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政策文件
[ 索引号 ] 11500101008630162B/2023-00062
[ 发文字号 ] 万州发改社〔2023〕10号
[ 主题分类 ] 其他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发展改革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3-06-05
[ 发布日期 ] 2023-06-12

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印发《万州区公共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日期:2023-06-12 来源:万州区发展改革委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关于印发《万州区公共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的通知


万州发改社〔202310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万州区公共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已经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202365

(此件公开发布)


万州区公共服务“十四五”发展规划

万州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二〇二三年六月


目录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第二节 面临形势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第二节 基本原则

第三节 发展目标

第三章 聚焦普惠均等,打造万州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第二节 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第三节 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

第四节 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第五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第六节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布局

第四章 加强区域联动,打造公共服务区域协作新典范

第一节 推动万达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二节 强化万开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第三节 加强周边区域公共服务合作交流

第五章 坚持教育优先,打造三峡库区人才培养新高地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第三节 支持在万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第四节 建设高品质学习型城市

第五节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第六章 促进就业创业,打造便捷高效就业服务新环境

第一节 推动就业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第二节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第三节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第七章 强化健康保障,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新生态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第二节 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水平

第三节 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

第四节 完善全民医疗保障服务

第五节 促进大健康协同创新

第八章 注重养老托育,打造“一老一小”幸福新标杆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第二节 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第三节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第四节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第五节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示范引领

第九章 坚持应保尽保,打造多层次社会保障新体系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

第三节 关心关爱重点群体发展

第四节 完善住房保障服务体系

第十章 推进拥军优抚,打造退役军人事务治理新模范

第一节 高标准完成退役军人移交安置

第二节 高质量推进军人就业创业

第三节 高水平保障军有所抚

第十一章 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样板

第一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第二节 加强万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第三节 丰富万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第四节 持续壮大特色文化旅游服务业

第十二章 推动全民健身,打造成渝活力城市建设新风尚

第一节 积极推进普惠性体育服务发展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

第二节 加强组织协调

第三节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第四节 加强实施监测评估



公共服务是政府为满足公民生存和发展需要,运用法定权利和公共资源,面向全体公民或特定群体,组织协调或者直接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十四五”时期,是万州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加快建设渝东北公共服务高地的关键时期。持续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丰富多层次多样化生活服务供给,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创造高品质生活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任务,对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规划依据国家《“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重庆市“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主要明确全区“十四五”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的总体要求、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保障措施,是万州区“十四五”时期乃至更长一段时期促进公共服务发展综合性、基础性、指导性文件,也是政府履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第一章 规划背景

第一节 发展基础

“十三五”时期,万州区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加快推进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全区在托幼、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社保、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优军、文化体育等重点领域取得了较快发展。

养老托育能力逐步提高。全区养老机构增至68所,养老床位达10101张,政府运营床位数和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分别达43%31%,建成10个街道养老服务中心、189个社区养老服务站,基本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取得明显成效。持续出台托育服务系列政策,大力扶持托育服务机构建设,全区开展托育服务机构达100余家,覆盖城乡的托育服务体系初步形成。

教育服务体系不断完善。教育普及水平显著提高,学前教育普惠率保持在90%以上,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稳定在100%,初中大班额全部消除,通过“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区”国家督导评估认定,高中阶段入学率达97.1%,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60%。基础教育改革加快推进,城镇小区配建幼儿园管理机制全面建成,多样化义务教育招生模式逐渐成熟。集团化、一体化办学成效突出,集团化、学区化办学占义务教育学校总数达66.09%。职教改革稳步推进,中职学校学科专业动态调整机制全面完善,“一大四院多专”高校格局基本形成。

就业创业形势稳定向好。贯彻落实积极的就业政策,全力保障重点群体就业,“稳就业”“保居民就业”成效显著,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9.7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均在年度控制目标3.5%以内,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始终保持在95%以上,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23.48亿元、扶持创业5.5万人、开展就业培训5.9万人。人事人才机制不断创新,专技人才、技能人才队伍逐渐壮大、结构持续优化。

卫生健康事业成效显著。居民健康水平显著提升,人均预期寿命77.85岁,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22.97%。公共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完善,建成急诊急救医疗质量控制、救灾防病应急处置、中毒控制、传染病防治、皮肤病防治等市级分中心。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夯实,全区医疗卫生机构达1301个,每千人口床位数6.53张、执业(助理)医师2.94人、注册护士3.55人,总体指标位居重庆主城外的区县前列。医疗资源不断优化,建成区精神康复中心,实施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等项目,三级医疗服务体系持续完善。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深化,启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建设试点,建立医改便民长效机制,建成1个医疗集团和5个医共体。

社会保障体系持续健全。社会服务兜底能力显著增强,基本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左右,城乡低保标准不断缩小,建立残疾人“两项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儿童福利保障制度不断完善,城乡社会救助体系逐渐健全。基层社会治理水平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增至4717个,全区民办社工服务机构达15家。保障性住房供给体系持续完善,累计筹集公租房约1.83万套,累计发放廉租住房租赁补贴达3836.5万元,直接惠及群众约3万余人,“双困”群众实现应保尽保。

优军服务体系引领示范。成立区委退役军人事务工作领导小组和退役军人事务部门,建成退役军人服务中心(站)663个,实现区、镇乡(街道)、村(社区)三级退役军人服务保障体系全覆盖,32个退役军人服务站创建全国示范。扎实推进“阳光安置”,圆满完成退役军人接收安置任务,退役军人满意度大幅提升。2020年万州区再次评选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四连冠”,社会尊崇氛围更加浓厚。

文体事业产业量质齐升。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全区实现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成功创建8个特色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建成“百县万村”示范点61个,广播电视人口综合覆盖率达99%。公共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初步形成,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增至1.8平方米。文旅体融合发展成效显著,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1.8%,接待游客人次和旅游总收入保持快速增长,“畅游三峡·万州出发”特色品牌不断唱响。

总体上看,“十三五”时期,全区公共服务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较好满足了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但公共服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依然较为突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不够均衡,供给数量和质量均有待提高,尤其是长江南北两岸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不均衡,农村养老服务供给不足,住房保障覆盖面还需扩大,城乡、校际发展差距和小学大班额问题依然存在;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不足,优质资源总体短缺,扩供给促普惠仍需加大力度;生活服务业还需进一步丰富,文旅体服务供给形式相对单一,城乡社区服务水平有待提升;公共服务的规范标准、财力保障、服务供给和评估监督等长效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

第二节 面临形势

从国际来看,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关键时期。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不断深入,将加速催生公共服务新手段、新场景、新业态,不断提高公共服务精准服务水平和供给效能,公共服务发展将迎来新发展机遇。同时,世界进入动荡变革期,不确定性不稳定性增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广泛深远,全球民众的身心健康受到巨大冲击,世界人民将更加重视安全需要和生活质量,公共服务质与量的提升将面临多重挑战。

从国内来看,国家更加注重民生公共服务发展,相继出台系列保民生、促发展、稳就业措施,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出台《关于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标准体系的指导意见》及试点方案等指导性文件,为公共服务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同时,我国公共服务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托育、养老、住房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

从重庆市来看,“一带一路”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和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在渝相继叠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全市“一区两群”协调发展等区域战略纵深推进,为公共服务发展带来了政策利好、投资利好、项目利好。同时,全市在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机制、公共服务相关领域改革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挑战。

从万州自身来看,“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万开云”同城化等区域性战略加快实施,“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加快建设,为促进万州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助推公共服务水平整体提升提供了坚定的战略定力。同时,随着万州未来产业结构调整、城镇空间变化、人口老龄化等趋势,人口总量、人口分布和人口结构的变化将导致公共服务需求深刻转变,养老、医疗、托育、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面临新的供需挑战。

做好“十四五”及今年一段时期公共服务工作,必须深刻认识国际国内环境变化带来的新机遇新挑战,树立底线思维,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保持战略定力,办好自己的事,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善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抓住机遇,应对挑战,推动全区公共服务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全面回应人民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第二章 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紧紧围绕进一步把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全面落实在重庆大地上这条主线,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第六次党代会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立足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根本目的,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加强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推进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应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优军优抚、文体繁荣,构建优质均衡的公共服务体系,打造渝东北公共服务高地,努力增进全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争当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排头兵,为实现万州“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发展目标提供坚实的公共服务支撑。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民生优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紧扣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突出问题,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需求的公共服务,不断缩小全区公共服务在城乡、人群的差距,努力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人民群众。

坚持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作用,强化政府对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兜底责任和普惠性公共服务的主导作用,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支持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发挥好各类市场主体和社会组织的作用,调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积极性。

坚持均衡协调,突出重点。立足全区人口分布和流动情况,推进基本公共服务领域项目和资源的科学布局、均衡配置和优化整合,更多关注基本民生保障的薄弱环节,优先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推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地区延伸、向基层社区下沉、向困难群体倾斜。

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状况和财政负担能力,既要关注回应群众呼声,稳妥有序提升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又要合理引导社会预期,不过度承诺,新增公共服务事项要加强事前论证和风险评估,实现公共服务保障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同频共振”。

第三节 发展目标

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明显提升,均衡、普惠、公平、便捷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更加完善,政府保障基本、社会多元参与、全民共建共享的公共服务供给格局基本形成,多样化、个性化、品质化生活服务成为公共服务体系的有益补充,全区人民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得到满足,基本建成渝东北公共服务高地,打造高品质生活宜居地。

基本公共服务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手段得到普及应用,资源布局与区域功能、人口分布的协调性不断增强,设施短板有效补齐,逐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目标人群全覆盖、服务全达标、投入全保障,城乡、区域、群体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明显缩小。

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量质齐升。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内容更加丰富、获取方式更加便捷、供给主体更加多元,市场作用充分发挥,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实现更好结合,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数量和质量得到较大提升,基本实现付费可享有、价格可承受、质量有保障、安全有监管。

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服务优化升级。个性化、高端化生活服务业态不断涌现,数字化应用更加深入,服务内容更加丰富、选择更加多样、保障更加有力,供给体系对多元服务需求的适配性明显增强,生活服务领域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的高水平动态平衡逐步形成。

公共服务保障机制更加完善。公共服务供给财力投入机制、多元供给机制、标准化运行管理与共享机制、评估监督和动态调整机制较为完善,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得到有效落实,基层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稳步推进,重点领域人才紧缺状况明显缓解,形成保障公共服务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长效机制。

2035年,全面实现更高水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与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相适应的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面向全人群、全生命周期的公共服务制度建设和能力水平走在全市前列,人的全面发展和全区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专栏2-1“十四五”时期万州区基本公共服务领域主要发展指标

类别

指标名称

2020

情况

2025

目标

指标

性质

幼有善育

每千人口拥有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个)

——

4.5

预期性

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覆盖率

——

应保尽保

约束性

学有优教

学前教育毛入园率(%

90.1

93.5

预期性

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

100

100

约束性

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

97.1

>98.5

预期性

高等教育毛入学率(%

53.3

60

预期性

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年)

11.2

12

约束性

劳有应得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万人)

3.6

15

预期性

城镇调查失业率(%

<5.5

<5.5

预期性

参加各类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人数(万人次)

——

4

预期性

病有良医

人均预期寿命(岁)

77.85

79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注册护士数(人)

——

4.7

预期性

每千人口拥有执业(助理)医师数(人)

2.94

3.6

预期性

二级以上综合性医院设置老年医学科的比例(%

85.71

≥60

预期性

老有颐养

养老服务床位总量(万)

10101

15000

预期性

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

31%

≥60

约束性

新建城区、 居住(小) 区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达标率%

——

100

约束性

养老机构服务基本质量达标率%

——

≥75

约束性

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

>95

>95

预期性

住有宜居

供应保障性住房筑面积(万平方米)

——

23.4

预期性

供应保障性住房数量(万套)

——

0.39

预期性

城镇老旧小区改造(万平方米)

——

1270

预期性

弱有众扶

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目标人群覆盖率%

——

100

约束性

农村低保标准占城市低保标准比例(%

——

≥85

预期性

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

>95

>95

预期性

优军服务保障

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退役士兵安置率%

——

100

约束性

退役军人培训就业率%

——

95

约束性

文体服务保障

每万人公共文化设施面积(平方米)

455

800

约束性

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平方米)

1.43

2.3

预期性

每万人接受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次数(万次)

——

3.4

预期性

每百户居民拥有社区综合服务设施面积(平方米)

