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一次暴食会有多大危害?长期吃太饱还会增加慢病风险!

暴食给身体带来的影响远不止体重增加这么简单,长期吃太饱还会增加不少慢性病的发病风险。
如果不节制饮食,经常暴饮暴食,最终可能导致多种慢性疾病。对于本身就有代谢紊乱问题,甚至糖尿病的人,暴食后的危害可能更严重。
除了对血糖的影响,长期暴饮暴食还可能有如下危害:
1. 肥胖
现代人常吃的高脂肪、高蛋白食物,消化起来更加困难,多余的“营养物质”堆积在体内,其后果就是肥胖和一系列富贵病。无数科学研究证明,肥胖会带来包括心血管疾病、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动脉硬化、胆囊炎等。
2. 口臭
不少人可能都有过这样的经验,饱食一顿之后,口气会变得更“重”。这可能是吃太饱引起了轻度的胃食管返流,脂肪、酒精等食物成分有可能会使食管下括约肌张力下降,使胃内容物反流进食管引起异味。
3. 肠胃疾病
吃得过饱所带来的直接危害就是胃肠道负担加重,消化不良。如果胃始终处于饱胀状态,胃黏膜就不易得到修复的机会,胃分泌大量胃液,会破坏胃黏膜,产生胃部炎症,出现消化不良症状,长此以往,还可能发生胃糜烂、胃溃疡等疾病。同时,吃过饱容易使得脂肪堵塞在肠道里,会造成肠阻塞,大便黑色、带血。
4. 大脑早衰
吃得过饱,容易让人长期处于疲劳状态,昏昏欲睡,严重时可造成大脑早衰。有关学者还证实,吃得太饱会让人脑内一种叫做纤维芽细胞生长因子的物质急剧增加,而这种物质正是促使脑动脉硬化的元凶。
5. 骨质疏松
长期饱食易使骨骼过分脱钙,患骨质疏松的概率会大大提高。
6. 肾脏疾病
饮食过量会伤害人的泌尿系统,因为过多的非蛋白氮要从肾脏排出,势必加重肾脏的负担。
7. 急性胰腺炎
晚餐吃得过好、过饱,加之饮酒过多,很容易诱发急性胰腺炎。在正常食量的基础上增加30%以上,属于多食;一餐吃掉正常食量两三倍的食物,才真正算作暴食。对于健康人来说,一次多吃的反应属于暂时现象,只要后面几天减少食量、增加运动,很快就能够恢复正常。对于胰岛素敏感性而言,暴食高脂肪的食物,要比多吃高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更加危险。吃高脂肪食物后虽然不会立刻升高血糖,却会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使下一餐甚至后面各餐的血糖控制能力下降。
一些研究建议我们平时吃到八分饱,但很多人觉得这个度不好把握,其实改变饮食习惯也能有所帮助:
固定三餐时间,每餐在固定时间吃,可避免太饿后吃得又多又快;
吃饭至少保证20分钟,充分给大脑接受信号和反应的时间;
每口饭多咀嚼,要咀嚼30次以上;
用小汤匙代替筷子,减慢速度;
多吃凉拌菜和粗粮,尤其生的新鲜蔬菜,咀嚼最占时间;
多吃粗纤维的、增加饱腹感的食品。
大餐之后不要立刻坐下玩手机,可以出去散散步、逛逛街,让肠胃里存的那些脂肪有分解供能的机会。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