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应急管理局关于印发《万州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应急管理局
关于印发《万州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标准(试行)》的通知
万州应急〔2024〕87号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基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构建以区级库为核心、镇乡(街道)储备为支撑、村居(社区)储备为补充,纵向衔接、横向支撑的区级-镇乡(街道)-村居三级应急物资储备网络,实施应急物资储备库全覆盖建设,根据《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渝减委〔2022〕1号)、《重庆市市级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渝应急发〔2022〕23号)、《重庆市万州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万州应急〔2023〕31号)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万州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标准(试行)》,现印发给你们。
重庆市万州区应急管理局
2024年9月12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州区基层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建设标准
(试行)
为进一步提高基层应急能力建设,建立完善应急物资保障体系,根据《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指导意见(试行)(渝减委〔2022〕1号)、《重庆市市级应急物资管理办法》(渝应急发〔2022〕23号)、《重庆市万州区应急管理局应急物资管理办法(试行)》(万州应急〔2023〕31号)文件规定,制定本标准。
一、建设单位
1. 镇乡(街道)所在地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站。
2. 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办事机构、居民小区所在地建设应急物资储备点。
应急物资储备站、点外要悬挂规范名称标牌。
二、储备站、点组织架构、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
(一)组织架构
1. 所在地镇乡(街道)分管应急领导为储备站负责人,应急办负责人为储备站主管,设储备站专(兼)职管理员2人。
2. 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物业公司分管应急领导为储备点负责人,综治专干(机关事业单位内设应急机构负责人、居民小区物业主管)为储备点主管,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设储备点专(兼)职管理员1人。
(二)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见附件1)
1. 储备库应建立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将工作内容上墙明示。
2. 作业管理制度,包括入库管理制度、库存管理制度、出库管理制度、盘点管理制度、回收及报废物资管理制度、日周月检查制度、消防管理制度、值班管理制度等。
3. 岗位职责,包括储备库负责人岗位职责、储备库主管岗位职责、储备库管理员岗位职责。
三、储备库房建设标准及建议
(一)建设规模
根据辐射区域内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中三级应急响应启动条件规定的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量确定应急物资储备库房的规模。
应急物资储备库房规模分类表
规模分类 |
库房总建筑面积(平方米) |
室外货场面积(平方米) |
备注 |
镇乡(街道)应急物资储备站 |
≥50 |
≥100 |
|
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应急物资储备点 |
≥20 |
≥20 |
(二)建设要求
1. 应急物资储备库须安装货物架、换气扇、消防设备器材等设施,有条件的应安装除湿机及监控设备设施,确保存储物资安全。
2. 平面布置应符合功能要求,做到布局合理、流程通畅。
3. 储备库房做到防火、防盗、防潮、防鼠、防虫。
四、应急物资储备标准及建议
根据自然灾害、安全生产趋势预判和历史灾害、事故发生情况,按照“分级管理、分级储备”原则,结合自身实际储备一定数量的棉衣、棉被、折叠床、帐篷等基本的生活救助类物资和救生衣、安全帽、安全绳、应急手电等救援装备。(详细内容见附件1)
应急物资储备保障人数标准及建议
规模分类 |
紧急转移安置人口数(人) |
比例 |
应急物资储备最低规模人数 |
乡镇(街道)应急物资储备站 |
≥100 |
90% |
≥90 |
村(社区)及企事业单位、居民小区应急物资储备点 |
≥20 |
100% |
≥20 |
五 、储备要求
1. 按应急物资类别和储备条件进行分区分类存放,并在醒目位置张贴物资装备标识标牌。
2. 应急物资存放应采用统一规格的托盘、货架存放,不得直接置于地面。
3. 应急物资应摆放整齐、稳固,便于维护、检查和出库。
4. 利用条码技术、二维码技术或射频技术等技术手段,对应急物资储备管理实行信息化、智能化全过程管理,待万州区应急物资装备管理系统正式上线使用后,定期更新系统信息,动态管理应急物资储备情况,实现物资信息共享共用。
附件:重庆市应急物资储备保障能力建设指导意见(试行)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