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四季度大气工作季报

2022年四季度大气工作季报
(一)环境空气质量。2022年,我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347天(其中优177天、良170天),同比2017年增加31天,无重污染天气,优良天数排名全市重点区域第三,增幅排名全市重点区域第二,周家坝、百安坝两个国控站点优良天数同比均增加24天;PM2.5累计平均浓度31μg/m3,同比2017年下降32.61%,空气质量达到新标准实施后有监控数据以来历史最好水平。
(二)工作开展情况。坚持大气环境质量改善目标不放松,明确PM2.5与臭氧协同管控方向,着力优化大气污染防治系列方案,进一步理清工作思路,奠定打好蓝天保卫战工作基础。一是充实精准治污方案。以国家和市级“十四五”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要求为基准,进一步充实和优化《万州区加强重点区域污染天气应对精细化管控工作方案》、《万州区2021-2022年秋冬季大气污染防治攻坚行动方案》、《万州区2021年大气污染防治联动工作方案》、《万州城区户外公共区域食品摊贩规范经营疏导区设置方案》、《全面禁止野外烧荒和露天焚烧方案》等一整套精准治污工作方案,让全区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有纲可抓,有章可循。二是优化工作保障方案。一方面,坚持发动群众参与大气污染防治,出台《万州区生态环境违法行为有奖工作实施方案》,请广大人民群众盯牢浓烟乌云,透视蓝天白云。另一方面,着力强化污染天气应对,修订完善《万州区污染天气应急预案》,进一步在精准预警、精准应急、精准响应上提供有力保障。同时,全面加强国控站点运维保障,印发《重庆市万州区地表水、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站运行维护及监督管理协调工作机制》,在渝东北片区率先实现大气国控站点UPS电源配置全覆盖,实现站点运行连续稳定可靠,监测数据实时真实有效。三是做好科技支撑方案。制定并实施大气污染物来源解析、大气在线监测等工作方案,强化科技手段运用,实现科学治污。一方面,采用受体源解析和模式源解析相结合的方式,分析重点行业、时段、区域污染源和传输影响,针对全区两个大气国控站点污染源影响的不同特点,实施差异化污染控制策略,在以高架源、传输源为主的百安坝站点,主打工业控制、协同控制牌,紧盯对岸工业源,抓牢旁边物流园和周边区县传输带。在扬尘、交通、生活三源突出的周家坝站点,主抓重点区域、重点时段、重点问题强化控制,对症下药。另一方面,充分运用在线监测手段,进一步规范排污行为,建成餐饮、加油站在线监测平台、建筑工地扬尘源监测平台、重点企业污染物排放在线监测平台和高空瞭望监管平台各1套,实现工业、扬尘、生活等污染源在线实时监控监测,精准控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