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50094号代表建议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关于区六届人大七次会议第20250094号代表建议
办理情况的答复函
万州卫函〔2025〕21号
尊敬的兰廷燕代表:
首先感谢您对全区卫生健康工作特别是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的建议》(第20250094号)收悉。经研究办理,您提出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增加照护机构供给、强化服务质量监管、开展家庭照护支持等事项均已采纳。现将已采纳的建议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一是打破瓶颈育“新人”。将托育服务作为急需紧缺专业,推动6所在万大专院校开设托育相关专业4类,培育专业人才毕业生3000余名。
二是医育结合强“筋骨”。依托区妇幼保健院设立的全市首家带编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定期面向从业人员进行托育技能培训,目前累计已培训9000余人次。推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托育机构“结对子”,全覆盖签订合作协议,提升健康管理水平。
三是多方协作筑“根基”。加强与重庆市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合作,培养经人社部门认证的托育从业人员,目前已累计培训2000余人。各院校与托育机构合作密切,目前已建立实训、见习基地30余个、名园长工作室1个。
二、增加托育服务供给
一是建立健全支持政策。相继出台《万州区“十四五”期间扎实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工作的一揽子政策措施(试行)》、《万州区托育机构建设及运营补助实施方案》、《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一次性奖补实施方案》、《中央财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托育机构租金减免补贴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从建设运营补贴、税收优惠、租金减免等多方面出台具体措施,以真金白银助力托育机构降低运营成本、改善办托条件等。
二是完善托育服务体系。委托万州区规划设计研究院启动编制《万州区托育服务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4—2035)》,目前初稿已形成,待修订完成后将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在地块出让(划拨)条件书中明确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的建设要求。2024年,我区全面摸排党政机关、医疗卫生机构、产业园区、街道社区等闲置房屋,计划通过减免10年租金等政策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运营,目前有5个点位已在施工建设中。
三是扩大普惠性托育服务供给。近年来,通过探索“幼儿园办”“机关办”“企事业办”“社会办”“社区办”“家庭托育点”等“六种模式”,以多元发展拓宽服务供给,全区现有备案托育机构147家,托位数7144个,其中普惠托育机构141家。这些机构以合理的价格为家庭提供优质的托育服务,确保更多的孩子能够享受到专业的照护和早期教育。
三、强化服务质量监管
一是打造综合监管平台。建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联席会议和“黑白名单”公示机制,组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联合执法队伍,紧扣建筑、消防、食品、人员资质、安全保卫等风险点,累计出动1300余人次开展常态化包片联合监管。及时公布执法情况,定期向社会公布“黑白名单”,推动行业规范发展。建立托育机构安全隐患排查问题库,推行“销号式”整改,确保各类防范措施落实到位,营造托育安全舒适环境。在微信小程序打造托育服务家长端互动平台,家长可参与托育机构评价监管。
二是打造服务指导平台。围绕机构管理、家园共育、营养食谱等8个方面制定托育服务相关标准规范11个,制定《万州区托育机构星级评定标准》《托幼/托育机构卫生保健人员工作手册》等文件,推动托育机构服务优质化。设立重庆市首家带编托育服务综合指导中心,遴选卫生、市场监管等领域100余名专家组建专家库,以指导中心为服务平台,开展行业技术指导、培训4000余人次。成立重庆市首个区级托育服务行业协会,积极发挥联系服务指导作用。
四、开展家庭照护支持
一是线下集中开展婴幼儿照护知识宣讲。组织专家、志愿服务队深入社区、农村、产业园区,开展婴幼儿照护知识宣传。截至目前,今年已分别在周家坝社区、石峰社区、高笋塘广场、黄柏乡、熊家镇等线下开展了关于科学育儿、普惠托育等内容的主题宣传活动。开展两期“普惠托育进万家”体验活动,面向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发放电子体验券30000余张,让托育机构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和建议,帮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和需求,提高育儿水平,培养家庭送托意识。
二是加强线上平台研发宣传。研发运营“妈妈课堂”,发布育儿科普视频、文章,提供24小时在线咨询服务。提升微信小程序托育服务家长端的知晓度、访问率,提供科学孕育知识学习、家园互通等贴心服务。
此答复函已经范嘉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答复函回执》上寄给我们并及时通过人大代表全渝通应用代表议案建议场景进行评价,以便进一步改进我们的工作。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5年5月16日
关于提升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的建议
高梁代表小组 兰廷燕
目前,许多年轻人放弃生育的现象越发突出,放弃生育的原因之一就是各种压力,很多年轻人担心自己无法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没有精力来看护婴幼儿,越来越多的家庭也面临婴幼儿照护的难题,面对这些种种压力所以不愿生育。当前,婴幼儿照护服务也面临着以下问题:一是专业照护人员短缺,很多从业人员缺乏系统的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知识。二是照护机构数量不足,分布不均衡,在一些新建社区和偏远地区,很难找到合适的婴幼儿照护场所。三是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照护机构在安全、卫生、教育等方面存在隐患。为了缓解目前许多年轻人放弃生育的现状,减少在婴幼儿照护服务上的压力。为此建议:
一、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1.鼓励本地职业院校、高校开设婴幼儿照护相关专业课程,如婴幼儿护理、早期教育等,与照护机构建立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专业对口的人才。
2.对于现有的从业人员,定期组织专业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婴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知识、安全防范技能、营养搭配等,培训后进行考核,合格者颁发相应的从业资格证书,逐步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
二、增加照护机构供给
1.政府出台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婴幼儿照护服务。比如,对新建或改建符合标准的照护机构给予资金补贴或税收优惠,降低社会资本的投入成本。
2.合理规划照护机构的布局。在新建社区,要求开发商按照一定比例配套建设婴幼儿照护服务设施;对老旧社区,通过整合闲置空间,如利用闲置的办公楼、厂房等改造为照护场所,以满足居民的需求。
三、强化服务质量监管
1.建立健全婴幼儿照护服务质量监管体系,明确卫生健康、市场监管、教育等部门的职责。例如,卫生健康部门负责检查卫生防疫、健康检查等方面;市场监管部门监督食品安全、收费标准等内容;教育部门指导早期教育活动开展。
2.制定统一的服务质量标准,包括场地设施、人员资质、服务内容、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对照护机构进行定期检查和不定期抽查,对不符合标准的机构责令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依法取缔。同时,设立举报电话,鼓励家长和社会公众对违规行为进行监督举报。
四、开展家庭照护支持
1.社区定期组织婴幼儿照护知识讲座和亲子活动,向家长传授科学的育儿知识和方法,如婴幼儿睡眠管理、辅食添加等内容。
2.利用线上平台,制作并推送婴幼儿照护相关的科普视频、文章等,方便家长随时学习。此外,还可以设立线上咨询服务,由专业人士解答家长在育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