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6506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职责: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三峡移民文物和历史文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南滨大道1469号 | |||
法定代表人 |
岳宗英 | |||
开办资金 |
638(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局)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677 |
619 | |||
网上名称 |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
从业人数 |
31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已执行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强化公共服务能力,免费开放成绩斐然 “一切从游客出发”是我馆一直坚持的服务理念。为满足观众的参观需求,无论是法定节假日,或者是重要时间点,我馆均是正常开放,2022年,我馆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实现免费开放315天,接待观众35万余人次。为进一步提升服务能力,我馆通过“以赛代练”的方式提高讲解员的业务能力,2022年8月,馆内讲解员陈希同志有幸成为北京展览馆举办的“奋进新时代”主题成就展讲解队伍的一员,到目前已经顺利完成了中央办公厅、中组部、中宣部、外交部等国家部委的讲解任务。 二、创新宣传教育手段,社教服务效果突显 宣传教育是纪念馆的重要职能职责之一。2022年,为切实做好弘扬三峡移民红色基因、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我馆结合春节、国庆节、国际博物馆日、文化遗产月等重要节点,在线下组织策划了“翰墨飘香,迎新送福”“最美的遇见”“清明祭英烈,传承中国情”“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听故事学党史,红色基因代代传”等主题教育活动19场次,举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寻找幸福的密码”等知识讲座7场次,各类活动累计直接受众2000余人次;同时我馆还积极开展《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虎佑神州》巡展宣讲活动,累计巡展271场次,受众15万余人次。在线上,我馆还举办了“踏古寻觅,记忆万州——线上文物故事讲解”“老照片背后的幸福生活——线上移民故事宣讲”直播活动,活动受众40余万人次。由于宣传效果突出,今年9月我馆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 三、拓宽交流合作途径,陈列展览特色鲜明 为了保证基本陈列的展览效果,2022年我馆制作了50个亚克力展具,调整、更新展品说明牌32次,检修、更换照明设备23次,采购一台85寸商业显示屏和一台32平方米的LED大屏及需要加装的配套设施。加大基本陈列展品的更新频率,让最新征集藏品尽快与观众见面,这是陈列展览保持活力的有效途径。2022年,在全国对口支援三峡库区30周年之际,利用最新征集的资料,对《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展览的“对口支援”单元进行了全面改陈,修复优化了展厅视频,同时对其他单元的展品进行优化调整和更新,累计更换展品30余件(套)。 为切实满足观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以自办、引进与合办相结合的方式举办了《礼赞新时代 奋进新征程——“富滇杯”重庆市万州区第四届摄影艺术展》《以史为鉴·砥砺奋进——万州消防历史展》《三峡情——五人美术作品展》《桃之夭夭 灼灼其华——古代女性主题文物展》《没·故里——程宏藻的万州老城印像》等10个临时展览。在办展过程中,我们严格遵守《博物馆条例》相关要求,在办展前将展览文本、讲解词等展览所涉及的相关资料报送主管部门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委员会,待主管部门审批备案后再办展,展览展出时严格落实安保政策,保证展厅内有专人和志愿者进行安全引导和维护,确保展品安全、游客参观安全等。 四、扩大藏品征集范围,藏品体系丰富多样 2022年初,在市水利局的支持下,我馆启动了“三峡移民文化挖掘提升”展品征集工作,组建展品征集小组奔赴市内各区县、市级相关部门等开展广泛征集,累计征集三峡移民相关实物、资料等共3000多件(套),拷贝、扫描三峡移民工程相关照片10000余张、视频100余部,搜集移民安稳致富典型事例20多个,累计走访后靠及外迁移民12人、资深移民干部16人,录制三峡移民口述史视频20余部。同时,我馆通过社会捐赠、购买、考古发掘等渠道新增家谱类藏品1件(套)、名人何其芳藏品5件(套)、石质类文物8件(套)。馆内文物修复基地完成了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丰都县文物管理所馆藏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118件(套,实际数量187幅)纸质文物的修复任务。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万州区博物馆)文物数字化保护利用(调整)项目,目前已经完成125件(套)珍贵文物的三维扫描,正在进行原真模型制作和藏品管理系统建设,年底前将全面完成。 五、充分运用新兴科技手段,文物数字化、信息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2022年,我馆启动了“智慧文旅——万州文物景点AR真人讲解” 数字文旅共享解说平台的建设,充分运用VR视频、大数据分析等新技术,结合万州地域文化遗存特色,打造融VR真人解说、图文浏览、网络分享、大数据分析于一体的数字文旅共享解说系统。该系统投入使用后,将打破文物景点在时间和空间以及保护展示上的局限,实现24小时全天候讲解,让游客自由浏览和访问,满足他们对文化遗产多层次多方位的需求。计划对万州区滨江环湖、高笋塘商圈等附近24处文物景点进行拍摄制作,目前摄制工作已经完成,正在进行最终审核,年底前将全面上线。 六、充分利用各方宣传资源,智慧博物馆建设稳步推进 近年来新冠疫情肆虐,为丰富广大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让市民朋友们足不出户便可打卡参观,与馆内文物“近距离”接触,2022年我馆主动加入到“重庆云上博物馆”的建设中,并在该平台开设VR全景漫游、三峡移民、遗产保护、文博资讯、云上观展、数字文物等内容,采用文字、图片、声音、视频以及VR全景视频等方式呈现馆藏文物,让文物活起来。目前基础数据上传完成,11月该平台微信公众号、微信小程序、电视TV等端口已试用上线。 七、认真做好疫情防控,增强安全排查力度 为强化落实安全责任,提高安全风险意识,2022年我馆建立了安全稳定和疫情防控“1+3”研判工作机制,坚持做到每周五开展研判工作例会,排查安全隐患、摸清职工思想动态,形成研判清单,对照整改落实。在疫情防控上,我馆严格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落实“行程码、健康码、预约码”三码合一的预约程序,采取“测体温、扫绿码、戴口罩”等观众进馆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根据全国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观众入馆手续和参观限额、公共服务项目和范围,保障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在11月的疫情防控“歼灭战”中,我馆全员下沉社区,参与闭环转运、核酸检测、楼栋值守等志愿服务。在安全工作上,不定期举办安全应急演练,确保应急知识人人懂、人人会,今年累计开展消防演练、电梯逃生演练、防疫演练、反恐演练和员工礼仪培训等十余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馆全年无任何重大安全事件发生。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事业单位法人证书有效期自2022年01月21日至2027年01月21日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1、评为重庆市委、市政府精神文明单位;2、被教育部、国家文物局联合确定为全国首批“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3被重庆市水利局确定为重庆市首批水情教育基地;4、我馆举办的《芝兰其芳——何其芳生平展》在2021年度重庆市博物馆优秀展览评选中获优秀展览奖;5获重庆市文物局2021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核优秀奖(一等奖);6、我馆何学琳同志在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工作中作出贡献,国家文物局授予其全国石窟寺专项调查优秀个人荣誉证书。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2年接受社会机构和个人捐赠三峡移民相关文件、书籍、相册、印章、奖牌、证件、门牌、报纸、光碟等实物共计1876件/套、数码照片16700余张、视频100余部,捐赠的物品主要用于丰富藏品内容、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等方面。 |
填表人: 何义栋 联系电话:153****8466 报送日期:2023年04月2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