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预算/决算
[ 索引号 ] 11500101MB16028044/2020-00015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文化、体育、广电、出版;财政、金融、审计;财政;经济运行;统计
[ 体裁分类 ] 财政预算、决算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文化旅游委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0-10-16
[ 发布日期 ] 2020-10-17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日期:2020-10-17 来源:万州区文化旅游委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19年度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部门基本情况

(一)职能职责。

1.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及重庆市宣传、文化和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工作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拟订全区文化艺术、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文物博物事业政策和发展规划并组织实施,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融合发展,统筹推进体制机制改革,依法负责行业统计工作。

2.管理全区性重大文化体育活动,负责全区旅游整体形象宣传和推广,促进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对外合作及市场推广,拟订全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开发战略并组织实施。指导、协调、推动广播电视领域产业发展。

3.指导全区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发展,对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经营进行行业监管,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信用体系建设,依法规范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负责文化、旅游和体育市场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应急救援工作。

4.统筹规划全区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组织实施文化、旅游和体育资源普查、挖掘、保护和利用工作,承担文化、体育市场和旅游经济运行监测体系建设工作,促进文化、旅游和体育产业发展。

5.推进全区文化和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行业科技创新发展,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信息化、标准化建设,推进全区广播电视与新媒体新技术新业态融合发展,推进广电网与电信网、互联网三网融合。

6.负责管理全区文艺事业,指导、管理文化艺术创作生产和宣传工作,把握正确的工作导向、舆论导向和创作导向,推动各类文化发展。

7.负责全区公共文化事业发展,推进全区公共文化、旅游和体育服务体系建设,深入实施文化、旅游和体育惠民工程,统筹推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指导基层文化、旅游和体育设施建设,指导镇乡街道文旅经济发展及文化服务中心工作。在市级部门指导下,组织实施区级广播电视领域公共服务公益工程和公益活动。

8.指导全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组织查处全区文化、旅游、体育、文物、出版、广播电视、电影等市场的违法行为,督查督办各类案件,维护市场秩序。具体执法由区文化市场综合执法队伍承担。

9.组织实施旅游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负责全区旅行社、旅游景区、星级酒店的管理工作。

10.指导并组织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履行国民体质监测职责;监督检查体育设施的管理和使用;负责体育彩票发行管理。

11.规划全区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发展,组织队伍参加上级体育竞赛。拟定全区体育竞赛计划,组织全区综合性运动会;承办上级交办的体育竞赛。

12.执行国家体育行业技术等级制度,培养、考核等级运动员、裁判员和社会指导员,负责相关等级裁判员、运动员、社会体育指导员的申报和审批工作。

13.负责对全区各类广播电视机构进行业务指导和行业监管,会同相关部门对网络视听节目服务机构进行管理。对广播电视节目传输覆盖、监测和安全播出进行监管,负责全区广播电视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应急广播体系建设和广播电视系统安全工作。

14.负责指导全区文物和博物馆业务工作,组织、协调文物保护和考古项目的实施,组织开展文物资源调查,履行文物、博物馆安全督察职责,协同建设、规划部门做好历史文化名城(镇、村)保护相关工作。负责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普及、弘扬和振兴。指导协调博物馆建设及博物馆间的交流与协作。

15.指导、管理文化和旅游、体育、广播电视、文物和博物馆对外及对港澳台交流、合作和宣传、推广工作。

16.负责全区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安全生产等相关工作。

17.拟定全区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人才队伍建设规划并组织实施,负责从业人员职业资格管理。

18.负责文化、旅游和体育行业协会管理。

19.负责机关、直属单位和所主管的社会组织党建工作。

20.完成区委和区政府交办的其他任务。

(本部门专业性名词解释附后)

(二)机构设置

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等6个单位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万州委办〔2019〕29号),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是区政府工作部门,为财政全额拨款的正处级行政机关单位,挂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局牌子。 本部门机关行政编制39名,设主任1名(兼区体育局局长),副主任3名;科级领导职数15名(含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1名),机关后勤服务人员事业编制4名(按“退一减一”原则逐年收回核销)。机关内设办公室、组织人事科、财务科、规划产业科、市场管理科(挂行政审批科牌子)、文化艺术科、体育科、旅游发展科、广播电视科、文物博物科等10个内设机构。

