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万州区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公告 > 年度报告 > 2021年度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日期:2022-06-06 来源:区委编办
语音播报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1250010145176259XA  

  

  

  

  

  

事业单位法人年度报告书

  

  2021  年度)

  

  

  

  

  

  

单 位 名 称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定代表


  

  

  

  

国家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制

  

《事业

单位

法人

证书》

登载

事项

单位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宗旨和

业务范围

为人民身体健康提供医疗与护理保健服务。预防保健、医学教育、医学研究、卫生医疗人员培训、卫生技术人员继续教育、保健与健康教育、医疗急救。

重庆市万州区周家坝天城东路388号

法定代表人

杨隆奎

开办资金

21111.25(万元)

经费来源

财政补助(差额补贴)

举办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资产

损益

情况

净资产合计(所有者权益合计)

年初数(万元)

年末数(万元)

25112.83

22900.85

网上名称

重庆市万州区第一人民医院

从业人数

619

对《条

例》和

实施细

则有关

变更登

记规定

的执行

已按规定执行变更登记。

2021年,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在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天津市卫生健康委的帮扶下,医院紧紧依靠和团结带领全院职工,沉心静气,苦干实干,在医疗质量、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发展,高质量、高水平通过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周期性评审,为医院下一步高质量发展,创建国家三级综合医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继续保持了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获万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万州区卫生健康先进集体等十多项荣誉。食管精准外科治疗团队入选万州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医院总收入2.45亿元,其中医疗收入2.37亿元,同比增长34.76%;门急诊人次26.04万人次,较去年增长43%;出院人次1.79万人次,较去年增长11%;门诊手术4085台次,住院手术6001台次,手术台次较去年增长44%;药品比例26.94%,较去年下降0.31个百分点;百元卫生耗材25.31元,较去年下降3.42元;医疗责任事故为“零”。 (一)工作亮点 1.高质量发展态势愈发强劲。面对前所未有的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保持定力,勇毅前行,全院医疗业务收入同比增长34.6%。 2.高质量、高水平通过了二级甲等综合医院周期性评审。9月27日至29日,重庆市卫生健康委组织评审专家对我院开展了周期性评审。经审定,我院C条款99.62%,B条款79.77%,A条款27.27%,高水平超过二级甲等综合医院评审标准。 3.全面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沉着应对新冠疫情,全院职工无私无畏,冲锋在前,用自己的“辛苦指数”换来群众的“幸福指数”。全年累计预检98万人次,核酸检测20万人份,临时接种点累计接种新冠疫苗9.5万剂次,发热门诊累计接诊1533人次。有效落实了“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总体要求。 4.学科建设迈上新台阶。卒中中心通过市级验收;导管室投入使用,心脏介入治疗成功率100%;食管精准外科治疗团队入选万州区第二批创新创业示范团队,是万州区首个该项目的创新创业团队。 5.天津对口支援成效显著。2021年天津市卫生健康委共派出两批次29人次医疗卫生和医疗管理专家入驻我院帮扶指导,帮助我院在管理能力、学科建设、技术水平、人才培养、信息化建设等方面得到长足进步,综合服务能力得到了较大提升。 6.群众就医感受不断改善。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优化医院布局,完善门急诊管理,落实便民措施,建立急诊绿色通道,改善患者就医体验,保障患者的合法权益,不断提升广大患者获得感和幸福感。住院患者满意率为95.56%,门诊患者满意率为94.94%。 7.初步建立现代医院管理模式。持续实施6S管理理念、PDCA循环质量控制理念,不断完善医院管理体系,提升管理质量。建立医院管理决策支持系统,推动医院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精细化。 8.信息化建设再上新台阶。通过了重庆市四级电子病历现场评审,为万州区首个通过四级电子病历的二级医疗机构。 9.纳入全市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试点单位。人才引进机制得到巨大改善。 10.公立医院绩效考核成绩突出。各项指标居全国二级医院前列。 11.深入推进医联体建设。定期派出业务骨干到医联体单位进行了业务技术指导,帮助余家中心卫生院、小周卫生院成功创建“一甲”卫生院。2021年上转病人229人次,下转病人1022人次,落实检验检查结果互认270人次。医联体单位医疗卫生水平明显提高。 12.三级医院创建持续推进。新院区选址规划方案已初步确定。 (二)医院服务能力提质上档 1.