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2年度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日期:2023-06-02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736555164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2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等技术工作,地质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路291号

法定代表人

吴疆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8.9

19.63

网上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从业人数

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已执行。

一、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 1、巡查排查,打下摸清家底的基础 汛前排查:按照万州地防办发〔2022〕1号文的要求,我区在2021年汛后核查的基础上,在辖区内再次开展了拉网式的排查工作;一是对原有地质灾害隐患点、城集镇、居民点、农房周边、学校医院等重要基础设施和其他地质灾害防治重点区域,开展了仔细排查,并对隐患点划分了风险等级,确定了本年度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重点;二是对排查出的地质灾害隐患点落实了监测人、责任人,加强监测工作并登记发放了防灾明白卡和避险明白卡,编制完善了应急预案;三是对监测点有损坏的及时进行了修复和增补,并对辖区内所有隐患点的警示牌进行了清理和登记;四是对发现的隐患和新生突发地质灾害及时确定了降险处置措施,并按程序和要求对确需纳入群测群防体系的隐患点及时纳入。根据2022年地质灾害隐患点汛前排查结果,2022年初,我区共有地质灾害隐患点863处,其中库区571处,非库区292处,按类型划分滑坡668处,危岩132处,不稳定斜坡19处,库岸43段,地面塌陷1处;威胁全区群众15004户52489人(常住23632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以及国道、省道、高速公路、铁路、高压线、油气管道、加油站、发电站等重要基础设施的运行安全。全区863处地灾隐患点中,无常住人口的有97处,无户籍人口的有52处,威胁人数小于等于10人的有176处。 降雨巡查排查:针对强降雨及恶劣天气,我区积极开展四重网格人员调度,由我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区地质环境监测站具体调度开展雨前排查、雨中巡查以及雨后核查工作,及时将巡查排查结果在工作QQ群里进行交流互动,每次开展工作均有相关影像资料,截至目前共开展108次(每次调度各镇乡(街道)开展巡查排查工作算1次)雨前雨中雨后巡查排查工作,投入74131人次。 巡查指导督导:区地防办组成5个督查指导组,对全区52个镇乡街道开展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工作专项督查指导。 汛后核查:2022年汛前排查确认全区存在地质灾害隐患点863处,经过今年销号、新增,实地核实新增15处隐患点,拟销号69处,到2022年12月20日,初步确定全区地质灾害点为809处,群测群防员共计809人。 危岩专项排查:根据《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开展全市危岩(崩塌)隐患专项排查工作的意见》(渝减办〔2022〕6号)、《重庆市减灾委员会办公室关于强化全市危岩(崩塌)隐患排查及专业核查工作的通知》(渝减办〔2022〕12号)要求,我区于2022年4月组织开展了全区地质灾害危岩隐患专项排查,并组织驻守地质队对各地各有关部门上报的排查结果进行了专业核查,对排查出的危岩(崩塌)隐患及时落实防治措施,并划分风险等级,实施分类处置。我区共排查出危岩(崩塌)隐患345处(其中包括原有在册危岩隐患136处,新排查发现危岩隐患209处),共威胁5000余户20000余人及道路、厂房、学校、输电输气线路等安全,并于2022年7月21日将专业核查结果全部移交相关镇乡街道和有关部门落实了监测预警、降险处置、工程治理及避险搬迁等措施。 2、完善体系,压实防灾减灾的责任 为进一步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组织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编制完善了《万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和《万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技术要求》,明确了我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隐患点动态管理、群测群防点建设及监测、“三查”、宣传培训、预案、“两卡”、简易应急演练、预警响应、应急处置、值班值守、信息上报、技术会商、检查考核、运行保障、工作报告、资料归档等工作制度和技术要求,进一步规范和加强了我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提高了群测群防技术水平。 