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中央生态环保督察重庆在行动 往期

万州区已完成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措施和具体问题情况公示

日期:2017-12-14 来源:环保局
语音播报
序号 整改任务 整改目标 整改措施 整改效果 备注
1 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万州武陵段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地方配套资金不足。 加大财政投入,全面完成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万州武陵段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 1.按照项目计划和环保督察的要求加快项目建设进度,对已完成一期项目开展竣工验收和财务决算工作。
2.启动二期项目,落实配套资金,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区财政局印发了《关于下达重庆三峡库区湿地自然保护区万州武陵段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区级配套资金预算的通知》(万州财农发〔2017〕37号),已下达区级配套资金577万元。8月17日已将配套资金支付到重庆市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
2 建筑施工扬尘污染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 建成区内建筑工地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1.对建筑工地扬尘控制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台帐,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明确整改目标和任务分工,确保推进有力。
2.针对工地扬尘控制存在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分类进行处置,明确整改时限,逾期未改的,从重处罚。对扬尘控制问题严重又拒不整改的,立即责令停止施工,并下达相关指令,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3.对城区内工地逐一建立档案,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并加强日常监管,严格按要求办理建筑垃圾处置、运输许可;推行建筑垃圾全密闭运输,加强对冒装、撒漏、带泥上路的建筑垃圾(含装修垃圾、渣土)、生活垃圾和建筑材料运输车辆进行查处,建立夜间、节假日巡逻检查机制;加强建筑垃圾回填、消纳场所监管,严查合法手续。
4.开展绿化用地管理检查;做好在建工地和裸露地块的扬尘防控工作。
5.样板带路,加强扬尘示范工地培育。
6.畅通渠道,广泛监督。通过12319、966566城建服务热线、数字城管等公共平台,畅通扬尘控制投诉渠道,创造良好的扬尘控制氛围。
1.制发了《关于印发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扬尘控制专项整治工作方案的通知》(万州建管〔2017〕36号),《关于印发贯彻落实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强化房屋市政工程施工扬尘治理专项工作方案》(万州建管〔2017〕45号)。
2.从开展检查以来处理扬尘控制投诉累计19件,检查工地801次,共责令施工现场整改扬尘问题291条,噪声问题67条,共下达限期整改通知书54份,局部暂停施工指令6份,行政立案调查6件,累计处罚金额10万元。
3.我区建筑施工现场:一是封闭施工,大门具有施工企业标识,且干净、整洁、美观,现场围挡高度为1.8-2.2米;二是主要行车道路、材料堆场、加工场进行了硬化处理,施工现场无裸露土;三是冲洗设施齐全、有效,施工现场设有废弃材料池和建筑垃圾池,材料堆码整齐;四是施工现场保洁人员配备到位,保洁到位;五是喷淋系统完善,无高空抛掷垃圾,现场焚烧垃圾等现象;六是土石方作业采用湿作业法;七是车辆带泥上路现象基本遏制。施工扬尘处于受控状态。八是完成创建和巩固扬尘控制示范工地20个。
3 重庆市万州港物资有限公司桐子园九龙码头未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辖区危化品码头按照相关规定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1.召开危险化学品码头应急预案备案推进会,对辖区危险化学品码头应急预案备案工作进行部署;各业主单位与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签订编制合同。
2.督促重庆市万州港物资有限公司桐子园九龙码头自行完成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区环保局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3.加强对辖区中石化重庆三峡石油分公司上沱油库码头、中石化重庆三峡石油分公司九龙油库码头、中石油重庆销售万州分公司重庆石油106趸、重庆港九万州港务有限公司江南作业区等4家危险化学品码头环境应急预案备案监督检查。
4.对逾期未完成备案的企业,停止危化品码头作业申报,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立案处罚。
万州港物资有限公司桐子园九龙码头已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4 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猴子石加油站和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大磨加油站未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猴子石加油站和大磨加油站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区环保局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1.召开水上加油站应急预案备案推进会,对辖区水上加油站应急预案备案工作进行部署;各业主单位与应急预案编制单位签订编制合同。