实施预约诊疗,优化急诊流程。医院开展了电话、网络、现场等多种形式的预约诊疗与分时段诊疗服务,预约率达50%以上;优化了门诊布局结构,改善了患者就医体验;以多种方式向患者提供出诊信息,保障医院人员按时出诊,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了患者有效就诊。 2.畅通绿色通道,提升急救能力。优化了急诊科功能布局,完善了急诊标识,配置了抢救设备。建立健全了院前急救专用通道,形成了院前、院内急救、重症救治无缝衔接的急救体系。2021年急诊接诊12715人次,120救护车出车1861车次,3分钟出车率97.04%,居万州区首位。已加入重庆安克急救系统,有效提升医院急诊抢救效率和综合急救服务能力。 3.严格执行基本医疗政策,患者权益和利益得到了充分保障。通过公开医疗价格收费标准和基本医疗保障支付项目,向患者提供了基本医疗保障相关信息和咨询服务,借助信息化平台实行医保实时监控预警制度,医保次均费用控制在规定范围内。 4.妥善处理投诉,维护了患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完善了投诉处理体系及机制,严格实行“首诉负责制”。针对医务人员开展维护患者合法权益、医患沟通等培训,医务人员在诊疗中尊重患者的知情选择权利,保护患者隐私权。 5.强化应急管理,卫生应急能力得到了极大提升。成立了医院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医院应急指挥系统,不断修订和完善各类应急预案,全年共开展大型应急演练5次。购置完善了应急物资和必备设备,建立了应急物资库。主动承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重大事故灾害的紧急医疗救援与紧急救治。 6.医疗安全切实保障,重点指标得到全方位监控。手术室等重点部门外科洗手操作正确率100%,有效减少医源性感染和交叉感染。对患者跌倒、坠床、压疮发生,入院风险评估率100%,并采取了有效防范措施。严格落实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部位标识执行率100%,手术风险评估率100%。加强了医务人员之间的有效沟通,在实施紧急抢救情况下口头医嘱执行合格率100%。 (三)医疗护理质量持续优化 1.质控体系进一步健全。完善医院各质量管理委员会,全面实施医疗质量管理与医疗安全工作和持续改进方案,指导、检查、考核和评价临床一线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定期分析、及时整改,建立多部门质量管理协调机制。逐步形成了全院共同参与,人人质控的质量与安全管理氛围和质量管理文化。 2.医疗技术服务水平得到提升。全年共引进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3项。三、四级手术占比达43.1%。卒中中心正式授牌。导管室于2021年4月投入使用,已开展300余例心脏急诊介入治疗,成功率100%,填补了我院在血管介入治疗领域的空白。食管精准外科治疗团队入选万州区第二批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3.病历内涵建设持续改进。制定了《病历评价标准(2021版)》,成立了院科两级病历质量控制小组,每月进行病历质量控制和开展病历集中点评,加强病历环节质量与终末质量控制。制订了奖惩方案,并进行病历质量评比。职能部门每月抽查运行病历和归档病历,各科室实行运行病历检查全覆盖。出院病历3日归档率≥96%,甲级病历率100%。 4.药品管理更加规范。坚持临床药师下科室制度,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每月开展处方及医嘱点评,加强处方书写质量考核,考核结果与科室、责任医师绩效挂钩,并对不合格处方进行公示通报批评。门诊处方合格率达99%以上。严格执行药品挂网采购和两票制,药品、耗材挂网采购率100%。严格落实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严格控制药品使用比例。全年住院患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率48.73%,门诊患者患者使用率4.18%。全院药占比26.94%,基本药物使用率41.81%,均达到国家规定指标。 5.强化医院感染管理,院感意识显著增强。建立健全了传染病防治与医院感染管理组织体系,及时完善、优化各项制度及流程。落实预检分诊制度,实行首诊负责制。不断优化修订各重点部门的医院感染管理考评标准,重点环节、重点人群与高危险因素管理与监测计划。全年累计预检98万人次,核酸检测20万人份,临时接种点累计接种新冠疫苗9.5万剂次,发热门诊累计接诊1533人次。开展感染防控知识培训28场次,实操培训6场次,考核过关率100%。 6.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提高。康复医疗专业设备配备齐全,完善了中医与西医临床科室的协作机制,开展辨证施护,提供具有中医特色的优质护理服务。开展临床早期康复介入服务,定期对康复效果进行评估。2021年收治病人10633人次,康复治疗有效率98.5%。 7.护理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不断完善。每2周召开护士长例会,每季度召开优质护理服务工作会、护理质量与安全分析会。严格落实护士长夜查房和节假日查房制度,全年共开展全院性护理业务查房12次,护士长夜查房及节假日查房221次。对护理质量存在的问题及不良事件进行原因分析,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制订了推进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保障制度及考评激励机制,以改革临床护理服务模式为切入点,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全院优质护理病区覆盖率100%。在全市“三基三严”大比武中排名区县二级以上公立综合医院前十名。 (四)医院管理更加规范 1.加强医院法治化体系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强化公共卫生法治保障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法治建设贯穿于医院管理运行全过程。