |
高 笋 塘 街 |
|
2 |
传统技艺 |
萝卜丝油钱制作技艺 |
王佳 |
男 |
| |
3 |
曲艺 |
金钱板 |
潘光荣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4 |
四川竹琴 |
金生祥 |
男 |
同上 | ||
5 |
四川竹琴 |
陈福林 |
男 |
同上 | ||
6 |
传统舞蹈 |
矮人舞 |
湛明明 |
男 |
同上 | |
7 |
传统医药 |
姜氏背脊经络穴位诊疗法 |
姜兴鹏 |
男 |
| |
8 |
传统美术 |
三峡篆刻艺术 |
胡功洧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9 |
传统技艺 |
榨菜制作工艺 |
邓学民 |
男 |
牌 楼 街 道 |
|
10 |
传统技艺 |
万州烤鱼技艺 |
许钟元 |
女 |
| |
11 |
曲艺 |
四川竹琴 |
周世琼 |
女 |
双考(+保护单位) | |
12 |
川东清音 |
吴筱灵 |
女 |
同上 | ||
13 |
传统美术 |
三峡石画 |
程宏藻 |
男 |
同上 | |
14 |
传统医药 |
八卦脉诊法 |
牟之梨 |
男 |
| |
15 |
传统技艺 |
谭木匠木梳 传统制作技艺 |
俞达洪 |
男 |
双河口街道 |
双考(+保护单位) |
16 |
谭棣夫 |
男 |
同上 | |||
17 |
万州杂酱面 制作技艺 |
李庆刚 |
男 |
| ||
18 |
万州豆瓣酱 制作技艺 |
胡应超 |
男 |
| ||
19 |
曲艺 |
金钱板 |
喻兴兰 |
女 |
沙河街道 |
双考(+保护单位) |
20 |
传统美术 |
万州石雕 |
夏才猛 |
男 |
天城街道 |
同上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21 |
传统舞蹈 |
彩 船 舞 |
卢琼瑶 |
女 |
百 安 坝 街 道 |
|
22 |
三峡花灯舞 |
张兴和 |
男 |
| ||
23 |
太安茶莲箫 |
向明会 |
女 |
| ||
24 |
川东葬礼习俗 |
陈顺其 |
男 |
| ||
25 |
曲艺 |
花鼓 |
佘永古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26 |
民间文学 |
谚语 |
牟秀贵 |
男 |
同上 | |
27 |
传统美术 |
罗氏剪纸 |
陈鹏川 |
男 |
同上 | |
28 |
曲艺 |
金钱板 |
骆世刚 |
男 |
龙都街道 |
同上 |
29 |
四川竹琴 |
江远万 |
男 |
同上 | ||
30 |
传统美术 |
万州三峡绣 |
王小蓉 |
女 |
同上 | |
31 |
传统音乐 |
吹打乐 |
唐明兴 |
男 |
高峰街道 |
同上 |
32 |
传统舞蹈 |
车灯舞 |
郑中菊 |
女 |
同上 | |
33 |
传统技艺 |
弹棉花 |
冯守国 |
男 |
| |
34 |
传统技艺 |
张氏彩扎技艺 |
张元松 |
男 |
| |
35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打国(跑国) |
赵大敏 |
男 |
陈家坝街道 |
|
36 |
打“皇帝” |
刘东润 |
男 |
| ||
37 |
传统戏剧 |
川剧 |
陈萍 |
女 |
双考(+保护单位) | |
38 |
民间文学 |
分水演义 |
熊建成 |
男 |
同上 | |
39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三峡空竹 |
应德琼 |
女 |
钟鼓楼街道 |
|
40 |
张正雪 |
女 |
| |||
41 |
传统技艺 |
醪糟制作技艺 |
莫官翠 |
女 |
| |
42 |
传统技艺 |
书画手工装裱技艺 |
李中康 |
男 |
| |
43 |
传统美术 |
万州石雕 |
马万春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44 |
传统戏剧 |
川剧 |
李力 |
男 |
同上 | |
45 |
传统美术 |
三峡篆刻艺术 |
熊明海 |
男 |
同上 | |
46 |
传统医药 |
曾氏点穴疗法 |
曾涪江 |
男 |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47 |
传统美术 |
糖画 |
王大弟 |
男 |
太 白 街 道 |
双考(+保护单位) |
48 |
树叶画 |
吴洺合 |
男 |
同上 | ||
49 |
传统戏剧 |
川剧 |
马昌政 |
男 |
同上 | |
50 |