——

>30

预期性

注:1.带【】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聚焦普惠均等,打造万州区公共服务新格局

正确把握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明确基本与非基本公共服务范围,着力补短板、强弱项、提质量,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健全完善多层次公共服务体系。

第一节 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围绕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优军服务、文体服务的民生保障需求,全面落实全市84项基本公共服务清单,明确全区基本公共服务项目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服务标准、牵头单位及支出责任。落实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强化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建设,推动基层服务机构标准化管理。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结构,促进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覆盖,推进城乡服务设施补短板,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差距。引导优质资源向弱势群体倾斜,强化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等群体的公共服务供给保障,缩小基本公共服务人群差距。强化街道、社区基本公共服务职能,促进城市优质资源向基层下沉,打造15分钟生活服务圈。完善住房、户籍社保、医疗等高频服务事项的线上服务体系,实现重点民生领域“一网通办”,推动基本公共服务便利可及。

专栏3-1 重庆市“十四五”公共服务项目清单

服务领域

服务内容及目标

服务项目

幼有所育

为城乡居民提供优生优育、生殖健康服务,保障城乡育龄人群身心健康;为儿童提供关爱和基本生活保障服务,保障儿童健康成长。

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孕产妇健康服务,基本避孕服务,生育保险,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特殊儿童群体基本生活保障,困境儿童保障,农村留守儿童关爱保护。(9)

学有所教

为适龄儿童、少年提供免费九年义务教育,提供教育资助服务,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

学前教育幼儿资助,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膳食补助,义务教育阶段免除学杂费,义务教育阶段免费提供教科书,义务教育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生活补助,贫困地区学生营养膳食补助,普通高中国家助学金,普通高中免学杂费,普通高中免费提供教科书,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助学金,中等职业教育免除学费,中等职业教育免住宿费。(12)

劳有所得

为全体劳动者就业创造必要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环境,保障合法权益,促进充分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就业信息服务,职业介绍、职业指导和创业开业指导,就业登记与失业登记,流动人员人事档案管理服务,就业见习服务,就业援助,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生活费补贴,“12333”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服务,劳动关系协调,劳动用工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12)

病有所医

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

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健康教育与健康素养促进,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卫生监督协管服务,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地方病患者健康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健康管理,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社区易感染艾滋病高危行为人群干预,基本药物供应保障服务,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农村符合条件的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计划生育家庭特别扶助。(16)

老有所养

为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保障老年人安享晚年生活。

老年人健康管理,老年人福利补贴,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4)

住有所居

保障公民居住权利,逐步满足城乡居民基本住房需求,实现住有所居。

公租房保障,城镇棚户区改造,农村危房改造。(3)

弱有所扶

为城乡居民特别是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提供物质帮助,保障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有尊严地生活和平等参与社会发展。

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受灾人员救助,法律援助,公益法律服务,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无业重度残疾人最低生活保障,残疾人托养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残疾儿童及青少年教育,残疾人职业培训和就业服务,残疾人文化体育服务,残疾人和老年人无障碍环境建设。(15)

优军服务

保障

提供优待抚恤、集中供养等服务,保障退役军人合法权益。

优待抚恤,退役军人安置,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特殊群体集中供养。(4)

文体服务

保障

为城乡居民提供多样化文化体育服务,保障人民群众参加大众文化活动和体育健身等权益。

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送戏曲下乡,收听广播,观看电视,观赏电影,读书看报,少数民族文化服务,公共体育设施开放,全民健身服务。(9)

第二节 扩大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供给

围绕全区公共服务供需矛盾突出的领域,统筹用好财政、土地、税收、金融等多种支持政策,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发展养老、托育、医疗等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力度。落实跨部门综合审批指引,激发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活力和潜力。支持开展国家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托育服务试点,因地制宜规划全区养老、托育等普惠公共服务发展。按照保本微利、节约资源、优质优价、公平负担的原则,合理确定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价格。加强普惠性服务项目价格监管,及时跟踪项目运行过程中的成本变化、服务质量等信息,推动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价格亲民。创新运用财政奖补、贷款贴息等方式,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普惠服务。

第三节 发展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支持服务企业拓展经营领域,推动医养、文体、文旅、大健康等重点领域跨界融合发展,充分发挥生活性服务业对公共服务体系的补充和支撑作用。加强服务品牌培育,鼓励龙头企业、中小微企业塑造具有万州特色的服务品牌,通过合作、连锁经营等多种方式,共同创建优质生活服务品牌。推动“互联网+生活服务”融合发展,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创新生活服务领域新业态、新场景、新产品。完善生活性服务业综合监管市场秩序,构建责任清晰、依法监管的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提高城乡社区服务水平,优化城乡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布局和服务供给模式,优先发展社区就业、养老、托育服务,完善城乡社区服务体系。

第四节 完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

健全基本公共服务、普惠性非基本公共服务与高品质多样化生活性服务业制度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广覆盖、更公平、可持续的公共服务制度体系。立足人的全生命周期公共服务需求,推动医疗、养老、文体、托育、教育等不同领域公共服务制度安排配套衔接。完善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政策措施,推动形成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并举的多元供给格局。细化完善公共服务资源与常住人口规模、服务半径、居住年限相挂钩的制度安排,逐步完善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畅通公共服务需求表达和反馈渠道,逐步完善精准服务、主动响应的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强化服务标准建设,支持社会组织制定团体标准,鼓励企业制定高于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第五节 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

构建公共服务多元供给格局,加快推进政事分开、事企分开、管办分离,引导事业资源参与公共服务供给,鼓励社会力量采取公建民营、购买服务等多种方式参与公共服务供给,支持优化社会组织共同发展。积极发挥国有经济作用,鼓励和引导国有经济以兼并、收购、参股、合作、租赁、承包等形式参与公共服务。加快公共服务数字化改革,推进公共服务新技术创新应用,加快公共服务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推动“智慧万州”公共服务数据互联互通,扩大“互联网+”公共服务供给数量。优化公共服务市场供给环境,有序放开市场准入,及时清理和废除妨碍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简化审批程序,构建责任清晰、多元参与、依法监督的公共服务质量治理和促进体系。

第六节 统筹城乡公共服务资源布局

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全面放开城镇落户限制,健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提高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步伐,逐步消化城市存量农业转移人口。落实以居住证为载体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稳步实现基本公共服务由常住地供给、覆盖全部常住人口。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要素双向自由流动。分类引导小城镇发展,加强必要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提升城镇公共服务供给能力。加大公共服务资源向农村倾斜力度,优先发展农业教育事业,健全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及时将符合救助条件的农村低收入人口纳入救助范围,动态消除农村危旧房,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流动服务手段,提升农村地区公共服务质量。

第四章 加强区域联动,打造公共服务区域协作新典范

紧紧抓住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等机遇,积极投身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全市“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推动区域公共服务协调发展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第一节 推动万达开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组建万达开教育战略联盟,积极争取川渝两省市高等院校在示范区设立分校或合作办学,协同打造西南职业教育培训中心、技能型人才培养基地,共建万达开川渝职业教育协作发展改革试验区。建立万达开三地卫生应急、健康执法、食品监测、医疗保障、疫情防控等联动长效机制,共建共享医疗卫生服务。联合建设一批精品文旅景区,共同打造一批热门体育运动赛事,推动万达开文化体育旅游一体化发展。承接落实第三批“川渝通办”事项,全面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第二批便捷生活行动事项,推进政务服务“跨省通办”万达开先行示范区建设。联合搭建跨区域公共交通服务平台,探索班线客运、出租汽车、定制快巴、网约车一体化运营,推动川渝两地交通信息系统共建共享。

第二节 强化万开云公共服务共建共享

深化万开云三地教育产教融合,打造区域性优质职业教育品牌和特色专业,探索万开云三地重点高中试点联考联招,完善三地毗邻地区学校义务教育就近跨区招生实施细则。持续推动万开云二级及以上医院检验检查标准互认,支持三地医师多点执业,推动医院负责人交流任职。协同推广高峡平湖、生态康养、红色文化等旅游精品线路,构建万开云三地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文化馆、图书馆发展战略联盟。建立万开云三地人才共建共享机制,推进万开云选调、遴选同城化,联合开展公共就业服务专项活动。持续完善万开云三地便捷服务事项,推动社会保险、户口迁移、住房保障、集群注册、交通通信等方面跨区便捷。推行以承诺达标合格证制度为重点的万开云三地农产品互检互认。

第三节 加强周边区域公共服务合作交流

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的体制机制,推动毗邻地区合作发展功能平台建设,促进公共服务规划统筹、政策协调、共建共享。加强与梁平、忠县、石柱、利川等毗邻地区交流合作,统筹公共服务标准,共建共享公共服务设施。打好教育、医疗卫生、文化旅游等“三峡牌”,充分发挥万州在渝东北地区的教育、文化、医疗卫生等优势,加快建设应急救援、传染病救治、质检计量、残疾人康复等区域性公共服务中心,稳步扩大优质公共服务覆盖面。加强与重庆主城区域公共服务合作,强化与两江新区结对帮扶,争取两江新区在项目援建、创新驱动、人才支持、设施建设等给予帮助。进一步加强与长江经济带沿线城市公共服务交流合作,深化与对口支援省市的公共服务合作,稳步提升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

第五章 坚持教育优先,打造三峡库区人才培养新高地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深化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公平更充分更可及的教育服务,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加快建设现代化教育强区。

第一节 推进基础教育公平优质发展

系统推进“双减”改革。全面落实“双减”政策,全面发动、整体推动、校际互动、家校联动,标本兼治,努力实现“一年有效减轻、三年取得实效,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总体目标。校内校外两方面同步推进,着力提高教育质量,增强风险防范能力。做到学生减作业、减培训,家长减支出、减精力,社会减风险、减焦虑三个层面“减负”。建立健全区委政府“双减”工作领导机构、“双减”工作联席会议制度、校外培训机构联席制度,设立校外教育培训监管科。从区域文化、教育改革、集团办学、内部治理、外部规范五个方面发力,全面落实“双减”政策,营造教育良好生态。

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发展。推进全区学前教育优质发展,不断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全面提高学前教育普及普惠水平,成功创建“全国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鼓励优质幼儿园以承办新园、托管薄弱园等形式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和增加公办普惠性幼儿园学位。持续加大城乡公办园建设力度,大力支持普惠性民办园发展,着力扩大农村贫困地区、留守儿童集中地区和城镇及城乡结合部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供给。推进名园集团化办学,在城乡间、公民办间建立发展共同体。坚持保教结合,改善办园条件,提升幼儿园保教质量。完善教研培训培养体系,强化学前教育教研工作,深化幼儿园课程改革,创新适合幼儿教育模式,重视家园共育工作指导,提高学前教育保教质量。到2025年,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93.5%,公办园在园幼儿占比达到55%

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全面开展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合格区创建工作,确保2025年前完成“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国家督导评估认定创建任务的70%。全面推进义务教育标准化建设,精心制定“一校一策”达标计划,建立消除超大规模学校和大班额的长效机制。统一义务教育学校建设、教师编制、装备配置等标准,统筹实施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有序推进集团化办学,带动新校、弱校、小规模学校、偏远地区学校发展。落实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义务教育体系,深入推进义务教育课程改革,深入推进“卓越课堂”建设,建立优质课堂教学资源共享机制。进一步完善覆盖全学段的学生资助体系,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到2025年,九年义务教育巩固率保持在100%

推进普通高中特色发展。实施普通高中发展提升行动计划,支持万州中学“飞行员培养”和万州二中美育特色发展、外国语学校多语种发展、江南中学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基地规模化发展,加快推进新田中学体育后备人才培训基地建设。积极开展各学段市、区级特色学校创建工作,推动艺术、体育、教研、科学、文学、强基、竞赛、非遗等特色发展,精心打造“一校一品”和“一校多品”。鼓励普通高中扩容提质多样化、特色化发展,在课程建设、教学改革、考试评价等关键领域积极探索,逐步提高优质普通高中招生指标分配到区域内初中的比例。开展区级特色学校创建和评比活动,鼓励每所学校至少开办一项特色项目。大力推行行政班与教学班并存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加强普通高中与初中、高等学校的衔接,完善学生发展指导制度,建立与先进学校和教育集团优生共育共培机制,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落实高考新政教学改革,全面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新教材。

