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日期:2023-06-21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MB0U7244X2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开展曲艺曲种研究传承,促进曲艺事业发展。主要职责:开展曲艺的研究传承、保护推广,提供相关公益演出服务。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天城大道707号2楼

法定代表人

何菊芳

开办资金

129(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28.7

133.82

网上名称

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重庆市三峡曲艺团)

从业人数

2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无更改

一、 业务工作成绩斐然: (一)精品创作工作有序开展,圆满完成演出任务 2022年,中心以创作促发展,积极打造原创曲艺节目,先后创作了四川竹琴《江姐进城》、曲艺表演唱《黄柏新风》、群口快板《放歌二十大》、百人竹琴《唱赞二十大》、小品《情满果园》、相声《重庆叫卖》、歌伴舞《山笑水笑人欢笑》、民乐合奏《好春光》等多个新创节目。 2022年,中心参加了各类演出活动共计153场,先后参与万州区2022年春节惠民晚会、 “唱支山歌给党听 党的历史代代传”开州区送戏下乡文艺演出、“强国复兴有我”2022年万州区文艺惠民展演、“多彩非遗 欢度国庆”2022万州非遗文化生活节、曲艺进军营——走进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三大队、三峡曲艺国庆专场演出等,持续开展2022年“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万州区送文艺演出进基层活动,赴万州周边各镇乡、社区、街道、学校等,为基层群众宣传传统文化、带去丰富多彩的文艺演出,助力乡村振兴,全体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圆满地完成任务,受到上级部门及演出当地领导和群众的高度赞扬。 (二)积极参加国家及重庆市级各类比赛活动 2022年,中心积极培养青年演员及打造节目参加各类比赛,谐剧《我的母亲叫二妹》获得第十二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新人奖入围、四川竹琴《江姐进城》参加了第八届重庆市曲艺大赛,目前已进入到决赛,正在全力开展排练,力求在比赛中取得佳绩。协助组织部指导望江路社区、天台社区书记用曲艺评书的演讲方式,参加“喜迎二十大 建功新时代”万州区社区党组织书记擂台比武,获得第一名、第二名。 (三)持续开展文化惠民品牌活动,参与举办各类文化活动,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汇演 2022年,中心积极参与开展实施各类演出,助推文旅融合、乡村振兴、成渝双城经济圈、万开云一体化发展,今年,中心继续开展文化惠民品牌——南浦剧场“三峡曲艺周周演”文化惠民演出、三峡曲艺进游轮“南浦书场”文化惠民演出,每周四、周五免费为市民和游客进行曲艺节目展示,把品牌文化优势与全民艺术普及和观光旅游项目相结合,助推了万州文旅融合,同时,中心还开展了“三峡曲艺周周演”线上演出,在无法开展线下演出时,通过节目录制网络播放,丰富市民精神文化生活。 今年,中心积极参与各类文艺汇演,参加了2022中曲协主办的第四届“走马杯”讲好中国故事曲艺节目网络展播;“强国复兴有我”2022年万州区文艺惠民展演;“多彩非遗 欢度国庆”2022万州非遗文化生活节,开展我区传统曲艺节目的普及与推广,增强我区曲艺氛围营造。 (四)夯实“中国曲艺之乡”后续工作 提升完善曲艺传承基地功能 今年,中心为夯实“中国曲艺之乡”后续工作,策划打造国家级品牌曲艺活动——2022年长江流域曲艺艺术创研交流活动,品牌活动分为“诗画三峡行”曲艺创作采风活动、何菊芳曲艺演唱会、“深入生活 扎根人民”演出培训活动、“壮美长江 诗画三峡”创作研讨会、“见证三峡 礼赞万州”作品征集、成果展示等6项子活动,方案已上报中国曲协,各项筹备工作已就绪。受疫情影响,调整到2023年年初举行。 同时,中心持续搞好曲艺传承阵地建设,积极发展万州区曲协会员,中心派出多名员工并整合民间曲艺艺人,对各16个基地的幼儿、中学生、成人等不同阶段人群进行人才培养、传承及兴趣式教学,常态化开展四川竹琴、金钱板、四川清音、琵琶弹唱、川东盘子等多个曲种的传承教学活动,培养曲艺后继人才;配合基地积极开展曲艺节目创作,特别鼓励基地创作大型群体曲艺节目(如:课间操、广场舞等),能在一定群体范围内扩大影响、推广展示;协助基地参加各级各类比赛、展演活动,鼓励社区基地到室外传承。 (五)持续做好国家级非遗项目“四川竹琴”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 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四川竹琴的保护传承单位,中心积极开展四川竹琴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工作,编辑出版了《四川竹琴(重庆)传统曲目曲谱选》,将已搜集整理的20部优秀传统剧目进行记谱、整理,并进行传统剧目教学,由青年演员进行学习传承,并录制音视频,为四川竹琴的保护传承积累了宝贵的资料,同时,开始第二轮传统竹琴经典曲目的搜集整理工作,进一步做好传统剧目的保护工作。 (六)开展各类文化帮扶、抗击疫情志愿服务 今年,中心具体实施了由中央文明办、中国文联主办的“第八届全国道德模范故事汇基层巡演走进万州、开州”,邀请到叮当、凌淋等曲艺名家赴万州、开州两地,与本地曲艺工作者开展交流演出,丰富了两地群众精神文化生活,让库区曲艺资源得到展示,既增强了我区文艺舞台的精品度,又加深了文化交流,持续扩大了我区作为“中国曲艺之乡”影响力和美誉度。 中心认真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活动;今年以来,先后参与开展了曲艺进校园、进军营、进社区传承教学活动,在何其芳广场、万州区职教中心、王牌小学、武警重庆总队船艇支队三大队等地开展曲艺大讲堂和曲艺展示活动,吸引了众多学生和曲艺爱好者参与其中,扩大了曲艺覆盖面和影响力。全年中心共有10名同志深入全区20个乡镇、社区实施文化帮扶,文艺志愿者通过实地教学、网络教学进行文化培训或指导。 2022年,中心员工牢记文艺工作者使命担当,投身疫情防控工作中, 10多名职工,参与到文旅委系统、所在街道、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开展疫情防控宣传、核酸筛查、闭环转运,下沉一线,为抗击疫情作出贡献。 (七)深化单位内部管理机制,不断强化财务、人事方面管理 今年中心对单位各项规章制度进行了梳理,对不符合当下工作的条款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中心严格班子人员的明确分工及演职员工明确任务,严格执行内控管理,做到奖惩分明,政令畅通。 (八)做好文艺名家工作室日常管理工作 今年以来,中心在文旅委的指导下,持续做好文艺名家工作室管理,依托工作室,对中心青年演员开展培训工作,每月开展一次培训教学,对演员的唱腔韵味进行系统化教学,使曲艺新人艺术水平显著提高。同时,组织了部分知名文艺创作者开展了曲艺创作交流活动,为我区曲艺创作共谋良策。工作室积极开展节目创作,积极组织和推广各类曲艺活动,今年工作室创作了四川竹琴《江姐进城》、曲艺表演唱《黄柏新风》、四川盘子《熊家少年雄鹰飞》、四川扬琴《血写春秋》等曲艺节目,参加了中国曲艺牡丹奖比赛、重庆市曲艺大赛,新创节目全年演出70余场,节目受到观众一致好评。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万州编委发(2016)6号文件 有效期至2023年7月20日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张维  联系电话:136****3952  报送日期:2023年02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