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版)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
重庆市万州区妇女联合会
关于印发《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版)》的通知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妇幼保健院,各中心卫生院、镇乡(民族乡)卫生院,各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按照市卫生健康委《关于做好2022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妇幼卫生项目工作的通知》(渝卫办发﹝2022﹞18号)要求,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现将《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2年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万州区卫生健康委员会重庆市万州区妇女联合会
2022年11月29日
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
实施方案(2022年版)
我区为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实施区县,为确保该项目工作顺利实施,按照国家《新划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相关工作规范(2019年版)》《重庆市脱贫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规范(2022版)》要求,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项目目标
(一)总目标
为我区6-24月龄儿童补充辅食营养补充品(以下简称营养包),普及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与技能,改善我区儿童营养和健康状况。
(二)具体目标
1.营养包发放率达到92%以上,营养包有效服用率达到72%以上。
2.区、乡、村相关人员培训覆盖率达到100%。
3.提高我区儿童看护人婴幼儿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和对营养包的知晓率,看护人健康教育覆盖率达到82%以上。
4.6-24月龄儿童贫血患病率在基线调查基础上下降20% ,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在基线调查基础上下降5% 。
二、项目范围和对象
(一)项目范围:全区38个镇乡和14个街道均开展项目工作。其中龙沙镇、龙驹镇、白羊镇、走马镇、恒合土家族乡为项目监测镇乡。
(二)项目对象:我区常住6-24月龄婴幼儿。
三、项目内容
(一)免费发放营养包
项目实施期间,为6-24月龄的婴幼儿每天免费提供1包营养包,满6月龄的婴儿即纳入发放对象,满24月龄的幼儿即停止发放。
(二)开展项目管理和技术培训
对各级卫生和妇联相关人员进行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及营养包发放管理等培训,提高其项目管理水平和咨询指导能力。
(三)广泛开展社会动员和健康教育活动
区级印发宣传海报、手册和折页,制作宣传品、电视宣传片等,并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途径开展社会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对贫困地区婴幼儿营养状况给予关注和支持。各级医疗机构、妇联系统通过面对面宣传、制作板报、书写标语等方式,向受益儿童看护人和育龄妇女传播儿童营养和科学喂养知识、营养包作用和服用方法,提高看护人对营养包的知晓率和科学喂养知识水平。
开展咨询指导
向儿童看护人传播儿童营养相关知识,讲解营养包的作用和服用方法,介绍辅食添加时间、原则、种类等科学喂养知识,提高看护人营养包的知晓率和科学喂养知识水平。告知看护人12月龄内辅食添加的重要性,以及辅食添加的种类包括乳类、谷类、蔬菜水果类、肉类、蛋类等,强调正确添加辅食可有效降低婴幼儿贫血率和生长迟缓率。
(五)开展监测与评估
区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营养包质量监测工作,每年开展项目实施后的效果评估调查。监测内容包括营养包服用情况、儿童营养状况改变情况和儿童看护人喂养知识及行为改变情况,其中儿童血红蛋白检测和身长测量分别在6月龄、18月龄和24月龄,结合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0-6岁儿童健康管理工作开展。
四、组织实施
(一)组织领导
成立由区卫生健康委分管领导任组长、区妇联、区妇幼保健院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相关科室人员为成员的领导小组(附件1),下设区项目管理办公室于区妇幼保健院,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评价、人员培训和信息统计分析等日常管理工作,并定期向领导小组报告项目进展情况。成立由儿童保健、儿科临床、健康教育、食品安全、卫生管理和社会政策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技术指导小组(附件2),负责为项目培训、健康教育、制定营养包招标采购要求和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
各项目单位参照成立相应组织机构。
职责分工
1.区卫生健康委负责项目的日常组织协调、监督管理、效果评估等工作。
2.区妇联系统配合做好项目的组织动员和社会宣传工作,与区卫生系统共同开展面向家长和看护人的健康教育指导服务,共同推进项目顺利实施。
3.区项目管理办公室(区妇幼保健院)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业务管理工作。负责组织专家开展项目培训、督导评价和技术指导,负责信息的收集、整理、分析与报送,负责通过多种途径开展社会宣传,扩大项目影响,动员社会各界对我区婴幼儿营养状况给予关注和支持。每半年向区项目领导小组及市项目管理办公室汇报项目进展情况。
