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6259X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 2023 年度)
单 位 名 称 |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
法定代表人 |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
单位名称 |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 ||
宗旨和 业务范围 |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医疗急救。 | |||
住所 |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天城东路388号 | |||
法定代表人 |
向先红 | |||
开办资金 |
21111.25(万元) | |||
经费来源 |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 |||
举办单位 |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 |||
资产 损益 情况 |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 |||
年初数(万元) |
年末数(万元) | |||
21898.71 |
19237.18 | |||
网上名称 |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
从业人数 |
673 | |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情况 |
已按规定执行变更登记。 | |||
开 展 业 务 活 动 情 况 |
(一)提升医疗质量,筑牢医疗安全生命线 医疗服务能力持续提升。建立健全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制定和完善工作制度、管理办法、工作流程8个,制定工作方案4个。全面实施医院医疗服务能力与质量安全监测指标管理,定期分析、及时整改,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医疗质量持续向好。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22.51%,较去年提升0.35个百分点;出院患者三级手术占比43.66%,较去年提升0.99个百分点;手术患者并发症发生率0.30%,较去年下降0.37个百分点;平均住院日8.84天,较去年缩短0.49天;低风险组病例死亡率为0。持续开展病历质量检查和处方点评,甲级病历率95.18%,门诊处方合格率99.8%。不断规范医疗行为,促进合理检查,CT检查阳性率80.55%,较去年提高2个百分点;住院CT检查阳性率95.01%,较去年提高1.71个百分点;住院MRI检查阳性率84.27%,与去年基本持平。严格执行医疗技术分类管理,新增限制类技术心脏导管射频消融技术备案1项。提升专科服务能力,增设儿保科、精神科门诊。制定了《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深化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脱产一年下沉基层6人次,接收医联体内进修学习人员16人次,接收基层转诊患者318人次,下转患者到基层1299 人次,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76人次。 护理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将“生命全周期,健康全过程”的理念贯穿于责任制整体护理,推动护理工作高质量发展。严格执行护士准入制度,护士持证上岗率100%,注册有效率100%。实行护士夜班准入考核,全年共考核准入夜班护士15名。建立出院病人回访制度,回访率100%,修订、新增护理相关流程40余个。推进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每2周召开护士长例会,每季度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每半年召开全院护士大会,全年共开展全院性护理业务查房12次,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189次,开展应急演练12次。我院护理团队获得重庆市“三基三严大比武”区县综合及专科公立医院排名第二名。泌尿肝胆外科制作的科普视频《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获得现代医药卫生科普视频优秀奖。 药学服务能力不断加强。设立药学门诊,开通合理用药线上咨询通道,为患者提供专业的用药咨询服务。大力推行前置处方审核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坚持临床药师下科室制度,每周开展运行病历检查,每月开展门诊处方及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点评,每季度开展处方专项点评。强化临床合理用药培训,全年共组织开展合理用药培训6场次。严格执行药品挂网采购和两票制,药品、耗材挂网采购率100%。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比例。全院药占比25.28%,较去年下降1.68个百分点;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40.81%,较去年下降3.19个百分点;门诊抗菌药物使用率2.51%,较去年下降0.24个百分点;基本药物使用率46.9%。均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医疗技术水平得到提高。严格按照重点学科、区域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建设标准要求,深入推进卒中、胸痛、创伤“三大中心”建设工作,2023年9月15日接受胸痛中心验收检查。加强食管精准外科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建设,推进普通外科市级区域重点专科创建工作。全年申报心血管内科、康复医学科、消化内科为重庆市重点专科培育专科。共申报重庆市卫健委(中医药)医学科研项目1项、区级科卫联合科研项目6项,专利3项,其中获批区级科研项目1项、发明型专利1项。完成科研项目验收结题6项,获批市级继教项目1项,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开展适宜技术推广项目2项,科技成果3项,发表论文25篇。继续医学教育、公需科目学习参加率100%,达标率100%。 医院感染管理系统推进。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建设,不断优化修订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考评标准,制定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强化环节质量管理,每月开展院感大检查,每季度召开院感质量分析会,全年共召开院感委员会工作会议2次。加强院感日常监测与管理,医院感染率0.41%,医院感染漏报率1.05%,达到三级医院指标;分批次、分层次对医务人员、第三方人员开展各类院感防控培训16场次,培训人员达712人次,培训覆盖率100%。 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全面加强。成立了公共卫生科,建立健全传染性疾病、食源性疾病、重点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监测、登记、报告以及健康教育、培训、质量管理等制度,有效开展传染病信息报告日常管理、审核检查、网络报告和质量控制,定期对报告的传染病情况及报告质量进行分析汇总和通报。毫不放松抓好新冠等呼吸道疾病防治,有力保障新冠疫情防控平稳转段,持续巩固“乙类乙管”常态化防控成果,有效应对季节性呼吸道疾病流行。全年共报告传染病1641人次,报告及时率100﹪,准确率100﹪;慢病报告率100%,首诊测血压率100%。