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白街道: 奋力厚植民生福祉 奏响幸福生活乐章

改造后的万安农贸市场(效果图)。
改造后的中庆花园。
群众参与健身活动。
青羊宫社区党委书记何先平(右)现场督促拆违。
万州大桥桥头花园。
记者 辛晨 文/图
今年以来,太白街道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市委、区委部署要求,围绕“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工作导向,深化党建统领,抓项目拼经济,强治理惠民生,在经济、服务、环境等不同维度,用一件件民生实事奏响广大群众的幸福乐章。
晾行动
全面提升城市品质
让幸福生活看得见
室内宽敞明亮,地面干净整洁,水果、蔬菜、肉类等区域划分清晰……走进正在进行综合整治的万安农贸市场3楼,令人眼前一亮。
“以前市场乱糟糟、臭烘烘的,买了菜就想赶紧离开。”前来买菜的市民余先生说,现在从改造好的3楼来看,市场干净清爽了,市场摊位也一目了然,来买菜心情都舒畅多了,期待农贸市场改造早日完成。
“现在市场改造了,让我们告别了几十年脏乱差的环境,做生意更舒心,市民买菜也更舒适。”商户雷付碧一边整理货物,一边感慨道。
农贸市场与百姓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不仅承载着千家万户“舌尖上的幸福”,也是反映幸福指数的重要窗口。
据了解,万安农贸市场是移民迁建时期建成投运的一个农产品交易市场,总面积近6000平方米,因建设年代较久,市场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陈旧,购物环境较差,已无法满足消费者和商户的需求。
为改善市场消费环境,提升市民购物体验,太白街道将该市场综合整治项目纳入重点民生实事,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规划建设智慧化农贸市场,共4层楼,设置摊位162个,独立门面18个,冷冻冷藏室10个。改造后的农贸市场,不仅将在硬件上告别昔日环境“脏、乱、差”,还有智慧农贸系统、智慧电子屏、智能安防系统、电子秤等设施,实现“颜值”“内涵”双提升。同时,市场内还设有食品安全检测室,对农产品农残进行检测,让市民的“菜篮子”拎得更舒心、放心。目前,该市场3楼、4楼已经基本改造完工,1楼、2楼改造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中,预计7月底完工,全面投入使用。
这只是太白街道全力提升城市品质,让群众幸福生活看得见的一个缩影。
去年以来,太白街道陆续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1个,移民小区改造、市场综合整治项目2个,今年新实施老旧小区改造项目4个,启动桔园等闲置地块综合开发,加快推进山湾公园、太白岩山顶公园二期建设,全面提升城市品质,提高辖区群众幸福指数。
晒成效
全方位擦亮民生“底色” 托起“稳稳的幸福”
“有什么困难及时给我们说,我们想办法帮你们解决。”近日,太白街道和孙家书房社区工作人员再次来到四方院金燊书画艺术培训,走访了解企业情况。
今年4月,金燊书画艺术培训入驻四方院,从装修开始,街道和社区工作人员就一直跟进,了解他们的需求、困难,并为企业提供“保姆式”的服务。前段时间,金燊书画艺术培训因外墙广告问题,和另一家企业产生了一些矛盾,影响装修和开业进度。社区得知后,将双方当事人约到一起面对面调解,最终在社区工作人员和派出所民警的共同调解下,双方化解矛盾,外墙广告的事也顺利解决。
“街道和社区不仅经常给我们打电话了解情况,还隔三差五地到现场来走访,给我们特别大的关心和支持。”谈及街道为企业的服务,金燊书画艺术培训负责人胡功洧十分感激。他说:“有街道作为我们强有力的后盾,我们有信心把企业办得更好。”
经济发展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基础。为把这一基础打牢、打实,太白街道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建立企业专员服务制度,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定点对接联系重点企业,带头带动走访联系企业230余家,制作政务联系卡100余张,召开街道经济工作及企业家座谈会,收集解决企业反映问题26件。大力招商引资,制定招商工作考核激励办法,营造全员招商氛围,目前已有投资意向项目5个,成功签约项目2个,投资金额4000万元,新增市场主体376个,为辖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储能蓄势。活跃商圈经济,扶持发展住宿餐饮、批发零售、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恢复扩大消费,引导三峡绣将传统产业与数字经济有机融合,成功引进巴人文创产业园入驻玉和巷,培育亿元楼宇4个。
太白街道在抓经济促发展的同时,不忘做好安全保障工作。“安全是现代文明的一部分,也是推动城市正常运转的支撑。”太白街道党工委书记秦小林说,安全系数越高,辖区群众安全感越强,他们才会有更多的归属感。
