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
万州府办发〔2023〕29号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
《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7月3日
(此件公开发布)
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
为全面贯彻落实《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推进巴蜀文旅走廊建设,提高旅游产品质量,提升旅游品牌知名度和综合服务满意度,增强旅游综合实力,促进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深化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平湖都市旅游为重点,着力发展乡村旅游,狠抓民宿集群,强化宣传推介,优化服务管理,奋力谱写万州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二、主要目标
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目标,持续唱响平湖万州旅游品牌,塑造“产品供给更优、宣传品牌更响、服务能级更高”万州旅游新形象,加快把万州建成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和重要目的地。到2025年,全区旅游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以上,年过夜游客达到350万人次以上;景区景点和星级旅游饭店争创“百星百A”;创建全国等级旅游民宿5家;创建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1个、市级旅游度假区1个;新培育中国美丽休闲乡村1个,新创建国家级或市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镇(乡)3个,新创建市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镇村3个。
三、具体举措
(一)旅游产品供给提档升级。
1. 深度打造都市旅游。助推平湖夜游迭代升级,将天生城文旅街区打造成为川渝地区文旅新地标,推动三峡移民纪念馆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谋划建设大型游乐场。持续打造并全面开放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太白岩山顶公园、翠屏山气象公园、狮子山公园、北滨公园、动物园、红砂碛公园、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在城市核心区和滨江地带布局时尚业态,大力发展城市民宿、咖啡馆、酒吧等新业态,南北滨江路设立露营区、夜市区、相亲地带。
补齐三峡平湖旅游区短板弱项,提高城区道路的畅通性和舒适度,天生城文旅街区、江万船厂等地新建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万州港、三生有幸广场、红花地码头、音乐喷泉广场、静园路、金狮剧院等地增设旅游大巴专用停车位,增设滨江环湖固定公厕和移动公厕,完善滨江环湖旅游标识系统,全力建成智慧旅游景区。
提质中国长江三峡国际旅游节、世界大河歌会等节会IP,挖掘环湖(高校)马拉松、U21青年篮球决赛、横渡长江系列赛事等体育IP,利用明星演唱会、音乐节、旅游驻场演出、“四团同城”等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景城合一,赛事与城市合体,增强对区外游客尤其是年轻人的吸引力。
2. 全力打造万州新八景。持续推进万州大瀑布群连片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实现长滩温泉2024年开放运营,支持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启动潭獐峡开发建设。推动三峡平湖旅游区、天生城文旅街区、三峡移民纪念馆、大型游乐场成为都市旅游重要平台和载体,吸引人气。
3. 持续打造乡村旅游。提升改造安澜谷等7个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步道、观景平台、标识系统、旅游公厕、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指导支持新月湾民俗文化村等景区景点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打造长岭镇安溪村和五桥街道民强村近郊乡村旅游示范带。结合高标准农田改造、经果林建设、河湖库岸整治,打造农旅融合水旅融合乡村旅游新地标。及时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旅游点升级为A级旅游景区。围绕乡村四季旅游特色,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文旅行”与“万州周周乐”主题活动。
4. 提升打造精品民宿。打造万州旅游精品民宿公共品牌,出台评定标准,积极评定全国等级旅游民宿。围绕长江沿岸、旅游景区周边等地打造具有辨识度、影响力、品牌效应和多业态融合的旅游精品民宿品质,通过完善标识、氛围营造、文化植入、规范管理等方式,提升九池街道泉水院子、大周镇铺垭村、甘宁镇古树别院等现有民宿品质,加强民宿人才培养,建立民宿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二)旅游交通保障整体升级。
5. 联通“主动脉”。吸引豪华游轮来万始发或停靠,提升黄金水道旅游效能。加快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和渝西高铁建设。发挥万州机场辐射带动作用,新增和加密旅游航线航班,力争2025年国际国内航线达50条,进一步发挥大三峡旅游集散中心功能。
6. 畅通“最末梢”。对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乡村旅游村、镇(乡),实现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力争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三级公路全覆盖。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枢纽站合理布局汽车租赁点,推动一地租车、异地还车。