提升特殊群体教育保障水平。全面落实第三期特殊教育提升计划,推动各级各类特殊教育协调发展。全面普及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持续开展送教上门服务,加快推动特殊教育向学前教育和以职业教育为重点的高中阶段教育“两头延伸”。加强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能力建设,完善残疾儿童专业服务制度,实现发现、评估、安置、教育教学、康复训练、医教结合、转衔教育的一体化管理,推动中等职业、特殊教育基地项目建设。支持普通学校积极创设融合教育环境,推进特殊教育融合发展和医教结合,扩大普通学校随班就读覆盖面。加强特殊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健全特殊教育教师待遇保障机制。探索提高家庭经济困难残疾学生的资助标准。拓展以技能培训为主的社区特殊教育,构建特殊教育终身服务体系。

第二节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

大力推进普职协调发展。推动职业教育纵向贯通发展,促进不同类型教育横向融通发展。推进市级优质中职学校、优质专业建设,将万州职教中心、三峡水电校建成国家级“双优”中职学校。强化中等职业教育基础作用,提高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补充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中职学校区域招生结构,加大中等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投入力度,重点实施三峡水利电力学校渝东北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和万州职业教育中心扩容建设工程。探索发展综合高中,推行普职融通。鼓励职业院校建设中小学校劳动教育、职业启蒙教育基地。实施职业教育服务终身学习质量提升行动。鼓励开展非学历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实施农民工学历能力提升工程。

继续培育优质职业教育资源。统筹中职教育资源,大力提高中职办学基础能力,积极培育国家级示范性职教集团,将富余普通教育资源调整为中等职业教育资源。优化中职学校编制配置,逐步增加社会购买服务编制数量,满足中职学校的用编需求,同时加大中职专任教师的补充力度。积极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市级职教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名校长工作室。建立教育部(重庆)职业教育教学研究中心渝东北分中心,推广应用职业教育特色鲜明的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情景教学等教学方法。推动建立中国西部职业教育评估平台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数据中心。

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建设一批优质中职专业和高水平高职专业群,建设一批产业发展与职业教育协同创新中心。依托重庆万州技师学院设立万州烤鱼培训中心,开展技能评价、从业培训、创业研发,服务万州烤鱼产业。推动产学研协同发展,推广“双证制”育人模式,鼓励职业学校开展现代学徒制和“1+X”证书试点,推广“双基地”、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建设。强化职业教育数字资源校企共建,充分发挥三峡职教集团引领作用,积极与江东机械、中船重工等企业联合共建职业教育数字资源。落实“金融+财政+土地+信用”产教融合组合式激励政策。

不断完善职业教育体系。重点抓好职业教育教学标准、学生质量、全过程培养、企业深度参与、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互通衔接等方面工作,不断提升中等职业教育发展水平。持续完善招生机制,积极拓宽中等职业教育上升通道。注重学历教育,强化实践能力培养,结合产业发展需要,不断完善高层次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创建“社区教育学院”、“乡村振兴学院”。加强职业教育办学质量监督评价,建立健全职业教育质量评价和督导评估制度,完成万州区职业教育学会改选。

第三节 支持在万高校高质量内涵发展

推动在万高校提档升级。加快构建“一大四院多专”高等教育发展布局,重点推动重庆三峡学院全面建成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应用型高水平大学,加快实施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峰校区一期,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迁建一、二期,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迁建等项目。支持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成功创建本科院校。支持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扩容、重庆科技职业学院万州主校区迁建等项目实施,助力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升格本科院校、重庆科技职业学院建成优质高职院校。制定积极引进政策,大力吸引主城或市外高校到万州办学。到2025年,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60%以上。

提升高校综合服务能力。强化高校内涵发展,提升在万高校知名度,增强对外来学生虹吸能力,实现高素质人才量质双升。提高高等教育育人水平,打造多方参与的本科教学工作质量保障体系,探索高职(专科)、职业教育本科、专业硕士贯通培养,构建产业人才培养新体系。深化协同育人,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强化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聚焦万州绿色照明、智能装备、食品医药、汽车、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面向应用技术,有序推进校地产学研协同创新发展。优化教育环境和产业结构,科学制定优惠政策,增强区域就业创业吸引力,提高高校毕业生在万就业数量。

第四节 建设高品质学习型城市

健全终身教育制度体系。统筹发展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继续教育、职业培训,建立开放型终身学习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服务学习型城市、学习型社会建设。以《重庆市终身教育促进条例》立法为突破口,建立终身教育联席会议制度、区政府履行终身教育职责制度机制,加强终身教育质量保障制度体系建设,形成“党委领导、政府主导、教育统筹、部门协同、多主体参与”的终身教育格局。对接国家“学分银行”实施要求,构建终身教育学习成果转化认定制度机制和标准体系,实施学历学习成果认证工作,建立全民终身学习成果认证、积累与转换机制。创新终身教育服务供给模式,打造智能、开放、多元、互动的在线学习平台,提供多种主题的市民微课程资源,为市民提供个性化、定制化、终身化的智能学习和交互式学习服务。

积极拓展社区教育资源。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开展社区教育三级网络建设和挂牌,逐步完善和规范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社区教育和老年教育网络。整合社区教育资源,充分发挥全区中小学在社区教育中的作用,构建社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广泛开展教育培训。充分利用区内相关部门、各类学校和职业院校等资源优势,组建一支以专职人员为骨干、兼职人员和志愿者为主体,专兼结合适应社区需要的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加强社区教育基地水平建设,积极推进数字化学习社区建设进程,创建全国社区教育示范区。

发展多样化的继续教育。搭建高校、企业继续教育联盟,发展学历、非学历继续教育,创新人才培养和服务模式,开展覆盖城乡的成人职业培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继续教育体系。推动设立重庆教师发展万州分中心、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片区特殊教育发展指导中心、渝东北片区中小学教师高级职称评委会。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资源、农村基层公共资源以及区内有条件的职业院校、老年大学等场所,向企业职工、农民工、新型职业农民、退役军人等重点人群开展培训,建成一批继续教育基地。

引导规范民办教育发展。推进民办教育管理改革,贯彻落实《民办教育促进法》,加强民办学校的服务、监督、管理,推进民办学校分类登记,扎实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支持和规范社会力量依法办学。加强公办学校参与举办民办义务学校整顿治理。推动民办职业院校混合所有制改革探索,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按照民办学校评价体系和退出机制优化全区民办学校教育发展环境。严格监管民办学校财务和资产行为。推进民办学校完善内部治理体系,推进民办学校开展现代学校制度改革创新。

发展各级各类教育培训服务。积极开展青少年校外教育,推动实现社区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老年教育,满足社区老年人的学习活动需求。切实推进“新市民”教育工程,加快新市民融入城镇生活进程。加大对重点群体提供技能培训服务,面向学生家长开展教育理念、教育方法等家庭教育指导,面向城市失业、待业人员,开展科学普及、技能拓展、就业创业、职业技能提升等教育培训活动,积极为社区各类残疾人群提供生存技能、学习提升等培训服务。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培训方式,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力发展在线教育和远程培训,加快构建线上线下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机制。

第五节 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完善智慧教育基础条件。深化万州智慧教育云平台建设,推动智慧教育与“智慧万州”数据中心、云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等核心基础平台互联互通,实现国家、市、区、学校四级教育管理数据融通,形成区域智慧教育生态圈,提升应用服务水平。改造升级教育数据中心,加强安全防护系统建设。利用5G、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前沿技术,建成一批智慧教室、智慧实验室和虚拟仿真实训室,构建物理空间和网络空间有机衔接的综合教学平台。

推动新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应用。推动智能技术深度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促进教学内容、教学形式、评价方式创新,实现教学模式和教育形态转变。丰富智慧课程内容,开设编程教育、STEAM教育和创客教育等。推动“5G+直播教学”“5G+VR/AR学习”“5G+虚拟实验实训”等场景应用,开展无边界、互动型、高临场感的在线教学和高沉浸感的实习实训。促进线上教育健康发展,探索线上线下教学有机融合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专栏5-1:现代教育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基础教育建设工程。推进鸡公岭玉龙托幼园、新建上海幼儿园、南京幼儿园沙龙分园等学前教育建设工程项目,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94%。推进万州中学附属小学、青林小学、红光经开小学、万州区江南小学等小学建设项目,推进小学综合提档升级工程,到2025年,优质教育覆盖率提高到60%。实施重庆市万州南京中学改扩建工程、重庆市万州金陵中学(一期)、万州三峡初中男生公寓改扩建工程、万三中功能完善综合改造工程、重庆市万州第二高级中学高峰校区建设工程等中学建设项目,力争到2025年,建成市级特色高中6所。加快实施万州区特殊教育中心迁建工程,设立一所辐射渝东北城镇群的万州专门学校。

中职教育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重庆市万州职业教育中心实训基地建设工程、万州职业教育中心学前教育实践基地、三峡水利电力学校渝东北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重庆市万州高级技工学校校园扩容工程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形成4个公办中职、2-3个民办中职、2-3个高职中专部、1个职高部的中职办学规模。实施职业教育融合发展提升工程,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3个,培育实体化运行的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联盟)1个。

高等教育建设工程。加快推进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迁建工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高峰校区建设工程、重庆三峡职业学院教学实习基地扩建工程、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迁建工程、重庆信息技术职业学院学生宿舍扩容建设工程、重庆三峡装备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新建工程等项目建设,到2025年,在万高校在校学生规模达11.3万人。

终生教育建设工程。探索建立继续教育体系,选取5-10个具备条件的乡镇(街道)进行试点,探索建设“最万州·市民课堂”。推动区老年大学创建市级老年大学示范校,建设1个以上市级职业院校老年教育示范基地,建成1所养老服务职业教育学校。以万州区教师进修学院白岩校区为社区教育基地,重点打造区社区教育学院。

智慧教育建设工程。建立万州智慧教育大数据中心,搭建智能平安校园管理平台,到2025年,力争建成重庆市智慧校园示范校15所、区级智慧校园示范校20所,创建重庆市人工智能教育应用示范区。

第六章 促进就业创业,打造便捷高效就业服务新环境

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完善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和重点群众就业支持体系,支持和规范发展新就业形态,不断增进民生福祉,高质量实现劳有厚得。

第一节 推动就业服务体系高质量发展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落实“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工作部署,把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作为优先目标。统筹城乡就业政策,积极引导农村劳动力就业,促进平等就业。推进产业、区域发展与就业协同,优先支持发展创造岗位多的行业产业、项目,加大对新经济、新平台发展的支持力度,创造更多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支持吸纳就业能力强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劳动密集型企业发展。健全就业工作体制机制,以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群体为重点,完善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协同应对机制,形成“上下联动、分级负责、全面尽责”的良好就业工作格局。

支持重点群体就业。坚持把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作为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依托环重庆三峡学院创新生态圈,深入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和基层成长计划。强化新时代产业工人就业服务,加强劳动教育和美育熏陶,畅通产业工人就业流动渠道,为产业工人特别是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等就业困难群体提供就业再就业服务。鼓励农民工多渠道就业,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畅通失业人员求助渠道,健全失业登记、职业介绍、职业培训、职业指导、生活保障联动机制。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援助,规范公益岗位开发和管理,对就业困难人员实行实名制动态管理和分类帮扶,积极拓宽退役军人、退捕渔民、残疾人等重点群体就业渠道,确保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提升劳动者职业技能素质。大力弘扬工匠精神,营造崇尚技能的社会氛围,推行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针对重点群体、重点领域,落实专项培训计划,加大新职业培训力度。结合全区产业发展需要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职业培训,提高企业职工在职业技能培训中的占比。大力发展技工教育,鼓励技工学校以促进就业需求为导向调整专业设置。加强职业培训监管,严格按照培训职业(工种)目录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积极开展职业技能竞赛,组织参加各级技能竞赛。有序将水平评价类职业资格的评价工作交给企业、学校和社会组织执行。健全政府购买培训机制,积极推进项目制培训工作。

优化就业环境。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大力发展新兴产业新兴业态,不断拓展新兴就业领域,持续释放吸纳就业潜力。营造良好劳动环境,开展工伤预防工作,建立企业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压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完善评价激励机制,拓展基层人员发展空间,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的激励力度。建立劳动者平等参与市场竞争的就业机制,营造公平的市场环境,增强劳动力市场包容性。健全劳动合同制度,督促企业依法落实工时制度,扎实做好劳动权益保障。稳妥推进集体协商制度,推进劳动关系治理制度和方法创新。