“小区大门口的路平整了、干净了,我们出行也更安心,杨楼长真是为我们办好事。”这段时间,居住在棕榈长滩的居民每每进出小区大门口,都会忍不住赞叹,他们口中的杨楼长,正是“五长制”推行后,担任棕榈长滩小区9号楼楼栋长的杨平。
今年3月,针对小区大门道路坑洼不平、居民出行存在安全隐患这一难点问题,居民要求整修道路的呼声日益高涨。杨平作为楼栋长,积极联系社区和物业管理公司,在小区召开道路整修协商会议,提出用小区公共收益作为整修资金、物业管理公司联系作业人员、小区楼栋长维护整修期间业主出行秩序的可行方案。并于5月正式动工,历经14天的维修,小区大门口的出行道路终于整修完成。
今年以来,太白街道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全面推进“五长制”,落实103名网格长、873名楼栋长织密社区防控网,创新开展无诈小区(楼栋)创建,社会大局保持稳定;制定辖区安全稳定全景图,压紧压实工作责任,严格落实闭环管理,排查社会稳定领域风险隐患124件、整改94件,公共安全领域风险105件、整改83件;组织综合应急演练1次、单项演练25次,建立标准化应急物资储备库……一项项工作地扎实开展,让百姓在奋力追求美好生活的过程中没有了“后顾之忧”。
民生无小事,还体现在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
今年,街道改造便民服务中心3个,同时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提升服务质量;促进就业创业方面,开展“送政策、送资源、送服务”行动,新增就业1077人,开发公益性岗位12个,为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放小额贷款975万元;全力推进乡村振兴,完成耕地恢复任务,稳定粮食生产面积,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评比活动18场,建设美丽庭院5个……一件件民生实事的背后,正是太白街道“民有所需我有所应”的情怀担当。
比作风
敢于担当善作为 社区面貌焕然一新
“咚、咚、咚……”近日,随着一锤一锤的敲击声,在青羊宫社区党委书记何先平的带领下,辖区又一10余年之久的违章建筑被顺利拆除。“拆了,终于敞亮了。”“这下过路也宽敞了,拆得好。”对于这一违章建筑的拆除,周围居民也热情点赞。
旧城改造关乎百姓的幸福生活,违章建筑却一直是旧改路上的“绊脚石”。而青羊宫社区房屋基本建成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多数乱搭乱建已存在二三十年,想要拆除一处违建无疑是难上加难。
作为青羊宫社区党委书记的何先平,把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工作中也敢于动真碰硬。今年,在保持辖区没有新增违建的情况下,他率队向存量违建发起“总攻”。
在青羊宫59号,有3间约30年的违建门面,占地面积100多个平方米。3间门面建在人行通道上,不仅影响居民通行,还存在安全隐患。
为了顺利将其拆除,何先平先后入户与搭建该门面的居民沟通10余次,从法理、情理各角度劝说。对方也从最开始的不理解、不配合,到最后的同意拆除。拆除当天,何先平又组织了周围100多位居民到现场见证,既让他们看到社区对痼疾顽症敢于“亮剑”的决心和信心,对违建零容忍的态度,也让他们做好拆违工作的宣传员,一起为建设美丽和谐社区而努力。
一次拆违就是一场攻坚战。何先平敢于担当善于作为,坚决啃下存量违建“硬骨头”,在他的带领下,今年社区已拆除违建300余平方米,不少拆除的空间,通过重新规划改造,变成了居民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地,焕发出新的活力,群众幸福感、获得感进一步增强。
拼担当
咬定目标不放松 将民生蓝图变为幸福实景
“我们将按照‘建设活力商圈、打造文化太白’总体定位,持续推进生态太白、活力太白、文化太白、和谐太白、红色太白建设,为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在新时代新征程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万州作出积极贡献。”秦小林目光坚定地说。
今年,太白街道明确主要经济指标不低于全区前三等工作目标,并提出融入双城经济圈、壮大商圈经济、提升城市品质、做深太白文化、增进民生福祉等10项重点任务。
秦小林表示,为了实现这些目标任务,街道将从三个方面发力。即抓党建强保障,坚持党建统领,抓住“关键少数”,发挥头雁效应,领导班子成员以身作则,辖区党组织书记率先垂范,党员干部冲锋一线,营造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氛围;压责任重督导,细化落实“三项重点任务”,分类建立工作台账,完善时间表和路线图,逐项落实工作责任,定期加强督导指导,力求各项工作交出高分报表;建机制严考核,建立赛马比拼机制,对招商引资、经济指标、安全稳定等重点工作每月评比通报,对排名靠后的单位负责人约谈提醒,并坚持问题导向、结果导向、效果导向,将工作推进情况、通报表彰情况纳入正负清单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增强街道机关及村社区干部责任感紧迫感,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