加强健康教育宣传,制作健康教育专栏6期,开展世界麻风病日、结核病日、世界卫生日等义诊活动10余场。制定了全院系统性的应急处置预案,全年共开展消防安全、中暑医疗救治等大型应急演练3次,公众卫生应急技能培训365人次。圆满完成2023年高考医疗救护、大垭口庙会医疗救护等医疗保障工作20余次。 (二)提升服务品质,不断改善患者就医体验 服务流程进一步优化。优化了门诊布局结构,开展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诊疗服务,全年门诊患者平均预约诊疗率11.07%,较去年(10.70%)略有增长。门诊病人平均候诊时间19.1分钟,较去年减少6.33分钟,患者就医体验进一步改善。以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出诊信息,加强门诊医生出诊管理,确保按时出诊。构建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建立医患微信群,全天候为患者提供服务。全年完成工伤鉴定369人次,病退鉴定343人次,高考体检4890人次。 急救能力进一步提升。优化了急诊科功能布局,完善急诊标识,添置抢救设备。建立了院前急救专用通道,形成了院前、院内急救、重症救治无缝衔接的急救体系。院前急救3分钟出车率100%,平均急救反应时间8分33秒,排名城区医疗机构首位。先后共组织急救技能培训10余次,有效提升医院急诊抢救效率和综合急救服务能力。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事故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援与紧急救治。 信访接待水平进一步提高。拓展患者投诉渠道,采用医院微信公众号、网络问政、政府信箱留言以及来电咨询、来访接待、投诉信箱等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与患者建立长期联系,吸纳患者参与医疗服务建议与意见,实现医患沟通“零距离”。严格实行“首诉负责制、首诊负责制”,成立综合投诉办公室,统一受理、处理投诉。将解决医疗纠纷纳入法治轨道,健全完善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机制,依法严厉打击医闹、暴力伤医等涉医违法犯罪行为,坚决保护医务人员安全。医疗纠纷数量较去年下降33.33%,赔偿金额减少68.44%。 就诊环境进一步改善。设立了咨询服务台,增设了收费、报账窗口;配置了自助缴费机、自助报告打印机、共享轮椅等便民措施。进一步规范急诊与门诊候诊区、医技部门、住院病区标识。加强停车场管理,为患者提供更畅通、便利的就医环境,群众就医体验好,患者满意度保持较高水平。2023年门诊患者满意率98.81%,住院患者满意率97.94%。 (三)健全管理体系,促进医院现代化建设 法治建设显著提升。实施管理问责制,建立完善“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修订完善院党委会、院长办公会议事规则。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将绩效目标考核评价指标分解落实责任科室、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按要求完成2023年度全院法治理论考试。 行业文化不断深化。有机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思想引领,树立先进典型。成立了行业作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进一步健全了行风工作定期研判制度、医德医风考评制度以及行风责任追究制度等。形成党委主导、院长负责、党务行政机构齐抓共管的医德医风工作机制。完善医务人员电子医德医风档案,每年开展医德考评工作,将评价结果纳入干部任用、职称晋升、评优评先等工作中,实行医德医风一票否决制。每年开展至少一次全院医德医风集中教育,培训率100%,考核合格率100%。组织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全国、全市、全区及身边先进典型事迹,大力弘扬新时期医务人员崇高职业精神,树立卫生健康行业良好形象。 运营管理规范有力。推进全面预算管理,健全全面预算管理制度体系,成立了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了《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全面预算管理制度(试行)》,修订和完善了《加强预算考核规范年终收入分配的规定》,全面提升预算管理“全口径、全过程、全员”协同,进一步加强年度考核评比,引导合理配置资源。加强内部控制,制定了《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办法(试行)》等制度。结合清廉医院和行业作风建设,开展“小金库”清理专项行动。提倡全院“过紧日子”,增收节支,逐步实现盈余。修订完善了《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绩效核算与绩效工资分配(暂行)管理制度》,着力体现绩效工资分配向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倾斜,进一步调动临床一线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医保监管精准见效。严格执行职工医保门诊共济等医保政策,建立并完善医保管理制度和流程,确保医保基金的安全和合理使用。优化医保服务流程,简化患者就医流程,提高医保服务效率。制定了《医保资金安全管理工作方案》,开展医保领域打击欺诈骗保专项整治暨医保专项治理“三医联动”下科室,每月常态梳理医保局日常审核的违规明细并下发各科整改,全年医保指标均达到上级控制标准。严格按照市物价标准收费,建立物价公示制度。我院被纳入全区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示范点。 信息建设有力有效。完成了与重庆市医学影像云中心的专网对接改造、pacs系统与影像云中心的接口改造、全院移动心电网络等安装、调试、培训工作,实现医院信息互联互通。接受了2023年度全区网络安全现场检查暨信息化建设调研,完成了四级电子病历的市级复评以及医院信息系统平台的三级等保测评等工作。按照区委、区政府统一部署,全力推进智慧医院建设,为创建三级综合医院奠定基础。 后勤保障更加精细。坚持下收、下送、下修,逐步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定期进行设备巡查与维护,定期开展医疗设备使用人员操作培训考核以及大型设备效益分析、阳性率分析。投入25万元对全院安防系统进行全面改造升级,所有临床科室安装一键报警系统,全院重点场所安装夜间红外线入侵报警装置,一键报警系统、人脸识别系统均接入公安网,构建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坚持消防、安全“日、周、月”隐患排查。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演练,全年共开展培训64次,应急演练5次。 | |||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12.10.18—2027.10.17 | |||
绩效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况 |
荣获重庆市老年友善医疗机构、重庆市助残爱心单位、重庆市网上劳动和技能竞赛先进集体三等奖、重庆市“5个100”示范性团组织,门诊团支部荣获重庆市卫健委五四红旗团支部,被评为万州区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先进单位、医疗保障定点医疗机构示范点、治安保卫工作先进集体、万州区五四红旗团委,食管精准外科被评为“最美科技创新团队”,医院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队荣获2023年度最佳志愿服务组织。 | |||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情况 |
2023年天津市对口支援医院康复中心建设项目资金350万元。按照万州水利发〔2023〕53号精神,已对相关设备进行规范采购。 |
填表人: 秦曦 联系电话:151****5525 报送日期:2024年02月0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