4.乡镇卫生院、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工作,负责对乡村两级妇女干部和村保健人员开展婴幼儿营养和喂养知识、健康教育方法及营养包发放管理等培训,指导村卫生室科学规范开展发放和看护人喂养咨询指导,并对村卫生室工作进行业务管理和技术指导,负责信息的收集与报送。
(三)营养包发放管理
区妇幼保健院收到营养包后,及时发放到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各单位接收营养包后结合预防接种、儿童健康管理等工作及时发放营养包,尽量缩短发放周期和储存时间(尽量保证发放货品是生产日期之后半年内的)。接收和下发均应当核对和登记数量,检查有效期和包装情况,做好验收登记工作。储存点应当达到食品储存基本要求,按规定使用空调和温湿度仪。
五、项目技术管理
营养包的发放、管理、流程等技术管理内容不变,继续按照《万州区贫困地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管理工作实施方案(2021 版)》附件4的2021版技术方案执行。
六、项目信息管理
区项目办将根据市级要求制定区级项目信息管理方案(2022版),信息报送方式、报送种类与报送时限严格按照信息管理方案进行上报。各项目单位于每月5日前将本辖区项目统计表电子版上报区项目办。区项目办汇总相关数据,经区卫生健康委确认同意后,于每季度次月10日前将加盖公章的统计表报市项目管理办公室。项目实施中期,向市级上报本地区营养包发放及项目培训、健康教育、社会宣传和督导等工作总结,每半年向市项目管理办公室提交项目进展报告。
七、经费管理和保障
(一)区项目办结合我区实际情况,制定区级项目经费管理方案(2022年版)。实行项目专款专用,项目经费用于营养包发放、随访、信息上报、健教宣传、培训督导、营养包存储运输、基线/评估调查、项目相关活动等,不得用于与本项目无关的其他支出。
(二)严格开支范围、开支标准和审批程序,加强财务和会计核算,做好项目的监督检查工作,同时接受上级部门组织的财务检查。
八、项目绩效监控与评价
(一)区卫生健康委加强营养包质量监测,定期组织检查,对项目管理、实施情况、质量控制及效果进行质量监测与评价。区项目办按照上级下发的督导评估方案,结合我区实际,制定区级项目质量评估方案和项目质量评价标准(2022年版),每年对乡镇的监督做到全覆盖,及时协调解决发现的问题,同时加强对监测镇乡年度监测评估工作的质量控制,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保证项目实施效果。
(二)定期开展项目绩效指标(附件3)自查评估,绩效指标包括营养包发放率、营养包有效服用率、看护人接受咨询指导率。
附件:1.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领导小组
2.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技术指导组
3.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绩效指标
附件1
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领导小组
组长:崔吉文区卫生健康委党委委员、副主任
副组长:祝红梅区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沈文治区妇幼保健院副院长
成员:谢朝霞区卫生健康委妇幼科科长
瞿红区妇联家庭与儿童工作部部长
丁红烨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科副科长
张中馨区卫生健康委妇幼健康科工作人员
项目办公室设在区妇幼保健院,由沈文治同志任主任,陈素琴、李朝煜、沈霞为成员,负责项目日常事务。
附件2
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技术指导组
组长:沈文治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副主任医师
副组长:莫运波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医院副主任医师
成员:吕玲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儿科主任医师
陈红兵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儿科副主任医师
罗佳美重庆大学附属三峡儿保科副主任医师
刘川万州区妇幼保健院儿保科主治医师
技术指导组主要负责该项目的业务培训、技术咨询、健康教育等的技术支持。
附件3
万州区儿童营养改善项目绩效指标
序号 |
指标 |
指标定义 |
计算公式 |
1 |
营养包发放率(92%) |
项目地区统计时限内实际领取营养包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占该地区应领取营养包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比例 |
项目地区统计时限内实际领取营养包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该地区应领取营养包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100% |
2 |
营养包有效服用率(72%) |
调查前一周食用营养包数量≥4袋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占被调查领取营养包6-24月龄婴幼儿总数的比例 |
调查前一周食用营养包数量≥4袋的6-24月龄婴幼儿数量/被调查领取营养包6-24月龄婴幼儿总数*100% |
3 |
看护人接受咨询指导率((即家长核心知识知晓率)(82%) |
调查项目地区家长核心知识,家长给予正确回答的题目数之和占每张调查问卷题目总数的比例 |
该地区该统计时间内接受过《家长核心知识调查问卷》的家长中给予正确回答的题目数之和/(该地区该统计时间内接受过《家长核心知识调查问卷》的人数*每张《家长核心知识调查问卷》题目数)*100 |
注:1个6-24月龄婴幼儿有1位或1位以上看护人接受喂养咨询指导,统计实际接受喂养咨询指导的看护人数量时,均按1人计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