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生态环境局 > 政务公开 > 政府信息公开目录 > 环境管理 > 自然生态
[ 索引号 ] 11500101MB1851982G/2024-00060
[ 发文字号 ]
[ 主题分类 ] 环境监测、保护与治理
[ 体裁分类 ] 其他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生态环境局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4-03-25
[ 发布日期 ] 2024-03-29

万州多措并举打好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日期:2024-03-29 来源:万州区生态环境局
语音播报

万州多措并举打好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

312日,万州区召开农村黑臭水体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大会,全面启动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系统思维,“一水一策”精准施治,多措并举打好农村黑臭水体和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攻坚战,让河流、沟渠、坑塘变清澈,将“死水”变“活水”,提升农村居民获得感、幸福感。

截止20242月底,万州区排查出农村黑臭水体45处、面积合计5.7万平方米,已消除22处农村黑臭水体、面积合计3.1万平方米,全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坚持“三强化”,构建系统实施体系

坚持强化组织领导。坚持提高政治站位,增强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成立万州区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创建工作专班,由区委副书记任组长,区政府分管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的领导为副组长,生态环境、农业农村、水利、城市管理等主要责任人为成员。召开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推进会,建立联席会议制度,研究解决项目推进问题。

坚持强化四级联动。建立“市级—区级—乡镇(街道)—乡村(社区)”四级联动工作机制,推动“市区联动、部门配合、乡镇(街道)实施、村民参与”。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和成效巩固工作纳入推进情况与生态环保督察问题清单、生态高分报表等机制充分衔接,层层压实责任,锚定目标,把握当前工作要点倒排工期,实施治理工作调度和通报。组建督导指导工作组,实行“每周调度、半月研判、月提醒、季通报、年考核”机制。

坚持强化技术支撑。在重庆市固体废物管理中心专家团队指导下依托专业团队,投入市政、水利、环保、农业农村等专业技术人员,配合涉农乡镇(街道)深入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摸排,确立农村黑臭水体名单。编制《万州区农村黑臭水体清零区县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万州区农村黑臭水体一水一策》、整治工程设计方案。按照咨询服务、勘测设计、工程监理、施工标准、跟踪审计要求,系统推进工程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将整治项目打造成经得起群众检验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

二、深化“三注重”,落实全方位治理要求

注重落实责任主体。将推进农村黑臭水体治理作为年度民生实事项目,注重落实涉农乡镇(街道)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属地责任。根据水体污染成因,按照职能职责,落实生态环境、住房城乡建委、农业农村、水利、城市管理等部门农村黑臭水体整治责任。

注重分类施策治理。根据污染成因、排水去向、治理设施规模和受纳水体敏感程度,科学确定控源截污、清淤疏浚、生态修复、水系连通等治理措施。因地制宜实施农村生活污水、畜禽养殖、水产养殖、小微企业等控源截污措施,实施水体淤泥、杂草和垃圾清理措施,实施生态护坡修复、种植水生植物等生态修复措施,实施水体涵闸、涵管疏通措施。

注重部门联动推进。坚持部门联动,职能整合“一股绳”,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同流域治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镇污水管网完善与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巴渝和美乡村建设、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和综合治理、河湖长制落实、美丽幸福河湖建设等工作贯通融合,整合部门项目,统筹部门资金,扩大农村黑臭水体治理成效。

三、建立“四制度”,确保黑臭水体长制久清

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将农村黑臭水体范围纳入河长制工作体系,构建农村黑臭水体治理和巩固长效监管体系,实现农村黑臭水体常态化管控。建立动态更新机制,定期排查并将新发现的农村黑臭水体纳入监管范围,确保水体及时得到治理。

建立管理维护机制。建立以区政府为责任主体、乡镇(街道)为管理主体、农户为受益主体、运维单位为服务主体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长效运维管理机制,加强污水处理设施污染物排放控制、监测和监督管理,确保农村黑臭水体治理设施长期稳定运行,防止返黑返臭

建立定期监测机制。坚持市级例行监测和区级随机抽测相结合,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水质监测工作,根据监测结果,判断是否返黑返臭,返黑返臭的督促限期整改,直至清除,坚决杜绝黑臭水体的产生。

建立考核激励机制。将农村黑臭水体整治纳入生态环境保护年度目标任务清单,纳入党政目标绩效考核和赛马比拼,强化暗访督查,凡出现水体返黑返臭,年底考核扣分并削减运维费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