探索工资合理增长机制。引导企业完善技术工人工资分配制度,强化工资收入分配的技能价值激励导向,拓展从业人员增

收空间,合理提高劳动报酬。探索建立企业薪酬调整和工资指导信息发布机制。引导企业工资分配向高层次人才倾斜,探索实行项目工资、协议工资和年薪制等薪酬方式。加强与全市人力资源薪酬领域政策对接,建立最低工资标准与经济增长及社会平均工资增长的联动机制,最大限度稳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

第二节 促进创业带动就业

优化创业环境。制定更多优惠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成本,提升初创企业成功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大力拓宽直接融资渠道,完善债券、股权等融资支持工具,提高贷款便利度和政策获得感。适当放宽创业担保贷款申请条件,完善创业投资生态链。加强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园等创业平台建设,构建培训学习、创业实践、咨询指导、跟踪帮扶等一体化创业服务环境。健全返乡入乡创业政策体系,加大返乡入乡创业人员扶持力度,优化返乡入乡创业环境,持续推进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区建设。推动全区科研平台、科研数据、科研仪器设施、高校实验室进一步向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开放,创造更多创业机会。

提升公共创业就业服务能力。完善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体系,加大创业就业工作队伍和服务平台建设,充分利用“智能就业”信息化平台,推动“互联网+公共就业服务”向村社延伸。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持续举办“渝创渝新·创响万州”创业大赛,提升创新创业大赛品牌价值。组织开展公共创业就业服务专项活动,积极为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搭建供需对接平台,加大创业项目跟踪扶持,加大初创实体支持力度,提供更加专业和高效的就业服务。引导社会力量广泛深入参与就业服务,推进公共就业服务机构与社会民营机构合作。探索实施青年创新创业就业筑梦工程,健全创业项目库、创业导师库、创业培训师资库,形成创业项目、房租补贴、创业培训等“多位一体”的政策扶持体系,探索构建政府投入专项资金、市场引入风投资金、创业担保贷款支持的多渠道创业资金投入机制。

引导激发创业积极性。深入实施乡村企业家、农村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培育一批农村致富带头人。落实科研人员入乡兼职兼薪和离岗创业制度,完善科研人员职务发明成果权益分享机制。积极面向高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创业群体推广宣传孵化基地创业政策,完善创业孵化平台功能建设,充分发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的示范带动作用。完善孵化基地各种配套设施,提升孵化基地滚动孵化能力和入驻人员成功创业率,推动“E万州”等创新创业平台协同发展。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新创业文化,完善创业试错机制,加强创新创业激励和保障。

第三节 加快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

扩大人力资源服务规模。加强人力资源平台建设,高标准建设重庆三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积极引进国内、国际知名人力资源服务品牌入驻重庆三峡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鼓励骨干企业加强自主品牌建设,鼓励本地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走出去,提升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供给水平。继续落实重庆市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技能提升培训计划,扩大从业人员队伍。到2025年,全区人力资源服务业从业人员达500人以上,培育1-2家有核心产品、成长性好、具有竞争力的力资源服务综合性企业,培育5-10家有市场、有特色、有潜力的专业化人力资源服务骨干企业。

不断完善业态模式。优化产业链条,在提高当前人力资源服务业务供给水平的同时,鼓励发展人力资源管理咨询、高级人才寻访、人才测评等高端业务,打造全方位、全链条人力资源服务产品供给体系。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运用5G、大数据、云计算、移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人力资源服务业的应用,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品创新、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持续开展人力资源市场清理整顿检查,严肃查处非法职业中介、提供虚假信息、乱收费用等扰乱市场行为,营造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人力资源市场秩序。

加快发展家政服务。加快建立供给充分、服务便捷、管理规范、惠及城乡的家政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员工制家政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家政服务企业品牌化、连锁化发展。支持中小家政服务企业专业化、特色化发展,积极培育产教融合型家政企业。提升家政服务规范化水平,开展家政服务质量第三方认证。鼓励家政进社区,探索“家政服务超市”,构建“政府+企业+社区服务”社区家政服务新模式。

专栏6-1:就业创业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创响万州”创业促进就业工程。加大创新创业宣传力度,持续举办“渝创渝新·创响万州”创业大赛,提升创新创业大赛品牌价值。持续开展万州区创业型城市建设,建立2个创业就业示范山村(街),1个创业孵化示范基地。

“就在万州”重点群体就业扶持工程。落实重庆市百万青年就业促进计划、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促进计划,对以高校毕业生为主的青年群体开展全方位就业帮扶,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实名制就业服务。培育1-2个“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基地,创建1个公共就业创业服务示范平台。

“平湖工匠”高质量发展工程。对接世界职业技能大赛、国家职业技能大赛和重庆市职业技能大赛,组织开展全区“平湖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打造万州特色赛事品牌,培育“巴渝大嫂”等劳务品牌。建设2-3个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1个市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新型技能人才培育工程。实施新职业推广计划,建立1-2个新职业培训示范基地,培养培训0.3万名新经济、新业态和全区产业转型升级需要的新型技能人才。

第七章 强化健康保障,打造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新生态

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奋力推进健康中国重庆行动万州实践,加快打造渝东北城镇群高品质健康服务示范区、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渝东北公共卫生应急中心,为全区人民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卫生服务,高水平实现病有良医。

第一节 完善公共卫生保障体系

强化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能力建设。健全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医院、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三位一体”的疾病预防控制网络,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统筹资金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渝东北区域中心实验室、应急处置中心等专业设施建设,形成以区级为中心,以社区为基础的较为完善的疾病预防检验检测体系,加快创建三级甲等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区域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技术,在常态化监测、疫情预警、趋势预测、传染源追踪、资源调配等方面发挥支撑作用,加强对储备物资的动态管理。健全生物安全防范机制,加强医疗废物生产、储存、转运、处置全链条监管。推进区内医疗机构和专业公共卫生机构深度协作,落实医疗卫生机构疾病预防控制职责,建立协同监测机制,加强传染病专科门诊和预防保健科规范化建设,创新医防协同机制。

打造渝东北公共卫生应急中心。提升公共卫生应急处置能力,构建跨区域的疾病预防、治疗、控制合作体系,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协调联动处置机制。创建市级突发急性传染病防控应急队、市级突发中毒事件应急处置队和市级紧急医学救援队,完善应急预案体系,强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监测评估,开展卫生应急联合演练,打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卫生监督智能应急预警综合平台。构建完善突发事件应急医疗物资储备体系和应急调用机制,规范卫生应急物资储备。建立全民动员机制,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推动公共卫生社会参与。

健全院前急救和重大疫情救治网络。加强“120”网络站点和调度指挥中心、医院急诊ICU综合抢救能力建设,持续完善乡镇卫生院急诊科或急诊室设置。依托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发展渝东北三峡库区应急救援中心。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规范化设置,提升突发急性传染病快速预检分诊、隔离、转运等处置能力。强化医疗机构规范化发热门诊(诊室)建设,规范预检分诊管理。坚持分级、分层、分流,明确划分定点医院、后备定点医院、非定点医院和基层医疗机构等在疫情救治中的职责功能,完善重大疫情救治机制。持续推进陆水空立体救援体系建设,组建航空医学救援队伍,建设集搜索、营救、医疗、教学为一体的内陆水上培训基地。

完善全生命周期健康服务体系。巩固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建设成果,推进从疾病治疗向健康管理转变。探索建立“万州健康云”平台,对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肿瘤等重点疾病实行早期筛查和有序分诊,实现早诊早治和患者管理干预全覆盖。加强传染病监测预警,防范突发急性传染病输入。提升母婴安全保障能力、优化出生缺陷防治网络、强化儿童健康服务网络。提升老年医疗多病共治服务能力。建立覆盖全区、服务辐射周边的无偿献血网络,打造渝东北无偿献血科普基地。完善精神卫生服务网络,打造西部一流精神农疗康复基地。强化职业健康危害源头防控和风险管控,完善职业病防护网络。

第二节 提升区域医疗中心服务水平

推进城区医疗卫生机构均衡发展。完善医疗卫生机构设施布局,疏解老城区医疗设施,实施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区上海医院迁建、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江南院区和附属医院新区医院等项目,支持城区闲置医疗资源转型发展康复服务、老年护理、医养大结合项目。推进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五年提拔计划,形成“一中心、多院区”发展格局,建成市级区域医疗中心。推动三峡医专附属医院、附属中医院和区第一人民医院创建三级医院;推进区妇幼保健院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打造区域妇幼保健服务中心;提升区上海医院综合服务能力。推动2-3个专科医院达到市内领先水平。开展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等级创建。

夯实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探索区内医院与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实行一体化管理,全面推开医共体“三通”建设。完善分级诊疗制度,建立有序转诊机制和信息互通机制,实现区域就诊率保持在93%以上。推动每个乡镇(街道)设置1个标准化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每个行政村设置1个标准化村卫生室。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推动恒合、龙沙、白羊、熊家、高梁、甘宁、太龙、长岭、太安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打造分水、龙驹等5个区域医疗次中心。强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运营管理,开展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递进式等级创建,实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率保持100%

优化医疗服务质量。推进“美丽医院”建设,优化改善便民服务设施,增添“一老一小”和残疾人关怀设施,提升就医满意度。大力推进区域就诊“一卡通”,统筹辖区内各医疗机构的挂号软件、网站,建立统一平台。优化医护人员工作环境,提高医护人员积极性。完善质控体系,健全医师定期考核制度。加强护理队伍建设,增加护士配备,医护比达到1:1.3。加大临床药师培养力度,每百张床位临床药师数达到0.7人。开展处方医嘱审核,推行临床药师驻科服务,规范用药行为。推进医共体内统一药学服务,逐步探索医共体内统一药事管理。完善医疗卫生机构公共卫生服务购买机制,建立公立医院公共卫生职责清单,将公共卫生履职情况纳入公立医院医共体绩效考核。

第三节 打造中医药特色服务

健全中医药健康服务体系。加快构建以三峡医专附属中医院为龙头,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等医疗机构中医科室为骨干,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为基础,融预防保健、疾病治疗和康复于一体的中医药服务体系。推动成立中医药物研究所、三峡针灸研究所,建设具有鲜明中医特色的市级中医康复中心、老年病治疗中心和治未病健康管理中心,打造三峡中医药服务中心、区域性骨伤医疗中心。加强综合医院、妇幼保健机构中医药工作,创新中医医疗诊疗模式,提高中医多学科会诊参与率。鼓励建设中医药公益设施,推动中医药文化传播。

强化中医药健康服务能力。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鼓励家庭医生提供中医“治未病”签约服务,推动中医康复技术进社区、进家庭、进机构。组建紧急医学救援中医专家库和中医卫生应急队伍,增强中医药公共卫生应急能力。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基层中医馆建设及中医药服务能力实现全覆盖。开展中西医结合有效模式的探索和推广,依托中西医结合工作基础好的医院,建设一批中西医协同的旗舰医院,建立中西医结合团队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诊疗中心。充分发挥国家级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引领作用,遴选名老中医、继承人,实施一批中医师带徒项目,推进中医药传承与创新。完善中医药服务监管评价机制,优化中医医疗质控体系,实施中医药服务信息公开,规范中医药服务行为。

加快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充分发挥重庆三峡医药高专中医药科研优势,建立较为完善的中医药技术平台链,培育一批中医药人才、中医药大品种、中医药龙头企业。依托重庆三峡医药高专及附属中医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中医资源,以中药材种植园、中医药文化展览馆、中药制剂、名医馆、中医药文化交流中心等为主要元素,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景观“长廊”,打造三峡中医药康养产业街。发展中医药健康旅游,打好独特的长滩“温泉牌”,推动中医药等传统理疗项目与温泉泡浴保健养生相融合。

第四节 完善全民医疗保障服务

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发展紧密型城市医疗集团和区域医共体,按照网格化布局,探索一体化管理,推动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向以健康为中心。建立高质量的分级诊疗体系,增加优质医疗资源供给,创新医疗服务模式,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样化医疗需求。健全医院运营管理组织架构,改革人事管理制度,加强人员培养引进和评级制度。健全绩效评价机制,持续优化绩效考核指标体系,做好绩效考核结果运用。改革薪酬分配制度,合理确定人员支出占比。积极争取职称评审权限下放试点。落实政府对符合区域卫生规划的公立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六项投入政策。

