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症日常护理小常识

1.鼓励抑郁症患者做好个人卫生,做简单的家务。由于抑郁症患者长期处于消极、懒散的生活状态中,对什么事情的兴趣都不高,对个人卫生与生活环境也不关心。基于此,护理人员要耐心引导和帮助患者,如果患者的病情有所好转,还是应鼓励患者力所能及地做一些事情。
2.以支持、理解的态度,耐心地帮助患者,使患者能感觉到自己是被接受的,而不是像自己想想的一样没有希望,对生活没有向往。护理人员应通过耐心的倾听,让抑郁症患者倾诉内心的不快,提高患者的安全感。
3.抑郁症患者经常会出现心情不好、烦躁不安的情况,导致其睡眠质量不佳。护理人员在安排抑郁症患者的日常生活时,尽可能不让患者在白天卧床,而是要陪伴患者进行户外活动。对于入睡困难或是经常早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遵照医嘱,给予患者助眠的口服药物。此外,为患者打造轻松的休息环境,也可帮助患者快速入眠。
4.做好生活护理。抑郁症患者不仅睡眠质量下降,饮食情况也会产生一定的变化。因此,护理人员要做好饮食调整,多提供一些患者喜欢吃的食物,增加患者的进食量,使其心情更加愉悦。对于抑郁情况不严重的患者,护理人员可以鼓励其积极参与更多的活动,培养兴趣爱好,如听音乐、种花、养鱼等,真正达到分散患者注意力的效果,不断减轻患者的抑郁病情。
5.注重心理护理,抑郁症患者在患病期间,会出现情绪悲观的现象,对身边的事物缺乏信心。但与此同时,患者也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与认可。因此,护理人员要多与患者沟通,给予其心理鼓励,树立良好的信心,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对患者的病态言行,护理人员要耐心解释,尽可能地满足其合理要求。
6.做好用药护理。在抑郁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仅要督促患者能按时服药,还要了解药物可能产生的不良反应。抑郁症患者需要长期服药,以达到疗效,避免出现复发的情况。如果没有出现特殊的情况,患者不能擅自停药或是增加药量。若患者出现了便秘、口干等情况,护理人员要作好解释,鼓励患者多喝水。
7.密切观察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抑郁症患者的自杀率较高,在家庭护理中,护理人员要了解患者的临床特点,防范患者出现自杀行为。相关资料显示,抑郁症患者的自杀行为大都发生在清晨。处于恢复阶段的抑郁症患者,害怕受到别人的歧视,也可能出现自杀的情况。同时,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手段具有隐蔽性与预谋性的特点,经常会带给别人一种假象,就是病情突然好转,情绪也变得更加正常,能正常饮食作息。如果出现了这种情况,护理人员一定不能掉以轻心。
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
2022年3月15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