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MB0X729521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万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万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为公共就业和人才交流提供服务保障。主要职责:贯彻落实就业创业和失业保险法律法规政策,开展职业培训,提供就业创业指导和服务,承担人才交流服务工作。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天城大道709号社保中心 | |||
法定代表人 |
黎伟 | |||
开办资金 |
413.1(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万州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413.7 |
407.6 | |||
网上名称 |
万州区就业和人才中心 |
从业人数 |
60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2022年,在区委编办和区人力社保局的悉心指导下,我中心认真贯彻落实《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事业单位登记管理暂行条例实施细则》及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坚持“高标准、严要求”的工作思路,按照核准登记的业务范围,较好地完成了事业单位登记工作。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2022年,在区委、区政府和区人力社保局的坚强领导下,在市级部门的正确指导下,全区就业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力以赴化解经济下行巨大冲击,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充分就业,各项任务如期完成,就业形势持续稳定。 一、聚焦目标任务。一是就业方面。全区城镇新增就业3万人,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就业1.45万人,城镇就业困难人员就业7010人,5200名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率95%(其中:456名贫困生100%)。二是创业方面。为1636家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亿元,带动就业3770人。三是培训方面。组织职业技能培训1.03万人次。四是公共服务方面。发布职位信息5700余条,开展职业指导3.9万人次,职业介绍成功1.1万人次,职业技能提升培训补贴线上申报率100%。五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方面。脱贫人口转移就业50322人,易地扶贫搬迁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9322人,公益性岗位托底安置脱贫人口就业4940人。 二、聚焦就业保障。一是抓好高校毕业生就业。上半年组织万开云人社部门联动在万高校,开展“筑梦渝东北·就在万开云”等大学生就业创业活动16场,466家单位提供岗位1.2万个,意向就业1820人;下半年升级打造为“筑梦大三峡·就在渝东北”活动品牌,并组建渝东北大学生就业创业联盟,支持大学生创业项目131个,服务6500人次,新增见习基地119个、累计建成385个,提供岗位3152个、见习人数592人。针对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开展专项招聘会、进社区活动等10余场,培训高校毕业生1100人次。二是抓好农民工就业。组建春节前后农民工稳岗复工专班,春节期间区外返乡农民工15.8万人应返尽返。充分发挥各类平台作用,开展劳务经纪人培育610人,3个驻外劳务站带动就业1.1万人,5个农民工返乡创业园入驻企业438家,带动就业5710人,扶持帮扶车间39个(新建8个)吸纳就业863人。全区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39.7万人,回引农民工返乡就业创业6312人。三是抓好脱贫人口就业。开展“脱贫人口就业指导暨政策宣传月”等脱贫人口专项活动18场,提供岗位1万个。四是抓好其他重点群体就业。积极开展就业援助月、春风行动等专场活动,开发退役军人公益性专岗,帮扶残疾人、退捕渔民等重点群体就业2666人。 三、聚焦乡村振兴。一是持续深化鲁渝协作。采取组织“点对点”送工、创建就业帮扶基地、开发公益性岗位等举措,帮扶农村劳动力就业1410人(其中:脱贫人口就业533人),转移山东济宁等地就业88人,山东帮扶培训366人(其中:脱贫人口296人)。二是持续强化对口帮扶。建立劳动力供应双向互动调配协作机制,推进就业信息共享,开展定向招聘、定岗培训。两江新区为万州区提供就业岗位400个,实现转移就业100人,组织师资来万开展培训381人;对口帮扶西藏察雅县,开展网络招聘,15家企业提供就业岗位56个,意向就业10余人。三是持续优化定点帮扶。重新选派驻村人员3名,安排10万元支持村产业整改,常态化开展党建帮扶、入户排查和消费扶贫等工作。 四、聚焦发展大局。一是民生保障到位。兑现灵活就业人员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补贴、一次性就业补贴、低保就业补贴、培训补贴、跨区域交通补助、失业保险金等政策资金1.4亿元,稳定4050、脱贫人口、下岗失业等就业困难人员6.2万人。二是助企纾困到位。组建专班走访企业600余家,兑现单位社保补贴1208万元、70家,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111万元、36家;为市场主体贴息2564万元、4406家,兑现失业保险稳岗返还3001万元,惠及单位4416家、稳岗9.7万人;阶段性降低失业保险费率减征失业保险费7429万元,惠及单位8314家;208家企业申报缓缴失业保险费累计221万元。三是资金监管到位。梳理收集中心所涉资金项目48项,并对部分资金项目进行了内部稽核。全年共兑现就业专项资金1亿余元,使用率达到95%以上,追回违规享受失业保险待遇、就业专项资金等217万元。 五、聚焦公共服务。一是人力资源服务。今年新发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15家,总数达75家,年产值达11.7亿元;组织开展人力资源服务从业人员职业技能提升培训4期、170人;规范重庆三峡人力资源产业园运营管理,产业园现入驻企业53家,累计营收10.83亿元、税收943万元;全区人力资源信息平台动态更新数据103万,更新率99.67%。二是就业服务。搭建线上线下用工求职平台,举办招聘会61场,1422家次单位提供岗位4.2万个次,入场求职3.8万人,意向就业0.82万人。首届“三峡人才节”网络引才活动,参会企业380家,提供岗位8152个,参与人数1.2万人,意向就业2312人。新建汇杰零工市场,实现零工临时务工551人次;开发防疫临时性公益性岗位92个,服务防疫公益性岗位人数总计383人。免费提供档案提取和查阅服务,全年接收1.3万份、转出0.25万份,受理咨询1.6万人次。保障区内重点企业用工5900余人。三是创业服务。聘任区级创业导师25人,5家创业孵化基地累计孵化企业867 家,带动就业5863人。开展创业论坛、创业大赛等活动25场,万州区“齿刻云端”项目获重庆市第六届“渝创渝新”创业创大赛决赛青年创意组第一名、“同柑共创”项目获乡村振兴组三等奖;“江来好烤鱼”项目获第二届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创业创新大赛一等奖、“龙驹山地芦花鸡”项目获三等奖;首届“万达开云”大学生创业创新大赛我区选送5个项目全部获奖。四是培训服务。主动对接企业用工、培训需求,向重点帮扶的乡镇企业输送技能人才86人,组织脱贫人口培训763人,开展以工代赈技能培训37人,指导用工企业培训1034人。五是政务服务。设置“一窗综办”“川渝通办”窗口,代收代办四川事项6928件;实现失业金申领等业务预约办理机制,灵活提供周末不打烊、7×24小时自助办理等服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12500101MB0X729521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无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无 |
填表人: 苏建胜 联系电话:186****4960 报送日期:2023年03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