完善药品供应保障制度。落实国家、重庆市组织药品和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规定,逐步扩大带量采购范围,坚持集中带量采购中选品种优先。巩固完善基本药物制度,逐步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基本药物配备和使用比例。持续加强短缺药品监测预警,完善会商联动机制,做好短缺药品清单管理,建立短缺药品储备、调整机制。探索完善耗材交易采购制度,规范采购工作。加强对市场竞争不充分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的价格监管,逐步覆盖医保目录全部药品。严格执行集中带量采购医保资金预付制度和结余留用考核办法。落实医保支付标准与采购价格协同联动机制,实现挂网价、交易价、支付价“三价合一”。

完善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充分重视和发挥信息化建设在卫生健康领域的支持保障作用,推进看病就医“一件事”“掌上办”“一码通”,丰富适合不同人群的数字化服务模式,构建全生命周期掌上医疗健康服务生态系统。依托一体化智能化公共数据平台,健全个人卫生健康数据资源目录体系,开放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等信息并提升循环质效,融合应用各类健康场景,动态立体绘制个人“健康画像”。加快建设“健康云”,升级完善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打造医疗健康大数据中心,构建卫生健康数据管理应用体系,推动以医防协同为重点的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持续推动远程医疗服务,打造区域协同医疗卫生信息平台。

第五节 促进大健康协同创新

优化多元社会办医。持续优化社会办医环境,扩大医疗服务领域社会资本开放力度,鼓励举办高水平、差异化、规模化的儿童、妇产、康复、护理等医疗机构,引导社会办医走“精、特、专”发展路线。发展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影响和品牌特色的社会办医疗机构和专科医院,支持重庆全域肿瘤医院、万州爱尔眼科医院、川东骨科医院等高水平打造特色专科。支持社会办医院与公办医院开展合作。鼓励符合条件的全科或专科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全科诊所或专科诊所。加强社会办医规范化管理和质量控制,提高服务同质化水平。

创新健康服务业态。依托森林、平湖、山地、清新空气等自然资源和优质医疗卫生资源,加快建设三峡国际健康城,打造恒合旅游度假区,着力构建“一城一区多点”休闲养生型大健康业发展格局。培育发展医疗服务、医药、医疗器械、健身康体、养生养老、健康管理等服务业态,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推进运营全国首家华佗工程2.0示范基地建设,构建区域“AI+HMO”全民健康管理服务体系;支持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与上海张江生物银行全面合作,建设标准化、智能化三峡库区自然人群生物资源库,打造三峡库区健康管理中心。支持增加商业健康保险供给,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医疗责任险、医疗意外保险。开展三峡康养文化推广活动,每年举办1次三峡康养论坛。

专栏7-1:医疗卫生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防控救治能力提升工程。推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迁建项目、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万州健康云”平台、万州中心血站基础设施(标准献血屋)、国家级睡眠医学中心三峡分中心等项目建设。加强与疫苗生产企业合作,探索建设三峡疫苗临床试验基地。

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工程。推进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区上海医院迁建、三峡医药高专附属中医院江南院区、附属人民医院新区医院、重庆三峡心脑疾病中心、重庆全域肿瘤医院等项目建设。完成第六人民医院门急诊综合楼、龙驹镇中心卫生院后勤保障用房等项目建设。推动恒合、龙沙、白羊、熊家、高梁、甘宁、太龙(大旗分院)、长岭镇以及太安镇等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中医药服务传承创新工程。加强中医重点专科建设,建成3个市级中医重点专科。推进50个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路径管理,推广20个中医治未病干预方案,建成精品中医馆10个。规划建设中医药文化景观“长廊”,打造三峡中医药康养产业街。

康复医疗“城医联动”建设工程。支持盘活全区资源,将利用率不高的二级医院转型改建为康复医疗机构和护理院、护理中心,探索普惠性医疗康复和护理服务新路径。

医学科研创新工程。支持公立医院牵头或参与联合建立研发机构、科研成果转移转化中心,加大学科专科建设力度,到2025年,力争新增国家临床重点专科2-3个、市级区域医疗中心专科2-3个,市级重点专科5-8个。依托智慧万州智慧医疗项目,建成覆盖城乡区域的医疗卫生信息专网,建立完善区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康养度假区建设工程。加快推进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中华易温泉、潭獐峡旅游区、白土人头寨旅游区等项目建设,促进“医疗+旅游”融合发展。引导茨竹、悦君山、罗田枫香坪、大垭口、贝壳山、铁峰山、大山坪、七曜山、人头寨和凤凰茶乡等地区开发康养度假项目。

第八章 注重养老托育,打造“一老一小”幸福新标杆

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合理规划布局全区养老托育服务设施,扩大普惠性养老托育供给,不断提升养老托育服务水平,促进全区养老托育体系更加完善,打造民生幸福新标杆。

第一节 建立健全基本养老服务制度

建立基本养老服务制度。制定老年人能力与需求综合评估标准,引导成立一批综合评估机构,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制定基本养老服务清单,完善基本养老服务补贴制度,建立健全补贴动态调整机制。强化与残疾人两项补贴、社会救助等政策的衔接,整合老年人补贴制度,因地制宜提高补贴标准精准度和有效性。到2025年,基本公共养老服务实现全区全覆盖。

完善兜底性养老服务制度。持续做好城乡特困人员集中供养工作,提升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敬老院)集中供养和失能照护能力,推进城乡特困供养标准一体化。开展特殊困难老年人摸底排查,全面掌握高龄、失能、残疾等特殊和困难老年人的数量、分布及其养老服务需求,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定期探访制度、农村留守老年人关爱服务制度。探索养老服务补贴与长期护理保险制度的衔接,为特困供养、低保、低收入等困难老年人提供兜底性长期照护服务保障。

完善普惠性养老服务制度。深入推进普惠性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加强土地、规划、融资、财税、医养结合、人才等政策工具的综合应用,为广大中等收入家庭老年人提供价格适中、方便可及、质量可靠的普惠性养老服务。实施城企联动普惠养老专项行动,合理确定城乡普惠性养老服务项目,由市场机制结合政府指导价形成普惠养老服务价格。全区普惠养老服务机构平均床位费用不高于当年城镇职工可支配收入的150%,普惠养老不高于同等情况市场化养老价格的80%

第二节 完善城乡养老服务体系

强化居家养老服务保障能力。推动老年人居家适老化改造及与老年人安全出行等密切相关公共设施的无障碍设计与改造,支持200户特殊困难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推动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家庭,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和服务需求,分层分类设计签约服务包。开展失能、半失能老年人家庭照护者技能培训,增强家庭照护能力。建立居家养老服务标准体系,推进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等级评估,推动建立居家养老服务设施运营补贴制度。创新居家养老服务方式,支持公益性社区老年人食堂建设,鼓励建立家庭养老床位,探索“物业+养老服务”“时间银行”等模式,建设智能居家养老服务网络,打造“一刻钟”居家养老服务圈。

加强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引进或培育一批品牌化、连锁化、规模化的社区养老服务龙头企业,全面实施“一街(乡、镇)一中心,一社(村)一站点”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布局,严格落实人均用地不少于 0.1 平方米的标准,实现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实施居家社区养老服务提升工程,补齐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短板,逐步提高社区助餐、助洁、助浴、助行等服务覆盖率,建成康复辅助器具社区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厂房、医院、闲置校舍、办公用房、培训设施、疗养设施及其他可利用的资源改扩建优先用于养老服务开发。建立养老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系统,建立养老数据资源开发应用机制。加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用途管理,支持将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低偿或无偿用于普惠型养老服务。

优化机构养老服务供给结构。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普惠和和示范作用,支持公办养老机构公建民营,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推动民营养老机构品牌化、连锁化发展。加大存量公办养老服务设施改造,增设失智老年人护理专区,推动消防设施改造升级。完善养老机构运营服务规范,加强养老机构等级评定,开展养老机构服务质量建设专项行动。优化城乡养老机构床位结构,提高护理型床位占比,到2025年,新建和改造提升养老机构20家,养老床位达1.5万张,政府运营床位不超过40%,护理型床位数占养老床位总数的比例不低于60%

提升农村养老服务供给质量。加强农村为老服务支持体系建设,大力培育农村为老服务社会组织,探索在全社会逐步形成以志愿服务为核心、互帮互助、共建共享的“雷锋银行”养老模式。深化农村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加快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升级改造、特困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点适老化改造,实施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失能护理区改造工程与敬老院“三改”提升工程。有序推进村级互助养老点建设,完善日间照料、康复理疗、休闲娱乐、紧急救援等功能。加强敬老院定位服务,通过“整体规划、分区安置、集中供养”的模式,实现区域养老资源的集中调配。建立农村特困老人档案,加强农村贫困失能半失能人员养老照护服务保障。

第三节 大力发展银发经济

强化医养康养融合发展。建立健全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业务协作机制,到2025年,养老服务机构普遍具备医养结合服务能力。鼓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开展社区居家医疗康复服务。鼓励社会力量举办老年医疗护理机构,打造区域性医疗康养中心。促进养老机构融合医疗服务,支持养老机构建立老年护理院、康复医院等医疗机构。促进医疗机构融合养老服务,鼓励二级以上综合医院与养老机构开展对口支援、合作共建。深化医养签约合作,组建家庭医生服务团队,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推动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机构在老年人健康体检和健康档案方面建立共享机制。重点推动医养型、护理型、连锁型、学习型、旅居型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积极打造全国医养结合、养老服务等示范区。

推进“互联网+养老”产业融合发展。加快智慧养老大数据云平台联网应用,打造万州区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打造养老“关爱地图”,建设“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提升基本养老服务申请受理、过程管理、资金结算、信息推送、服务质量监测等全流程服务供给能力。推动互联网平台精准对接居家社区服务供应商和老年人家庭,为老年人提供“菜单式”就近便捷养老服务。加快智能养老服务深度应用,建立健全“互联网+养老”标准化体系,实现养老服务数字化、智能化、智慧化发展。利用互联网、云计算、可穿戴等信息技术手段,开发面向老年人各种活动场景的监测提醒功能,利用大数据方便老年人的居家出行、健康管理和应急处置。

促进老年用品研发应用融合发展。鼓励支持企业研发老年用品、用具和服务产品,加快发展养老护理服务、康复保健,创新优质老年用品供给。积极申报和实施康复辅助器具产业国家综合创新试点,支持商业保险公司创新产品设计,将老年人急需的康复配置纳入保险支付范围。实施科技助老示范工程,加强智能养老产品、智能养老康复器械等的普及推广。落实全市居家、社区、机构养老老年用品配置目录,开展康复辅具社区租赁服务试点、探索建立多元化的支付体系,推动老年用品进家庭、社区、机构。

第四节 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

全面落实优生优育政策。不断提高孕前优生、生殖健康、妇幼保健等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进一步增加妇幼保健服务能力供给,加强咨询指导,增强孕产妇自我保健能力。健全“三孩”配套措施,全面落实产假、配偶陪产假等育儿休假制度,鼓励用人单位为有婴幼儿照料需求的员工实行弹性灵活工作时间。提供生育全过程健康管理服务,完善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各阶段的健康管理体系,健全孕产妇和新生儿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制度,预防和减少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质。着力营造生育友好的社会环境,积极构建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降低生育养育教育的成本,努力构建生育友好型社会。

加强孕产妇和儿童健康服务。进一步完善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妇儿分院、区妇幼保健院为龙头,乡镇卫生院及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村社区卫生室为网底的妇幼健康服务网络,强化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加强综合医院、中医医院和妇幼保健院的儿科及儿童保健门诊标准化建设和规范化管理。全面落实母婴安全五项制度,加强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保障能力建设,建立院际协作救治机制。开展妇女精神卫生咨询和服务,重点做好妇女产后抑郁症预防、早期发现及干预。开展青少年生殖健康教育。加强儿童眼及视力保健、口腔保健、生长发育及心理行为发育评估和健康指导。做好儿童健康管理,按免疫规划进行预防接种,深化特殊儿童入学入园健康评估等工作。

加强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加强多部门联动协作,健全出生缺陷防治网络,落实三级预防措施。加强相关知识普及和出生缺陷防控咨询,强化婚前、孕前保健,推进婚前医学检查和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加强产前筛查和诊断,推动围孕期、产前产后一体化管理服务和多学科协作。逐步扩大新生儿疾病筛查病种范围,促进早筛早诊早治。做好出生缺陷患儿基本医疗和康复救助工作。到2025年,婴儿死亡率控制在3.5‰以下,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控制在5‰以下。

