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执法扫一扫 企业更安心 万州创新涉企行政执法模式激活市场发展动能

日期:2025-05-22 来源:万州时报
语音播报

执法人员“扫码入企”开展检查。

 执法人员录入检查情况。

记者 李成敏 文/图

“以前最怕重复检查,现在有了‘企业码’,检查更加规范透明,我们也能把更多精力放在生产经营上。”日前,在万州区司法局组织的“扫码入企”现场执法检查中,某企业负责人的感慨道出了我区涉企行政执法改革带来的显著变化。

近年来,万州区以“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为突破口,坚持“检查不扰企、监管不缺位”,着力破解涉企多头重复低效检查难题,全力打造稳定、公平、透明的营商环境。

“扫码入企”破壁垒 阳光执法提效能

当天,在区司法局组织下,经开区应急局工作人员、区应急局执法人员来到重庆三峡漓源饲料有限公司,通过“执法+监督”应用手机端主动扫描企业的“企业码”,快速获取企业基本信息、生产经营情况等。随后,执法人员依据检查事项对企业的安全生产、主要负责人履职等方面展开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执法人员详细记录各项情况,并通过终端实时上传数据,大幅减少现场检查时间,实现高效、精准的执法检查。

据介绍,“扫码入企”是万州行政执法改革的创新亮点。依托“企业码”,实现了检查内容“一码明晰”、企业情况“一码掌握”、重复检查“一码预警”。

执法人员只需扫码,就能快速获取企业的营业执照、安全生产、环保许可等17类证照信息,不仅减少了企业60%纸质材料的报送,也让执法过程更加规范透明,真正做到了让数据多跑路、企业少跑腿。目前全区200余家重点企业已推行“扫码入企”工作。

“扫码入企”实施以来,重庆三峡漓源饲料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蒋文平感觉到,迎检负担明显减轻了。“通过扫码,各执法单位可以清晰地看到入企检查的执法单位、执法人员以及检查的内容、次数,避免了一些重复、多头检查。”蒋文平说,现在执法单位到企业检查的次数明显减少,基本都是多个单位联合检查,执法行为也更规范了,他们的迎检效率也更高了。

依托“扫码入企”,不仅让企业吃下了“定心丸”,还将执法过程置于数字化的监督之下。

“‘扫码入企’只是手段,通过数字赋能,对执法检查工作进行全方位、全流程、常态化、长效化监督,提高执法效率,让执法更规范,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区司法局工作人员表示。

多维创新强监管 精准服务更惠企

“扫码入企”是数字赋能行政执法的生动实践,也是万州持续深化“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的一个片段。

在日常监管中,万州秉持“无事不扰、有求必应”的理念,多措并举提升监管效能。

一方面,大力推行“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和联合检查,严格控制检查频次。去年以来,累计开展联合执法665次,推动加油站、城市噪声污染、旅游景区等6个执法监管“一件事”场景落地运行,联合检查实施率力争达到80%以上,有效减轻企业迎检负担。另一方面,实施“风险+信用”监管模式,将全区3.78万家企业划分为四类信用等级,对A级企业将检查频次压缩至每年1次以内,实现精准监管。

同时,积极探索包容审慎监管,落实“首违慎罚”“轻微不罚”措施,2024年区市场监管局对4万余家违法行为轻微、没有造成危害后果的市场主体不予行政处罚,让企业更安心发展。并创新推出“三书同达”机制,在行政处罚时同步送达《行政处罚决定书》《行政合规建议书》《信用修复告知书》,实现从处罚到整改修复的全链条闭环管理,推动监管从“以罚代管”向“惩教结合”转变。

为确保执法公正规范,万州构建起智慧监督、社会监督、内部监督“三位一体”的立体监督体系。智慧监督方面,将“扫码入企”嵌入“执法+监督”全链条,构建“扫码留痕—数据归集—整改跟踪—效能评价”闭环机制,实现“一码溯源、全程留痕”;在社会监督层面,选聘行政执法社会监督员,设立企业联系点,广泛邀请社会力量参与执法监督,对执法人员的行为进行全方位监督;在内部监督上,聚焦群众和企业反映强烈的违规执法问题,开展“违规执法司法损害营商环境”专项治理行动,坚决整治执法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顽疾,累计排查线索157条,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

从数字化赋能到机制创新,从包容审慎监管到立体监督,万州区的涉企行政执法改革正不断向纵深推进。下一步,万州将继续以企业需求为导向,持续优化执法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让良好的营商环境成为区域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