(三)单位构成

纳入本部门 2019 年度决算编制的单位共9个,均为独立核算预算单位,行政编制共39人,事业编制共300人,行政在职共34人,事业在职共215人,行政离休共1人,行政退休共129人,事业退休共307人,详情如下:

1、财政全额拨款的行政机关单位1个,为重庆市万州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本级),行政编制39人,在职34人,离休1人,行政退休129人,事业退休(代管原京剧团退休人员)35人。

2、财政全额补助的事业单位5个,分别是:

(1)重庆市万州区图书馆,编制32人,在职23人,退休18人;

(2)重庆市万州区文化馆,编制62人,在职33人,退休171人(含代管原三峡歌舞团、三峡杂技团、区演出公司退休人员);

(3)重庆三峡移民纪念馆,编制40人,在职34人,退休12人;

(4)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学校,编制44人,在职30人,退休28人;

(5)重庆市万州区旅游监察执法支队,编制13人,在职7人,退休0人;

3、财政差额补助的事业单位3个,分别是:

(1)重庆市三峡川剧艺术研究传承中心,编制60人,在职52人,退休33人;

(2)重庆市三峡曲艺保护传承中心,编制32人,在职24,退休22人;

(3)重庆市万州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编制17人,在职12人,退休10人

(四)机构改革情况

按照我区机构改革方案相关要求,本部门涉及机构改革,说明如下:

一是机构改革要求:根据区委、区政府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机构改革方案》的通知(万州委发〔2019〕1号 )要求执行。

二是机构调整情况:将原区文化委员会(区体育局)、区旅游局的职能整合,组建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作为区政府工作部门,保留区体育局牌子,不再保留区文化委员会、区旅游局,同时将电影、新闻出版等相关职能主管部门由原区文化委调整为区委宣传部。

三是财政财务调整情况:根据机构改革方案,原区文化委员会(区体育局)、区旅游局整合相关职能,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已根据机构改革推进情况,财政事务、预算指标、财务会计、资产等在年度执行中依法依规相应调整预算。2019年度涉及财政拨款收支预算经费13410.89万元,下文中对比所涉及的上年数(2018年度)和2019年度预算数均为原区文化委和原区旅游局两个部门的数据汇总数。

二、部门决算情况说明

(一)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1.总体情况。2019 年度收入总计13410.89万元(含年初结转结余2.68万元),支出总计13410.89 万元。收支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188.36万元、下降14.03%,主要原因:一是大型活动类专项经费收支减少约3277.14万元,2018年承办第九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而2019年第十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由湖北承办,2018年承办2场国际足球比赛(U23、U21),2019年只承办1场国际足球比赛(U22);二是单位基本支出收支增加1088.78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增加721.07万元,公用经费增加367.71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招录、调入在职人员及人均综合投入经费上调;综上,2019 年总体收支较 2018 年减少 2188.36万元。

2.收入情况。2019 年度收入合计13410.8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188.36 万元,下降14.03%,其中项目收入减少3277.14万元,原因是大型活动类专项经费收入减少,例如2018年承办第九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而2019年第十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由湖北承办,2018年承办2场国际足球比赛(U23、U21),2019年只承办1场国际足球比赛(U22);基本支出收入增加1088.78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招录、调入在职人员及人均综合投入经费上调,综合总收入较上年减少2188.36万元。收入构成情况:财政拨款收入13408.21 万元,占 99.98%;事业收入 0万元,占0.00%;其他收入0万元,占0.00%。此外,用事业基金弥补收支差额 0 万元,年初结转和结余2.68万元

3.支出情况。2019 年度支出合计13410.8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 2188.36万元,下降14.03%,主要原因是收入减少,相应支出减少。其中:基本支出7531.26万元,占56.16%;项目支出 5879.62万元,占43.84%,此外结余分配0万元。

4.结转结余情况。2019 年度年末结转和结余 0 万元,与上年决算数持平。2018年年度年末结转和结余 0 万元,而2019年度年初结转和结余2.68万元,两个数据不一致的主要原因为:区体育场馆管理中心因执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作账务调整,调整年初结转结余2.68万元,2018年年末结转结余决算数为零,在此对此差异作出说明。