2.督促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自行完成2个水上加油站环境风险评估、环境应急预案编制和评审工作并按照相关规定通过区环保局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3.对逾期未完成备案的水上加油站,停止危化品码头作业申报,按照相关环保法律法规进行立案处罚。
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猴子石加油站和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大磨加油站已通过环境应急预案备案。
5 控制农业面源污染。 2020年底前,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覆盖率达到90%以上,化肥利用率提高到40%以上,实现流域内化肥零增长。 1.完成《2017---2020年万州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并印发实施。
2.完成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宣传培训和现场会。
3.完成水稻、玉米、柑橘等各类农作物土样检测,2017年200个。
4.完成柑橘和蔬菜种植“水肥一体化”示范,2017年500亩
5.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果树和其它等各类农作物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2017年面积达到223万亩,覆盖率达到84.07%,
6.完成推广农作物秸秆还田、绿肥种植和畜禽粪便养分资源化利用,通过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的施用,化肥总量减少实现流域内零增长。
1.已印发《2017——2020年万州区农业面源污染综合防治方案》
2.培训种植大户3830人次,土样检测208个,推广配方肥5.7万吨,工作已完成。
3.水肥一体化面积3250亩,开展化肥利用率试验14个,各项工作已完成。
4.完成水稻、玉米、小麦、油菜、蔬菜、果树和其他等各类农作物测土配方施肥技术推广共223.1万亩。
5.完成秸秆还田119.4万亩,种植绿肥2.4万亩。畜禽粪便利用率60%以上,有机肥推广10.9万吨。
6.万州区瀼渡河流域农田面源污染综合试点项目全面完成。
6 万州区重点化工园区部分位于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对长江水环境安全造成严重影响。 加强环境监管,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1.强化对万州化工园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企业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重庆中邦科技有限公司4家企业的监督、检查。
2.督促化工企业在线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督促化工企业充分履行环境保护主体责任,设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管理负责人和专职环保工作人员,企业废水废气在线监测与市局联网,建立环境应急管理、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定期开展环境应急演练,确保企业环境安全。
3.切实抓好企业技改工作。
4.从2017年1月起不再引入化工企业。
1.加强巡查力度。
2.落实重庆中邦科技有限公司的技改工作,目前,3000t/年2,3-二氯吡啶技改项目的环评报告书已通过评审,区环保局下达了环评批准书,现已基本完成技改;6000t/年吡啶硫酮锌 (ZPT)项目的环评报告在重庆市环境评估中心通过专家评审,于10月初获得批准,区环保局下达了环评批准书,该项目安装已经完成。
3.落实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技改工作,公司新建废液处理系统MVR及配套废液焚烧炉一套,增加处理废水能力100T/天,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已取得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企业于9月初开始启动万州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的环评编制合同签订及后续编制工作;年产2万吨四氯吡啶三药中间体项目已取得建设项目环评要求通知书,正在编制环评文件,进行环评评估工作。
4.全面推进环境风险防范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制度,重点推进完善九龙园区企业—园区—流域三级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今年,经开区在已建成的九龙园三级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施工图设计。投资约3000万元的经开区应急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了初步设计。
7 全市在“三江”沿岸有重大风险源70个,其中万州涉及5个(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三峡溶解乙炔厂、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重庆九棱化工有限公司) 强化对5家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强化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建设及环境应急管理,做到环境风险可防可控。 1.加强对九龙园长江沿岸的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3家企业的环保监督检查,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环境安全巡查,不定期聘请市环科院专家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排查,严查3家企业的环境安全隐患,做到发现一起督促整改一起,确保环境安全。
