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绿色为底绘就生态画卷 ——万州生态环境保护综述

蓝天碧水,平湖万州美。
记者 陈星/文 冉孟军/图
“数说”5年
5年来,万州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推进减污降碳协同增效。
在5条河流开展全域水质提升试点,妥善安置近千名退捕渔民,建成消落带生态绿廊70公里,国土绿化营造林134万亩、镇乡污水处理厂46座、污水管网707公里,长江干流万州段水质稳定保持Ⅱ类。
全区和长江两岸森林覆盖率分别提升至56%、70%,城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稳定在330天以上。
强化节能降耗,调减化工用地1830亩,关停并转化工企业6家,建成国家级绿色工厂2个,达成全市首批“碳汇+”生态产品交易,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下降10%。
成功创建全国有机肥替代化肥示范县、绿色防控示范区。依法整治铁峰山国家森林公园违建问题,第一轮中央生态环保督察指出问题整改完成。
5月的万州,绿意盎然,登高远眺,一江碧水穿城而过。漫行于城乡之间,到处生机勃勃:南滨公园,绽放的三角梅为江岸戴上美丽“花环”;金龙精密铜管等企业加大马力发展生产;高山樱桃进入产销旺季,果园采摘正忙……
这一幅幅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动人画面,正是万州在把握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辩证关系上交出的绿色答卷。
地处长江上游、三峡库区腹心的万州区,肩负着维护三峡库区生态安全重任。近年来,万州一以贯之学好用好“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以生态文明建设促进高质量发展,不断书写百姓富生态美的精彩篇章。
做好“水文章” 守护一江碧水
初夏的万州,水平岸阔。高峡平湖中,一株株中山杉屹立水中,郁郁苍苍,形成一道壮美靓丽的“水上森林”景观。
万州位于三峡库区腹心,水库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随着三峡库区蓄水后水位的涨跌,形成了落差达30米的库区消落带,由于成库面积大、水位落差大、季节性气候反差大、其生态恢复与治理被称为世界级的生态难题。
为倾心呵护一江碧水,万州通过自然修复与人为治理同步进行,在面积约25平方公里、岸线长350公里的消落带上栽种中山杉,探索出了适应水位涨跌的稳定生态系统。
截至目前,万州已在武陵镇、瀼渡镇、大周镇、百安坝街道等乡镇街道的消落区推广栽植中山杉3200余亩,绿化库岸70余公里。
针对消落带地质构造特性,万州区还大力推进城镇消落带的库岸整治和防洪护岸工程,先后实施了万一中至驸马片区、密溪沟至长江四桥、滨江环湖北岸、音乐广场节点以及武陵、新乡、黄柏等消落带综合整治项目,构建长江消落带良性生态系统,打造出靓丽的滨江立体风景线和生态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