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部门街镇

城乡学校融合发展 闲置校舍合理利用 万州农村教育迎来新机遇

日期:2022-12-08 来源:万州时报
语音播报

本报讯 (记者 吴雅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不少农村家长选择进城务工、经商,因此,很多农村孩子也随着选择进城读书,也有不少农村家庭选择在城里买房居住,创造条件保障孩子进城读书,因此,最近几年农村学校的学生越来越少,个别学校甚至出现了闲置,面对“城市挤、农村空”的现象,万州应该怎么样去解决?12月5日,区教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近年来,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这个问题,下了很大的功夫解决这个问题,采取了一系列有力的措施,而且还会一直坚持下去。

抓城区学校学位增加。据悉,我区健全以区政府为主导的中小学校建设机制,保障足够的义务教育学校用地;同步配建城镇新建住宅小区学校,确保配套学校建设与住宅建设首期项目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交付使用;完善万州经开区、渝东新区范围内新建、改扩建学校项目,实施“交钥匙”工程;房地产开发小区配套学校建设项目,实行建设方案联审联批制度。2022年累计增加公办幼儿园学位1100余个,小学学位3200余个。初中学位600余个,高中学位700余个。

抓农村学校质量提升。全面实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统筹考虑城市建设、计划生育新政、流动人口变化趋势优化乡镇校点布局,不断缩小城乡、校际差距。通过公开招聘、小学全科教师安置、地方教师专项培养等形式选拔录用优秀乡村教师,近5年,我区每年都会招录200余名教师充实乡村教师队伍。创新方式、科学有序推动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实施方案落地见效,促进校长、教师合理流动,逐步缩短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质量差距。

抓城乡学校融合发展。据介绍,全区努力推动的集团化办学,不是为了把某一所学校做大做强,而是想要充分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提升农村学校的办学水平。以鱼泉初中为例,自从有了万州中学的引领,通过打造“六个一”特色项目工程,使鱼泉这所农村学校焕发出新的生机,本地学生不断“回流”,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这就是看得见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抓闲置校舍合理利用。大量农村学生涌往城区以后,一些原来热闹的乡村学校出现闲置。这些闲置学校如何有效利用?万州区中小学实践基地的做法给出了很好的回答。通过各方努力,我区将原来的小周初中打造为综合实践基地,构建了具有本土特色的课程体系,涉及专题教育、科学实践、艺术熏陶、素质拓展、劳动体验五个模块120余门课程。建设了三峡移民馆、环保教育馆、法治教育馆等13个主题馆和沙画室、陶艺室、BIT实验室等10个培训室,开设了攀岩、水上趣桥、真人CS等90多个素质拓展项目。为全区中小学生提供了课外实践教育活动场所,切实加强实践活动育人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