2.督促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3家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管理负责人和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完善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健全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确保废水废气在线监测与市局联网并正常运行。
3.进一步加大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重庆索特盐化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3家企业环境应急工作管理力度,逐步优化完善企业环境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配齐配足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装备、物资等,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强化企业化学品,危险废物的管理。
4.强化重庆宜化化工有限公司的物料堆场采取棚式等密闭储存方式,同时严格落实脱硫脱硝等污染防治设施稳定运行,确保达标排放。加强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技改工作,对生产车间的无组织废气排放采取有效收集处理;对废水浓缩装置进行升级改造,增加废水可生化性,减少废水排放总量;同时加强对生产设施设备的维修、维护、保养。
5.加强对重庆九棱化工有限公司的监督管理。
6.强化对重庆市万州区三峡溶解乙炔厂监督管理。
1.组织重庆市环科院专家对宜化化工、华歌生物、中邦科技的环境安全进行专项排查。
2.每月进行一次专项巡查,及时发现问题,督促企业整改落实。督促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健全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
3.落实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的技改工作,公司2新建废液处理系统MVR及配套废液焚烧炉一套,增加处理废水能力100T/天,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已取得重庆市企业投资项目备案证,企业于9月初开始启动万州年产2万吨草铵膦项目的环评编制合同签订及后续编制工作;年产2万吨四氯吡啶三药中间体项目已取得建设项目环评要求通知书,正在编制环评文件,进行环评评估工作。
4.万州经开区九龙园按照“三有、三不”的应急处置原则,即企业生产车间(储罐)有围堰、有事故应急池、有环境应急预案和处置措施,园区环境事故发生后各类污染物(包括救灾消防水)不得流入外环境、不得进入长江、不得影响饮用水源,园区确立了三级设防的环境风险防范体系。
5.共投入4000多万元于2010年底在九龙园建成园区应急指挥中心,形成了集安全监管、环境监测、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指挥于一体的公共服务平台。
8 万州经开区位于长江沿岸。 加强环境监管,确保辖区环境安全。 1.强化环境安全隐患排查,加强对九龙园入驻企业的环保监督检查,重点企业每月至少开展一次环境安全巡查,不定期聘请市环科院专家对部分企业开展环境安全专项排查,严查环境安全隐患,发现问题,立即整改,确保环境安全。
2.逐步完善九龙园环境风险三级防范体系,加快推进九龙园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建设,对经开区应急平台进行提档升级。
3.进一步加大环境应急工作投入力度,优化完善环境应急预案体系,建立健全应急救援队伍,配齐配足应急救援人员、器材、装备、物资等,定期组织开展环境应急演练,全力提升环境突发事件应对能力。
4.督促入驻企业全面落实环境保护主体责任,建立环境管理机构,明确环境管理负责人和专职环保工作人员,完善环境保护设施设备,健全环境治理设施设备运行管理等制度。
5.强化产业规划管理,严把环境保护准入关。2017年1月起九龙园不再引入化工企业,严控环境风险增量;大力推进环保搬迁工作,逐步关闭或搬迁群众反映强烈、环境安全隐患突出的企业,消减环境风险存量。
1.强化对万州化工园长江沿岸1公里范围内企业宜化化工、索特盐化、华歌生物、中邦科技4家企业的监督、检查。
2.督促化工企业在线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
3.从2017年1月起不再引入化工企业。逐步关闭搬迁群众反应强烈、安全隐患突出的风险企业。
4.全面推进环境风险防范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环境风险防范主体责任制度,重点推进完善九龙园区企业—园区—流域三级风险防范体系建设。今年,经开区在已建成的九龙园三级防范体系的基础上,又开展了水污染防治体系建设,目前该项目已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另外,投资约3000万元的经开区应急中心升级改造项目已完成了初步设计。
9 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和武陵湿地县级自然保护区未设立专门管理机构。 设立自然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 1.单独设立万州区王二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武陵湿地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作为财政全额拨款的一类公益性正科级事业单位,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行政和业务关系隶属于重庆市万州区林业局管理。
2.根据保护区工作的实际需要,确定王二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10人,武陵湿地自然保护区5人。以上人员在林业系统现有人员中调剂10名,新增5名全额事业编制。
