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3年度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建设中心

日期:2024-06-17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7584G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建设中心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建设中心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服务保障。主要职责:承担城区市政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市政排水(雨水、污水)管网、泵站、城市综合管廊的运行维护、信息系统建设、应急抢险等工作。承担城区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量的核定和城镇排水监测的事务性工作。配合开展城区市政基础设施建设技术审查等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王牌路422号

法定代表人

余海游

开办资金

2164.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5378.7

6117

网上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城市建设中心

从业人数

45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担好主责守底线,凝心聚力筑牢城区排水防涝安全堤。牢固树立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应急抢险处置工作。以为核心,建立了横向城区全覆盖、纵向上下一条线的防汛值守及应急抢险指挥体系并开展了5次演练;以为抓手,对城区山洪入城点、低洼积水点,特别是香炉山下穿道等25个易涝隐患点,制定了汛期蹲点值守方案、临时应急处置方案。按照防、治结合的防汛指挥体系和治理机制,全年进行了48次汛期降雨巡防应急作业,出动应急作业人员4400余人·次、应急抢险作业车辆720余台·次,有效应对7·4”“7·14等突破历史极值的强降雨汛情,全年城区无内涝伤亡事故,全面守住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防线。——撸袖实干抓建设,集中发力推动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始终秉持监督、管理、指导、服务相结合的项目建设思想,全面高效推进排水管网项目建设。以监督、管理为主,根据排水管网项目的特点和共性,参照工程验收主控项目清单的方式,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4个方面分别制定现场管理核心要点,通过清单化现场管理,实现现场管理规范化、专业化、高效化;以指导、服务并重,根据项目施工进度计划,提前做好施工段开挖审批、管线协调、交通组织、现场难点指导,做到项目建设推进不停滞。通过监督、管理、指导、服务高效结合,2023年按期完成了万州区高笋塘片区雨污分流工程收尾部分老城区高笋塘片区的开挖及恢复工作,完成了移民广场等四座主城片区泵站改造,基本完成了7·4”“7·14强降雨城区损毁排水设施抢险救灾工程施工,完成年度投资约4640万元,累计新建、改建雨污水管网21.58km、新改建泵站9座。——多措并举筹资金,绵绵用力化解历史遗留问题隐患。共清理历史遗留欠款项目约286个,欠款金额约1.6亿元。把找钱作为解决遗留历史问题的突破口,多渠道筹集11个历史遗留项目工程款,全年成功争取项目资金约6259万元并及时支付欠款单位,并和解了高梁入城达到二、三标段的司法诉讼。针对警察路B段历史遗留问题,通过民事诉讼,将华顺公司承诺出资事项转换成司法判决,将按司法程序向华顺公司追回承诺的2180.06万元工程款。 一年来,我中心紧紧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发展目标,坚持稳进增效、除险清患、改革求变、惠民有感的工作导向,突出党建引领,聚焦主业深耕细作,各项工作实现了新跨越。 (一)排水管理全面提优,担当作为展现新气象 充分展现排水工作的勇于担当与主动作为,筑牢生命安全和环境保护防线。一是坚持宁可十防十空,也不能万一失防的思想开展了防汛度汛工作。实行结合综合防汛体系,制定汛期城建中心市政公司作业班组扁平化的应急指挥机制,印发降雨期全城区网格化值守、巡查制度,编制城区防汛应急处置综合预案及易涝隐患点专项处置方案并开展多次演练,全年顺利完成了包含7·4”“7·14在内的48次汛期降雨度汛工作。二是坚持问题导向进行了排水管网排查工作。对全区排水管网进行覆盖式排查,对141个长江及一级支流有污水混入的雨洪排口进行了排口排水户的污水溯源专项排查,对其余市政管网进行了结构和功能性全面排查,排查小区地块管网约400km,排查市政管网约1200km,发现错接混接、结构功能缺陷、能力不足等排水管网问题点位约2980余处,并逐一制定了整改措施。三是坚持目标导向进行差异化排水维护工作。根据有限的年度排水维护费用及不同时段排水需要,按照汛前、汛期、非汛期等不同时段开展差异化的维护工作。