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不断简化政务办事流程 优化营商环境软实力 构筑高质量发展硬支撑

前不久,在万州开办农业公司的向先生捧着现场打印出来的营业执照,一个劲儿地点赞道:“以前开办企业要跑多个地方,整个环节下来得花上好几天时间,现在可真是方便,只需在一个窗口填写一份申报材料即可,3个小时不到就办好了。”
让向先生惊喜的不止于此,系统还自动“打包”了他新成立企业的信息给相关部门,同步办完了公章刻制备案、税务发票申领、银行预约开户、社保备案、公积金备案等业务,让他体验到便捷又贴心的高效服务。
据了解,在深化“放管服”改革实践中,我区紧紧围绕转变政府职能、深化简政放权、创新服务方式,坚持以集成服务、优化审批为核心,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全面推进“一窗综办”改革,着力营造便民、高效、廉洁、规范的政务服务环境。
“一窗综办”让市民不再多跑路
过去,创业者们需要提前做好功课或者到现场咨询,依照流程前往职能部门办理,即便处理地集中在政务中心,也要面对众多职能窗口和纷乱繁琐的表格,常常让人一头雾水。
个体户陈成准备开一家出版物零售店,他需要申请《营业执照》《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等,涉及市场监管、新闻出版等部门。在我区政务服务大厅实施了“一窗综办”之后,陈成在一个窗口就办理好了自己需要的执照。
“太方便了!以前办证要来回跑好多趟,现在一个窗口就能办理所有事情。”张烽满脸笑容,频频为便民服务点赞:“窗口人员很有耐心,帮我逐项讲解,一次性讲清楚,特别感谢。”
据了解,近年来,我区梳理进驻“综合窗口”涉及的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编制《“一窗综办”事项受理材料标准化手册》,列明依据条件、流程时限、收费标准、注意事项等内容,明确需要提交材料的名称、依据、格式、份数等,并提供规范表格、填写说明和示范文本,推进“一窗综办”流程和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为群众和企业办事提供明确清晰的指引。并在区级政务服务中心设置无差别综合窗口和分领域综合窗口89个,其中涉及区档案局、区新闻出版局、区教委、区经信委、区民政局、区司法局、区财政局、区人力社保局、区商务委、区文化旅游委、区应急管理局、区气象局、区科技局、区烟草专卖局、区农委、区林业局、区消防救援支队、区卫健委的261个审批事项纳入4个无差别综合窗口办理;在开办企业、工程建设项目、不动产登记、税务服务、公安服务、医保社保就业、交通服务等领域设置分领域综合窗口85个,一窗受理事项比例达89%。
除了线下“一窗综办”,我区还积极推动线上“一网通办”,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让政务事项办理“一次都不用跑”成为常态。随着审批流程的不断优化和线上“渝快办”政务服务平台的不断升级,企业和群众办事越来越快,越办越愉快。目前,全区依申请类事项承诺办结时限压缩比例达82.77%,平均跑动次数达0.24次,全程网办率达76.1%,行政许可全程网办比例82.3%。
周六“不打烊” 服务更暖心
“平时工作日太忙,抽不出时间办理相关手续,得知政务大厅周六开放业务办理后,我们就提前预约了,星期六上午来到大厅领到了营业执照,我感到十分满意!”日前,万州一家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丁丽丽女士从区政务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手中领到了变更后的营业执照,对这一便民举措连连称赞。
据介绍,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助企纾困、方便群众,我区梳理了190项政务服务“周六不打烊”窗口首批办理事项清单和41项“7×24”小时首批自助办理事项清单,更好的满足企业和群众错峰办事需求,努力解决工作时间“没空办”、休息时间“没处办”的难题。
据了解,“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采取预约制,属于延时服务清单中的内容都将无条件收件受理;企业和群众申请的延时服务事项,如当场无法办理的,可顺延至延时服务时间后第一个工作日起算办结时限。同时,延时服务中,因个别事项较为复杂而无法直接收件受理的,窗口工作人员提供相应咨询服务。无法现场解答的,窗口工作人员做好信息登记,于延时服务后第一个工作日回复申请人。
除了“周六不打烊”延时服务外,为让群众办理生活方面的事情少跑路,我区还在城乡全面推行“就近办”,社保、医保、民政、婚育生育等120余项政务服务事项实现了“应放尽放”。还梳理了机动车检验合格标志核发(六年免检)、机动车驾驶证补换发、代开税务发票、社会保障卡申领等36项“政务+邮政”帮办代办事项,全区52个邮政所开通帮办代办服务,2022年以来,共帮办代办“政务+邮政”事项服务40000余件。为解决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实际困难,开发了“残疾人证预审核”系统,并通过邮政上门照相、收件和寄证以及医院“容缺受理”等配套服务,实现轻中度残疾人办事只跑一次,重度残疾群体在家就能享受上门新办或换证等服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