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度”开局 “开门红”起势 万州首季水运量突破千万吨

繁忙的港口。
本报讯 (记者 钟伟 文/图)
日前,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万州水运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数据显示,一季度辖区水路运输累计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1041万吨,同比增长7.1%。完成水路货运量867万吨,同比增长3.8%。完成水路货运周转量87.5亿吨公里,同比增长3.0%。 据介绍,今年以来,万州区交通港航部门推进落实交通物流服务机制,搭建水运物流企业战略合作平台,引导辖区港航企业深挖市场潜力,充分激发水运经营主体活力,奋力推动辖区水运经济实现首季开门红。 运力提质增量 港口吞吐强劲增长 具体来看,船舶运力结构提质增量。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区拥有营运船舶328艘,净载重量223万吨,同比增长1.2%,船舶平均吨位达到6864吨,船舶标准化率达96%。港口物流运输强劲增速。桐子园苏商码头经技改后,装卸能力有效提升,一季度完成港口货物吞吐量223.7万吨,同比增长40.5%;成达万高铁项目加快推进,水路运输矿建材料需求量大幅增加,一季度乡集镇码头完成矿建材料货物吞吐量44.7万吨,同比增长91.9%,饕盛码头完成矿建材料货物吞吐量51万吨,同比增长59.6%;国能万州电厂发电量增加,一季度国能码头完成煤炭货物吞吐量95万吨,同比增长30.5%。 目前,万州港主要装卸经营煤炭、重载滚装车、化工原料等,辖区九龙万博、湘渝盐化等大型企业主要依靠万州港装卸供货。 发挥枢纽优势 构建现代物流体系 凭借“水陆铁空”立体交通体系优势,万州正不断深化拓展东西南北四向物流通道,将通道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发展优势。积极抢抓重大战略机遇,依托万州港这个长江上游主枢纽港中唯一常年深水良港的优势,充分发挥长江黄金水道作用,基本建成了鞍子坝客运港区、桐子园作业区、红溪沟货运港区、新田港一、二期工程等“一客七货”港口作业区。现有生产经营性码头30座、泊位65个,港口货物吞吐能力达5000万吨,旅客年吞吐能力达800万人次,集装箱年吞吐能力达70万标箱,港口机械最大单件吊装起重能力达50吨,最大靠泊能力5000吨。 同时依靠铁水联运和集装箱装卸优势,港口企业以大宗货物和集装箱运输、仓储、配送为重点,不断延伸港口服务,由传统的港口业向港口物流方向拓展,实行运输—仓储—装卸“一票制”全程服务,形成了港口产业运输链和三峡库区最大的港口物流体系。 据万州区港航海事事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万州区积极抢抓国家战略机遇,依托万州港深水良港优势,实施“以港兴城、航运强区”战略,已基本建成“一客七货”港口作业区,具备多功能的装卸服务。未来,万州交通港航部门将继续整合资源,完善港区设施,推动智能化转型,提升装卸作业效率,加强港航服务,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助力港口货物吞吐量持续增长。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