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
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分两类:一类是无法干预的如年龄、基因、遗传等;另一类是可以干预的,如能对这些因素予以有效的干预,则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就能显著降低。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发生脑卒中的最首要的、可改变的危险因素。大约70-80%的脑卒中患者都有高血压病史。长期持续的高血压主要损伤小动脉使脑内小动脉硬化,形成微动脉瘤,当血压突然升高时破裂出血;无论是收缩压还是舒张压增高,都可以增加脑出血和脑血栓形成的危险性。降压可以有效降低脑卒中发生率。
2、血脂异常:血脂异常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密切相关,是脑卒中的又一可控制的主要危险因素。
3、糖尿病是脑血管病的主要原因之一,它可引起脂质代谢障碍,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同时糖尿病损害全身血管系统,因此糖尿病患者脑血管病变比非糖尿病病人高2-4倍。糖尿病并发脑卒中的病死率为非糖尿病病人的4倍。
4、吸烟:吸烟量与颅外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呈正相关。吸烟可以使缺血性脑卒中发生的危险加倍,使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危险增加3.5%。
5、酗酒:大量饮酒可以引起脑血管痉挛,还可以通过使血小板增多导致脑血流调节不良、心律失常、高血压、高血脂、这些均可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6、不健康饮食习惯:食物能量、饱和脂肪以及食盐的过量摄入可引起肥胖、高血压、和血脂异常。
7、体力活动不足:不活动是与吸烟或高血压同等强度的卒中危险因素。
8、遗传因素:父母亲的脑卒中史是后代脑卒中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
2019年7月26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