(三)旅游住宿配套效能升级。
7. 提升旅游住宿品质。引进国内知名品牌酒店落地万州,支持强优企业在全区布局建设高端住宿项目,实现5星级旅游饭店零突破。做到一张旅游地图、一部旅游宣传片、一份旅游攻略、一本《万州故事》等“四个一”进宾馆酒店。鼓励逸林酒店、逸泊美伦酒店、兰欧酒店、麗枫酒店等争创星级旅游饭店、绿色饭店。支持发展主题酒店、帐篷酒店、精品客栈等新兴住宿业态,在恒合土家族乡、茨竹乡等地打造自驾车与房车营地。
(四)旅游特色餐饮重点升级。
8. 打响“美食三绝”名片。做大做强“万州烤鱼、万州格格、万州面”美食三绝。扩大“中国烤鱼之乡”影响力,积极创建万州烤鱼区域公共品牌。建立完善万州烤鱼标准化体系,提升天生城文旅街区烤鱼街服务“辨识度”,持续推进万州烤鱼全产业链发展。提升万州面食品质,拓展经营范围,延长产业链,走进高端酒店,走向全市全国。
9. 创新升级旅游餐饮。推动“旅游美食”发展,丰富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特色餐饮供给。精心打造长江之星美食街、北滨路美食街等特色美食街区。指导旅行社根据不同旅游线路,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餐食产品。推动旅游餐饮产品精细化、特色化发展,着力培育“丁家楼子土鳝鱼”“武陵土扣碗”“分水兔”等特色菜肴。
(五)旅游融合发展全面升级。
10. 深化文旅融合。加快建成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用好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大会堂、复兴剧场、南浦剧场、金狮剧院等资源,拓展演艺新空间。发挥“四团同城”优势,编创一台旅游驻场演出节目。推进文艺演出进景区、进街区、进饭店、进游轮。持续提升南北滨江路万达艺术街区、万洲里、万州大讲堂、万州大舞台等文化互动体验业态。实施文创产品开发提升,研发“虎钮錞于”“西山碑”“芝蘭其芳”等万州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打造以东方剑齿象为原型的城市超级IP和系列衍生品。加强三线建设遗址系统性保护和活化利用。
11. 深化商旅融合。建成北滨路“酒吧一条街”、天生城、红花地码头等商旅文融合街区。完善旅游购物环境,在天生城文旅街区、鞍子坝客运港等地设置旅游商品购物中心。创新举办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江滩音乐季、啤酒美食节等展会或节庆活动。推出万州旅游特产大礼包,唱响卖远农特三绝、好礼三绝、美食三绝、文创三绝等“三峡好礼”。
12. 深化其他融合。“旅游+体育”,结合万州水上运动特色,完善相关配套,打造“中国水上运动之城”。“教育+旅游”,探索创建“一主多分”的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群,提升何其芳故居、三峡移民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劳动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等基地,打造渝东北知名研学旅游高地。“工业+旅游”,以诗仙太白、江来好烤鱼、谭木匠木梳等工厂为特色,开拓工业旅游。
(六)旅游品牌形象营销升级。
13. 开展旅游品牌营销。公开征集万州旅游宣传语、旅游吉祥物、形象logo。制作或优化一张旅游地图、一部旅游宣传片、一份旅游攻略、一本《万州故事》。在重庆主城高铁站、洪崖洞、人民大礼堂、万州重要交通节点及命名高铁专列上,发布万州旅游宣传广告。提升水陆空铁等交通节点旅游城市形象。
14. 倡导全民推广营销。抓好学生流量营销,发挥万州高校优势,吸引年轻人流。发动摄影爱好者、公交出租驾驶员、宾馆餐饮从业者、媒体网红带货人、身在异乡本地人、住在本地他乡客等推广万州旅游,成为代言人。
15. 创新媒体宣传营销。创新“传统营销”,优化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宣传内容,策划系列主题和专栏,制造话题,讲好故事。创新“话题营销”,深化与抖音、小红书等头部新媒体合作,通过直播、短视频、海报、H5等产品,扩大宣传流量。
16. 拓展客源市场营销。充分挖掘对口支援城市、东西部协作城市、航线开通城市、高铁沿线城市市场潜力,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巩固客源市场。努力开拓香港、日韩和东南亚等客源地为主的境外市场。组织旅游企业抱团营销,加强与OTA等平台深度合作,拓宽营销渠道。
17. 加强区域协作营销。深化利用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联盟和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加强区域交流合作,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实现川渝和渝东北旅游市场互推互送。策划开展“大三峡·大巴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打好“三峡牌”,大力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的大三峡旅游产品体系,精心培育游轮体验游、红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乡村风光游等旅游线路产品,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七)旅游服务质量标准升级。
18. 构建旅游服务体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营造宾至如归良好氛围。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服务技能竞赛,强化专业人才培训,提升导游队伍水平。加强窗口岗位人员培训,提供热情友好优质服务。推行柔性执法,对在万州网红打卡地违规停靠的车辆,以教育劝导引导为主,依法依规柔性处理。
19. 构建旅游监管体系。增强旅游市场秩序治理能力、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倡导协会企业诚信经营、抱团发展。聚焦旅游市场存在的突出问题,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进行“体验式”暗访评估和交叉检查,及时解决游客诉求,构建规范有序的文化旅游市场。
