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破浪前行天地阔

日期:2019-11-21 来源:万州时报
语音播报

 


  上海绿地集团参与万州高铁新城开发建设。 冉孟军 摄

  记者 汪佳

  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活跃国际合作舞台

  今年6月26日,30个集装箱满载重庆湘渝盐化股份有限公司的纯碱、氯化铵从万州启程,经四川达州至重庆团结村铁路枢纽编组后,向南经广西北部湾出海,通过铁海联运发往越南等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这意味着陆海新通道万州班列实现首发,和传统的江海联运相比,物流时间至少节省14天行程,大大提升了物流效率。

  万州及周边区域有大量商品需要拓展海外市场。与此同时,东南亚的粮食、水果、水产品在万州及渝东北地区、达州市等地也有较大需求,开通陆海新通道成为迫切需要。

  陆海新通道是万州融入“一带一路”的重要途径。2013年,万州港“蓉万”铁水联运集装箱班列同样在此首发。这使成都到上海铁水联运里程缩短至26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也由过去的20多天缩短至现在的15天左右。

  而在此之前,“出川”货物主要依靠长江水运单一方式出海,物流周期长,内陆地区的一些企业不能到世界市场的汪洋大海中击水冲浪。

  万州港口集团有关负责人算了一笔账:成都到万州铁路运输距离全程约500公里,单程运行时间8小时,从综合运输过程看,四川物资通过“蓉万铁水联运班列”出海,比从泸州、宜宾和重庆主城三个港口下水,可节约运输时间3到5天,运费更加低廉。

  大潮既起,势不可挡。2014年,万州开通“陕煤入渝”铁路运输专列;2016年,开通西(安)万(州)铁路集装箱班列以及攀(枝花)万(州)集装箱班列,2019年,达州开行首趟“四川东出铁水联运班列”,达州大宗货物经万州实施铁水联运至“长三角”地区。

  此外,万州围绕铁路、航空、公路综合交通体系,构建物流通道,促进货畅其流。一路向东,依托长江水运,铁公水多式联运的方式,将万州及周边货物送到沿海地区。一路向西,依靠铁路,融入渝新欧国际贸易大通道中,进入俄罗斯和西欧等国家。一路向北,依托向北铁路通道,辐射到东北亚(亚洲东北部地区)等更大的范围,积极为重庆打造内陆开放高地贡献力量。一路向南,依靠铁路和公路网络,辐射湖南、贵州、广西等周边区域。

  不仅打通区外物流通道,还进一步加快区内物流园建设进度,形成集聚效应。目前万州正依附水路、铁路、高速公路、航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推进新田、董家、双河口(高峰)、空港等物流园建设,集聚一批加工、制造、贸易、金融、信息、仓储、物流和服务产业,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优化的资源配置以及信息系统整合等,达到降低物流运营成本,提高物流运作效率和水平。

  发展开放型经济

  收获振兴发展机遇

  开放,让万州汇聚全球要素资源,迈向高质量发展。

  今年,从利比里亚传来消息,万州援利比里亚藤编竹藤编织技术获得利比里亚总统肯定,第六期技术培训顺利结束。

  扎根非洲12年,我区先后派出专家技术人员46人次,为利比里亚培训竹藤编和蔬菜种植学员累计900多人次,改善了非洲人民生活,推动了当地竹藤业和蔬菜种植业发展,扩大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国际影响。项目受到了中利两国政府的高度赞誉,联合国多次委派官员前往考察,获得推崇。《中国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网》《国际商报》以及利比里亚当地媒体多次报道万州援利比里亚竹藤编项目发挥的积极作用。

  这是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培训交流、技术合作的缩影,亦是万州发展外向型经济的真实写照。

  在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州经开区,三雄极光的产品卖到了迪拜、巴黎、伦敦、泰国等;江东机械生产的零部件被用到宝马、奔驰、奥迪等汽车上;制作的船舶螺旋桨销往新加坡、马来西亚、瑞典等十余个国家;施耐德生产的开关销往到新加坡、马来西亚、越南等地;鱼泉榨菜远销美国、日本、澳大利亚、新加坡等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连续十五年榨菜出口量在全国同行业中位列第一……引来一个企业,落地一个项目,带来一个蓬勃发展的新产业,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

  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引进来”是一方面,沿着“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积极“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是另一面,万州一直在行动。仅去年,就成功引进栢丝瑞服装、苏美达服装、友鹏包装、吉沅环保等外贸企业。江南新区引进恒大房地产等外资企业。