3.认真贯彻实施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各项方针政策法令,执行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赋予保护区的各项任务,搞好保护区资源监测、科研宣教和执法。组织保护区人员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内自然环境和各种资源的保护管理,维护自然生态系统的协调与稳定。致力于保护、恢复和发展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探索研究自然演变规律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途径。
万州区国有龙驹林场为王二包市级自然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关于万州区国有龙驹林场增挂万州王二包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牌子的通知》万州编办发〔2006〕90号),万州区林业科学研究所为万州区武陵湿地自然保护区专门管理机构(《关于同意在区林业科学研究所增挂牌子的批复》万州编委发〔2011〕28号),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明确了工作任务及管理职责,故万州区自然保护区不属于无专门管理机构共性问题的范围。
10 环保目标绩效考核中环保分值或权重普遍比市一级有所降低。 坚持保护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并重,优化考核指标,提高分值权重,真正体现“考实”“实考”和“考重点、重点考”原则,进一步加大环保考核力度。 1.优化考核指标。从2017年起,将“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和主要污染物削减达标率”调整为“环保实绩目标完成率”,进一步充实考核内容,扩大考核覆盖面。
2.提高分值权重。从2017年起,将“环保实绩目标完成率”考核分值由5分调整为10分;“行政村环境连片整治目标完成率”设置为2分;“城镇生活污水及垃圾无害化处理率”等环保相关指标的分值权重原则上只增不减。
3.加大考核力度。在对现有52个乡镇街道和31个区级部门进行考核的基础上,从2017年起,将负有环境保护职能的相关区级部门全部纳入环保实绩考核责任单位。继续将环保实绩纳入年度考核“一票否决”项目,对推动工作不力或环保实绩单独考核不合格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
1.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万州委办发〔2017〕2号),明确了整改时限,落实了责任部门和牵头领导干部。
2.优化考核指标。将“环境保护五大行动和主要污染物削减达标率”调整为“环保实绩目标完成率”。
3.提高分值权重。从2017年起,将“环保实绩目标完成率”考核分值由5分调整为10分。万州区考核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2017年度镇乡街道和区级部门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万州考发〔2017〕2号)、《关于印发<万州区完成市级指标考核办法>的通知》(万州考发〔2017〕1号)。
4.加大考核力度。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万州委办发〔2017〕5号),将负有环境保护职能的相关区级部门全部纳入环保实绩考核责任单位,对推动工作不力或环保实绩单独考核不合格的责任单位,实行“一票否决”,对其领导班子予以通报批评,班子成员一律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由区委领导对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个别谈话。
11 未将环保考核结果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依据。 将环境保护工作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考察内容,实行环保考核结果与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评优评先有效挂钩。 1.研究制定《万州区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办法》和《万州区生态文明建设考核目标体系》。
2.对抓环境保护工作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或顺向交流,对破坏生态、工作不力的干部及时作出组织处理。
3.对因环保实绩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对其领导班子予以通报批评,班子成员一律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并由区委、区政府领导对其党政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进行个别谈话。
1.区委、区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贯彻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实施方案>的通知》(万州委办发〔2017〕2号),明确了整改时限,落实了责任部门和牵头领导干部。
2.万州区考核领导小组印发了《关于印发2017年度镇乡街道和区级部门考核指标体系的通知》、《关于印发<万州区完成市级指标考核办法>的通知》。
3.区委组织部印发了《关于明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问题整改责任的通知》(万州组办〔2017〕4号)文件,通知中已明确强化环境保护工作考察考核,把资源消耗、环境保护、生态效益等情况作为干部选拔任用考察和综合研判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的重要内容,与班子建设和干部选拔任用、教育培训、评优评先有效挂钩。
4.坚持树立正确选人用人导向,对抓环境保护工作实绩突出的班子予以表彰,对实绩突出的干部予以提拔重用或顺向交流,注重选拔在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敢于动真格、有实招、成效明显和突出的干部。
