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MB1D67102P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4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社区居民身体健康提供安全、有效、便捷、经济的社区卫生服务。业务范围:为社区居民提供健康教育、预防、保健、康复等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天子路1002号 | |||
法定代表人 |
张顶全 | |||
开办资金 |
1022(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828.77 |
1022.17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从业人数 |
67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深耕人才建设,打造高素质专业化队伍中心现有职工67人,专业技术人员57人。本年晋升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2024年度公招1人、遴选2人、招聘2人。获得重庆市优秀基层卫生专业技术人才1人。区内进修学习3人、中医转岗培训1人,市内交流学习1人。东西部协作山东省梁山县支医1人,重庆市两江新区支医1人,区内县聘乡用下沉儿科医师1人。 二、精细财务管理,为中心可持续发展赋能 (一)财务管理 1.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完善了《三重一大管理制度》《预算业务管理制度》《审批控制制度》《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固定资产管理》《药品、器材管理》等制度36个。 2.增收节支 (1)压减办公费及水电气费。 纸张使用:推行无纸化办公,限量控制日常办公用品。办公费7.96万元,较上年下降0.7万元,下降率8.08%;(2)水电:办公室人走灯灭,上班后1小时开空调,下班前一小时关空调。水费较上年无浮动,电费较上年增加37.92%(主要是病人增加较多以及新院施工增加电费)。 (3)零星维修:坚持自己动手维修的原则,采取集中维修的办法,合理收取工时费。维修(护)费5.23万元,较上年下降42.84%。 (4)一次性耗材:13个品规的耗材议价,单价平均下降13.88%。 3.压减差旅费。差旅费1.81万元,较上年下降4.74%。 4.压减人员支出。在编人员绩效下调20%,临聘人员绩效下调10%。 (三)经济运行 1.资产总额1049.24万元,较上年增加54.10万元,增长率5.44%; 2.负债总额27.07万元,资产负债率2.58%,较上年下降139.30万元,下降率83.73%。 3.收支情况: 全年总收入2190.82万元,较上年下降212.55万元,下降率8.84%。全年总支出:1999.94万元,较上年下降335.91万元,下降率14.38%; 2024年度累计收支结转结余190.88万元,较上年增加125.07万元,增长率190.04%。其中基本结余109.63万元,较上年增加43.82万元,增长率66.59%;项目结转81.25万元。 三、提升医疗质量,夯实内涵建设根基 (一)医疗服务情况 1.2024年门诊人次79647人次,较上年增加30652人次,增长率62.56%; 2.2024年住院人次1662人次,较上年增加575人次,增长率52.90%。 (二)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增设住院病区医护管理负责人,优化管理架构,严格落实院科两级管理。调整了医疗、护理、医技等管理组织,进一步明确责任、细化职责、落实任务,以强化体系和制度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三)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进一步健全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规范诊疗行为。医疗文书书写严格执行《病历书写规范》要求,每月开展住院病历质量督查、处方书写点评,数据....落实全过程监督,补齐各环节短板。 (四)推进分级诊疗。以分级诊疗建设为抓手,与区第一人民医院加强沟通协作,定期召开医联体工作座谈会,成立联合病房。建立心电远程诊断网络,全年诊断789人。落实上下双向转诊工作,全年上转40人,接受下转4人。 (六)加强医防融合。建立慢性病一体化门诊,家庭医生、公卫人员同室工作,职责分工得到进一步明确和细化,团队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使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服务更加深得人心。 四、做实公卫服务,筑牢居民健康防线 (一)加强组织管理的建设 一是调整组织机构,主要领导亲自负责,分管领导具体负责,全年召开专题会、推进会等各类会议12次,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协调解决困难和问题,合力攻坚。二是成立工作专班,印发《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专项整治提升行动方案》,对标对表全力整改,持续提高服务质量。三是强化业务培训。组织公共卫生人员集中学习《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第三版,考试3次,促进公卫人员熟悉掌握服务规范,提高服务水平。年初组织考试 80分以上的占比14.81%,经过学习培训后增长至90.00%。四是严格绩效考核。每月对项目任务完成情况和实施效果进行量化考核,结果作为绩效发放依据。共考核职工27人次,扣罚绩效30561.00元。五是修订制度职责30个。 五、严抓医保监管,规范运行提质增效 (一)医保基金使用情况 医保全年总额核定费用居民239.27万元,职工150万元,其中职工申报250.41万元,同比增长33.03%;居民申报323.03万元,同比增长45.50%。