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建设国家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

万州区慢性病防控宣传资料(十一)

日期:2016-05-09 来源:门户网管理
语音播报

——认识糖尿病

1. 糖尿病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尽早发现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及(或)作用缺陷引起的以血糖升高为特征的代谢病,可分为1型、2型、其他特殊类型及妊娠糖尿病4种。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可伴发各种器官,尤其是眼、心、血管、肾、神经损害或器官功能不全或衰竭,导致残疾或者早亡,对健康危害严重。糖尿病患者可能出现的症状包括:口渴和口干、多饮、多尿、多食、体重下降(上述症状就是常说的“三多一少”)、疲倦和视力模糊。但有些2型糖尿病患者很少有症状或根本没有症状。糖尿病的诊断必须依靠血糖测定。符合以下任何一个条件的人,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有糖尿病症状者,同时任何时间血糖≥11.1mmol/L(200mg/dl);空腹血糖(FPG)≥7.0mmol/L(126mg/dl);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小时血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其健康行为:

判断自己是否为糖尿病高危人群。根据自己的情况,请核对以下问题,并在自己存在项目前面的“□”上打钩:

□ 年龄≥45岁。

□ 曾被医生告知是空腹血糖受损(IFG)者和/或糖耐量低减者或糖耐量受损(IGT)。

□ 我的体重指数(BMI)值超过24。

□ 我的父母或兄弟姐妹有糖尿病。

□ 我在怀孕时有糖尿病,或至少生过一个出生体重4千克以上的婴儿。

□ 我的血压在140/90mmHg或更高,或曾被医生告知我有高血压,或我有心血管病。

□ 我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偏低,和/或我的甘油三酯偏高,曾被医生告知我有高甘油三酯血症。

□ 我一周运动不足3次。

如果在某个项目中打钩,说明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加,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应定期检查血糖水平,以尽早发现糖尿病。

2. 糖尿病高危人群应采取健康生活方式预防糖尿病发生。

除了遗传因素,身体活动减少及(或)能量摄入增多而导致的肥胖是2型糖尿病患者中最常见的危险因素。肥胖的人体重减轻5千克左右,就可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健康行为包括:合理饮食,控制每日总能量摄入;适量运动,每周中等强度运动达150分钟或更多;保持健康体重,BMI控制在24以下。

3. 糖尿病患者应重视饮食控制和运动治疗。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饮食治疗是所有治疗的基础,是任何阶段预防和控制糖尿病必不可少的措施。适量活动则可加强心血管系统的功能,改善血压和血脂,改善胰岛素的敏感性,提高血糖的控制效果。糖尿病患者应首先控制饮食、加强体育锻炼, 2~3个月血糖控制仍不满意者,应选用口服降糖药或使用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患者健康行为要求:

(1)饮食控制:控制总能量摄入;膳食总能量的20%~30%应来自脂肪,其中少于1/3的能量来自于饱和脂肪;碳水化合物所提供的能量应占总能量的55%~65%,应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水果。对碳水化合物总能量的控制比控制种类更重要;蛋白质不应超过需要量,即不多于总能量的15%。有微量白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1.0g/kg体重。有显性蛋白尿的患者,蛋白质的摄入量应限制在低于0.8g/kg体重;限制饮酒,特别是肥胖、高血压和(或)高甘油三酯血症的患者。酒精可使应用促胰岛素分泌剂或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出现低血糖;避免摄入过多甜食,可用无能量非营养性甜味剂;食盐摄入量控制在每日6克以内,尤其是高血压患者。

(2)运动治疗:糖尿病患者均应在制定运动计划之前进行医学检查。运动计划的制定要在医务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应强度适当,量力而行,注意安全;应随身携带糖果或巧克力,预防低血糖发生;尽量结伴运动,并且随身携带写有自己病情、要求急救及联系人等的患者卡片,以备急用;运动鞋要轻便松软,鞋底不能太薄。

4. 糖尿病患者应进行自我血糖监测。

监测血糖可以了解饮食控制、运动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指导对治疗方案的调整:注射胰岛素或使用促胰岛素分泌剂的患者应每日监测血糖1~4次;1型糖尿病患者应每日至少监测血糖3~4次;生病时或剧烈运动之前应增加监测次数;生病或血糖>20mmol/L(>360mg/dl)时,应同时测定血酮或尿酮体;检测时间:每餐前、餐后2小时、睡前,如有空腹高血糖,应监测夜间的血糖;血糖控制良好或稳定的患者应每周监测1~2天;血糖控制差/不稳定的患者或患有其他急性病者应每日监测直到血糖得到控制。

5. 糖尿病患者应遵医嘱服药,并定期随访病情。

糖尿病是一种复杂的慢性病,需要在正规医疗机构专业医生的指导下治疗,血糖控制不佳,可引发并发症,造成严重后果。目前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对辖区35岁以上糖尿病患者开展免费规范化管理。糖尿病患者应按医生的指导用药,不可自作主张,擅自用药,糖尿病患者血糖正常仍要继续服药,不可自行停药或减药,糖尿病患者参加糖尿病规范化管理,接受社区医师的定期随访和定期体检。

6. 糖尿病患者应预防糖尿病并发症。

糖尿病的急性和慢性并发症是导致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急性并发症主要有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慢性并发症主要有冠心病、中风、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可导致早死、失明、肾功能衰竭、截肢等严重后果。其健康行为要求:戒烟;每天检查双脚是否有伤口、水泡、红斑和肿胀;每天刷牙,以避免口腔、牙齿和牙龈问题;根据医生建议检测血糖;每次看病时,必须进行血压检查、足部检查;每年做两次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反映过去几个月的血糖控制好坏,7%以下说明血糖控制比较理想,如果超过6.5%,应3个月检测1次);每年做一次胆固醇、甘油三酯检测;全面的足部检查;牙齿和牙龈的检查,告诉牙医自己患有糖尿病;检查眼睛疾病的散瞳检查;尿液和血液检测以检查肾脏问题。

万州区慢性病综合防控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  宣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