5.加大生态环境保护问责力度。区委、区政府印发了《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环境保护工作责任规定(试行)>的通知》(万州委办发〔2017〕5号),坚持环境保护“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终身追责”制度和“一票否决”制度,对生态环境建设履职不力、不作为、乱作为的,及时予以约谈和提醒;对约谈和提醒后改观不大或造成重大生态环境损害的,要按程序提请问责或组织处理。
12 城区道路扬尘污染监管还存在薄弱环节。 建成区内道路扬尘得到有效控制。 1.对道路扬尘控制情况开展摸底调查,建立台帐,制定有针对性的专项整治行动方案,召开专题工作会,明确整改目标和任务分工,确保推进有力。
2.针对道路扬尘控制存在的问题,逐一建立台账,分类进行处置,明确整改时限,逾期未改的,从重处罚。对扬尘控制问题严重又拒不整改的,立即责令停止施工,并下达相关指令,施工单位整改合格并经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复工。
3.城区道路实施“以克论净”,做好清扫保洁,对城市干道、环境敏感点周边进行冲洗、洒水;及时处理垃圾、渣土等造成的道路污染。
5.样板带路,加强扬尘示范工地培育。
6.畅通渠道,广泛监督。通过12319、966566城建服务热线、数字城管等公共平台,畅通扬尘控制投诉渠道,创造良好的扬尘控制氛围。
整改工作以来,我区城市管理局共与57处工地签订《市容环境卫生责任书》,检查各类运输车辆2.85万余台次,现场整改4800余台次,罚款2万余元;规范整改路侧绿化带85处;城区道路机扫率达到85%以上;创建北滨大道三段、天子路、沙龙路三段、长青路、塘坊大道、经开大道、南滨大道、科龙路、申明大道、万川大道共10条扬尘控制示范道路,城区道路扬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
13 垃圾焚烧、露天烧烤时有发生 以改善全区生态环境为目标,按照“属地管理、部门联动、疏堵结合、分类整治、积极控制”的工作思路,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责任,突出重点、严格措施,狠抓禁止秸秆焚烧、垃圾焚烧及露天烧烤工作,确保全区禁烧工作任务圆满完成。 1.组建“禁烧”专项工作组,明确责任单位和责任人,按照“有烟必查、有火必禁”的要求,加大对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农田杂草等的查处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鼓励秸秆综合利用,倡导农民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牲畜过腹还田。
2.开展露天焚烧垃圾、落叶专项整治。加强日常巡查,严禁在城市道路、背街小巷、小区、空地擅自焚烧垃圾、落叶等污染环境的违法行为。
3.指导各街道办事处划定占道经营摊点经营区域、确定经营时段;规范烧烤、火锅、现场炒制食品等占道经营摊点油烟污染管控,对不按规定经营、噪声扰民和群众反映强烈的予以取缔;坚决取缔使用燃煤、木材、重油等高污染燃料的占道经营摊点。
1.区农委制定《禁止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田间杂草专项行动工作方案》(万州农委发〔2017〕59号),组建“禁烧”专项工作组,按照“有烟必查、有火必禁”的要求,加大对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农田杂草等的查处力度。全区出动宣传车4476辆次,刷写标语(悬挂)8006幅,出动工作人员19636人次。共取缔和扑灭“火点”1321个,罚款1943元。加强秸秆综合利用技术推广,倡导农民秸秆粉碎还田、堆沤还田、牲畜过腹还田。全年水稻、蔬菜、玉米等农作物秸秆粉碎还田和腐熟还田119.4万亩,秸秆利用率为45%;全区种植绿肥2.4万亩。
2.在区城管局牵头下,各街道办事处共发现并及时制止城区焚烧垃圾、落叶行为153起,城区露天焚烧行为基本得到杜绝;牵头编制的《重庆市万州城区食品摊区设置规划》经区政府审查通过并公布实施。
14 2013年以来未以区党委或政府名义对环保工作有显著成效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未落实《环境保护法》第十一条关于“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的规定。 建立完善生态环保表彰奖励机制,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由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1.研究制定《万州区生态环保工作表彰奖励实施办法》。
2.从2017年起,每年以区人民政府名义对保护和改善环境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记功、嘉奖等表彰奖励。
3.对保护和改善环境作出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和市里的规定,积极做好国家级、市级环保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推荐工作。
1.已完成《万州区生态环保工作表彰奖励实施办法》。
2.区人力社保局、区环保局联合印发了《关于推荐申报万州区2016年度环境保护成绩显著的集体和个人的通知》,已在全区开展成绩显著集体和成绩显著个人的评选,对成绩特别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由区政府进行嘉奖。
15 万州的督查部门未对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督查督办。万州以印发考核办法代替督查督办。 加强对环境保护决策部署的贯彻执行情况开展督查督办,将督查情况纳入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 1.每年初,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督查室会同区环保局梳理当年环境保护重点工作,下发通知进行专项布置,明确工作任务,明确工作重点,明确责任单位,提出工作要求。
2.根据年初安排,区政府办公室、区政府督查室会同区环保局,每半年开展一次环境保护决策部署贯彻执行情况专项督查,并在全区范围内予以通报。