(二)财政拨款收入支出决算总体情况说明

2019 年度财政拨款收、支总计13408.21 万元。与 2018 年相比,财政拨款收支总计各减少 2148.04 万元,下降13.81%。主要原因:一是大型活动类专项财政拨款收支减少约3234.14万元,2018年承办第九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而2019年第十届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由湖北承办,2018年承办2场国际足球比赛(U23、U21),2019年只承办1场国际足球比赛(U22);二是单位基本支出财政拨款收支增加1086.1万元,其中人员经费增加721.07万元,公用经费增加365.03万元,主要原因是新增招录、调入在职人员及人均综合投入经费上调;综上,2019 年财政拨款收入支出总体较 2018 年减少 2148.04万元。

(三)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1.收入情况。2019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12148.19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905.05 万元,下降19.30%。主要原因:一是大型活动类专项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减少3991.15万元,二是基本支出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增加1086.1万元,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收入综合减少2905.05万元。较年初预算数增加3763.39 万元,增长44.88%。主要原因:一是年中追加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类专项资金1598.75万元;二是年中追加安排了2018 年目标考核奖、健康休养费、超额绩效结算资金,2018 年带薪年休假补贴资金,死亡人员抚恤金及人员结算资金等。

2.支出情况。2019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12148.19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减少2905.05万元,下降19.30%。主要原因是收入增加,相应的支出增加。较年初预算数增加 3763.39万元,增长44.88%。主要原因:一是年中追加文化艺术、旅游、体育类等专项资金1598.75万元;二是年中追加安排了2018 年目标考核奖、健康休养费、超额绩效结算资金,2018 年带薪年休假补贴资金,死亡人员抚恤金及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结算资金等。

3.结转结余情况。2019 年度年末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 0.00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 0.00 万元,增长 0.00%。

4.比较情况。本部门 2019 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支出主要用于以下几个方面:

(1)一般公共服务支出40万元,占0.3%,较年初预算增加40万元,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旅游集散型”和“文化创意型”招商引资经费40万元。

(2)科学技术支出900万元,占7.4%,较年初预算增加900万元,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包括大河歌会资金600万元,牌楼长江大桥通车群众性活动26万元,以及旅游营销宣传产业资金274万元。

(3)文化和旅游体育与传媒支出8431.15万元,占69.40%较年初预算数增加2152.27万元,增长 34.28%,主要原因:一是年中追加文化艺术、旅游、体育项目资金 713.77万元;二是年中追加安排了2018 年目标考核奖、超额绩效结算资金,2018 年带薪年休假补贴资金及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结算资金等。

(4)社会保障与就业支出 2252.48 万元,占 18.54%,较年初预算数增加784.03万元,增长53.39%,主要原因是增长了近 437名离退休职工的健康休养费以及结算了退休人员一次性补贴。

(5)卫生健康支出 315.07 万元,占 2.6%,较年初预算数减少 54.36 万元,下降14.71%,主要原因是政策调整单位不需再承担退休人员大额医保缴费,因此相应调减预算。

(6)住房保障支出 209.51万元,占1.72%,较年初预算数减少3.53万元,减少1.66%,主要原因是人员调进调出、新招入、退休等情况导致实际支出与预算数略有减少。

(四)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基本支出决算情况说明

2019 年度一般公共财政拨款基本支出 7528.58 万元。其中:人员经费 6161.81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721.07万元,增长13.25%,主要原因是年中追加安排了2018 年目标考核奖、健康休养费、超额绩效结算资金,2018 年带薪年休假补贴资金,死亡人员抚恤金及人员经费结算资金等。人员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社会保障缴费、退休人员健康休养费、遗属补助、死亡人员抚恤金。公用经费1366.77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365.03万元,增长36.44%,主要原因是2018年结转的足球球比赛非税收入约400万元,功能科目下达为2070101—行政运行,决算只能列报基本支出,不能列报项目支出,导致决算公用经费虚增400万元,剔除该因素,公用经费实际决算数应较上年减少约35万元。公用经费用途主要包括办公费、劳务费、维修(护)费、专用材料费、邮电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其他交通费、差旅费、工会经费、福利费。

(五)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决算情况说明

2019 年度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年初结转结余 0.00 万元,年末结转结余 0.00 万元。本年收入1260.0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 757.01 万元,增长150.5%,主要原因是2018年度体彩公益金区县分成资金2019年才下达预算,导致2018年基金收入基数偏小,2019年收入偏高。上年减少了项目支出。本年支出1260.01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757.01 万元,增长150.5%,主要原因是本年收入增加,相应支出增加。

