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区住建委《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 规划(2021—2025年)》

【部门解读】区住建委《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近日,《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规划》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规划》编制背景
“十四五”时期,是万州区进一步完善区域中心城市功能的重要五年,为构建系统完备、高效实用、智能绿色、安全可靠的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明确“十四五”时期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和重点建设任务,按照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区住房城乡建委会同有关单位组织编制了《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二、《规划》编制依据
依据《重庆市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等文件,结合万州区实际,制定本规划。
三、《规划》范围及期限
规划期限:2021年至2025年。
规划编制范围:主要为万州中心城区(含万州经开区)。
规划适用范围:指导“十四五”时期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是区政府制定年度项目建设计划、建设主管部门争取项目资金、建设单位实施项目建设、房屋征收部门实施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等工作的重要依据。
四、《规划》目标和主要任务
到2025年,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水平进一步提升,基本建成“交通互联互通、环境友好宜居、生活品质精美、能源均衡保障、城市智慧高效、城市安全韧性”的现代城市基础设施体系。
(一)建立互联互通的城市交通网络。
完善城市道路交通网络,优化公共交通体系,提速城市停车场建设,提升慢行交通品质。规划至2025年,新建改建快速路和主干路71千米、次干路和支路69千米、桥梁和隧道8千米,道路综合整治47万平方米;优化公交线网覆盖,公交站点300米建设用地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场站建设,规划布局公交场站38处;提速城市停车场建设,停车泊位数达到19.02万个。规划实施长江二桥北桥头至高铁连接道工程、渝巴路东二段、青杠塝综合枢纽工程等93个重点项目。
(二)构建环境友好的市政环卫体系。
推进城市供水、排水、固体废物处理、公共厕所、城市照明等民生工程建设,补齐市政环卫设施短板。规划至2025年,城市供水水质综合合格率不低于98%,城市污水处理能力达到35.75万立方米/天,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理处置率达到100%。规划实施江南水厂及配套管网工程、江南(密溪沟)污水处理厂工程、万州电厂污泥掺烧、家庭厨余垃圾处置等43个重点项目。
(三)提升城市生活和生态环境。
加快海绵城市、城市综合管廊、生态园林城市、碧水生态廊道打造,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提升城市绿地总量。规划至2025年,建成区海绵城市面积比例达到45%,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4.07%。规划实施西山公园改造工程、北滨公园、太白岩山顶公园(梅园)等31个重点项目。
(四)健全安全高效能源保障体系。
持续推进电网设施建设,完善天燃气输配体系,保障能源供应稳定可靠。规划至2025年,配电网供电可靠率达到99.99%,城市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5%。规划实施热电中心、三峡水利万州燃气发电、五桥储备站、综合能源站等14个重点项目。
(五)布局新型智慧城市基础设施。
完善信息基础设施,推进5G通讯网络建设,建成投用“智慧万州”工程。规划至2025年,5G基站达到4448个。规划实施渝东北云数据中心、“智慧万州”等5个重点项目。
(六)构建坚韧有效的防灾减灾体系。
提升城市防洪、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应急避难保障水平,城市安全保障更加有力。规划至2025年,城市市政消火栓建有率达到100%、完好率不低于98%,固定应急避难场所不低于141个。规划实施陈家坝大河社区汪家沟山湾塘整治工程、苎溪河综合治理工程、三峡库区综合应急救援指挥中心等18个重点项目。
五、核心举措
问:城市基础设施范围广泛,《规划》涵盖了哪些基础设施?
答:城市基础设施分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和社会性基础设施两类,工程性基础设施一般指能源供应、给水排水、交通运输、环境保护、防灾安全等工程设施,社会性基础设施则指文化教育、医疗卫生等设施,我国一般讲城市基础设施多指工程性基础设施。本《规划》中的城市基础设施主要为工程性基础设施,包括城市交通、市政环卫、生活环境、能源保障、智慧城市和防灾减灾等6大板块,覆盖城市道路、公共交通、城市停车场、慢行交通、城市供水、城市排水、垃圾处理、公共厕所、城市照明、海绵城市、综合管廊、生态园林、清水绿岸、城市电网、城市燃气、智慧城市、城市防洪、应急救援、防震减灾、应急避难、人民防空等21个子项。
问:为缓解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规划》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由于受地形限制、汽车保有量增加等原因,万州中心城区交通拥堵呈上升趋势,为改善城区交通状况,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有:一是完善城市路网体系,规划实施渝巴路、南北滨江路下延段、都历隧道等项目,二是实施重点区域疏堵工作,规划实施北滨大道拓宽改造工程、青杠塝综合枢纽工程等项目;三是开展跨江通道前期研究,做好万县长江大桥复线桥、万州长江二桥复线桥等规划预控工作。
问: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规划》提出了哪些举措?
答:停车泊位总体缺口较大、配建停车位比例低等因素是导致停车难的重要原因,为缓解停车难问题,规划提出的主要措施有:一是改善停车供给结构,规划形成以配建停车场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停车位为补充的区域差异化停车供给体系。二是增加停车泊位供给,规划新建一批停车场,并通过闲置土地改造、绿化改造等方式提高停车泊位供给;三是提高服务水平,规划建立智慧停车数据库及信息化平台,提高泊位利用率及服务水平。
问:“十四五”期间,万州区有哪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答: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区住房城乡建委以提升区域中心城市能级为目标,严格落实上位规划明确的目标任务,并参阅了《万州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等相关领域的专项规划,在充分征求交通、市政、能源、通讯等行业主管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确定“十四五”时期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规划中明确的城市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共204个,总投资估算约330.26亿元,各项目具体的建设内容、规模、时序、总投资,可以在《规划》的附表中查看。
问:如何保障《规划》顺利实施?
答:“十四五”期间,万州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任务重、投资大、挑战多,为确保完成各项规划目标任务,主要的保障措施有:一是强化依法依规实施,加强规划的实施管理,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和权威性;二是强化重大项目支撑,坚持以规划确定项目、以项目落实规划,将规划的重大项目具体落实到年度重大项目实施计划;三是强化资金保障,充分发挥政府和国有投资平台在城市基础设施中的主力军作用,并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投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四是强化人才保障,以城市基础设施高质量发展需求为导向,努力建成基础设施建设高端人才集聚区、青年人才荟萃区。五是强化监督考核机制,落实项目建设监督考核机制,确保安全生产,保障工程质量,保证建设工期。
六、专家视角
区住房城乡建委重点办主任呙冶相表示:“《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聚焦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坚持“一尊重五统筹”,优化基础设施布局结构、功能模式,对城市交通、市政环卫、防灾减灾等方面的重点建设任务作出安排部署。《规划》明确,万州区将积极推动基础设施重点项目建设,不断提高基础设施服务水平和质量。下一步,万州区将加快完善一批与民生密切相关的重大基础设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七、政策咨询渠道
咨询部门:区住房城乡建委重点办
咨询电话:023-58250146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