门诊病人次均费用38.02元,同比下降9.92%;职工住院次均费用2857.38元,同比增长23.27%,医保范围内住院次均费用2740.16元,同比增长25.33%,住院统筹报销率82.06%,住院自费率4.10%,住院人次人数比1.2129,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率85.57%,本地化就诊率92.69%;居民住院次均费用2687.35元,同比增长20.44%,医保范围内住院次均费用2561.63元,同比增长21.96%,住院统筹报销率71.37%,住院自费率4.68%,住院人次人数比1.1871,医保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率85.57%,本地化就诊率85.42%。 全年办理两病1723人次,累计办理5595人次,同比增加11.74%。按人头报销2.24万人次,同比增加75.00%,其中高血压1.75万人次、糖尿病0.49万人次,同比增加53.13%; (二)加强医保基金监管 1.完善医保制度 修订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医保患者实名就医管理制度》《医疗费用清单管理制度》《医保内控自查制度》等医保制度12个。 2.加强医保培训学习 对医务人员医保政策、医疗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强化培训,加强规范化管理,不断提高政策执行能力和管理能力,全年共组织7次医保政策及法律法规培训,观看警示教育片2次,累计覆盖240余人次,组织医保基金宣传活动1次,发放宣传折页400余份,门诊共济改革政策问答手册500余份,公众号宣传2篇。 3.加强自查自纠 全年共随机抽取了189份归档病历,利用信息系统数据等方式自查发现部分存在医疗文书书写不规范、过度医疗、违反价格规范等8类违规行为,涉及违规金额8059.06元。建立整改台账18个,整改落实18个,退回违规基金8059.06元,全年无罚款。约谈医生35人次,处罚医生11人次,扣罚绩效8059.06元。 六、攻坚项目建设,提升硬件支撑能力 (一)消防整改项目: 总投资150.00万元,资金池资金150.00万元,消防整改项目工程招标101.68万元,购置消防设备35.99万元。2024年10月已通过初步验收。 (二)业务用房改造项目:总投资450.00万元,资金池资金360.00万元,自筹资金90.00万元。完成设计、审图、预编预审、招标等前期工作,现正在施工阶段。计划2025年6月竣工并搬迁投入使用。 (三)增添医疗设备: 1.购置公卫智能体检系统9.8万元。 2.购置肺功能仪定标筒、便携式彩色多普勒超声系统、电脑中频治疗仪、动态血压检测仪、体外振动排痰机、空气压力循环治疗仪、心电监护仪等设备12.58万元。 3.争取重庆市县域医共体设备更新项目采购彩超、CT、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总额310.00万元,其中80%由中央资金解决,20%由单位自筹。 七、厚植医德医风,弘扬医者仁心精神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抓实党建引领,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以清廉文化建设为基础,以医德医风、行业作风和制度建设为抓手,深入推进医药领域腐败问题集中整治,扎实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专项整治等各项重点工作。对照《医疗卫生机构制度建设指导性目录清单》要求,结合实际不断建立完善“明确党委主导地位、医院管理决策机制”等六类规章制度58个。 举办医德医风暨行业作风建设专题培训2期,重点学习《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重庆市医疗机构工作人员规范》等政策法规,增强“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思想觉悟意识,筑牢道德防线。退还病人红包400元,处理各类投诉2起。获锦旗1面、表扬信1封。患者满意度由92.00%提升至95.20%。 八、严守安全生产,筑牢中心发展基石 严格落实“日排查、周检查、月督查”机制,全年共排查安全隐患29个,全部整改落实,整改率达100%。通过常态化排查,有效消除了各类安全隐患,为中心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保障。组织消防安全培训及应急演练2次,参与人员达130人次,进一步提升了全体职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迅速、有效应对。层层压实安全责任,全年签署安全生产责任书67份,明确各科室、各岗位的安全职责,形成全员参与、齐抓共管的安全管理格局。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安全生产工作,全年听取安全汇报12次,主持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会议12次,研究部署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项措施落到实处。组织职工防诈骗学习2次,通过全体职工的共同努力,2024年全年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为中心高质量发展营造了安全稳定的环境。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有效期自2023年10月31日至2028年10月3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全年无诉讼和有效投诉等情况发生。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谢玉兰 联系电话:191****3912 报送日期:2025年03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