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一江碧水 夯实生态基础——聚焦我区绿色发展系列报道之六

(万州时报 记者尧华燕) 水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自然资源和战略性经济资源。我区地处三峡库区腹心,肩负着构建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确保生态环境安全的神圣职责。
责任重大,使命光荣。
我区自觉把保护长江母亲河摆在压倒性位置,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努力构建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守护一江碧水,夯实绿色发展的生态基础。
目前,我区水环境质量总体稳定。长江万州段干流水质良好,持续保持在优良,辖区磨刀溪、新田河、苎溪河、五桥河等主要次级河流水环境质量持续改善。城市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100%,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为95%,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2%以上,城市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
聚合力 齐抓共管水防治
我区始终坚持这样的认识:凡是涉及水环境保护的事项,寸土必争。
在上层设计上,我区强化规划引领,为水污染防治凝聚强大合力。通过推进“多规融合”,划定耕地、林地、森林三条生态红线,将全区国土空间划定为城市建设区、城镇建设区、乡村聚居区、农业保养区、生态保障区,指导各乡镇街道、有关部门明确各功能区管制界限,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协调发展。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推动区级有关部门和各镇乡街道与区政府签订水污染防治目标责任书,同时各责任单位将本部门(单位)贯彻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的实施方案备案,确保责任精准落实,形成水污染防治齐抓共管、综合治理的格局。
与此同时,以任务清单形式将城市和镇乡污水处理厂建设、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防治、城镇生活污染治理以及落实“河长制”等任务落实各单位和镇乡(街道),并细化考核措施,确保了水污染防治工作有抓手、有进度、有成效。
强重点 综合治理水污染
时下,又一轮蓄水使得江面高涨、变宽,浩淼平湖又成了人们看江看水的好地方。人们惊讶地发现,曾经矗立江面的大型餐饮船舶不见了。
“我们注意到餐饮船舶带来的水体污染,必须以铁腕的手段进行治理。”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从去年4月开始,我区对粪污直排的餐饮船舶进行强力整治,随后又强力整治过境客货船船,目前强制拖移取缔22艘非法餐饮船舶,对长江万州段过往船舶实行生活垃圾到港转运,确保了客运码头污水达标排放,努力不让一滴污水直排长江。
在我区,31条长江一级支流就像长江的毛细血管,与长江水生态戚戚相关。保护和防治次级河流水环境,就是保护长江水生态。为此,我区加大对次级河流整治力度,对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次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对五桥河、龙宝河实施黑臭水体治理,通过完善流域生活污水管网、垃圾收运系统,严格落实“河长”责任制,加大清漂保洁力度,确保了次级河流有人巡、有人清、有人报,实现了次级河流的“河清岸洁”。
水环境的治理系统而复杂,我区始终坚持各个突破、综合治理的原则,从工业、农业等方面强力治理,确保了水环境质量的持续改善。
夯基础 筑牢防线保水质
让人民群众喝上放心安全水,一直是我区坚持的一项民生工程。
我区对全区102处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实施标准化建设,新增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25个,取消长期超标镇乡集中式饮用水源地19个,完成15处不达标集中式饮用水源地达标整治任务。同时,我区加大饮用水源水质监督,对全区79个加油站启动防渗处理,确保了饮用水源水质安全。
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是水污染防治的一个重要基础性工程。我区不断完善城乡污水处理设施设备,提高污水处理率,确保了生活污水、工业污水的达标排放。
目前,城区3座污水处理厂启动了扩容提标工程,镇乡40座污水处理厂全面开建,年底将全面建成,届时使全区镇乡污水处理厂达到79个,实现镇乡及撤并场镇污水处理厂全覆盖。万州经开区天子园污水处理厂扩容工程建成投入试运行,九龙园、天子园排污口在线监测设施全部安装到位,五桥园工业污水管网工程、应急池全部修复完善,高峰园污水处理厂主体工程加快推进,使得全区的工业污水得以治理并达标排放。
与此同时,我区加强水环境风险防范,强力开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推进库岸水土流失治理和库周绿化,构建起水环境安全的一道坚实堡垒。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