三、“三公”经费情况说明

(一)“三公”经费支出总体情况说明

2019 年度“三公”经费支出共计 41.15 万元,较年初预算数减少28.1 万元,下降40.58%,主要原因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按照“只减不增”的原则从严控制“三公”经费,加之机构改革移交公务车1辆给新成立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全年实际支出较预算数下降。较上年支出数减少2.95 万元,下降 6.69%,主要原因一是机构改革移交公务车1辆给新成立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二是严控公务接待支出,严格遵守公务接待开支范围和开支标准,严格控制陪餐人数,对应由接待对象承担的费用一律由接待对象自行支付,公务接待费大幅下降。

(二)“三公”经费分项支出情况

2019 年度本部门未发生因公出国(境)费用支出。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增加 0.00 万元,增长 0.00%,与上年一致。较上年支出数增加 0.00 万元,增长 0.00%,与上年一致。本年度本部门实际发生因公出国(境)费用80万元,但该项目区财政未安排经费预算,为本单位垫支执行,未列预算支出,因此决算报表中未反映。因公出国(境)系按照文化部、市文化旅游委要求,应斐济、新西兰邀请,本部门参加重庆团队代表国家赴斐济、新西兰开展文化友好交流活动,相关活动按照公务出国(境)相关管理办法报批报备后实施,符合相关规定。

2019 年本部门未发生公务车购置费支出。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增加 0.00 万元,增长 0.00%,与上年一致。较上年支出数增加 0.00 万元,增长 0.00%,与上年一致。

公务车运行维护费30.37 万元,主要用于机要文件交换、市内因公出行、文化旅游扶贫、文化旅游体育大型活动等所需车辆的燃料费、维修费、过桥过路费、保险费等。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减少28.05 万元,下降48.01%,主要原因一是进一步落实公车改革,加强公务用车管理,严禁公车私用;二是机构改革移交公务车1辆给新成立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三是2019年预算编制部分不合理,已在2020年预算编制时更正,据实编报。较上年支出数减少 1.41 万元,下降4.43%,主要原因:一机构改革移交公务车1辆给新成立的区退役军人事务局,二是严格落实公车使用规定,严格控制支出。

公务接待费10.78万元,主要用于接待有关部门、单位来万检查、调研、考察、指导工作;开展招商引资工作接待等。费用支出较年初预算数减少0.05万元,下降 0.46%,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严格管控,减少支出。较上年支出数减少1.54 万元,下降12.5%,主要原因是厉行节约,严格管控,减少支出。

(三)“三公”经费实物量情况

2019 年度本部门因公出国(境)共计 0 个团组,0 人(实际因公出国(境)共计1 个团组,24人赴斐济、新西兰,决算未列报);公务用车购置 0 辆,公务车保有量为17 辆;国内公务接待 135 批次 1270人,其中:国内外事接待 0 批次,0 人;国(境)外公务接待 0 批次,0 人。2019 年本部门人均接待费84.88 元,车均购置费 0.00 万元,车均维护费1.79万元。

四、其他需要说明的事项

(一)机关运行经费情况说明。2019 年度本部门(只包含本级机关)机关运行经费支出 631.89 万元,机关运行经费主要用于开支办公费、公务车运行维护费、差旅费、邮电费、公务车补贴发放、福利费、工会经费、水电费等支出。机关运行经费较上年决算数增加166.02万元,增长35.64%,主要原因是2018年结转的足球球比赛非税收入约400万元,功能科目下达为2070101—行政运行,决算只能列报基本支出,不能列报项目支出,导致决算公用经费虚增400万元,剔除该因素,公用经费实际决算数应较上年减少约233.98万元,减少原因系机构改革人员分流及本年度退休人员增加导致公用经费减少。此外,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会议费支出 1.74 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 0.15万元,增长9.4%,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会议次数增加,费用略有增加。本年度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培训费支出 42.61万元,较上年决算数增加6.95 万元,增长19.49%,主要原因是机构改革,文化、旅游、体育融合发展,培训次数增加,费用增加。

按照部门决算列报口径,本部门8个非参公事业单位不在机关运行经费统计范围内。

(二)国有资产占用情况说明。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本部门共有车辆 17 辆,其中,副部(省)级及以上领导用车 0 辆、主要领导干部用车 0 辆、机要通信用车6 辆、应急保障用车10 辆、执法执勤用车 0 辆,特种专业技术用车1辆,离退休干部用车 0 辆,其他用车 0 辆。单价 50 万元(含)以上通用设备 1 台(套),单价 100 万元(含)以上专用设备 1 台(套)。

