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深入推进“万企点单,质链助企”行动 以“质”为笔 答好助企纾困“精准卷”

本报讯 (记者 李静)日前,在万州经开区一企业内,一场“定制化”质量会诊正在进行。区市场监管局工作人员轻点电脑屏幕,该企业的发展“痛点”跃然屏上。这是区市场监管局“万企点单,质链助企”行动的生动切片,让政策甘霖以“滴灌”方式浸润市场主体。
“您认为企业在质量管理方面存在哪些困难?”在电子问卷中,这样的“灵魂拷问”精准命中企业发展堵点。自今年2月底启动的线上调研中,62家重点企业交出“答卷”。其中,56%勾选“专业人才断层”,30%标注“品牌建设乏力”,24%直指“管理体系短板”。这些带着“企业体温”的数据,生动体现了园区内各类企业对技术升级的渴望、对标准认证建设的诉求、对知识产权帮扶的需求。
手持“需求清单”,区市场监管局的“助企专班”化身“质量医生”,走进重庆华歌生物化学有限公司、重庆华创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等重点企业,通过“前置沟通—实地把脉—清单管理—即时响应”的走访模式,让帮扶从“面上笼统谈”转向“点上精准落”。
针对中小企业的“质量管理提升难点”,区市场监管局启动点对点派驻机制,选派专家进行现场指导和技术咨询;为破解“知识产权保护难题”,线上政府门户网站搭建起了便捷的在线服务平台,提供政策查询、技术咨询、帮扶申请等服务。更值得关注的是,区市场监管局还将帮扶活动与日常监管有机结合,建立“定期评估—动态调整”机制,让服务真正成为企业质量提升的“催化剂”。
从“企业上门求助”到“部门下沉问需”,这场质量帮扶的范式变革,折射出服务理念的迭代升级。截至目前,60余份电子问卷、不定期深度走访、“一企一策”定制方案,这些都构成了市场监管部门的助企“成绩单”。随着“万企点单,质链助企”行动向纵深推进,更多市场主体或将在这场精准化服务中,找到高质量发展的“密钥”。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