四、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保障。充分发挥旅游经济发展领导小组作用。领导小组原则上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研究解决旅游发展重大问题。分管区领导原则上半年召集一次成员单位会议,各专项组原则上每季度召开一次专题会议,研究事项及时报送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发挥统筹协调作用,督促指导成员单位履职尽责。
(二)强化政策支持。落实用地、财政、税收、金融、投资、人才等政策。区财政统筹各级各类文化体育旅游资金、人才发展专项资金、乡村振兴财政衔接资金、涉农统筹资金、对口支援资金、三峡后续资金等设立旅游发展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产业调查研究、旅游规划编制、配套设施提升、宣传营销推广、旅游品牌创建、特色节会举办、人才引进培养等。将符合条件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纳入政府债券支持范围,推进旅游领域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依法保障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土地供给,努力保障旅游建设项目用地,引导旅游行业规范发展。实施人才战略,充分利用辖区各大中专院校资源,培养旅游专业人才。
(三)强化招商引资。建立并完善旅游招商引资项目库,用足用活招商引资优惠政策。落实旅游项目专班机制,加大招商引资力度。鼓励央企和社会资本、文旅高端队伍参与文旅资源开发、项目建设、产品研发、品牌打造。
(四)强化督导考核。加大对旅游业高质量发展考核力度,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加强工作督导检查和过程跟踪评估,实行“月调度、季通报、年考核”,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强化旅游考核结果运用。
附件: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
(2023—2025年)任务分解表
附件
万州区推动文化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任务分解表
序号 |
事项(项目)内容 |
牵头 区领导 |
牵头单位 |
配合单位 |
一、2023年 | ||||
1 |
围绕乡村四季旅游特色,持续开展“乡村振兴文旅行”与“万州周周乐”主题活动 |
蒋艺义 |
区委宣传部 |
区文化旅游委、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2 |
推出相亲节会活动,打造跨区域交友联谊品牌 |
蒋艺义 |
区委宣传部 |
区总工会、区妇联、团区委 |
3 |
公开征集万州旅游宣传语、旅游吉祥物、形象logo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4 |
举办2023年世界大河歌会、区六运会、环湖(高校)马拉松、U21青年篮球决赛、横渡长江系列体育赛事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5 |
举办三峡美食文化节暨万州烤鱼节、啤酒美食节等展会或节庆活动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区级有关部门和单位 |
6 |
利用明星演唱会、音乐节、旅游驻场演出、“四团同城”等文化IP,推动文旅融合,景城合一,赛事与城市合体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交旅集团、三峡传媒集团 |
7 |
通过完善标识、氛围营造、文化植入、规范管理等方式,提升九池街道泉水院子、大周镇铺垭村、甘宁镇古树别院等现有民宿品质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有关乡镇(街道) |
8 |
在重庆主城高铁站、洪崖洞、人民大礼堂、万州重要交通节点及命名高铁专列上,发布万州旅游宣传广告。提升水陆空铁等交通节点旅游城市形象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交通局 |
9 |
推出万州旅游特产大礼包,唱响卖远农特三绝、好礼三绝等“三峡好礼”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农业农村委、区商务委、三峡交旅集团 |
10 |
提升现有酒店服务质量,鼓励兰欧酒店、全季酒店、圣地巴菲国际酒店等创建星级旅游饭店,大唐荔园等创建国家3A级旅游景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11 |
“旅游+体育”,结合万州水上运动特色,完善运动项目相关基础配套设施,打造“中国水上运动之城”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城市管理局 |
12 |
推动三峡移民纪念馆创建国家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13 |
提升改造安澜谷、素曼庄园、新月湾乡村旅游景点,完善旅游步道、观景平台、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 |
乔乾麟 |
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14 |
做到一张旅游地图、一部旅游宣传片、一份旅游攻略、一本《万州故事》等“四个一”进宾馆酒店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
区交通局、区史志研究室 |
15 |
天生城文旅街区新建旅游大巴专用停车场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
16 |
支持发展主题酒店、帐篷酒店、精品客栈等新兴住宿业态,在恒合土家族乡等地打造自驾车与房车营地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区文化旅游委 |
17 |
增设滨江环湖固定公厕和移动公厕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