3、加强管理,督促各尽其责的落实 我区地质环境监测站每天落实专人电话抽查监测人在岗情况,督促地灾专管员按时上报周报、监测人每周一和周四上报监测数据、开展宏观巡查排查工作;督促驻守地质队员按时、要求报送日报,保证上报率,协助乡镇(街道)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相关技术指导工作。 4、培训演练,拉紧防灾意识的纽带 为切实提高我区各级地灾防治工作人员的业务能力,强化涉险群众防灾意识,提高涉险群众应急避险能力,于年初编制了《2022年万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培训实施方案》,按照实施方案有序推进万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宣传培训工作,推进全区地灾宣传培训制度化、标准化,分级开展防灾减灾培训。 区级培训:为及早部署我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深入宣传和普及地灾防治知识,增强基层干部群众应对地灾险情的能力,层层夯实工作责任,形成地灾防治工作合力,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于3月2日组织召开万州区2022年地质灾害防治工作部署暨区级培训会,并邀请中国地质大学资深教授殷坤龙进行视频授课。因疫情防控原因各镇乡街道地质灾害专管员现场参会,其余各镇乡街道地质灾害防治工作分管领导及业务科室负责人、各片区规划自然资源所工作人员、和区级有关部门工作人员及驻万全体驻守地质队员,区规划自然资源局有关科室、站(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视频参会,培训时间2天,培训人数共计300余人。 镇乡培训:按照培训初步计划安排,区级培训后,及时与镇乡、街道衔接,确定各镇乡街道具体日程,拟定培训主要内容,邀请驻守地质队员提前介入,开展镇乡及培训工作。由区地环站工作人员带领驻守地质队员开展逐镇乡的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巡回培训工作。2022年万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镇乡及培训工作从3月16日始,至31日,累计完成镇乡及培训52场次,累计培训群测群防员和村居干部1242人。 院坝会:根据宣传培训要求,已完成镇乡及培训的镇乡、街道,陆续开展隐患点的涉嫌群众院坝会的宣传培训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各镇乡街道院坝会宣传共计828次,共计23632人参加。 防灾减灾宣传:利用“5.12”防灾减灾日、农村赶集日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会同区教委向各地、各中小学校下发了中国地质大学编制的地灾科普短视频及绘本集,面向全社会特别是中小学生开展地灾防治科普宣传。 应急演练:我区地环站和驻守地质队员积极加强对各镇乡(街道)应急演练的指导,我区所有有威胁对象的地灾隐患点本年度均开展了两次应急避险演练,共计1596次,共计34062人参加,进一步提高了涉险群众避险逃生能力。 5、提前撤离,筑牢人民至上的防线 组织驻守地质队经常性开展趋势分析会商,强降雨前及时发布地灾气象预警信息33次、工作提醒上百条,提醒“四重”网格人员以及各地各有关部门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提前做好防范应对。同时会同驻守地质队员调查编制了强降雨前提前撤离人员清单(本年度共更新了三版),督促镇乡在强降雨前按清单要求提前撤离约400户1000余人,做到“应撤尽撤”,有力筑牢了“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防线。 二、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 1、全年应急处置基本情况 2022年我区新发生灾险情119次处,其中群测群防点28处,非群测群防点91处,涉险居民461户1703人(其中在家706人)。灾情信息来源为文件批转获悉7次处,电话报警获悉75次处,巡查获悉37次处。 我站技术人员会同驻守地质队伍的技术人员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调查处置,共出动人员156人次,车辆126车次。下达应急处置意见单132份,编写应急调查报告59份,最大限度地挽救了险区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2、应急治理情况 万州区小微地质灾害降险处置按《重庆市万州区区级地质灾害防治项目及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修订)》(万州国土房管〔2018〕260号)和区地防办制定了《万州区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要求》(万州地防办发〔2020〕4号)文件要求实施,各驻守地质队对全区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小微地质灾害编制了应急治理方案,并指导乡镇按相关规定实施,实施情况如下: (1)组织方案编制及审查情况 2022年我区对新发生的小微地灾项目继续开展降险处置,全年监测站共组织编制审查30万元以下应急治理方案共计168个。