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卫生健康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健康科普信息 > 健康中国重庆行动
[ 索引号 ] 11500101MB1915106P/2022-00269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卫生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卫生健康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6-28
[ 发布日期 ] 2022-06-28

【健康科普】脑卒中科普

日期:2022-06-28 来源:万州区卫生健康委
语音播报

卒,同“猝”,仓促急速的意思。《医学纲目·卒中暴厥》中解释道:卒中者,猝然不省人事,全如死尸,但气不绝,脉动如故。从词意上就可以看出,卒中的发生非常迅速,突然间病人就被疾病击倒了。脑卒中,通常指一大类急性脑血管疾病,主要症状为突然出现的意识不清,言语不清和定向力障碍,突然出现面部、四肢特别是一侧肢体的麻木、无力。绝大多数患者意识清楚,但半身瘫痪或无力,言语困难、肢体麻木等。具体可分为出血性脑卒中(脑溢血)和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粗略估计,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约占全部脑卒中的80% 左右,出血性脑卒中约占20%,但致死率更高。2021年9月,国家卫健委发布的《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2021年版)》指出,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且呈年轻化的趋势。目前,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位死亡原因,同时是单病种致残率最高的疾病。全球疾病负担数据显示,脑卒中是我国成人致死、致残的首位病因。中国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人口约占世界总人口的五分之一,脑卒中现患人数高居世界首位。但脑卒中并非“卒”不及防,其可防可控。对脑卒中的危险因素进行积极有效的干预,可以明显降低脑卒中发病率与复发率。

脑血管的精准筛查完全可以预防脑卒中。主要检查是否有脑血管堵塞、脑动脉斑块,是否有脑血管瘤破裂出血等。这种精准筛查并不麻烦,包括血液检查、心脑血管超声检查和心脏冠状动脉血管检查,整个下来花费2000-3000元,但一旦发生卒中,花10万-20万元都是有可能的。心脑血管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而不是等到发生后再控制。

识别脑卒中,“FAST”口诀要牢记:

F (Face脸):指面部表情,口歪眼斜,是脑中风发作的重要表现。

A (Arm手臂):如果患者无法顺利举起单手或双手,或者单手或双手无力、麻木而动弹不得,都是脑卒中早期发作非常重要的迹象。

S (Speech语言):患者说不出话,或者说话含糊不清,是卒中重要标志。

T (Time时间):时间就是生命,一旦出现以上突发症状,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送至附近有卒中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

预防脑卒中,健康生活小妙招

1.饮食习惯良好

良好的饮食是控制血糖血脂的关键,舍弃“无肉不欢,大口吃肉、重口味饮食”的痛快生活,控制好油盐摄入量,多吃蔬菜粗粮让饮食更绿色。

2.保持大便畅通

有相当多的中风患者,是在大便的时候突然发病的。他们可能有不同程度的便秘,有的甚至是顽固性便秘。由于粪便在体内留存过久,导致大便燥结,排便时用力,使得腹压急剧升高,血压和颅内压也同时上升,极易使老人脆弱的脑血管破裂而引起中风。同时不选蹲便,防止血压升高。

3.定时检测体重

保持正常的体重,中老年人应定期称体重、测腰围,如果超标要警惕,及时调整饮食、多运动、控制体重和腰围的增长。

4.注意血脂血糖

关注血脂血糖变化,如果患有糖尿病、房颤、高血压等疾病,要时刻关注血脂血糖变化,警惕“魔鬼时间”(即每天 6~11点)避免大运动量的活动。日常生活中不抽烟,少喝酒,预防动脉硬化等问题。

5.勤运动,多锻炼

坚持每日户外运动,在家时可以做头低位运动。在起床或睡觉前,站立成弯腰低头,双手尽量俯身触地,1~2 秒钟1次,1 分钟弯 30至60次,每天共3分钟便可。

6.注意饮水

可有效避免机体缺水造成的血液黏稠度增高。保持充足的血容量,预防脑血栓形成,从而达到预防缺血性脑卒中的目的。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