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民服务就近办 矛盾纠纷就近解 “两就近”绘就新“枫”景

便民服务就近办 矛盾纠纷就近解 “两就近”绘就新“枫”景
(来源:看万州APP)
落户销户、参保登记、企业开办、涉农补贴、养犬登记、养老待遇资格认证、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办理……
6类280项便民服务就近下沉,让亲民便民服务走向群众身边“就近办”。
婚恋家庭纠纷、邻里纠纷、民政服务纠纷、人力社保纠纷、房产物业纠纷、城市管理纠纷、金融纠纷……
14类83项群众身边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快速响应,让群众身边的每一起矛盾纠纷“就近解”。
今年来,我区深学笃用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党建统领,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探索建立便民服务就近办、矛盾纠纷就近解“两就近”机制,努力实现服务不出村、矛盾不出村,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绘就了基层治理新“枫”景。
服务“就近办”
286对夫妻家门口补了“结婚证”
“我们有一对老两口,结婚很多年了,搬家时不小心遗失结婚证,但年龄大、路程远,去城里补办太麻烦,有解决办法吗?”前不久,梨树乡召灵村村民向网格员求助,网格员打开“渝快政”,通过基层智治平台上报问题。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将问题及时作为事件分拨到区政务服务办、区民政局。
接到事件通知后,区政务服务办以点带面,联动区民政局、区卫健委等对近5年内将满60周岁、有补办结婚证需求但行动不便的特殊群体进行摸排。根据摸排情况,区政务服务办在全区设置了14个巡回办证点,随后组织区婚姻登记处工作人员分批次下沉镇乡开展婚姻证件“就近办”服务。
“没想到,不用自己跑,家门口就把结婚证补办了。”在恒合土家族乡巡回办证点,领到补办的结婚证,水口村村民魏属兰和徐会新夫妇高兴不已。
在万州,像魏属兰徐会新夫妇一样,在家门口补领补办结婚证的夫妻有286对,贴心的上门服务,让他们的幸福加倍。
家门口补了结婚证,是我区深化政务服务改革,实施便民服务就近办的一个缩影。
今年来,我区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统筹推进“放管服”改革,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扎实推动从企业开办到退出、新生儿出生到公民身后等50项以上“一件事”网上办理落地落实,坚持把该放的权彻底放出去,把该减的事项坚决减下来,该清的障碍加快清除掉,进一步简化手续、优化流程、提高效能,为“就近办”奠定坚实基础。围绕惠民有感,锚定“服务不出村”目标,区政务服务办紧盯户籍办理、教育医疗、医保社保、补贴申领等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高频服务需求,梳理形成户籍类、民生类、涉农类、救灾救助类、企业开办类等6类280项频次高、覆盖面广的政务服务事项纳入“就近办”事项清单,按照“依法合规、应放尽放、权责一致、承接有序”原则,推动高频事项下放至村党群服务中心办理,有效促进亲民便民服务向基层延伸,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高效的办事服务。
纠纷“就近解”
闲置猪市坝变身文化小广场
“以前又脏又乱,现在又美又亮,大家都喜欢得很,跳舞的、休闲的,人多得很。”说起五桥街道香炉山社区猪市坝变文化小广场,社区居民谭永华脸上就抑制不住笑容。
香炉山社区属老旧小区,社区所辖的香炉街末端,有一处名叫“猪市坝”的闲置地块,面积约500平方米,此前是周边群众交易猪仔的场所,后荒废闲置,逐渐成为居民乱倒垃圾、乱烧纸钱的地方,加上该地块位于五桥河畔,道路常年湿滑,不仅环境脏乱差,还存在安全隐患。
近年来,随着市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香炉山社区居民渴望有公共文体活动场所,迫切希望把“猪市坝”改为社区广场。
居民代表刘代云将诉求反映给社区片区长张娇,张娇将群众诉求第一时间录入一体化治理智治平台。
五桥街道收到诉求后,根据诉求内容,迅速按照矛盾纠纷“就近解”机制进行问题流转,通过主要负责人召开专题会、组建专班推进处理、协调相关部门全力化解,推动猪市坝环境综合整治项目启动开工。
垃圾场改造小广场,完善排洪沟渠,消除安全隐患,植入农业农事法治文化,安装休闲座椅,建设临河绿化带和花台……今年6月底,整治完工,“猪市坝”焕然一新。
“猪市坝”华丽蜕变,这是我区深化基层治理改革,实施矛盾纠纷“就近解”的一个片段。
今年来,我区突出除险固安,锚定“矛盾不出村”目标,持续拓宽群众服务需求、矛盾纠纷线索来源渠道,发挥“五长三员”巡查走访作用动态收集掌握群众诉求,整合政法、公安、司法、城管、住建等矛盾纠纷调解专业力量及人民调解员、业委会、物业企业等群体组建矛盾纠纷“就近解”队伍,依托区数字化城市运行和治理中心及镇街“141”基层智治体系,对矛盾纠纷按级进行就地办结或者“吹哨”引来“两就近”人才库力量下沉现场办理,着力破解基层治理“小马拉大车”突出问题,让群众身边易发、多发矛盾纠纷得到快速响应,都有人管、有人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