二、2024年 | ||||
18 |
迭代升级平湖夜游(夜景灯饰)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渝东新区、三峡发展集团、有关街道 |
19 |
完善滨江环湖旅游系统和公共信息符号,全力建成智慧旅游景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文化旅游委、区城市管理局、区大数据发展局、三峡交旅集团 |
20 |
将天生城文旅街区打造成为川渝地区文旅新地标 |
李庆 |
周家坝街道 |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海成集团 |
21 |
谋划建设大型游乐场 |
赵光平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招商投资局、区规划自然资源局、三峡发展集团 |
22 |
实现长滩温泉2024年开放运营 |
赵光平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交旅集团、长滩镇 |
23 |
打造提升并规划建设一批江边露营地 |
颜森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区文化旅游委、区城市管理局、三峡交旅集团、有关乡镇(街道) |
24 |
引进国内知名品牌酒店落地万州,支持优强企业在全区布局建设高端住宿项目,实现5星级酒店零突破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区招商投资局、区文化旅游委 |
25 |
加快培育“酒吧一条街”、天生城、红花地码头等商旅文融合街区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区城市管理局 |
26 |
在城市核心区和滨江地带布局时尚业态,大力发展城市民宿、咖啡馆、酒吧等新业态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有关街道 |
27 |
持续打造并全面开放太白岩山顶公园、翠屏山气象公园、狮子山公园、北滨公园、动物园、红砂碛公园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文化旅游委、渝东新区、三峡发展集团 |
28 |
发挥“四团同城”优势,编创一台旅游驻场演出节目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29 |
提升现有酒店服务质量,鼓励逸泊美伦酒店、麗枫酒店、维纳斯皇家酒店等创建星级饭店、绿色饭店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
有关街道 |
30 |
指导小桔灯生态文化旅游区、瀼渡河巴蜀文化旅游示范区等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31 |
加强民宿人才培养,建立民宿协会,加强行业自律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 |
32 |
万州港、三生有幸广场、红花地码头等地增设旅游大巴专用停车位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
33 |
研发“虎钮錞于”“西山碑”“芝蘭其芳”等万州系列特色文创产品,打造以东方剑齿象为原型的城市超级IP和系列衍生品 |
高子清 |
三峡交旅集团 |
区文化旅游委 |
34 |
提升改造朝阳岛、十里滨江长廊、鲁班溪漂流,完善旅游步道、观景平台、标识系统、旅游厕所、停车场等旅游配套设施 |
乔乾麟 |
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三、2025年 | ||||
35 |
持续推进万州大瀑布群连片打造国家5A级旅游景区 |
赵光平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生态环境局、区水利局、甘宁镇、龙沙镇、瀼渡镇 |
36 |
支持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创建市级旅游度假区 |
贺恩友 |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住房城乡建委、区文化旅游委、恒合土家族乡、三峡交旅集团 |
37 |
启动潭獐峡开发建设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林业局、区招商投资局、梨树乡、地宝土家族乡 |
38 |
打造万州旅游精品民宿公共品牌,出台万州旅游精品民宿评定标准,积极评定全国等级旅游民宿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
39 |
打造长岭安溪村和五桥民强村近郊乡村旅游示范带 |
乔乾麟 |
区农业农村委、区文化旅游委 |
五桥街道、长岭镇 |
40 |
发挥万州机场辐射带动作用,新增和加密相关航线航班,力争2025年国际国内航线达50条 |
刘小泉 |
区物流办 |
万州机场公司 |
41 |
提升现有酒店服务质量,鼓励百安宾馆、兰芝酒店、太白宾馆等创建星级旅游饭店、绿色饭店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区商务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42 |
指导太白岩山顶公园、狮子山公园等创建国家A级旅游景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有关乡镇(街道) |
43 |
对A级旅游景区和重点乡村旅游村、镇(乡),实现旅游客运线路全覆盖;力争国家3A级及以上旅游景区实现三级公路全覆盖。A级旅游景区名单动态更新 |
刘小泉 |
区交通局 |
区发展改革委、区规划自然资源局、区财政局、有关乡镇(街道) |
44 |
吸引豪华游轮来万始发或停靠,提升黄金水道旅游效能。加快渝万高铁、成达万高铁和渝西高铁建设。在城市人口密集区域和交通枢纽站合理布局汽车租赁点,推动一地租车、异地还车 |
刘小泉 |
区交通局 |
区城市管理局、有关街道 |
45 |
完善商圈购物环境,在天生城文旅街区、鞍子坝客运港等地设置旅游商品购物中心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港口集团、海成集团 |
46 |
“教育+旅游”,探索创建“一主多分”的研学旅行实践基地群,提升何其芳故居、三峡移民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以及劳动教育、科普教育、职业教育、综合实践等基地,打造渝东北知名研学旅游高地 |