第五节 推进普惠托育服务示范引领

完善发展托育服务体系。完善全区托育服务设施,建设一批示范性公办托育机构,打造一批质量高、信誉佳的托育机构品牌,建立健全多元供给、托幼一体、康育结合、方便可及的托育服务体系。依托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建成区域性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推进托幼一体化发展,支持有条件的幼儿园在满足适龄幼儿入园需求的前提下,利用现有资源开设托幼班,新建、改扩建幼儿园同步规划建设一定比例的托育服务设施。加强相关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培训,逐步实施规范的职业资格准入、职业素养评级、人员考核等制度。

大力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实施公办托育服务能力建设项目和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支持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和综合托育服务机构建设。支持机关企事业单位利用闲置场所,采取单独或联合举办的方式,完善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在工作场所为职工提供福利性婴幼儿照护服务,有条件的可向附近居民开放。通过购置或者租赁等方式,在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区改扩建托育园(点),提供普惠性婴幼儿照护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发展托育服务,积极引进一批国内外高端连锁婴幼儿照护服务品牌,按需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婴幼儿照护服务。

加强综合监管和示范带动。建立区、乡镇(街道)两级联动综合监管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制定托育服务机构管理办法,完善登记备案、信息公示、质量评估等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建立机构关停等特殊情况应急处置机制。深入开展婴幼儿照护服务试点示范活动,争取创建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

专栏8-1:养老托育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工程。按照“一乡镇(街道)一中心,一村(社区)一站点”的标准建设养老服务中心(站、点),到2025年,建成镇乡养老服务中心35个,村级互助养老点313个,实现城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90%,农村社区养老服务设施社会化运营率60%

城乡示范性养老机构建设工程。实施万州第二社会福利院失能护理区改造工程和10家敬老院“三改”(公共洗浴间、热水系统、老人房间改造)提升工程,新增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机构1个,推进万州区第九特困供养服务设施项目。

普惠养老城企联动专项行动。支持3家居家社区型养老机构和1家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建设,设置普惠养老床位500张。全面建立特殊困难老年人关爱服务工作机制和基本制度,到2025年,特殊困难老年人月探访率达到100%,每百名老年人至少配备1位社工。

家庭适老化改造工程。支持500户特殊困难家庭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包括地面防滑处理、高差处理、卧室安装床边护栏(抓杆)、在如厕区或洗浴区安装扶手、配置淋浴椅、配置手杖及防走失装置等7项基础类适老化改造项目。

智慧养老能力提升工程。支持打造“智慧养老院”和“智慧养老社区”。探索培育一批智慧健康养老产品及服务进入推广目录。支持打造跨部门、跨领域、信息共享、综合开放、统一管理的万州区智慧养老云服务平台。

婴幼儿照护服务扩容工程。加快实施万州区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项目建设,新建、改扩建一批嵌入式、分布式、连锁化、专业化的社区托育服务设施,到2025年,多元化、多样化、覆盖城乡的婴幼儿照护服务网络基本形成,全区婴幼儿托位达到7200个,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4.5个。

优生优育服务工程。推进以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妇儿分院、区妇幼保健院为龙头的妇幼保健体系建设,新增妇幼保健特色专科,强化三级妇幼卫生服务网络建设。

第九章 坚持应保尽保,打造多层次社会保障新体系

坚持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应保尽保的原则,加大再分配力度,强化互助共济功能,健全覆盖全民、统筹城乡、公平统一、安全规范、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需求。

第一节 完善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障体系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全民参保计划,实现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到法定人群全覆盖。加快推进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建设。加强失业保险参保扩面工作,推进失业保险关系无障碍转移接续。开展新就业形态灵活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持续扩大工伤保险覆盖范围,积极构建预防、康复、补偿“三位一体”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加快社会保险服务体系建设,扩展线上线下服务渠道,持续推进万州区人力社保公共服务标准化工程。优化社会保险经办管理服务体系,构建以社会保障卡为载体的“一卡通”智能服务管理模式。落实被征地农民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国家加强退役军人保险制度衔接相关政策。

健全多层次医疗保障制度体系。加快提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质量,依法依规分类参保。优化参保缴费服务,加强医保、税务部门和商业银行等“线上+线下”合作,拓展丰富参保缴费便民渠道。完善基本医疗保障待遇保障机制,落实职工基本保险与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分类保障机制,促进基本医疗保险公平统一。稳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住院待遇,协同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保障政策,提高门诊待遇保障水平。支持商业健康保险、慈善捐赠、医疗互助等协调发展,促进商业医疗保险健康有序发展。贯彻落实全市统一的重特大疾病医疗保险及救助制度,推进异地就医直接结算。

稳步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落实全市统一部署,顺应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龄化发展趋势,全面推行长期护理保险制度,重点解决重度失能人员和重度残疾人员基本护理保障需求。全面落实全市统一的长期护理保险基本保障项目。健全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体系,引入商业保险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长期护理保险经办服务,发展与社会长期照护保险相衔接的商业护理保险。扩大保障覆盖面,坚持社会保险互助共济原则,个人、单位和政府均应承担筹资责任,实现长期护理保险城镇职工全覆盖。加快完善筹资机制,探索调整城镇职工基本医保账户结构,鼓励社会组织广泛参与,提升长期护理保险的服务能力。

第二节 健全社会救助与福利体系

完善新时代社会救助体系。夯实基本生活救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制度,健全社会救助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落实基本生活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和完善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制度。实施特困人员供养服务设施改造提升与服务质量达标工程,提升供养服务机构保障能力。完善专项和急难社会救助,做好重大疫情灾情等突发公共事件困难群众急难救助工作,推进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机构建设,重点提升关爱救助、应急救助服务能力。支持建设社会救助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推动社会救助服务实现便捷化、精准化。建立意外或临时性困难风险预警机制,实行造血式救助帮扶。支持举办“就业援助月”“残疾人就业帮扶活动”“金秋招聘月”等专项援助活动。

健全社会福利服务网络。完善以公益性为主体、营利性为补充、惠民绿色文明为导向的殡葬服务格局。深化殡葬公共服务改革,强化城乡公益性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建成殡仪馆新馆,布局天城、九池、五桥、千福(钟鼓楼弥陀禅院)4个城区集中治丧点,推行集中治丧、文明治丧。落实殡葬基本服务减免政策,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提高殡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推进精神卫生社会福利机构建设,推动专业机构与社区站点相结合,加强不同主管部门的精神卫生机构之间政策衔接和服务对接,积极探索多种供养模式。

大力发展现代慈善事业。强化福利彩票公益金使用管理,践行“扶老、助残、救孤、济困”宗旨,力争“十四五”期间筹集本级公益金0.44亿元。深入挖掘全区慈善资源,大力开展“中华慈善日”“慈善宣传月”“平湖慈善周”“平湖慈善奖”评选表彰等主题活动,提升“慈善万州”品牌效应。探索“慈善+”跨界合作,引导社会工作专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构建组织化、专业化、多元化现代慈善事业发展格局,加快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鼓励企业以兴办慈善学校、慈善医院等形式投入慈善活动。到2025年,慈善捐赠接受额达2亿元,慈善指数排名全市前列。

第三节 关心关爱重点群体发展

促进儿童健康成长。扎实做好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提供免费健康检查、生长发育监测、心理行为发育评估与指导等服务。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开展儿童预防接种,加强儿童传染病防治,到2025年,3岁以下儿童系统管理率达到92%6岁儿童近视率控制在3.5%左右,以乡镇(街道)为单位适龄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达到95%以上。开展困境儿童、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儿童精准关爱服务,推动儿童福利机构优化提质和创新转型。落实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制度。大力发展青少年事业,建设一批青少年校外教育营地和“青少年之家”。加快推进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打造一批示范性儿童友好街区、社区、学校、医院、公园等,争取到2025年成功创建市级儿童友好型城市。

加强妇女全面发展。坚持男女平等基本国策,保障妇女平等获得就学、就业、婚姻、生育、财产和参与社会事务等机会的权利。实施妇幼健康服务保障工程,提升妇幼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扩大妇女常见病检查覆盖范围,提高妇女常见病筛查率和早诊早治率,精准实施贫困妇女“四癌”救助、城乡困难妇女儿童大病救助等。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依法捐赠、资助或者提供志愿服务等方式参与妇女权益保障事业。积极为农村留守妇女搭建学习创业平台,持续为妇女终身学习、就业创业创造良好环境,保障和促进妇女在各领域的全面发展,更好发挥妇女“半边天”的重要作用。

提高残疾人服务保障水平。完善多层次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将符合条件的困难残疾人及家庭全部纳入低保,低收入家庭的重度残疾人全部按照“单人户”纳入低保,符合条件的残疾人纳入特困供养,优先对残疾人实施教育、基本医疗、基本康复、住房、临时救助和就业援助。建立残疾人社会福利制度,完善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受益面。实施残疾人精准康复行动,建设残疾人托养机构,在街道、镇设立残疾人康复(健身)体育活动室,加强残疾人体育健身示范点建设,推进精神残疾人社区康复服务。创新助残服务数字化模式,全域推广应用数字残联。

第四节 完善住房保障服务体系

扩大保障性住房供给。建立保障性住房全覆盖制度,合理有序扩大保障范围,推动住房保障从户籍家庭为主转向城镇常住人口全覆盖。加大对低保和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加大对环卫、公交等基本公共服务行业困难职工、新市民、引进人才的住房保障,实现保障覆盖水平与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人民实际需要相适应。优化多主体多渠道公共租赁住房建筹方式,推动住房保障方式从政府单一供给转向政府、企业和其他机构多主体供给。落实城市空间规划要求,同步建设配套公共服务设施,完善各类基本生活服务支持。到2025年,新供应保障性住房数量3900套,供应保障性住房面积达到23.4万平方米。

大力发展租赁市场。完善多样化多渠道的房源供应体系,探索利用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限制土地、产业园区配套用地和存量房屋等建设租赁住房,支持低效存量非住宅房屋改建,积极盘活低效闲置住宅。鼓励居民家庭将闲置住房用于出租。支持房地产开发企业自持住房出租经营,重点发展自持物业的住房租赁企业。做好中央财政支持住房租赁市场培育试点,加快完善长租房政策,逐步使租购住房在公共服务享受上具有同等权利。健全住房租赁管理制度,落实租赁合同网签备案制度,构建稳定住房租赁关系。

提高住房宜居水平。全面推进城镇老旧小区改造,落实基础类改造内容,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配套、管理服务短板,着力推进解决加装电梯、停车、消防、环境脏乱差等问题。稳步推进棚户区改造,科学划定改造范围并分类实施,依法依规筹集棚改资金,重点做好D级危房搬离整治工作。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即时救助制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家庭基本住房需求。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扩大农村改厕覆盖范围,梯次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健全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加强传统村落特色和乡村风貌保护。积极稳妥推进房地产市场长效机制实施,促进商品房市场健康发展。

专栏9-1: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社会救助服务工程。加强区级、乡镇(街道)社会救助管理和经办机构建设。落实乡镇建立社会救助工作站,村级设立社会救助协理员,困难群众较多的村(社区)建立社会救助服务站(点)。加快万达开川渝社会救助协查联动工程建设,建立部门协同、信息共享、无缝衔接的社会救助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

儿童福利保障提升工程。推进万州区儿童社会福利院转型升级。加强万州区未成年人保护设施建设,到2025年,孤儿和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保障率达到100%。加强社区儿童“微空间”建设,到2025年,打造3-5个市级儿童友好社区,提供儿童友好社区公共服务。

流浪乞讨人员救助行动。建设区域性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站,进一步提升全区关爱救助、应急救助服务能力,到2025年,力争全区长期滞留流浪乞讨人员落户安置率达到100%

殡葬服务保障能力提升工程。推进殡仪服务站、城市公益性公墓等项目,推进完善天城殡仪馆新馆、九池殡仪服务站、五桥殡仪服务站等项目建设,扩大城乡居民殡葬服务公益范围,持续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残疾人康复托养设施建设工程。完善全区残疾人康复设施体系建设,推进残疾人康复中心扩建,形成专业化的康复网络,到2025年,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覆盖率到达85%。加快发展重度残疾人托养服务,支持建设区域性残疾人托养设施,到2025年,困难重度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覆盖率达到100%