实施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认真落实院长办公会、院周会、院长行政查房,强化过程督导,确保了医院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实施管理问责制,建立完善“三重一大”等各项制度,做到有章可循。实施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区委、区政府和区卫生健康委工作部署,将绩效目标考核评价指标分解落实责任科室、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并签订目标责任书,同时完善科室间沟通协调机制,提高工作效率,确保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全年共召开职代会2次、党委会20次、院长办公会45次、院情通报会22次。 2.医院信息化建设水平持续提高。建立了HIS、LIS、PACS三大核心系统及院感传染病管理系统、输血管理系统(实现了医院与血站的信息互通)、手麻系统、合理用药系统、处方点评系统、院内数据平台等重要业务系统。2021年9月23日通过了重庆市四级电子病历现场评审,是万州区首个通过四级电子病历的二级医疗机构。 3.人力资源配置更加优化。制定了人力资源配置紧急替代方案,保障医疗工作正常运行。完善人才招聘引进机制,优化薪酬待遇。加强人才培养,全年共选送178人次外出培训学习。天津13家三甲医院专家担任我院各临床科室的科主任及学科带头人。2021年我院纳入全市创新公立医院人员编制管理试点单位,下达第一批纳入总量备案编制106个,现全院编制数达351个。 4.财务管理更加规范。实行总会计师制,财务收支、预算决算、会计核算、成本管理、资产管理等纳入医院财务部门统一管理。加强成本控制,建立健全成本定额管理、费用审核等降低运行成本。控制医院债务规模,加强资产管理,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益。全面落实价格公示制度,提高收费透明度。建立健全了预算管理制度,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规范建立绩效工资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相关规定,明确规定个人收入不与业务收入直接挂钩。 5.建设高质量发展新文化。医院始终坚持思想领先,文化引领的工作理念,充分发挥工会等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精神上鼓励、工作上帮助、事业上支持、生活上保障,引导员工快乐工作,幸福生活。通过开展各项评优评先活动树立优秀典型,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氛围,全年共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七个一”系列主题活动、护士节、医师节等活动9场次,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35次,凝聚支撑医院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力量。大力弘扬伟大抗疫精神和崇高职业精神,激发医务人员对工作极端负责、对患者极端热忱、对技术精益求精的不竭动力,唱响大医精诚、医者仁心主旋律,以充满人文关怀的医疗服务赢得患者、社会的信任和尊重。 6.党风廉政建设和行业作风建设制度更加健全和完善。坚定不移正风肃纪反腐,建立落实主体责任相关情况告知等制度。将行业作风建设与严厉打击欺诈骗保,“三假”“三乱”专项整治、“不合理检查专项治理”相结合,开展了“廉政进科室”活动。压实了院科分级监督责任,对“四风”问题、中央八项规定问题、行风问题进行监督,盯死守固“医疗机构工作人员廉洁从业九项准则”红线。与2021年申报拟操办婚丧喜庆的18名干部职工签订了“规范操办承诺书”,对有高考、中考子女的8名职工进行了集体警示谈话并签订了“升学宴”“谢师宴”廉洁承诺书。全年共登记拒收患者红包10人次,返还红包金额6004元。共收到锦旗36面。 7.后勤管理更加精细化,服务能力不断提高。坚持保障服务以病人为中心,为医院职工服务的理念,逐步实施后勤管理社会化;节能降耗及管理成本逐步降低;严格执行医疗废物、污水处理制度,无环保安全事故发生。建立健全安全保卫制度,坚持消防、安全“日、周、月隐患排查”;视频监控系统、消防设施和安全装备配置齐全;定期组织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及演练。定期进行设备巡查与维护,定期开展医疗设备培训与考核,定期进行大型设备效益分析及大型设备阳性率统计分析。 (五)乡村振兴不断深化 围绕“抓党建、抓发展、抓治理、抓服务”四项职责和“两不愁三保障”巩固情况回头看、入户走访、宣传动员、为民办事等十项任务清单,协调村“两委”成员,加大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的实施力度,扎实推进各项工作。2021年我院向松柏村捐赠资金3万元,累计消费扶贫37万余元,超额完成年度工作任务。严格落实“一站式结算服务”“先诊疗后付费”等健康扶贫相关政策。2021年我院共接诊建卡贫困户1016人次,总治疗费用838.72万元,健康扶贫兜底31.48万元。实施“站立行动”项目,帮助6名贫困患者重新站立起来,共计减免费用9万余元。2021年减免五保户、“三无”病人、大型事故伤者医药费1136人次共计64.91万元。 

相关资质认可或执业许可证明文件及有效期

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2013.3.22—2028.3.21

和受奖惩及诉讼投诉情

继续保持了重庆市文明单位、重庆市优秀卫生单位、重庆市模范职工之家称号。荣获万州区先进基层党组织、万州区卫生健康先进集体、万州区城市提升先进集体、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先进单位、医疗器械不良事件监测先进单位、治安保卫重点单位先进集体。食管精准外科治疗团队入选万州区创新创业示范团队。

接受捐赠

资助及使用

2021年天津市对口支援医院信息化建设项目资金600万元。已签订合同,工程师入场开展系统软硬件的安装、调试及维护工作。

填表人:  刘欣  联系电话:182****6151  报送日期:2022年02月08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