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
一、定义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简称慢阻肺,是指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可以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其气流受限多呈进行性发展,与气道和肺组织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慢性炎症反应有关。肺功能检查对确定气流受限有重要意义。
二、症状及常见合并症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慢性咳嗽、咳痰、气短或呼吸困难、喘息和胸闷,还会有体重下降、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见合并症包括心血管疾病、骨质疏松、焦虑和抑郁、肺癌、代谢综合征和糖尿病等,应该及早发现慢阻肺合并症并给予适当治疗。
三、慢阻肺的防治
1、慢阻肺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肺功能检查是诊断慢阻肺的金标准。
2、35岁及以上人群伴有慢阻肺主要症状、吸烟史、职业粉尘暴露史、化学物质接触史、生物燃料烟雾接触史、慢阻肺家族史等情况,应警惕慢阻肺,建议每年进行一次肺功能检查。
3、慢阻肺需要长期治疗,首选吸入疗法,应用支气管扩张剂是最核心的治疗措施。治疗目标是防止疾病进展、减轻症状、改善运动耐力、改善健康状态、预防和治疗并发症、预防和治疗急性加重、降低死亡率。
4、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气促加重,常伴有喘息、胸闷、发热、咳嗽加剧、痰量增加、痰液颜色和(或)黏度改变等,其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感染),通常可以预防,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到医院就诊。
5、慢阻肺患者需要做好长期自我管理,可在医生指导下戒烟、接种流感和肺炎球菌疫苗、坚持长期规律用药、合理膳食、适量的康复训练、长期家庭氧疗等,这些措施均可有效减少急性加重和住院次数,维持病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6、吸烟是导致慢阻肺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戒烟是慢阻肺的重要预防和治疗措施,可咨询当地医院戒烟门诊或拨打12320卫生热线。
7、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二级及以上医院实施双向转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负责患者稳定期长期管理和随访,二级及以上医院主要负责患者确诊、治疗方案制订、急性加重期诊治、疑难急危重症救治等。
四、自我管理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最重要的措施,在疾病的任何阶段戒烟都有助于防止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避免烟尘和有害气体。发热、气促、剧咳者要适当卧床休息。冬天外出戴口罩和围巾,预防冷空气刺激及伤风感冒。帮助痰多而排痰不畅的病人排痰。鼓励病人咳嗽,护理者轻轻拍其胸部、背部,使痰液移动;劝病人多饮水,以使痰液稀释;雾化吸入可使气管内分泌物湿化,易于咳出。鼓励病人参加力所能及的体育锻炼,以增强机体免疫力和主动咳痰排出的能力。长期大量咳痰者蛋白质消耗较多,宜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多维生素、易消化食物,要控制食盐,避免刺激性食品。如发现病人有明显气促、发绀,甚至出现嗜睡现象,应考虑病情有变,要迅速送医院。
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
2019年1月30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