住房保障服务完善工程。持续改善居民居住条件,不断实现居住区环境优美、功能完善、绿色生态、智慧共享,到2025年,基本完成存量老旧小区改造提升,涉及老旧小区197个、建筑面积约1270万平方米、13.32万户,改造棚户区约500户、改造面积约6.8万平方米。加强农村危房改造,落实农村困难家庭危房改造即时救助制度。

第十章 推进拥军优抚,打造退役军人事务治理新模范

推进退役军人事务领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退役军人教育培训,大力扶持就业创业,健全抚恤优待保障体系,营造尊崇军人职业、尊重退役军人的良好社会环境。

第一节 高标准完成退役军人移交安置

优化退役军人安置方式。严格按照相关安置政策,依法分别实行退休、转业、逐月领取退役金、复员、自主就业、安排工作、供养等安置方式。根据退役军人服役期间的贡献大小、时间长短及职务、等级、专业素养、能力素质、身体条件和工作需要等因素合理安置,推行“直通车”安置。落实政府安排工作的退役军人由各级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接受安置政策,加强各类退役军人、各种安置方式统筹协调,优化不同类型组织机构接受安置比例。推行考试考核、网上双选、积分选岗、指令性分配等相结合的安置办法,加强安置监督,健全阳光安置工作机制。

畅通退役军人安置渠道。建立从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合国有企业中归集专项岗位用于接收安置退役军人制度。发挥党政机关接受安置专业军官主渠道作用。拓宽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安置到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的渠道,鼓励合引导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到基层单位安置。鼓励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到国有企业工作。鼓励、引导转业军官和政府安排工作退役士兵到民族地区、基层单位安置。

提高退役军人安置质量。对安置到机关、群团组织、事业单位的退役军人按规定给予编制保障。安置有关规定合理安排工作岗位和职务职级,落实安排转业军官增加的职级职数实行单列、专用。采取使用空出的领导职务、按规定增加职级职数、先进后出等办法,重点安排好领导职务的中校、上校和大校军衔转业军官的职务职级。督促用人单位缩短安置周期,及时安排退役军人上岗,依法签订劳动合同,接续相关社会保险,落实工资和各项福利待遇。

第二节 高质量推进军人就业创业

加强职业技能培训。落实“市级统筹、区县联动、校企合作”培训机制和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培训工作管理制度。紧跟万州区创业升级的人才需求趋势,大力培养退役军人技术技能人才,鼓励退役军人通过参加培训获取更多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支持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定岗式培训。依托创业园区、开发区等,积极推进退役军人创业孵化基地、就业创业园地建设,推动技能实训、就业见习、创业孵化融合发展。推动终身职业教育培训,加强退役军人终身学习服务。

大力拓展就业渠道。结合退役军人特点优势和学历技能提升,促进多领域、广范围、宽渠道就业。实施基层机关、事业单位面向退役军人公开定向招考政策。探索建立选聘优秀退役军人充实到退役军人事务以及公共服务机构、行业执法机构工作的机制。完善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签订就业协议合作机制,落实企业招用退役军人优惠政策。建立失业和就业困难退役军人帮扶援助机制,将就业困难的退役军人通过安置到公益性岗位等方式。

积极鼓励创新就业。扶持有专长、有条件的退役军人创新创业,落实退役军人创业优惠政策。引导退役军人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以及国家重点扶持领域创新创业,支持退役军人返乡入乡创业。推动金融机构加大退役军人创业担保贷款支持力度。利用国家创业扶持项目和政府、社会创业培训资源开展退役军人创业培训。推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园地建设,推动技能实训、就业见习、创业孵化协调发展。开设退役军人创业证照办理等绿色通道。办好退役军人创新创业大赛、退役军人创新创业访谈等活动。鼓励和引导退役军人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三节 高水平保障军有所抚

加强退役军人公共服务优待。坚持普惠与优待叠加的原则,在充分享有养老、医疗、教育、就业、住房、救助等方面普惠性公共服务的基础上,给予退役军人和其他优抚对象相应的优待。全面落实国家及重庆市优待目录清单,全面做好优待证制发工作。做好退役军人社会保险接续工作,按规定落实各项社会保险待遇。推进各类社会福利机构优先接受符合入住条件的老年和残疾退役军人。适当扩大优抚事业单位服务对象范围,为符合条件的优抚对象提供优惠医疗和供养服务。加大重疾重病退役军人及其家庭关爱帮扶力度,贯彻落实一级至四级国家供养残疾退役士兵保障政策。

提升优抚服务保障能力。落实集中供养政策规定,整合利用现有资源,为孤老和生活不能自理的抚恤优待对象提供集中供养等服务。突出万州区优抚康复医院“医”的职能,主要为残疾军人和服役期间患严重慢性病、精神疾病的退役军人提供医疗和供养服务,为革命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等优抚对象提供医疗和供养服务。完善和落实军属待遇保障,实施“助力随军家属就业”工程,组织开展随军家属就业创业培训和定向招聘活动,拓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渠道。严格落实军人子女就近就便入学、随父母调动转学、参加中考加分(降分)录取等教育优待政策措施。加强信息技术与退役军人工作深度融合,建成全区退役军人全生命周期管理保障信息平台。

强化精神褒奖和荣誉激励。坚持精神激励与物质保障并重,定期进行退役军人事务领域表彰奖励。有序推进烈士纪念设施提质改造项目,健全烈士纪念设施分级保护机制。充分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红色教育重要阵地作用,完善弘扬英烈精神红色教育基地体系,健全烈士祭扫制度和礼仪规范,开展英烈纪念活动和红色教育。落实全市军人公墓建设规划,稳步推进军人公墓建设。将烈士和符合条件的现役军人、退役军人的名录和事迹编辑录入党史、地方志,持续开展“英烈精神扫故里”活动,强化英雄烈士荣誉和保护。

专栏10-1:忧军保障体系建设重点工程

拥军优抚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三峡荣军优抚医院建设,按需新增优抚医院床位,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革命残疾军人、在乡老复员军人、军烈属等优抚对象提供医疗服务。进一步细化明确光荣院服务对象,重点保障集中供养人群,建立统筹平衡供需服务模式。

褒扬纪念设施建设工程。推进军人公益性陵园建设,加快万州革命烈士陵园维修改造、库里申科墓园烈士纪念配套设施建设、恒合烈士陵园改扩建。发挥烈士纪念设施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作用,开展红色研学活动。

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服务行动。提供退役军人专场招聘活动服务。组织退役军人开展适应性培训、职业技能培训、个性化培训等,组织有创业意愿的退役军人开展创业意识教育、创业项目指导、企业经营管理等培训。

第十一章 彰显文化特色,打造现代公共文化服务新样板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进一步保基本、提品质、促融合,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公共文化服务,打造三峡文化高地。

第一节 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推进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优化完善区、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提升改造,提高公共博物馆、纪念馆、民营文化场所等各类公共文化设施服务效能。持续推进文化馆、图书馆总分馆制建设,推进优质公共文化资源延伸到基层。建好用好一批24小时自助图书馆,逐步形成城区现代公共阅读设施体系。加强乡村基层广播电视建设,建成全区应急广播体系,实现“四级联动”。整合各领域文化资源,加强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与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养老机构、中小学校、科普基地、非遗传承基地、梦想课堂、道德讲坛、社会机构的合作,充分发挥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综合功能。强化公共文化数字服务,利用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和抖音等公共传播平台,积极开展线上艺术和线上阅读等缤纷多彩的文化活动。

加强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加快重大公共文化设施建设,新增一批城市人文地标。建立健全现代传媒体系,推动广播电视和数字影院基础设施设备达标升级,积极打造三峡融媒体中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促进智慧广电创新发展。加快三峡文化园建设,打造集中展示三峡文化的窗口和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文化交流中心。推动三峡方志馆、三峡库区廉政教育中心、图书馆新馆、科技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建成并投用。加强公共文化数字平台建设,创新完善“智慧万州”公共文化云、智慧图书馆、智慧博物馆等服务功能。到2025年,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800平方米。

创新培育城乡公共文化空间。积极推进社区文化“嵌入式”服务,结合老旧小区、老旧厂区、城中村等改造,鼓励社会力量和政府合作,创新打造一批融合艺术展览、文化沙龙、儿童友好等服务的“城市书房”“文化驿站”“公共艺术长廊”等新型特色公共文化空间。有效利用城乡优秀建筑文物资源建设乡村文化礼堂、非遗传习所、乡情陈列馆、民俗陈列馆,充分发挥历史文化遗产作用。增加公园、广场、绿地等市政公共设施建设的文化内涵,传承历史文脉,保存文化记忆。

第二节加强万州文化遗产保护传承

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实施万州区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工程,建设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修复研究中心,推进馆藏珍贵文物保护修复、预防性保护和数字化保护工作。加强不可移动文物修缮保护,完成西山钟楼塔钟修缮保护工程,辖区文物保护单位修缮保护实现全覆盖。完成重点未定级不可移动文物“两线”划定。推进三线建设文化遗产、石窟寺文物保护,实施“重庆院子”古建筑示范项目。完善非遗档案和数据库体系,充实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储备。建设非遗博物馆、民俗馆,推动万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整体保护和活态传承。持续挖掘整理金钱板、四川竹琴、甘宁鼓乐、武陵板凳龙等非遗传承,进一步形成万州城乡文化挖掘的成果转化。

开展革命文物保护传承。编制革命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明确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的方向与目标。开展下川东革命历史资料挖掘、收集、整理,梳理完善烈士英名录,夯实革命文物基础工作。扩大江竹筠生平事迹展、下川东革命历史展、何其芳故居陈列展的影响力,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党史学习教育基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依托革命文物资源开展重大纪念活动,常态化组织形式多样的红色宣传教育活动。加大革命文物保护力度,实施革命文物修缮工程和环境整治工程,全面改善全区革命文物保存状况和保存环境。深入开展“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六进宣教活动。

加强万州文化阐释推广。进一步梳理万州区历史脉络、充分挖掘文化内涵、统筹整理文化资源,推进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创建,提升万州区的城市形象。积极参与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实施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等一批代表项目,推介展示一批文化地标和精神标识。强化三峡移民文化研究宣传,广泛征集整理三峡移民文化资源,建成三峡移民文化红色基因库,召开“新时代三峡移民文化研究传承”研讨会,完成三峡移民主题雕塑群建设。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建设非遗工作站,搭建“非遗+旅游”“非遗+互联网”展示、推广及营销平台。

第三节 丰富万州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

推进文艺事业繁荣发展。鼓励世界大河歌会、三峡江滩音乐季、春节文艺惠民晚会、新年音乐会等大型特色文艺演出常年保持并创出品牌。持续举办“三峡书会”长江流域优秀曲艺节目展演,推出峡江月、薪火等文艺节目,擦亮做响“中国曲艺之乡”招牌。充分利用和扩大大型情景歌舞剧《川江号子情》旅游驻场演艺的成果,适时推出新的文旅融合拳头产品。积极承接各类国家级、市级重大文化展演活动。加强文化对外交流力度,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文化交流展演活动。

推动公共文化产品惠民为民。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优化城乡文化资源配置,加大“点菜式”“订单式”文化产品供给力度,持续开展“政府购买送文艺(戏曲)演出进基层”等公益性演出服务。持续推动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和基层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免费开放。多样化开展各项群众广泛参与的文化惠民活动,积极推动举办乡村“村晚”,持续实施“流动文化进村”“惠民电影进万家”工程。持续举办“历代诗文咏万州”等全民阅读系列活动,打造“书香万州”城市形象。探索政府、社会、市场多方合作模式,培养市民文化消费观念,培育文化演艺市场,促进演艺市场提档升级。

加强文艺精品创作和市场转化。常态化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挖掘整理优秀传统剧目,着力打造一批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文艺作品。深入挖掘万州特色历史人文精神,进一步弘扬巴渝文化、长江文化、抗战文化、移民文化。对列入国家级、市级艺术创作资助范围的文艺创作项目给予重点扶持。加强小剧场常态化驻场演出,切实提升小剧场服务效能,常态化开展曲艺、戏剧“周周演”“曲艺进游轮”“杂技专场演出”等活动。