其中治理费用5-30万元的99个,占总数的58.93%;治理费用小于5万元的69个,占总数的41.07%。168个区级小微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已全部通过审查并报送规资局,共需治理费用1799.83万元。通过对地灾隐患点应急处置,最大限度地为我区突发地质灾害快速处置提供了技术支撑。 (2)治理项目分布及落实情况 ①项目实施情况 2022年全区通过专家审查确定需要区级应急治理项目168个,共需要资金1799.83万元,项目分布在43个乡镇街道,到12月31日,应急治理项目已完工120个,占总数的72%,正在实施22个,占总数的13%,未实施的26个,占总数的15%。今年全区应急项目实施总数及完成量均较高,街道(镇乡)对5万以内治理费用较低、程序简单的项目实施相对快,对于5万以上资金未拨付到镇乡街道的治理项目实施相对滞后。 ②项目验收情况 到2022年12月31日止,全区区级应急治理项目已完工120个,其中通过质量初步验收项目111个,占完工总数的93%,完成项目验收38个,总体来说,应急项目通过验收的比例较低,未通过验收的原因主要是验收资料不全和不规范造成,因此明年应多指导街道(乡镇)治理项目资料整理归档方面培训。 (3)应急治理成效 2022年全区完成区级小微地灾应急治理120个,正在实施22个。今年,我区新发生和风险高的小微地灾均按《万州区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要求》实施应急排危降险处置,并先后对一百多处小微地灾进行了早预防、快处置,取得了以下成效: 突发性地质灾害发生的频次明显下降; 区级小微地质灾害项目申报程序更规范快捷; 专家现场审查设计方案更切实可行; 按图施工更加规范; 年轻驻守地质队员负责项目的调查、设计并监督施工,大大地提高了驻守地质队员地质应急处置综合能力; 街道(乡镇)作为业主组织实施更加明确了地灾防治的责任主体。 3、应急搬迁情况 2022年我区降雨量较少,但集中降雨和长时间连续降雨仍是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诱因,为保障群众安全,各驻守地质队员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威胁人数少、治理难度大、治理经费多的地灾点建议搬迁,现场共下达应急搬迁点74处,208户570人,搬迁落实由当地政府向区局申请并实施搬迁。 三、产、学、研多方合作工作开展情况 2019年7月,万州区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成立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野外监测与预警示范中心”与我站合署办公,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野外监测与预警示范中心是为应对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实时监测、快速预警及风险管控的需求而建立的科技创新平台。在此基础上,我站积极深化产学研多方合作,目前已初见成效。 1、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获批成立 在市、区两级科技局的大力支持下,我站联合重庆大学、中国地质大学、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中心、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申报了“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已于2023年1月上旬获得批复。下一步将向上争取开展以下工作:(1)联合重庆市人民政府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的三峡库区万州区地质灾害野外监测与预警示范中心,发挥各自优势,共建共享联合平台;(2)立足三峡库区重庆库岸地质灾害机理与风险防控,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合作,设立重庆市联合基金研究项目;(3)在重庆市设立三峡库区重庆库岸地质灾害重点科研基金项目,已获得市科技局批复,预计于2023年正式开展。 2、继续推动地质灾害科普基地建设 我站联合中国地质大学已完成地质灾害科普基地实施方案的编制。主要包含撰写、编制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读物、影像资料,建设地质灾害野外科普站,建设地质灾害室内模拟场景三个部分,目前正在分阶段推进实施。 (1)地质灾害科普宣传读物、影像资料已完成编制并深入我区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 (2)建设地质灾害野外科普站:已初步确定在大周镇建设地质灾害野外科普站,拟选择大周2号滑坡、狮子头危岩等典型地质灾害隐患点作为科普站实训点。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沈斯颖  联系电话:158****0565  报送日期:2023年05月24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