  截至目前,万州新增进出口备案企业累计达到243家,已成功培育“鱼泉牌”“雷士牌”“谭木匠牌”“如意牌”“万光牌”“蓝希络牌”等重庆市出口知名品牌6个。

  万州正逐步走向对外开放前沿。目前,正努力打造成渝东北及三峡库区最具影响力的外商投资区,真正实现在全世界做生意。

  要“引进来”,更要“融进来”。万州正主动对接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争取在金融服务、航空物流等重要领域承接项目合作。大力吸引新加坡企业来万投资,推动新加坡企业来万开展离岸、在岸业务,大力发展跨境物流,推动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迅速发展。

  要“走出去”,更要“走进去”。目前万州正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充分发挥盐气化工、新材料新能源、机械电子、纺织服装、食品药品等特色产业优势,重点支持5至10户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成为走出去的骨干力量和重要依托,选择市场容量大、辐射能力强、资源丰富的国家和地区进行制造业、农业、资源开发等领域的投资合作,提高利用国际资源的能力和水平。

  解放思想再出发

  构筑全面开放格局

  日前,一批从土耳其进口的硼砂在万州港江南集装箱作业区上岸后,海关系统信息录入后,进入保税物流中心仓储,如果企业无法一次性全部使用,还可采用“一次性报关,分批出货”的方式进行仓储,如此可节省仓储和运输成本。

  万州保税物流中心(A型)是三峡库区首个保税物流中心,有效填补了三峡库区保税物流服务空白,提升了全区对外开放的层次与水平。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万州保税物流中心共存储货物近万吨,先后承接了重庆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重庆三峡技术纺织公司、重庆携勇物流有限公司等业务。

  坐落于万州保税物流中心旁边的国际商品展示展销中心,可以让万州乃至三峡库区的老百姓在家门口购买到进口商品,体验到海外代购的便宜,真正实现“买全球、卖全球”。

  距离保税物流中心不远处,来自巴西、泰国、越南等国家的进口粮食从国家进境粮食指定口岸上岸,过去一年,累计转运进口粮食50万吨到成都等城市。

  万州虽然地处内陆,却有着开放包容的优良传统,始终坚持全面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加快建设内陆开放高地,全力做好以开放为主题的时代答卷。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万州班列今年正式启程开往东南亚,国际客运包机航线飞往泰国、柬埔寨,万州援利比里亚竹藤编织项目已进行了十余年……开放,让“万川毕汇”合力再现,开放,让“万商云集”活力再现。

  如今,万州努力奔跑在内陆开放高地建设中,真正实现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新一轮的改革攻坚已全面铺开——

  路上跑得快,天上飞得高。今年,万州机场年旅客吞吐量突破100万人次,这距离万州机场由临时开放转向正式开放又迈出了关键性一步。一直以来,我区认真落实国家口岸发展规划,以把万州机场建设为国家航空口岸和三峡库区“空中门户”为目标,以升级改造万州机场为载体,不断推进航空口岸开放。目前,万州机场申报国家口岸开放2020年度审理计划已由市口岸和物流办正式上报国家口岸办,目前正加快推进口岸开放可研报告的编制工作。

  综合保税区前期申报工作正有序推进,整个工作坚持申报、建设、招商三线并行,加快推动国家审批程序,及时推动主体工程建设,增加入区项目储备,力争早日获批。

  思想上重视,行动上有力,外向型经济进一步得到优化,对外开放水平将得到全面提升。

  如何让通关越来越便利?我区如此在做:推行检验检疫一体化、无纸化、审单放行、“三互”、关检合作“三个一”、“单一窗口”等通关便利化政策和免收出入境检验检疫费、指导自贸协定原产地签证等优惠政策,促使榨菜、罐头、冻肉、酶制品以及猪鬃等重点产品出口态势向稳。

  如何吸引外商来万州投资呢?“从项目引进到落地建成,再到日常运行,他们的贴心服务,让我们拥有深耕万州的信心。”施耐德作为一家引进的外资企业,其相关负责人坦言,万州政府部门点对点帮扶企业,并且定期现场调研,了解企业发展难题,及时协调解决问题,更是简化办事流程,特事特办,让他们坚定了投资的决心。

  同时,从精简行政审批,到健全三级服务平台,再到深化网上审批改革,进一步加大了“简”的力度、强化“管”的能力、提升“服”的水平;积极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定期召开银企对接会,指导企业申报融资项目,努力解决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强化生产要素保障,做好水、电、油、煤、气、运等协调调度工作,尽力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等,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促进经济社会转型创新发展,让投资环境软下去。

  擂响战鼓催征程,不需扬鞭自奋蹄。未来的万州,将以更大的自信和智慧实施开放战略,谱写新的“开放史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