(三)政府采购支出情况说明。2019 年度本部门政府采购支出总额2612.55 万元,其中:政府采购货物支出558.22 万元、政府采购工程支出383.66万元、政府采购服务支出1670.68万元。授予中小企业合同金额1757.82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67.28%,其中:授予小微企业合同金额446.76万元,占政府采购支出总额的17.1%

五、预算绩效管理情况说明

(一)预算绩效管理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预算绩效管理要求,本部门对6个项目开展了重点项目单位自评,上级部门要求实施绩效自评项目3个,对71个项目开展一般项目单位自评,共涉及资金 5879.62万元;从评价情况来看,项目都完成了预期绩效目标。

(二)绩效自评结果

1.绩效自评结果见附件:(区文化旅游委系统)2019年预算项目申报与绩效自评。

2.绩效自评报告

2019 年文化旅游体育与传媒资金项目绩效目标自评综述:根据年初设定的绩效目标,项目总体完成情况完成了年初设定的各项绩效目标。项目全年预算数为5879.62 万元,执行数为 5879.62 万元,完成预算的 100%。主要产出和效果:

(1)以乡村振兴“双亮”为抓手,统筹整合文化科技卫生下乡活动,完成2106场流动文化进村服务、312场“希望的田野”“爱在万州”助力脱贫攻坚送文艺(戏曲)下乡进村演出活动,推动乡村文化振兴。开展送戏曲进校园演出20场、三峡曲艺“周周演”100场、“全民阅读·书香万州”世界读书日等全民阅读活动20余场,推动全民艺术普及。打造太白街道、高峰镇等8个特色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完成65个村、37个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建设任务,实现全区基层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全覆盖。新建图书馆分馆2个、24小时城市书屋1个。区属4个院团承接重庆市送演出进基层活动,到周边区县演出86场。承接重庆市级院团来万演出27场。完成南浦小剧场改建工程,启动川剧团小剧场、群星小剧场、青少年宫百安剧场改扩建工作。实现全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等重大节日广播电视节目安全播出,修订完善《万州区广播电视安全播出应急预案》,完成周家坝发射台改扩建工程,完成龙驹镇2361户建卡贫困户电视“户户通”安装调试。开展全区旅游资源普查工作,形成初步成果。新创建凤凰花果山3A级旅游景区。在高铁北站、万州港、国本路车站设立游客集散中心咨询服务平台,设置“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品牌宣传广告。在重庆卫视、华龙网等主流媒体播放万州旅游形象宣传片。修缮旅游交通标识牌52块、新增16块。在万州港设立“三峡好礼”特色商品展销厅,进一步完善旅游集散功能。建设58座旅游厕所,完成203座旅游厕所百度地图定位标注上线工作。编印《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宣传画册、《万州旅游折页》等,推进宣传资料进宾馆、旅行社和社区。

(2)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出台《万州区文化系统组建文艺名家工作室方案(试行)》,首批组建成立3个“文艺名家工作室”。大型方言话剧《薪火》全年共演出12场并申报2020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万州区广播电视台创作的儿童广播剧《“事儿妈”宋小娥》荣获第十五届全国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微视频《梨园薪火》获“我和我的祖国”微视频、摄影作品大奖赛三等奖。本地创作歌曲《三峡盘歌》《大河礼赞》在第二届世界大河歌会上展演。启动大型本土原创川剧《峡江月》创编排导工作。第三届“重庆市万州区文学艺术创作奖”共评选出48件获奖作品,包括文学类、音乐类、戏剧类等8大类别,进一步激发了全区文艺工作者创作热情。

(3)全区新增文化旅游市场主体25家,其中,互联网上网服务场所2家,娱乐场所10家,文艺表演团体8家,演出场所经营单位1家,旅行社4家。推动践行“一心六型”两化路径落地落实,全年共实施重点项目9个、事项21个,完成投资2.287亿元。完成2019年文化旅游招商引资任务,特色融合型文创产业完成正式合同金额10亿元,到位资金10.475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4%。集散服务型旅游业完成正式合同金额10.05亿元,到位资金额5.13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102.6%。《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总体规划》通过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组织评审《重庆七曜山旅游区总体规划》《走马镇乡村旅游总体规划》等项目规划。开通万云“水上巴士”航线,在大周镇设立水上巴士停泊点,推进常态化运行,打造成三峡旅游精品线路,全年共计接待游客9.8万人次。出台《加快把万州建成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旅游营销奖励办法(试行)》,开展旅游游轮类奖励、旅游包车类奖励、旅游接待类奖励等旅游营销奖励,助推旅游产业发展。推出区内A级景区三个月半价游惠民活动,促进旅游消费。全年共接待游客2300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50.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6.6%和35.2%。

