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修订)》
【部门解读】《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修订)》
近日,《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修订)》(以下简称《金融政策》)正式印发。为方便社会公众了解《金融政策》内容,现作如下解读: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为深入贯彻市委六届六次全会精神,全面落实《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的通知》(渝府办发〔2021〕47号)要求,聚焦“全市重要城市副中心”建设目标,加快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创新投入体系,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制定本实施办法。
二、主要内容(必须要有,可以附表格)
《金融政策》明确了十二个方面的主要内容,具体包括:
主要内容 |
具体措施 |
推动科技创新平台建设 |
支持科技创新基地建设,引进建设高端研发平台 |
培育发展科技型企业 |
支持培育科技型企业,环大学创新生态圈建设,科技孵化载体建设, |
扶持产业技术创新 |
支持组建创新联合体,重大产业科研项目实施,实施科技计划项目,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
发展大数据智能化 |
支持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创新发展,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 |
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
支持农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科技特派员选派 |
加快科技成果转化 |
支持科技成果产生,科技成果落地转化,科技成果转化机构建设 |
促进科技协同创新发展 |
支持区域科技协同创新,校(院)地合作 |
大力开展科技科普活动 |
支持建设科普基地,开展科技创新活动 |
鼓励科技人才队伍集聚 |
支持科技创新创业示范团队培育,实施新万州“平湖人才”计划,支持引育科技“塔基”人才 |
增强知识产权保护 |
支持品牌创新和发明创造,知识产权运用 |
加大科技金融支撑 |
支持科技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科技企业扩大直接融资 |
强化科技创新保障 |
健全创新决策机制,强化政策落地机制,完善绩效管理机制 |
三、新旧政策差异
序号 |
差异点 |
现政策(可以是文件标题)内容 |
原政策内容 |
1 |
研发投入补助标准 |
对建立研发费用专账的规上工业企业、按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2%、增量不高于15%的比例给予补助。 |
对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且申报研发费用1000万元以下的企业,按研发费用存量不高于3%、增量不高于10%的比例给予补助 |
2 |
支持企业智能化改造升级奖补标准 |
对获得重庆市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智能制造标杆企业、创新示范工厂、5G全连接工厂等认定的智能化改造项目按不超过项目设备及软件投资额(不含增值税)的20%,给予不超过400万元奖补。 |
以设备和软件投资额为基准,按市级补助资金1:0.5的比例给予区级配套支持 |
3 |
“平湖英才”计划调整为“平湖人才”计划 |
实施新万州“平湖人才”计划 |
支持引育“平湖英才”计划科技人才 |
4 |
删除“支持企业培养集聚优秀人才,对企业集聚的全职在岗优秀科技研发人才给予一定奖励”、“鸿雁计划”等表述 |
大力实施“渝跃行动”和新重庆引才计划,全力引进全球顶尖人才。支持成立万州区博士联盟,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支持科技人才参加“西部之光”“三峡之光”访问学者活动,每年从基层科研一线选派一批科技骨干到市内外重点科研单位、高等院校、高新技术企业、重点实验室等学习研修,按要求落实研修资金补助。支持在万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牵头组建一批创新工作室;支持企事业单位培养集聚优秀科研人才,对集聚的全职在岗优秀科技研发人才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专家服务团”培育,助力乡村振兴。 |
支持成立万州区博士联盟,给予一定经费补助。支持开展科技人才“平湖之光”访问学者活动,每年从基层科研一线选派一批科技骨干到主管部门、在万高校和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市级重点实验室等学习研修,给予访学单位资金补助。支持在万高校、科研院所和科技型企业、科技领军人才,牵头组建一批创新工作室;支持企业培养集聚优秀人才,对企业集聚的全职在岗优秀科技研发人才给予一定奖励。支持“专家服务团”培育,助力乡村振兴。支持实施海内外英才“鸿雁计划”。 |
四、核心政策问答
问:“科技创新基地”指的是什么?
答:“科技创新基地”包含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国家临床医学中心等国家科技创新基地;市级重点实验室、市级工程研究中心、市级技术创新中心、市级临床医学中心等市级科技创新基地;区级科技创新基地。
问:“规模以下企业升规后,给予差额部分补助”具体怎么兑现?
答:企业首次被认定为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时为规模以下企业,在3年有效期内,变为规模以上企业,给予20万元补助。
问:“‘六型’产业”指的是什么?
答:“‘六型’产业”是指资源开发型产业、资产经营型产业、休闲旅游型产业、劳务服务型产业、项目管护型产业、帮扶成长型产业。
问:“ PCT”指的是什么?
答:“ PCT”是一项国际合作条约,旨在简化和统一全球专利申请程序。
问:“万州经开区要全面履行所辖区域科技创新支出责任”指的是什么?
答:《金融政策》兑现由区本级、万州经开区分级承担,分级管理,每年由各级财政列入年度财政预算。
五、专家视角
重庆市万州区财政局长傅文祥表示:《支持科技创新若干财政金融政策(修订)》聚焦全区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对建立以财政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金融市场为支撑的多元科技创新投入体系作出安排部署。文件明确,我区将对满足科技创新政策支持方向的企业、机构、组织团体等开展一系列激励措施,深入推动科技创新,促进全区高质量发展。较之前的政策,文件对部分不适用条款进行了修订。下一步,万州区将进一步加强组织、资金保障,强化绩效管理,打通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六、政策咨询渠道
咨询部门:万州区区财政局教科文科
咨询电话:023-58379581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