姜洪秀 |
女 |
同上 | |||
51 |
唐承忠 |
男 |
同上 | |||
52 |
张兴福 |
男 |
同上 | |||
53 |
张国跃 |
男 |
同上 | |||
54 |
曲艺 |
四川竹琴 |
胡承红 |
女 |
同上 | |
55 |
传统技艺 |
“程凉面” 制作技艺 |
殷荣 |
女 |
| |
56 |
传统技艺 |
万州格格制作技艺 |
沈剑勤 |
男 |
| |
57 |
传统技艺 |
明海卤菜制作技艺 |
谭祥应 |
男 |
| |
58 |
传统技艺 |
草编 |
张德琴 |
女 |
| |
59 |
传统医药 |
赵氏脱疽(糖尿病足)疗法 |
赵太明 |
男 |
| |
60 |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
川东黑虎拳 |
黄国正 |
男 |
| |
61 |
曲艺 |
金钱板 |
彭道明 |
男 |
周家坝街道 |
双考(+保护单位) |
62 |
传统技艺 |
万州烤鱼 制作技艺 |
陈克文 |
男 |
| |
63 |
传统技艺 |
万州烤鱼 制作技艺 |
黄燕 |
女 |
| |
64 |
简胜权 |
男 |
| |||
65 |
曲艺 |
金钱板 |
张立克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66 |
传统音乐 |
浦里河民歌 |
曹启学 |
男 |
同上 | |
67 |
传统美术 |
木雕 |
陈世通 |
男 |
同上 | |
68 |
民间文学 |
黄鼓坪的传说 |
姜元清 |
男 |
九池街道 |
|
69 |
传统技艺 |
杨家将传统 家具制作技艺 |
杨朝伟 |
男 |
| |
70 |
传统技艺 |
三峡果酒传统酿造技艺 |
周大山 |
男 |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71 |
杂技 |
硬口技 |
沈立新 |
男 |
三峡杂技团 |
双考(+居住地 |
72 |
|
鞭技 |
吴宗青 |
女 |
|
同上 |
73 |
民间文学 |
李白大醉西岩 一局棋 |
周霞 |
女 |
区文化馆 |
同上 |
74 |
传统音乐 |
三峡背二歌 |
牟华明 |
男 |
同上 | |
75 |
曲艺 |
金钱板 |
向往 |
女 |
同上 | |
76 |
曲艺 |
四川竹琴 |
陈光富 |
男 |
三 峡 曲 艺 团
|
同上 |
77 |
潘涛 |
男 |
同上 | |||
78 |
周姮 |
女 |
同上 | |||
79 |
川东清音 |
应雪婷 |
女 |
同上 | ||
80 |
川东清音 |
张红丹 |
女 |
同上 | ||
81 |
川东盘子 |
张婷 |
女 |
同上 | ||
82 |
川东盘子 |
许兴凤 |
女 |
同上 | ||
83 |
传统音乐 |
川剧音乐 |
谭剑云 |
男 |
三 峡 川 剧 团 |
同上 |
84 |
崔茵 |
男 |
同上 | |||
85 |
孟天成 |
男 |
同上 | |||
86 |
传统戏剧 |
川剧 |
全小梅 |
女 |
同上 | |
87 |
余东丽 |
女 |
同上 | |||
88 |
赵然 |
男 |
同上 | |||
89 |
李菊斌 |
男 |
同上 | |||
90 |
传统技艺 |
诗仙太白酒 传统酿制技艺 |
范前辉 |
男 |
诗仙太白酒业 有限公司 |
|
91 |
传统医药 |
渝东郑氏 温病学 |
郑祥本 |
男 |
重庆大学附属 三峡医院 |
|
92 |
传统美术 |
版画艺术 |
姚厚胜 |
男 |
熊家小学 |
双考(+居住地) |
93 |
传统舞蹈 |
巫舞 |
张孝直 |
男 |
长滩镇 |
|
94 |
川东葬礼习俗 |
吴正凡 |
男 |
李河镇 |
| |
95 |
传统技艺 |
万州格格制作技艺 |
潘文利 |
田 |
高梁镇 |
|
96 |
曲艺 |
花鼓 |
陈传金 |
男 |
白羊镇 |
双考(+保护单位)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97 |
传统技艺 |
万州茶叶制作技艺(涌湖绿茶) |
何小丽 |
女 |
新乡镇 |
|
98 |
传统音乐 |
锣 鼓 乐 |
冯丙国 |
男 |
太安镇 |
|
99 |
传统技艺 |
万县桐油手工压榨技艺 |
雷有春 |
男 |
分水镇 |
|
100 |
民间文学 |
甘宁民间故事 |
杨真权 |
男 |
甘宁镇 |
|
101 |
传统音乐 |
甘宁鼓乐 |
熊有明 |
男 |
| |
102 |
胡应成 |
男 |
| |||
103 |
传统音乐 |
榨油号子 |
骆永贵 |
男 |
| |
104 |