(4)开展“晒文化·晒风景”大型文旅推介活动,展示“万川毕汇、平湖之州”独特魅力。精心承办2019年新年音乐会、春节文艺惠民演出、第二届三峡好歌曲大赛、第三届中国西部优秀曲艺节目展演、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系列演出等活动。组织平湖之声合唱团参加重庆市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群众合唱音乐会,受到广泛好评。创新第二届世界大河歌会举办形式,联动渝东北区县采取“1+3+6”模式,开展“抖音唱响”、短视频大赛等系列子活动,相继在丰都、奉节、渝中、云阳、巫山及我区举办世界大河歌会广场音乐会,多种形式展现世界大河流域和长江三峡风光人文之美,在国内外形成了良好的宣传效应,歌会共有154个国外知名媒体网站刊发报道,访问量高达1.3亿人次。成功举办第四届文化旅游惠民消费季活动,组织120余家企业参展,直接投入让利1100多万元,拉动文化旅游消费近3亿元。联合周边区县共同举办第二届大三峡乡村旅游文化惠民活动,搭建文旅联动、互动平台,让广大市民游客共享惠民成果。策划实施万州牌楼长江大桥通车“万人踩桥”群众性文体活动,营造浓厚通车喜庆氛围。以“万千风韵·万客来游”为主题,开展“百万游客打卡万州游三峡”大型旅游活动,策划系列旅游精品线路,推出区内“一日游”线路和联动周边区县“二日游”“三日游”线路产品,初步实现由“过境游”向“过夜游”转变。

(5)深入实施《重庆市全民健身条例》,开展以“新时代全民健身动起来,万州动起来”为主题的“全民健身月”系列展示活动,动员和引导广大群众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健身活动。完成体育场地统计调查现场复核工作,复核面积228.26万平方米。新建社会足球场6个,创建市级社区健身站点7个,新配置200套健身器材进基层。区体育场(馆)、游泳馆和全民健身馆坚持对外开放,充分发挥体育“窗口”作用,引导市民参加体育锻炼。成立区足球协会、船艇协会、马拉松运动协会、跆拳道协会等体育社团组织。积极推行《社会体育指导员管理办法》,完成240余名二三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任务。组织开展全区青少年体育俱乐部的督导检查工作,以加强游泳场所夏季开放管理工作为重点,开展督导检查,切实抓好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管理工作。召开全区体育彩票工作会议、业务培训和体彩销售中心负责人会议,推进专营店、竞彩店、网点建设和即开销售等工作,全年销售体育彩票2.5亿元,再创历史新高。圆满承办2019CFA中国之队“重庆三峡银行杯”国际足球锦标赛,全国约1.7亿观众观看中央电视台比赛直播。成功举办国奥男篮国际邀请赛、全国男子手球冠军杯赛、国际标准舞巡回赛重庆万州站表演晚会、“茨竹康养杯”万州业余足球超级联赛、“三峡都市报杯”万州业余足球甲级联赛、万州区男子篮球联赛、渝东北地区“燕山红茶杯”围棋公开邀请赛、第五届“体彩杯”冬季横渡长江游泳邀请赛暨首届横渡长江桨板挑战赛等系列赛事活动,极大提升了城市影响力,丰富了群众文化体育生活。

(6)西山钟楼、瀼渡电厂成功晋升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峡移民纪念馆入选中宣部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名单,全年共接待游客52.8万人次,同比增长25.6%。划定并公布市、区两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推动《万州区地面文物维修五年规划》落地落实,完成青云寨、柱山箭楼、顺天寨修缮保护工程,启动何其芳故居、谭家院子、七星观玉皇楼修缮保护工程。三峡绣、三峡木雕、万州烤鱼技艺、程凉面制作技艺、冉师傅牛肉干传统制作技艺、郑氏温病诊疗法等六项非遗项目成功晋升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启动全区第五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申报工作。三峡移民纪念馆和万州区广播电视台联合打造10集微纪录片《以文物说》。编辑出版《流淌的乡愁》《三峡民间文化精粹》等系列历史文化丛书,提炼特色地域文化内涵,为加强历史街区、建筑及村落保护利用奠定基础,为提升村镇风貌、助推乡村旅游发展提供支撑。启动第三批10个镇乡的历史文化挖掘工程,梳理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城乡文化内涵。

