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

日期:2022-06-30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465067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

宗旨和

业务范围

宗旨:收藏展览文物,弘扬民族文化。职责:收藏、保护、研究、展示三峡移民文物和历史文物,提供公共文化服务。

重庆市万州区南滨大道1469号

法定代表人

岳宗英

开办资金

638(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全额拨款)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局)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936

1013

网上名称

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重庆市万州区博物馆)

从业人数

36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已执行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在区委、区府的关心支持下,在区文化旅游委的正确领导下,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弘扬三峡移民精神,深入地方历史文化挖掘,着力文物保护修缮,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以及推动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作出贡献。 (一)围绕建党100周年,建好党史学习教育阵地。作为区级党史学习教育基地,我馆在维护好已有展览的同时,接连推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竹筠生平事迹展》《血火铸丰碑——下川东革命历史展》《芝兰其芳——何其芳生平事迹展》《保护革命文物 传承红色基因——万州区革命文物展》等展览,配合区内外相关单位在馆内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活动400余场次,观众反响热烈。持续开展《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三峡移民精神展》巡展和宣讲活动,在区内机关、社区、镇乡、学校、军队等巡回展出200余天,直接受众2万余人次;该展还先后走进万盛经开区博物馆、永川区博物馆展出,开启了弘扬三峡移民精神的“走出去”战略。党史学习教育在我馆真正实现接地气,见实效,纪念馆的宣传教育职能和文化惠民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 (二)推动馆际合作,助力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着力创建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打造巴蜀文化旅游走廊,我馆主动牵头万达开三地博物馆馆际交流合作,积极推动渝东北地区博物馆之间开展馆际藏品资源整合和开放共享,联合11家川渝地区文博单位举办《丹青绘巴山 翰墨写蜀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巴渝名家书画展》。该展览在我馆的首展已圆满结束,目前正在四川省达州市博物馆对外展出,社会反响良好,深受多地观众期待。 (三)以文物保护修缮为突破口,着力乡村振兴。今年随着王氏宗祠、万斛城、何其芳故居修缮保护工程的全面竣工,五间桥排危抢险工程的及时完工,加之先一步完成的金黄甲大院、向氏民居、司南祠等修缮保护工程,我区一大批具有重大价值的不可移动文物得到妥善保护。这批地面文物地处区内近郊,我馆完成修缮工作后交由镇乡或国企运营开放,有效带动了乡村旅游与文化遗产保护的融合发展。同时以文化体育人才帮扶进基层为契机,多批次组织馆内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罗田、甘宁、响水等辖区镇乡开展地面文物保护、文物鉴定、美术展览等服务,成为农村集市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宣传教育工作成绩斐然。践行“一切从游客出发”的理念,无论是夜间到万的游轮客人,还是周一闭馆日到万的老年团队客人,我馆都安排专人值班值守,即使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我馆全年开放也达到323天,接待观众424108人次,其中青少年262649人次;讲解3029场次,其中免费讲解811场次。为提升观众参观体验,结合我区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工作,馆内对视频设备、指示标牌、景观小品、母婴室设备乃至轮椅和婴儿车都进行全面升级。圆满完成中央政治局委员陈敏尔,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民建中央副主席吴晓青,民革中央副主席李惠东等到馆参观的重要接待任务。