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日期:2024-06-26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736555164Q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地质灾害应急抢险调查,地质灾害防治和监测等技术工作,地质环境资源的动态监测。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路291号

法定代表人

刘庆丽

开办资金

20(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19.63

19.3658

网上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地质环境监测站

从业人数

7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一、地质灾害防治思路及对策2019年始,我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思路逐渐从地质灾害隐患点管理转向风险管控,从治病转向治未病。在市规划自然资源局大力推动下,已基本完成1:5万及1:1万地质灾害调查,将有力推动我区地质灾害风险防控工作。 (一)强化隐患排查,早发现早处置 组织开展汛期三查”“降雨三查,重点对已有地灾隐患点、地质灾害高易发区、极高和高风险区开展全面排查,对排查出的地灾隐患点均落实了四重网格员和日常群测群防监测措施。据2023年汛后核查结果,我区目前共排查出地质灾害隐患点834处(库区内540处、库区外294处),包括滑坡及不稳定斜坡664处、危岩138处、地面塌陷1处、库岸29段、泥石流2处,受威胁群众1.3万余户4.8万余人。与2022年汛前排查结果(811处)比较,新增地质灾害隐患点23处(其中滑坡12处,危岩9处,泥石流2处),增加群测群防员23人,目前共落实群测群防员834人。2023年拟销号地质灾害隐患点34处(其中库区内20处、库区外14处),包括滑坡30处、库岸4处,目前正在编制销号报告。 积极应对7·4局地特大暴雨等雨情灾情,梳理落地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移交的各项清单,重点对在册隐患点、已查明的存在安全隐患的422处房前屋后边坡、乡镇初排上报的场地周边存在安全隐患的11442栋房屋、暴雨主要落区以及道路交通沿线、地质灾害高和极高风险区等区域开展全面深入细致的排查。 (二)强化预警预报,重点时段重点防范 遇强降雨和重点时段,由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统筹,会同区应急局、区气象局等有关单位开展趋势分析会商。我站具体调度开展降雨三查工作,2023年全年共开展139次(每次调度各镇乡(街道)开展巡查排查工作算1次),投入152245人次。 (三)强化避险搬迁,最大限度躲避灾害 督促镇乡根据降雨等级,对风险区内群众分级实施提前撤离,全年共紧急提前撤离人员5万余人次,做到应撤尽撤。 7月3至4日,临时转移群众13360人,因处置得当,直接避免了168人伤亡,其中太龙镇太阳溪社区危岩崩塌成功避险入选重庆市减灾委2023年地质灾害成功避险十大典型案例。 同时我区因突发性地质灾害灾险情,临时搬迁避让984户508人,永久性搬迁避让202户231人。因房前屋后边坡隐患,搬迁338户1274人。 (四)强化降险处置,不断降低地质灾害概率 强化区级地灾降险项目实施,全年组织编制审查应急治理方案352个,资金共计3550.615万元。房前屋后边坡隐患中278户实施降险处置,已编制方案并审查下发。隐患早发现早处置,不断降低地质灾害风险。 (五)强化培训演练,提高防灾意识和能力 组织分层级开展宣传培训,将地质灾害防治要求落实、落细、落地。3月2日组织召开全区地灾防治工作部署暨区级培训会,培训人数共计1573人。紧接着对全区52个镇乡街道分管领导、四重网格员、地防员等开展业务培训,累计培训1372人。隐患点涉险群众通过院坝会宣传培训,共计1610次, 44363人参加。同时每个地灾隐患点均开展两次应急避险演练,共完成1552次,45937人参加。上述培训演练工作,进一步提高了广大基层地灾防治工作业务水平及群众的避险逃生能力,夯实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基层基础。 同时,利用4.22地球日、5.12防灾减灾日、农村赶集日等开展防灾减灾宣传,向广大群众进行地灾防治基本知识和临灾自救互救基本常识宣传。组织工程师到部分中小学开展地质灾害和防灾避险知识宣传,发放我局联合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编制具有万州特色的科普动画绘本,做到了防灾减灾从娃娃抓起。 (六)强化工作机制,常态下沉镇乡督促指导 组织4个指导组对各镇乡街道常态化开展地灾防治工作指导。对镇乡(街道)日常监测预警工作进行督办,包括巡查排查、预案、两卡、责任落实、宣传培训、应急演练等工作开展情况;对群测群防点特别是高风险隐患点,提出防治措施建议,分类实施搬迁避让、降险处置、工程治理等处置措施,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对已下达的应急处置措施落实情况进行追踪、回访,督促尽快落实到位,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二、地质灾害群测群防工作开展情况 (一)完善体系,层层压实防灾责任 在巡查排查基础上,点对点落实监测预警措施,及时修改完善单点防灾预案834份,落实监测员834人、地防员608人、片区责任人52人、驻守地质工程师23人、地环站专职人员5人,并对四重网格化人员变动信息进行了及时更新。督促各镇乡(街道)发放防灾明白卡1668份,发放避险明白卡13546余张,严格按照《万州区地质灾害群测群防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及工作技术要求》落实各项工作。 (二)各司其职,圆满完成监测任务 监测人通过手持终端发送定量监测、宏观巡查数据2次/周,若变形加剧或在暴雨、久雨期间,则加密监测。本年度全区52个镇乡街道群测群防监测总体上报率为99.8%。全年共计投入监测工作84417人次,获取监测数据137975条,完成监测工作量的99.8%。 全年共计抽查群测群防员9808人次,其中未接电话31人次,在岗履职率为99.68%,绝大多数群测群防员均处于在岗状态。当时未接电话者,在第一时间会给予回复,保障了信息向下传递顺畅。全年片区负责人周报共计上报2704条,上报率为100%。