全年开展巡查4400余人次,出动作业车辆2100余次,巡查排口39400余次,使用机器人、潜望镜探测管道35次,清掏雨水口40508余次,清掏边沟约29070米,清掏泵站262次,清掏窨井约8950座,疏通雨污水管道115次,整治沉降和破损及其它问题雨水口共1546个,修复及改建管道约1925米,维修泵站65次。四是坚持结果导向进行河长工作制度落实。坚持领导定期带队、巡查队伍常态化开展巡河,全年累计巡查河道约390公里,累计发现长岭镇、五桥街道等区域污水溢流问题48余次,五桥河沿河白色垃圾、畜禽放养等污染河道问题42次,及时通知相关责任单位并督促其完成了问题整改。五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解决民生所需。开展沉降、松动、异响等问题井盖专项整治行动,全年整治问题井盖3459个(其中异响消除1565个、破损更换895个、井周破损修复999个);不断强化维护效能,高效处置民众投诉,全年处置12319、12345、数字城管、阳光万州、网络舆情、市民来电等投诉4980件(其中3770件属于城建中心,1210件属于其他单位;2023年新增经开区、江南新区维护范围内投诉861件,2022年经开、江南以外原维护范围内投诉7214件),较2022年投诉下降47.7%(原维护范围内投诉同比下降59.7%)。 (二)项目管理全面提质,管理水平迈向新台阶 全面发挥建设单位能动作用,实行监督、管理、指导、服务项目建设管理模式,聚焦关键环节、强化统筹安排,推动管网建设效率再提升。一是项目前期高效开展。根据排水维护现状及推长办的有关要求,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五桥等片区雨污水错接混接隐患整治工程完成施工招标,推进江南片区溢流直排口整治工程施工图设计,江北片区溢流直排口整治工程完成初步设计,三白路共沟改造工程完成施工图设计,推进万州城区智慧排水工程方案设计;积极包装项目申报国债,根据管网排查成果、问题清单,从问题治理和能力提升两个方面策划五桥河五间桥箱涵山洪分流改造工程等10个项目,并向上级部门申报了资金9.4亿元,目前已成功申报2个项目(涉及资金约8608万元)。二是项目建设高效推进。以监督、管理为主、指导、服务并重的建设管理模式,根据法律、规范等要求,从质量、安全、文明施工、施工进度四个方面分别制定现场管理核心要点,通过定期和不定期按照清单进行逐条检查及全过程指导、服务,有效完成了万州区高笋塘片区雨污分流工程等项目建设任务。三是项目结决算加速办理。完成申明坝污水处理厂A2线工程等10个项目决算审计、万州老城区雨污分流改造工程等21个项目的决算报批、万明立交A匝道积水整治工程等6个项目初审;推进万安桥下空间整治工程等4个项目初审。四是规范项目招投标及合同签订。完成工程项目施工、设计等公开招标7次,完成政府采购3次,通过网上中介超市选取中介机构46次,签订工程项目有关的合同81份。 (三)管控措施全面提档,安全屏障得到新强化 始终坚持以安全生产为底线,严格落实安全生产主体责任,从严从细从实做好各项安全工作,实现安全生产大事不出、小事少出且可控的目标。一是紧抓单位内部安全管理。对公务车、食堂、办公场所等地规范配备灭火器材,并成立专项督查组对食堂用餐安全、公务车出行安全、办公场所消防安全等开展内部安全专项监督检查4次,在重大节日期间严格实行领导带班和干部24小时值班备勤,全年未发生失窃、火灾、失泄密等案事件和安全责任事故。二是狠抓有限空间作业安全。严格落实各项安全操作规程和有限空间作业审批制度,压实安全工作责任,组织有限空间作业培训3次,进行排水作业安全教育12次,补充更新持续送风式空气呼吸器、防毒面具、移动送风排风机、防坠器、防爆对讲机等多种安全防护用具202套/件,共开展有限空间作业42次、车行道作业4300余次,未发生作业安全事故。三是严抓现场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采取以罚促改措施,对不按安全文明要求施工的,按合同约定进行处罚,罚没金额在项目结算时扣除,共对维护作业出具罚款通知书4份,共计罚款1.97万元。四是实抓生态环保安全。积极开展溢流口上游错接混接漏接排查调查,对查出的问题点制定整改措施,已完成生态环境部排查的89个入河排污口中48个整治销号工作,全年无环保安全事故发生。 (四)遗留问题化解全面提速,风险防控取得新进展 聚焦工程款超预付、无发票、无决算资料等历史遗留问题,成立历史遗留问题化解工作专班,分类处置,建立台账,各个击破,逐一销号。一是有序推进财务决算工作,全年共推进148个项目办理财务决算工作,共计定案金额7400.25万元。二是在建工程已费用化排水维护项目213个(决算金额4326.07万元),待费用化或移交市政设施维护中心项目23个(决算金额17380.35万元)。三是加快清理往来账款,共梳理完成18家单位预付款资料并发送律师催告函,共计追回超付工程款26.44万元,补齐发票243.77万元。四是梳理历年建成项目并移交市政维护管理中心200余个。五是取得高梁入城大道二次征地批复,兑现了政府给当地居民的承诺,解决了高梁入城大道附近部分居民要求进行征地补偿和人员安置的上访问题。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填表人: 向超  联系电话:189****1311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0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