骆高燕 |
区教委 |
区文化旅游委 |
47 |
“工业+旅游”,以诗仙太白酒厂、江来好烤鱼、谭木匠木梳等工厂为特色,开拓工业旅游 |
骆高燕 |
区经济信息委 |
区文化旅游委 |
四、常态化开展事项 | ||||
48 |
加快建成三峡文化艺术中心,用好三峡文化艺术中心、大会堂、复兴剧场、南浦剧场、金狮剧院等资源,拓展演艺新空间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交旅集团 |
49 |
持续提升南北滨江路万达艺术街区、万洲里、万州大讲堂、万州大舞台等文化互动体验业态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50 |
做大做强“万州烤鱼、万州格格、万州面”美食三绝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
51 |
扩大“中国烤鱼之乡”影响力,建立完善万州烤鱼标准化体系,提升天生城文旅街区烤鱼街服务“辨识度”,持续推进万州烤鱼全产业链发展。规范提升万州面、万州格格品质和味道,提高品牌影响力和知名度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万州烤鱼产业创新发展指挥部成员单位、海成集团 |
52 |
精心打造长江之星美食街、北滨路美食街等特色美食街区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有关街道 |
53 |
推动旅游餐饮产品精细化、特色化发展,做大做强“丁家楼子土鳝鱼”“武陵土扣碗”“分水兔”等特色菜肴 |
刘小泉 |
区商务委 |
区文化旅游委、有关乡镇(街道) |
54 |
创新“传统营销”,优化电视、广播、报刊等传统媒体宣传内容,策划系列主题和专栏,制造话题,讲好故事 |
蒋艺义 |
区委宣传部 |
区文化旅游委、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55 |
创新“话题营销”,深化与抖音、小红书等头部新媒体合作,通过直播、短视频、海报、H5等产品,扩大宣传流量 |
蒋艺义 |
区委宣传部、区委网信办 |
区文化旅游委、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56 |
补齐短板弱项,提高城区道路的畅通性和舒适度 |
颜森 |
区城市管理局 |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
57 |
抓学生营销,发挥万州高校优势,吸引年轻人流 |
骆高燕 |
区教委 |
各在万高校 |
58 |
推行柔性执法,对在万州网红打卡地违规停靠的车辆,以教育劝导引导为主,依法依规柔性处理 |
余朝刚 |
区公安局交巡警支队 |
|
59 |
指导旅行社根据不同旅游线路,因地制宜设计不同的餐食产品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 |
60 |
推进文艺演出进景区、进街区、进饭店、进游轮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交旅集团 |
61 |
发动摄影爱好者、公交出租驾驶员、宾馆餐饮从业者、媒体网红带货人、身在异乡本地人、住在本地他乡客等推广万州旅游,成为代言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62 |
充分挖掘对口支援城市、东西部协作城市、航线开通城市、高铁沿线城市市场潜力,开展文旅宣传推介活动,巩固客源市场。努力开拓香港、日韩和东南亚等客源地为主的境外市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政府外办、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63 |
组织旅游企业抱团营销、加强与OTA等平台深度合作,抢占旅游市场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三峡传媒集团、三峡融媒体中心 |
64 |
深化利用大三峡·大巴山文化旅游联盟和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加强区域交流合作,融入巴蜀文旅走廊建设,实现川渝和渝东北旅游市场互推互送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65 |
策划开展“大三峡·大巴山”国际文化旅游节、三峡文化旅游产业博览会,塑造区域文化旅游品牌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66 |
打好“三峡牌”,大力构建多类型、多层次、多元化的大三峡旅游产品体系,精心培育游轮体验游、红色文化游、休闲度假游、乡村风光游等旅游线路产品,满足不同群体个性化、多样化需求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
67 |
加强旅游行业标准化建设,开展服务技能竞赛,强化专业人才培训,提升导游队伍水平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人力社保局 |
68 |
加强窗口岗位人员培训,提供热情友好优质服务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区交通局、区人力社保局 |
69 |
增强旅游市场秩序治理能力、建立完善旅游信用体系,有效打击各类违法违规经营行为,净化旅游市场环境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文化执法支队 |
70 |
发挥协会作用,加强行业自律监管,倡导协会企业诚信经营、抱团发展。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商务委、区文化和旅游协会、区住宿协会、区餐饮协会等 |
71 |
加强旅游市场综合监管,开展跨部门联合执法,常态化进行“体验式”暗访评估和交叉检查 |
高子清 |
区文化旅游委 |
区市场监管局执法支队、区文化执法支队、区交通综合执法支队、区道路运输事务管理中心 |
72 |
把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纳入区管领导班子年度综合考核,强化旅游考核结果运用 |
郭建伟 |
区委组织部、区政府办公室 |
区文化旅游委 |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