喻成万 |
男 |
| |||
105 |
杨应江 |
男 |
| |||
106 |
传统舞蹈 |
龟蚌舞 |
杨大春 |
男 |
| |
107 |
骆世权 |
男 |
| |||
108 |
传统体育 |
武陵龙舟 |
曾华荣 |
男 |
武 陵 镇 |
|
109 |
传统技艺 |
武陵浑水粑 制作技艺 |
陈建文 |
男 |
| |
110 |
民俗 |
川东葬礼习俗 |
金生权 |
男 |
瀼渡镇 |
|
111 |
川东葬礼习俗 |
王永明 |
男 |
郭村镇 |
| |
112 |
喝栽秧酒 |
龚植元 |
男 |
太龙镇 |
| |
113 |
传统医药 |
打 火 罐 |
罗华明 |
男 |
| |
114 |
传统音乐 |
土家哭嫁歌 |
何兴顶 |
男 |
恒合乡 |
|
115 |
谯安明 |
男 |
| |||
116 |
传统舞蹈 |
土家族摆手舞 |
谯乾树 |
男 |
| |
117 |
传统技艺 |
手工锻造技艺 |
金孝国 |
男 |
普子乡 |
|
118 |
杂技 |
牙齿顶板凳 |
郭国直 |
男 |
铁峰乡 |
|
119 |
传统舞蹈 |
龙驹狮舞 |
阎正伟 |
男 |
龙 驹 镇 |
|
120 |
郎建伟 |
男 |
| |||
121 |
闫兴兵 |
男 |
| |||
122 |
杂技 |
牙齿顶板凳 |
罗祖良 |
男 |
双考(户籍地+居住地) | |
序号 |
项目类别 |
项目名称 |
传承人 |
性别 |
乡镇、街道 (单位) |
备注 |
123 |
传统音乐 |
万州打夯号子 |
王代坤 |
男 |
柱山乡 |
|
124 |
民俗 |
柱山文氏家训 |
文良太 |
男 |
|
|
125 |
传统技艺 |
万州茶叶制作技艺(燕山红茶) |
李亚玲 |
女 |
燕山乡 |
|
126 |
传统技艺 |
麻糖制作技艺 |
冉隆玉 |
女 |
新田镇 |
|
127 |
传统舞蹈 |
龟蚌舞 |
李庆 |
男 |
| |
128 |
陈献章 |
男 |
长岭镇 |
| ||
129 |
传统美术 |
根雕 |
张应臣 |
男 |
双考(+保护单位) | |
130 |
传统美术 |
三峡木雕 |
陈中华 |
男 |
同上 | |
131 |
传统美术 |
万州竹雕 |
王春林 |
男 |
同上 | |
132 |
曲艺 |
金钱板 |
何秉恒 |
男 |
龙沙镇 |
同上 |
133 |
晏德祥 |
男 |
同上 |
附件2
万州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2023年度传承保护工作考核表
传承项目名称 |
|
寸照 | ||||||||||
传承项目级别 |
国家级□市级□区级□ | |||||||||||
传承人 姓名 |
|
性别 |
|
民族 |
| |||||||
出生年月 |
|
命名时间 及批次 |
| |||||||||
联系电话 |
|
现居住地(传承所在地) |
| |||||||||
2024年传承计划 |
| |||||||||||
2023年或参与展示展演 或非遗培训 或搜集、整理资料 或传承推广成果情况 |
(体制内在岗的区级代表性传承人若参与了非遗培训活动,须提供授课表、签到册及证明书)
|
|||||||||||
累计收徒情况 |
姓名 |
性别 |
出生 年月 |
何时 学艺 |
联系电话 |
居住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备注: |
||||||||||||
2023年补助资金预支明细 |
|
|||||||||||
2023年度传承、展示活动图片 |
照片一 (张贴,并附JPG格式电子文件) |
|||||||||||
照片二 (张贴,并附JPG格式电子文件) |
||||||||||||
2023年度传承、展示活动图片 |
照片三 (张贴,并附JPG格式电子文件) |
|||||||||||
照片四 (张贴,并附JPG格式电子文件) |
||||||||||||
视频资料 |
仅限提供2023年度的视频资料,视频长短或个数不限,要求内容完整、清晰度高。 |
|||||||||||
身份证 复印件 |
正面
反面
|
|||||||||||
乡镇、街道文化服务中心初评意见 |
负责人(签字):
单位(盖章): 年月日 |
|||||||||||
保护单位初评意见 |
主管领导(签字):
单位(盖章): 年月日 |
|||||||||||
区非遗保护中心审查意见 |
单位(盖章): 年月日 |
|||||||||||
区文化旅游委审核意见 |
单位(盖章): 年月日 |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