驻守地质工程师从4月15日开始驻守,10月22日驻守结束。驻守地质工程师日志共计上报4393条,上报率为100%。 (三)专群结合,人防+技防不断走向深入 834处地质灾害隐患点中662 处安装了群测群防普适型监测设备 4069 台,28 处安装了专业监测设备 320 台,自动化设备的投用,让我区地灾防治有了千里眼”“顺风耳。 2023年累计出现267条告警信息,涉及123处隐患点,3处为有效告警,其余均为无效告警。我站督促各监测单位共完成455台智能化设备的维护及上线工作,截至12月31日,我区群测群防智能化设备上线率为91.59%,达到市局考核要求。 (四)高效运转,监测预警保障安全 2023年共计29处群测群防隐患点发生变形,主要集中发生于7月,未发生人员伤亡。我站由专人负责处理重庆市地质灾害防治综合信息系统中的告警信息,经核实后,及时派驻地质工程师现场调查处置,并督促落实到位。 通过四重网格管理体系,充分发动基层干部群众开展群测群防工作,发挥驻守地质工程师专业技术作用。2023年全区成功预报26起突发性地质灾害,涉及居民46户101人,保障了群众安全。 三、地质灾害专业监测工作开展情况 (一)履职到位,强化监督管理 万州区纳入三峡后规地灾专业监测预警的项目共计18处。其中张家祠堂滑坡、冯家码头滑坡、杨家坝滑坡、杀人田滑坡、石鼓寺滑坡5处转为群专结合监测,四方碑滑坡1处即将工程治理,维持原专业监测工作至治理完成,其余11处已完成设备迭代升级并通过专家验收,由中国地质调查局水文地质环境地质调查中心承担实施。武陵镇张家榜滑坡已完成设备安装并通过专家验收,由重庆市高新工程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承担。我站加强监督管理。 (二)不断提升,指导防灾减灾 2023年度两次召开了三峡库区地质灾害专业监测项目监测成果会商,就监测工作开展存在的问题、监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及技术报告编制、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监测设备新技术、灾害点发展趋势预测等进行交流研讨,切实提升专业监测工作的综合水平。 经专业监测,黄色预警的隐患点有川主庙滑坡、向家坪滑坡、四方碑滑坡和瀼渡场北崩滑体,其中川主庙滑坡和四方碑滑坡强变形区已开始实施工程治理,其余16处滑坡维持蓝色预警。专业监测数据真实可靠,有效保障了滑坡区受威胁群众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地质灾害应急处置工作开展情况 (一)及时高效,开展应急调查处置 2023年我区新发生灾险情274次处,其中群测群防点29处,非群测群防点245处,涉险居民1634户5739人(其中在家1668人)。我站技术人员会同驻守地质工程师以最短时间到达现场调查处置,共出动人员249人次,车辆212车次。下达应急处置意见单184份,编写应急调查报告30份,为地灾应急处置提供了有力技术支撑。 (二)有条不紊,降险项目稳步实施 组织驻守地质工程师对全区需要采取工程措施的地质灾害及房前屋后边坡编制了应急治理方案,并指导乡镇按相关规定实施。 (1)区级地质灾害降险处置 2023年我区持续对新发生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地质灾害开展降险处置,不断降低地质灾害发生概率。共组织编制审查应急治理方案共计352个。其中治理费用小于5万元的113个,占总数的32.1%;治理费用5-30万元的230个,占总数的65.34%;治理费用大于30万元的9个,占总数的2.55%。352个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已全部通过审查并报送区局,共需治理费用3550.615万元。 (2)房前屋后边坡核查及处置情况 2023年7.4暴雨后,我局组织驻守地质工程师针对万州区1:5万地质灾害风险调查结果中422处房前屋后边坡以及7.4暴雨后不能回流的房前屋后边坡隐患点开展核查、降险处置方案编制、审查、指导等相关工作,第一时间处置全区房前屋后边坡隐患问题。 全区共计核查房前屋后边坡威胁对象1161户4117人,其中货币安置206户745人,异地重建132户529人,边坡降险278户988人,监测居住545户1855人。货币安置和异地重建隐患边坡均已与住户签订销号合同。278户降险处置边坡中271户已按边坡降险方案实施且完工,剩余7户正在施工中。 (三)闭环管控,严格降险项目验收 指导组分片区严格按照《万州区区级地质灾害应急治理项目实施要求》完成验收工作,严把项目质量关。特别是对不能消除安全隐患的项目,严肃整改。通过三年规范运行,降险项目通过验收的比例显著提升,按图施工更加规范。 五、地质灾害科研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平台建设,提升防灾能力水平 2023年2月20日,依托与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共建的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野外监测与预警示范中心科技创新平台,联合重庆大学,成功申报三峡库区库岸滑坡灾害重庆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为支持观测站建设,区科技局资金支持50万元,用于砂泥岩互层危岩裂隙三维矢量建模研究、稳定性量化评估方法研究、防治新方法研究、基于无人机的万州区乡镇地质灾害远程巡查系统研究等课题,不断探索解决我区危岩发现难、防治难的难题。 (二)谋划项目申报,探索研究稳步推进 2023年度,成功申报区科技局项目《万州区农村地质灾害降险治理技术方法与应用研究》。地质灾害智能监测预警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年度评定为优秀。完成《大型顺层岩质滑坡监测预警与应急处置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结题。正在开展《三峡库区地质灾害大数据智能预测预警云服务平台研发及应用》、《砂泥岩互层的危岩体监测关键技术研究》、《万州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的滞后效应研究》等科研项目,助力万州区地质灾害防治工作。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沈斯颖  联系电话:158****0565  报送日期:2024年03月1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