3.针对易反弹问题,不定期组织回头看,发现新情况、新问题,对发现的问题做到“不查清不放过、不处理不放过、不整改不放过、不建立长效机制不放过”,扎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4.考重点,重点考。将督查情况纳入区政府督查室负责的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受到区委、区政府通报批评或区领导批示批评的,每件次扣0.2分,扣完2分为止。
1.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今年以来,区委、区政府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区政府常务会议、专题会议以及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调度会议34次,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研究部署环保督察工作。
2.建立健全环保督察工作体系。我区从区情实际出发,建立健全了“区委、区政府—区级部门—镇乡街道+区环督整改办”的“3+1”环保大督察体系。区委、区政府有关生态环保的重大决策部署,由区委督查室、区政府督查室进行联合督查;区委、区政府有关生态环保的重点专项工作,由区政府督查室进行专项督查。经分解细化的具体工作任务,由行业主管部门进行跟踪督查。按照属地管理原则,责成镇乡街道开展自查自纠。
3.突出重点,强化监督检查。一是加强对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及交办案件整改情况的专项督查。二是将一批环保项目纳入全区重点项目,采取监督检查方式,持续跟踪督查。
4.强化督查结果运用. 一是与激励惩戒相结合。二是与各地各部门年终考核相结合。坚持重点考,考重点,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区考核办将“环保实绩完成率”纳入了各地各部门经济社会发展实绩考核内容,分值权重设置为10分,同比增长了5分。
16 2016年11月29日才印发《2016年万州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计划先行、全面部署、序时推进,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1.印发2017年万州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的通知。
2.完成2017年3.2万头生猪当量养殖场整治、关闭非建成区禁养区内28家畜禽养殖场任务分解。
3.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4.采取工程、管理等措施,序时推进全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确保圆满完成年度各项工作任务。
1.已印发了《2017年万州区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实施方案》。
2.已完成2017年3.2万头生猪当量养殖场整治、关闭非建成区禁养区内28家畜禽养殖场任务分解。
3.已召开全区农村工作会,对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进行专题部署。
4.已圆满完成畜禽养殖污染治理任务
17 万州区养殖场大部分不具备完善的污染治理设施。抽查的万州区李河镇2家畜禽养殖场(户)均存在污染防治设施不到位的情况。其中,陈明会养猪场位于限养区内,该养殖场无污染治理设施,污水横流;重庆仁德农业公司雨污分流系统不完善,干湿分离机未使用,粪便随处堆存,污水横流。 关闭陈明会养猪场,修复完善重庆仁德农业公司污染治理设施,并举一反三,强化辖区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 1.关闭陈明会养猪场。
2.修复完善重庆仁德农业公司污染治理设施。
3.完善辖区52家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设施。
1.陈明会养殖场关闭工作已全面完成。
2.重庆仁德农业公司污染治理设施已完成整改。
3. 已全面完成52家治理任务。
18 万州区红溪沟码头生活污水未接入市政管网而直接排放。 完成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的安装,并接入市政污水管网送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标排放。 1.完成万州区红溪沟码头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设备安装,按照环保相关要求将红溪沟码头产生的生活污水经过化粪池预处理后,用泵提升进入城市污水管网中,送污水处理厂进行深度处理达标后排放。
2.建立长效机制,不定期开展辖区港口、码头巡查,强化环境监管,确保污染治理设施正常运行。
1.已完成码头污水管网铺设及泵站建设工作,由区港航局督促企业修建支管自行将污水接入市政管网处理。
2.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对新增的加油趸船必须要求加装污水处理装置,建立污水处理记录台账,同时,企业与有相关资质的公司签订污水接收处理合同。
3.我区20座非法码头中已有2座非法码头完善了港口经营手续并取得港口经营许可证,其余18座非法码头全部实施关闭,基本消除了非法码头引起的环保隐患。
19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105个已建成投产项目中有28个久拖未验。 采取一企一策,对已具备验收条件的企业,督促企业加快完善验收准备工作,尽快组织验收。对无证排污或临时排污许可证超期的企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停止生产,完成验收且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能生产。 1.对已完成验收、环境影响现状评估备案、拆除搬迁和停产的18个项目进一步加强监管,吸取教训,确保企业落实环保主体责任。
2.对已取得临时排污许可证且在有效期内的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产7000吨高效盖草能和精稳杀得项目(5月底前)、重庆衡山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龙宝厂区建设项目(5月底前)、重庆吉沅环保科技有限公司年产2万吨聚氯化铝2万吨氯化钙项目(8月底前)、重庆远立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新型建筑材料加工项目(6月底前)等4家企业,督促加快完善验收准备工作,尽快组织验收。