第四节 持续壮大特色文化旅游服务业

加快文化娱乐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商旅文体深度融合,促进文娱消费全面升级,努力建设国家级文旅消费集聚区、国家级文化旅游消费试点城市。以南滨路平湖艺术街区、三峡文化园特色文化街区等重大载体,推动时尚消费集聚。大力发展艺培研学、演出娱乐、主题餐饮、购物休闲、时尚装饰、桌面游戏、剧本推理等现代文化娱乐消费业态,丰富夜间文旅、直播电商、社交电商、分享经济等消费新场景。支持本土文艺院团推出精品剧目、折子戏,引导线下演出与线上演播融合发展,促进文艺院团、演出场所与互联网平台合作,推动演艺服务发展。

加快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抢占数字文化前沿领域,抢先布局“文旅+科技”的颠覆性技术,加快打造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两江数字产业园万州园、重庆三峡广告产业园,利用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建设数字文化创新中心,推动文化产业“上云用数赋智”。提升文化场馆、旅游景区、旅游休闲街区数字化、智能化水平,建成数字文化馆、博物馆、图书馆、体验馆,做强一批数字文化载体。优先发展手持阅读、VR/AR游戏、实景演出、直播、电竞、短视频、全息展览等新兴消费业态,打造一批数字文化业态。积极孵化培育个人动漫工作室、游戏工作室、影音工作室、网文工作室等小而精业态,发展网络剧集、动漫游戏、网络文学等细分门类。

大力推动文旅融合。推进以文塑旅,以“保护传承、彰显特色”为目标,充分利用历史文化名人、重大历史事件、文化遗迹,兴建公共文化空间、文化景点,谋划建设“三峡之眼”、三峡会馆,修复李家花园、“金玉满堂”等旧居遗存,打造“三元四方”江城传统特色街区和历史文化名片。强化以旅彰文,以江城湖光、生态水岸、森林景区等资源为基底,塑造自然人文产品标杆,加快建设三峡平湖旅游区“一江两岸十六景”,提升巴国部落、何其芳故居、甘宁故里等人文景区美誉度。实施“文旅+”“+文旅”跨界融合行动,开展“旅游后备箱”工程,推动传统工艺、农业创意、田园观光、民俗体验等融合互促。

专栏11-1:文化公共服务重点工程

万州文化地标建设工程。推动三峡文化园(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三峡园、万州规展馆、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三峡方志馆、三峡库区廉政教育中心、图书馆新馆、三峡科技馆、数字档案馆、渝东北革命教育基地等重大文化设施建设。推进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项目(三峡移民纪念馆功能完善工程、天生城大遗址公园、三峡水电工业公园)。

三峡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完善现有15个曲艺传承基地功能,新创建曲艺传承基地5-10个。推动剧场提档升级,推进南浦剧场、平湖剧场、群星剧场、百安剧场提档升级,推出峡江月、川江号子情、薪火等大型特色剧目演出。

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工程。持续推动刘江旧居、王氏宗祠、重庆市万州区三峡出土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万州区文物保护修复基地等文物保护利用项目。推进江竹筠生平事迹展、下川东革命历史展、何其芳生平事迹展陈列布展、六角亭等革命文物修缮保护项目。推进三峡移民纪念馆红色基因库、三峡移民文化传承提升项目、三峡移民主题雕塑群项目。

数字文创创新发展工程。依托两江数字产业园万州园、重庆三峡广告产业园、渝万网络直播孵化基地,创新发展网络文学、数字影视、数字音乐、数字动漫、数字艺术、电竞游戏等新兴文创业态。

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工程。推进国家农业公园、万州大瀑布、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万州区瀼渡河巴蜀文化旅游示范区、新月湾国际假日俱乐部、大周科教亲子小镇、三峡库心风情小镇、南滨路平湖艺术街区、中国万州烤鱼城、三峡绣文旅产业主题园“秀园”、三峡印务包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加快推进三峡国际综合文旅城、万州区三峡会馆、三元四方文旅街区、灵凤山康养项目、长平文创基地等项目实施。

第十二章 推动全民健身,打造成渝活力城市建设新风尚

贯彻落实“体育强国”战略,积极推进普惠性体育服务发展,大力发展现代体育健身服务业,提高市民身体素养和健康水平,努力建成渝东北体育强区。

第一节 积极推进普惠性体育服务发展

提高全民健身组织服务水平。健全全民健身组织,充分发挥区体育总会的作用。加大对单项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管理指导服务力度,推进单项体育协会承接公共体育服务能力建设,支持鼓励其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持续开展文体人才进基层帮扶行动,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体育协会、体育俱乐部组织作用,推动健身项目培训、讲座和咨询等常态化开展。开展国民体质监测和健康评价公益服务活动,完善国民体质监测数据库。推出具有平湖地方特色的全民健身志愿服务项目,打造平湖全民健身志愿服务品牌。到2025年,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2.8人。

补足公共体育设施短板。统筹全区体育设施布局,加快全民健身中心、健身广场、健身步道以及社区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实现全民健身组织网络全覆盖。提升体育设施惠民服务效能,探索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推进公共体育场馆向公众优惠或免费开放、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向社会开放、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体育设施向本区市民优惠开放。鼓励利用闲置校区、老旧社区建设一批能满足群众基本健身需求的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巩固城市社区“15分钟健身圈”,持续推进城市社区健身示范点建设。新建一批农民体育健身、社区体育健身、多功能运动场等场地设施,进一步推动城市社区“10分钟健身圈”建设。鼓励社会力量建设小型体育场所,支持有条件的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农业园区建设休闲健身区和田园运动区。

打造全民健身品牌活动赛事。持续完善滨江环湖地区以及山地慢行健身步道系统,开展登山、冬泳、路跑、篮球、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众体育活动。挖掘地方人文资源,推广武术、龙舟、空竹等具有重庆特色、万州个性的品牌体育项目。定期举办万州区运动会、中小学生运动会、老年人运动会、残疾人运动会、智力运动会等活动。在潭獐峡、铁峰山和悦君山等风景区配套发展露营、攀岩、户外穿行、探险和汽车拉力赛等户外体育运动。持续举办冬季横渡长江邀请赛、桨板、皮划艇等水上体育赛事活动。持续承办国际足球、篮球、手球等系列重大锦标赛。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口比例达到48%,自创市级以上群众体育赛事活动品牌2个。

第二节 大力发展现代体育服务业

大力发展体育用品业。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在坚持公益属性的前提下,积极鼓励和引导优质社会资本参与体育事业发展,培育新兴体育产业,推动体育产业向规模化、集团化纵深发展。立足现有体育产业基础,重点发展体育健身器材、运动服装等体育用品销售。大力发展智能体育产业,积极发展新型体育装备、可穿戴式运动装备、虚拟现实运动装备、应用软件及辅助工具,发展智能体育运动及相关产业。以科学健身、智慧体育竞训、康体产业为重点领域,鼓励发展智慧体育应用场景。积极探索健身器材、场地设施物联网智能管理应用。探索体育用品电子商务、保税商品展示交易。

积极发展体彩服务业。增强共享发展意识,把体育彩票的市场培育作为全域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加大宣传力度,上下联动,整合资源,更好发挥体彩对全区体育发展的“助推器”作用。夯实体彩发展基础,持续完善体彩工作管理机制,不断强化管理服务两支队伍建设,大力推进体彩网点质量建设,促进全区体彩销量持续增长和体彩公益金筹集能力不断增强。推动责任彩票建设,坚持依法治彩、以法管彩,更加注重安全体系建设,更加体现公益属性,更加强化行风建设,不断巩固发展体彩公益公信成果。

推动“体育+”融合发展。加强体旅融合发展,支持打造一批水上特色运动基地、山地户外运动基地,完善沿江休闲廊道、骑行专线、登山步道等公共休闲设施建设,大力推动夜间体育、假日体育、房车露营、体育用品租赁等新业态、新模式发展。深化体育与教育融合,开展青少年学生军训等丰富多彩的课余训练、竞赛活动,扩大校内、校际体育比赛覆盖面和参与度。加快体育与医疗融合,打造一批以特色小镇、产业综合体为代表的体医融合产业集聚地,建设一批以中医保健、康复疗养为特色的健身健康产业基地。强化体育与文化融合,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创新打造集文化、科技、艺术为一体的体育创意文化体验馆,丰富体育文化产品,组织开展体育文学、体育影视、体育音乐、体育摄影、体育美术、体育文化创意等体育文艺创作活动。

专栏12-1:体育服务保障重点工程

健身设施提升工程。推进万州区青少年校外体育活动中心、江南体育健身中心、恒合鹿鸣湖体育公园、天仙湖水上运动基地、滨河文化体育公园、天子湖体育公园、太龙镇户外运动基地等项目建设。完善全区镇乡(街道)全民健身体系,推进万州体育场、三峡之星体育馆提档升级,到2025年,新建或改建体育公园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3平方米。

重大活动赛事打造工程。大力发展全国手球锦标赛、全国篮球锦标赛、长江三峡国际越野赛、冬季横渡长江游泳邀请赛、“长江杯”乒乓球比赛、皮划艇、桨板冠军巡回赛、龙舟赛、国际标准舞比赛、万州区男子篮球联赛、万州区足球联赛等。整合现有水上运动资源,形成产业集聚优势,多点布局打造水上运动项目基地,创建“中国水上运动之城”。

体育产业规模发展工程。鼓励和引导社会力量投资体育健身服务业,支持开展特许经营、品牌经营和连锁经营,到2025年,引进1-2个体育用品制造业,1-2个国际国内知名体育用品品牌。探索建设万州智慧体育平台,实现体育产业与商业、文化、旅游业的融合发展。

第十二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定不移全面从严治党,坚持和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党的领导贯穿于公共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各个阶段、各个领域、各个环节,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公共服务、扎实推进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推动保障和提升公共服务的各项决策部署落地落实。

第二节 加强组织协调

把公共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全区“十四五”经济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把民生改善和社会发展作为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抓手,作为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路径。发挥政府在公共服务发展过程中的主导作用,把民生问题、民生形势和民生政策的研判作为政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起相应的决策与落实、执行与考核、监督与反馈的工作机制。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做好行业发展规划、专项建设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建立部门工作协调机制,推动各领域重点任务、重点改革、重点项目有效落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责任分工,细化落实举措,做好重大项目衔接统筹,确保本规划明确的重要任务和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实现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稳步提升。

第三节 强化要素支撑保障

强化财政金融保障。建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基本公共服务财政优先保障机制和支出动态调整机制,完善财政、融资等优惠政策,将更多公共服务项目纳入政府购买服务指导性目录。加大政府购买公共服务力度,逐步实现由政府或公共部门直接提供服务向购买服务转变。加强对普惠性公共服务的支持,优先支持公共服务补短板、强弱项。加大金融支持力度,综合利用债券、保险、信贷等方式,为公共服务项目融资提供支持。

强化政策协同保障。综合服务半径、服务人口、资源承载能力等因素,对城乡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统筹布局。各行业主管部门会同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等,分别制定实施基本公共服务各领域设施建设、设备配置人员配备、服务规范和流程等具体标准,推动城乡之间标准衔接。增强全民诚信意识,健全个人信用档案。加强公共服务行业自律和社会监督,将公共服务机构、从业人员、服务对象诚信情况记入信用记录,纳入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对严重失信主体采取失信惩戒或依法强制退出等措施。

强化设施用地保障。将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用地纳入相关规划和年度用地计划优先予以保障,农用地转用指标、新增建设用地指标分配适当予以倾斜。在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鼓励利用低效土地、房屋建设公共服务机构和设施,盘活存量、用好增量,提高土地使用效率。符合条件的公共服务设施和机构建设用地,可采取划拨方式予以保障。探索实行长期租赁、先租后让、租让结合的弹性土地供应方式。

强化服务人才保障。构建人才全方位培育体系,加强医疗、养老、助残等急需短缺专职技能人才培养,引导人才向基层一线流动。鼓励职业院校加强家政、托育、养老等学科专业建设,扩大招生规模。探索公办与非公办公共服务机构在技术和人才等方面的合作机制,对非公办机构的人才培养、培训和进修等给予支持。加快农村公共服务和治理人才队伍建设。

第四节 加强实施监测评估

强化规划目标、规划任务、重大工程的分解落实,建立年度监测分析、中期评估和总结评估的规划实施监测评估工作机制,将评估结果作为改进公共服务工作和各部门绩效考核的重要依据。创新评估方式方法,通过引入第三方机构、综合运用大数据等方式,丰富评估维度,提升评估深度,建立社会与经济、环境协调发展的考核指标体系与绩效评估体系。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定期梳理规划落实情况,确保全区公共服务目标和规划的有效实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