馆内结合传统节日、纪念日组织开展了“元旦歌唱祖国”“做花灯 迎元宵 ”“百年华诞 童心向党”“恢复与重塑——文物修复体验”“弘扬移民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中小学生研学征文比赛等线下社教活动20余个,累计参与活动的中小学生超过2000人;开展博物馆里贺春节网络直播、《江竹筠用生命践行初心》微党课等线上社教活动,活动受众达50万人;开展“弘扬三峡移民精神 助力民族伟大复兴”“穿越时空的对话——古陶瓷修复”学术讲座,馆内学术大厅座无虚席。 (五)深化交流与合作,展览陈列特色突显。既有与专业博物馆的联合办展,我馆先后与北京房山云居寺石经博物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博物馆、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梁启超故居纪念馆联合举办了《中华文化奇迹——北京房山云居寺历史文化展》《一门三院士共筑中国梦专题展》;也有与大专院校、专业协会的深入合作,与重庆三峡学院、万州区书法家协会合作完成了《重庆三峡学院美术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毕业作品展》《2021迎新春万州区书法篆刻作品展》;也有配合“119消防宣传月”活动主题,与万州区消防救援支队联袂推出的《以史为鉴 砥砺奋进——万州消防历史展》;还有与个人书院、教育培训机构的持续交流,与南浦书院、番茄田艺术推出《龙门二十品-北魏时期书法艺术精品展》《“牛转乾坤”新春儿童画展》等。在全国大力宣传革命文化、传承红色基因之际,我馆在注重“引进来”的同时,也逐步开始“走出去”。馆内自办的《伟大壮举 辉煌历程》先后被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和永川区博物馆引进展出,《中华儿女革命的典型——江竹筠生平事迹展》也正在万盛经开区博物馆展出。 自新冠疫情以来,我馆线上展览取得长足进步,《冷兵热血——万州区博物馆馆藏古代兵器精品展》《“牛转乾坤”新春儿童画展》《丹青绘巴山 翰墨写蜀水》《万州区革命文物展》等5个展览分别登陆我馆微信公众号和官网,点击人数接近百万人次 。 (六)持续加大藏品征集力度,保护传承库区文化。我馆今年通过社会捐赠、购买、考古发掘等渠道新增藏品3915件/套,其中发掘出土文物藏品30件/套,木质家具藏品24件/套,移民藏品3437件/套,家谱藏品1件/套,名人何其芳藏品242件/套,革命文物藏品3件/套,拓片藏品54件/套,当代书法、绘画藏品103件/套,其他类藏品21件/套。所有新增藏品已经全部登记入库。今年我馆与北京博宬文物遗产保护中心有限公司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建成我区第一个文物保护修复基地,已经完成了259件/套三峡库区出土文物保护修复,其中包括铜器84件/套、铁器65件/套、银器1件/套、陶器47件/套、瓷器62件/套。 天生城大遗址公园考古勘探及考古发掘工作通过最终验收,万州区石窟寺和革命文物专项调查工作圆满结束并编制专项调查报告。完成三峡库区历史文化资源专项调查工作万州部分,全面梳理了万州区不可移动文物,可移动文物,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历史文化街区、传统村落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利用和传承情况。 (七)社会借力重研发,推出地域特色文创精品。 我馆积极走向社会,拓展思路,利用大中专院校优势解决文创人才问题;联系企业,借助国有资本力量解决市场和资金问题。我馆先后与重庆三峡学院、重庆文理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等在渝大中专院校签订共建协议,特别是与重庆市万州三峡文物商店有限公司签订文创产品研发销售协议,极大提升了我馆文创产品研发销售能力。我馆深入挖掘馆藏文物特点,结合三峡地域文化特色,共设计开发出36个种类的文创产品,累计销售额13.12万元。 (八)疫情防控、安全保障常抓不放。为保障疫情防控期间正常开放,我馆按照“限量、预约、错峰”的要求,严格“行程码、健康码、预约码”三码合一的预约程序,采取“测体温、扫绿码、戴口罩”等观众进馆的常态化防控措施。根据全国疫情发展情况,动态调整观众入馆手续和参观限额、公共服务项目和范围,保障安全、有序的参观环境。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特别是重大节假日期间的安全保卫工作,确保文物安全和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1、2021年6月,我馆党支部被授予“重庆市先进基层党组织”荣誉称号:2、2021年5月《岁月无声 光影有迹-万州电影事业回顾展》被重庆市文物局、重庆市博物馆协会评为“2020年度重庆市博物馆优秀展览”;3、2021年8月获得重庆市文物局2020年度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绩效考核优秀奖;4、2021年9月获得2020年区管领导班子年度考核优秀等次。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接受社会机构和个人自愿无偿捐赠藏品共计4009件(套),捐赠的物品主要用于丰富藏品内容、陈列展览和学术研究等方面。

填表人: 傅征蓉  联系电话:138****7875  报送日期:2022年01月21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