3.对无证排污的重庆市家宜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年产50万台破壁养生机(组装)项目(5月底前)、重庆市云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小型液晶显示器组装加工项目(7月底前)、重庆市万州区聚发印务有限责任公司印刷包装项目(7月底前)等3家企业依法进行立案查处,督促加快完善验收准备工作,尽快组织验收。
4.对重庆立可邦建材有限公司年产3万吨建筑干粉项目(6月底前)、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年产3.93万吨氯代吡啶系列三药中间体产业链项目(7月底前)和年产3万吨毒死蜱项目(7月底前),依法进行立案查处,责令停止生产,完成验收且取得排污许可证后方能生产。
原检查发现的经开区28个未验收项目,已完成28家。截止9月底,我区完成项目验收共92家,从今年10月1日起,企业进行自主验收。
20 2013年以来,万州区存在乡镇水源地水质不达标的情况。 全区乡镇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保持在95%以上,并完成不达标饮用水源地整治。 1.在对2013年以来存在水质超标问题的17座水库全面调整取消饮用水源功能的基础上,2017年继续抓好全区镇乡饮用水源地新增和调整工作,对水质超标的九池乡万年水库、恒合乡关田坝水库等饮用水源报市政府批准后取消饮用水源功能。
2.针对15个超标饮用水源制定整改方案,强化保护区排污口整治,确保2018年前实现水质达标。
3.加强全区在用100处镇乡饮用水源地监管,加强巡查,及时清理内源污染,确保全区镇乡饮用水源水质达标,供水安全。
1.新增25处饮用水源,合并8处饮用水源,取消11处饮用水源保护区划分工作已获得市政府批复文件,已取消九池乡万年水库、恒合乡关田坝水库等超标饮用水源地。
2.对全区水质超标的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进行了摸排,已经制订整改方案。
3.区水务、环保、疾控等部门和各镇乡以及水库管理机构加强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巡查,及时清理水面漂浮物等内源污染,加强水源地到水龙头水质监控,并严格按照应急预案加强应急管理,确保水质达标,供水安全。
21 万州区政府常务会未对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贯彻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意见》(渝府发〔2013〕86号)进行研究部署。 确保万州区大气质量明显改善。 1.区政府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区政府常务会或区环委会将定期或不定期专题听取环保工作情况汇报,专题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督促落实任务不打折扣。
2.区政府常务会或区环委会按照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要求,定期研究、定期调度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启动《万州区2018年-2022年“蓝天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万州区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3.区环委会定期召开联席会通报空气质量状况,分析区域空气质量变化趋势,明确区域空气质量改善目标、污染防治措施和重点治理项目。
1.万州区政府将把环境保护工作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上级党委、政府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各项重大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今年多次召开了常务会议专题研究解决环保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区领导多次召开专题会,研究部署环境工作。
2.已启动《万州区2018年-2022年“蓝天行动”实施方案》编制工作。编制完成《万州区大气环境质量限期达标规划》。
22 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大磨加油站趸船封闭了卫生间,但浴室、厨房产生的污水直排长江问题。万州区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三峡石油分公司九龙油库川渝三峡油3趸卫生间封闭不彻底,洗手盆废水直排长江。 对趸船进行拖移改造,确保不整改到位不投入使用。建立长效机制,强化辖区水上加油趸船环境监管。 1.中石化长江燃料有限公司万州分公司和中石化销售有限公司三峡石油分公司分别将涉事趸船拖移至船厂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完成对该趸船船舶检验,确保不整改到位不投入使用。
2.不定时开展水上加油趸船环保专项整治工作,对辖区所有趸船进行排查,加强现场监管,禁止趸船生活污水直排长江。
3.建立长效机制,对新增设的加油趸船必须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3月14日将大磨水上加油趸船拖移至长江万州航道处维修船厂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改造准备工作。4月12日,船舶稳性计算书及施工图经中国船级社重庆分社审核通过,船厂立即对该趸船进行设备加装。目前趸船已经加装污水处理装置,并拖移至大磨加油站。5月1日,中国船级社已对该趸船进行了船舶检验,5月11日发放船舶检验证书。同时,我区对辖区所有趸船开展环保专项整治工作,督促业主对趸船加装生活污水处理器或者生活污水收集柜,定期对储存的生活污水进行抽取,统一处置。同时建立长效机制,将趸船防污染工作纳入日常安全检查工作中,定期开展防污染检查工作,同时要求辖区新增设的趸船必须加装生活污水处理装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