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让共富之路越走越宽广
现代化机械设备收稻谷。 记者 邓晓琴 实习生 任韩杰 摄
记者 夏荣伟
近年来,我区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细化落实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聚焦“守底线、抓发展、促振兴”,狠抓责任落实、政策落实、工作落实,全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取得显著成效,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做实监测帮扶 牢牢守住底线 “陶书记,我家的烤烟已经收完了,今年能挣10万元左右,感谢你们的帮助和指导!”前不久,白土镇青杠村脱贫户蒲云江看到前来走访的驻村第一书记陶希,高兴地上前打招呼。 青杠村适合种烟叶,但是以前规模较小,增收作用较弱,近年来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烟叶已发展成为村里的主导产业之一,从20亩发展到了410亩,有效带动了农户增收。 在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我区全面落实“四个不摘”要求,抓实监测和帮扶“两个环节”,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连续4年在市级考核中获评“两好一A”,连续4年获市政府督查激励。 在监测上,突出“早、宽、严、实”,全面落实风险发现、及时纳入、精准帮扶、稳定消除、数据分析、工作保障六大机制。结合实际制作“明白纸”,优化完善部门联席会议、风险线索反馈交办等工作机制。常态化监测收入支出、“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等情况,上下联动组织开展“大走访大排查大整改”行动,及时解决因自然灾害、严重疾病等引发的返贫致贫风险隐患。截至目前,全区累计识别监测对象(含已消除风险)2550户6256人,没有发现返贫致贫问题。 在帮扶上,“一对一、一对多”安排帮扶联系人、监测联系人,定期走访脱贫户和监测对象;组建42个区级帮扶集团,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员扎根一线,确保有人管、管到位。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根据监测对象风险类别、发展需求等,出台“就业13条”“产业10条”等支持政策,分类精准帮扶。 同时,扎实开展义务教育控辍保学、教育资助专项行动,全面落实住房安全隐患动态监测,实施农村饮水安全“一改三提”,严格落实医疗保障政策,建立参保动态清零机制,全区“三保障”及饮水安全水平持续巩固提升。 推进转型升级 产业提质增效 今年,“济宁·万州丘陵山地智慧农机装备研发项目”启动。两地产学研单位共建科研平台,借力济宁市兖州区国家重点农机产业集群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共同研发、生产、推广丘陵山地智慧农机装备,探索智慧农机示范应用新场景,补齐万州丘陵山区玉米机械化种植的短板,助力全区粮食产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农业向“绿”而行,引领产业转型升级,在全市率先构建“生猪养殖—有机肥生产—柑橘种植”的种养循环大格局,全区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实现全覆盖,获批全市唯一一个国家绿色种养循环试点。成功创建全国化肥减量增效示范县,获批全市唯一一个全国农作物绿色防控示范区。 通过推进转型升级,产业发展质效凸显,全区粮食面积稳定在150万亩,2023年粮食产量达到49.97万吨、创近15年来新高。大力发展设施蔬菜,年产蔬菜居全市第三。发展经果林91万亩,年产水果居全市第一,是全国最大的红桔主产区、青柠檬基地和晚熟血橙基地。建成生态养殖场75家,年出栏生猪达116.36万头、居全市第三,构建形成集繁育、生产、饲料及有机肥加工于一体的生猪全产业链。 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我区注重品牌建设,坚持打好“三峡牌”,创建区域公用品牌4个,连续6年举办三峡柑橘国际交易会,有力带动周边10个区县的柑橘销售。“万州柠檬”“万州玫瑰香橙”“万州红桔”“万州粉黛脆李”“万县胭脂鱼”先后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其中“万县胭脂鱼”是全市第一个入选的水产品。“三峡天丛”登上中国茶叶区域公用品牌影响力指数排行榜,“三峡天丛”玉毫秀芽在全市茶叶评比中斩获五星冠军绿茶。全区累计创建市级以上农业品牌217个、绿色优质农产品129个,品牌个数稳居全市前列。 一次次转型升级的成功实践,不仅推进了产业高质量发展,也收获了一个个荣誉。我区先后获得了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农村综合性改革试点试验等14块国家级农业“金字招牌”。 深化农村改革 助力强村富民 “今年柠檬的病虫害防治,是通过统防统治社会化服务,由专业植保公司用无人机飞防作业进行的统一防治,减轻了我们的负担,效果也更好,这有助于提高果品质量,提升经济效益。”白羊镇大弯村果农杨克兵,在今年的柠檬种植中进一步增加了收入,他说:“我们果农主要还是担心销售,今年有了公司托底回收,价格达3元/公斤,除去柠檬种植成本1.2元/公斤,净利润达1.8元/公斤,按平均每亩产出1000公斤算,收入也很不错。” 杨克兵所说的托底回收柠檬的公司,是由白羊镇17个村集体经济组织“抱团”成立的两个镇级“强村公司”——重庆市万州区白羊柠乡强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和重庆市万州区白羊柠兴合村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今年,两家公司与镇内现有销售龙头企业合股联营,以不低于2.2元/公斤的保底价,对青柠檬进行统一收购,预计今年可购销青柠檬1.3万吨,直接增加村集体收益100万元以上,带动果农户均增收1000元以上。 这是我区以强村富民综合改革试点为抓手,加快推动“村强”带“民富”,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取得实效。 我区扩面深化“三变”改革,实现508个村集体整体推进。建成6个区域性强村公司,2023年全区集体经营性收入10万元以上村占比达100%,2024年上半年超20万元的村达到95%。制定撂荒地复耕复种补助政策,完善优势特色产业保底价收购机制,为农民增收1.4亿元。在全市率先开展农业生产设施设备登记抵押融资,推行重点农业产业金融链长制,为市场主体放贷6亿元,万州农村金融改革经验两次在《农村改革动态》刊发。 提升乡村颜值 擦亮和美底色 走进甘宁镇楠桥村古树别院,白墙黑瓦的民居被苍翠的橘林环抱,地面平坦干净,庭院整洁有序,一幅幅彩色墙绘与传统朴素的农家房屋相互映衬,院落中标志性的黄葛树高大茂盛,村庄显得宁静祥和。 楠桥村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建设巴渝和美乡村,以“古树别院”“毛家屯院落”“团包子”“尹家湾”“石门院子”为代表的人居环境示范院落陆续建成,改造闲置房屋建设特色精品民宿,采摘体验、休闲游乐等乡村旅游项目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不仅提升了当地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也为当地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和美乡村建设中,楠桥村注重“内外兼修”,结合“院落主题日”,在古树别院设立村民“议事台”,每月定期就全村重大事项进行商讨。制订定时定期院落保洁制度和门前“三包”制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引导各家各户主动参与院落保洁。全覆盖推广村民“积分制”管理,合理制定积分管理细化标准和积分兑换规则,将人居环境整治等事项纳入其中,村民们不仅做好自家卫生,还参与村里环境整治,激发了大家的积极性。目前,楠桥村成功创建2023年度巴渝和美乡村五星级示范村。 我区学习借鉴“千万工程”经验,实施百个和美乡村示范村创建“强村”工程,建成3个示范村,认定87个达标村、48个和美院落。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坚持每季度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暗访评分,行政村生活垃圾有效治理率达到100%。深化党建统领基层“院落主题日”,全区涉农村居“积分制”“清单制”全覆盖,建成“积分制”线上平台,数字化率达83.07%,累计创建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2个、市级乡村治理示范村镇8个。 百尺竿头扶摇上,千帆竞发勇者胜。我区将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让全区农民群众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劲头、越走越有盼头。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