(7)围绕“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品牌,联动大三峡区域各区县赴南京、济南、桂林等地开展旅游宣传推介活动,到广东、四川、天津、贵州、云南等地参加旅游博览会,提升大三峡旅游的美誉度和吸引力。设计“平湖万州”花车精彩亮相2019上海国际旅游节。组织文旅企业参加2019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第六届西部旅游产业博览会和第八届重庆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2019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等活动,推介企业产品和特色文化。赴港澳交流访问,举办商务文旅恳谈会,宣传长江三峡旅游资源和万州旅游形象。圆满完成重庆文化旅游代表团出访斐济、新西兰,执行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和中秋大型文化演出暨旅游推广任务,共开展了7场文艺演出活动、2场非遗(川东竹琴和川剧变脸)进校园展示活动,对外展示了万州的文化底蕴和旅游资源。召开2019年度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工作会议,承担轮值主席单位职责,出台《2019年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工作要点》,发出《畅游三峡倡议书》,征集渝东北旅游宣传口号和旅游徽标,强化区域旅游协作机制。区政府和市文化旅游委签订《建设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合作协议》,举办三峡文化旅游发展论坛,区域协作更加紧密。邀请江苏南京、山东济宁旅游界来万考察踩线,推动交流合作,促进客源市场加速升温。强化鲁渝协作,推动打好“三峡牌”,代表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分别与山东广播电视台、山东省东营市签订《“十万山东人游重庆”自驾战略合作协议》和《“十万山东人游重庆”旅游直通车战略合作协议》。加强港万旅游合作,与香港中国旅游协会签订《旅游战略合作协议》。积极推动达万合作,与达州市文体旅游局签订《达万文化旅游协同发展战略合作协议》。深化对口帮扶,召开“情牵万巴·文旅携手”冬季旅游联合推介会,携手巴南区同台推介文化旅游资源,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常态化运营“文旅万州”微信公众号,策划编印《万州文旅》季刊杂志,及时全面展示全区文化旅游体育工作情况和信息动态。


(三)重点绩效评价结果

详见附件:(区文化旅游委系统)2019年预算项目申报与绩效自评。

六、专业名词解释

(一)财政拨款收入:指本年度从本级财政部门取得的财政拨款,包括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和政府性基金预算财政拨款。

(二)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经费和公用经费。

(三)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四)“三公”经费:指用一般公共预算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维护费、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公务用车运行维护费反映单位按规定保留的公务用车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

(五)“2070101-行政运行(文化)”(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文化、体育、旅游部门行政单位(包括实行公务员管理的事业单位)的基本支出。

(六)“2070102-图书馆”(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图书馆的支出。

(七)“2070107-艺术表演团体”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 反映文化及其他部门主管的剧院(团)等艺术表演团体的支出。

(八)“2070109-群众文化”(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群众文化方面的支出,包括基层文化馆(站)、群众艺术馆支出等。

(九)“2070111-文化创作与保护”(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 反映鼓励文学、艺术创作和优秀传统文化保护方面的支出。

(十)“2070114-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 反映文化和旅游管理事务支出。

(十一)“2070199-其他文化和旅游支出”(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用于其他文化和旅游方面的支出。

(十二)“2070205-博物馆”(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文物系统及其部门所属的博物馆、纪念馆(室)的支出。

(十三)“2070304-运动项目管理”(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各项目运动管理中心和运动管理学校等单位的日常管理支出。

(十四)“2070307-体育场馆”(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反映体育场馆建设及维护等方面的支出。

(十五)“2070308-群众体育” (支出功能分类科目项级): 反映业余体校和全民健身等群众体自活动方面的支出。

七、决算公开联系方式及信息反馈渠道

本部门决算公开信息反馈和联系方式:

联系人:张军  联系电话: 023-58815895,13508329254

邮  箱:491990982@qq.com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