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区妇联《重庆市万州区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

【部门解读】区妇联《重庆市万州区妇女发展规划和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
近日,万州区政府印发了《重庆市万州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以下分别简称《妇女发展规划》《儿童发展规划》),为便于各单位和社会公众广泛知晓规划内容,现就规划内容解读如下。
一、政策背景和依据
妇女儿童事业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妇女儿童工作和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为推动万州区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依据《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21—2030年)》《重庆市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结合万州区妇女儿童发展实际,区妇儿工委办会同重庆师范大学专家深入调研,牵头起草万州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
二、目标任务
《妇女发展规划》主要围绕促进男女平等和妇女全面发展,提出了2021—2030年全区妇女事业和妇女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聚焦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8个领域,提出45项主要量化指标。
《儿童发展规划》主要围绕儿童优先发展和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提出了2021—2030年全区儿童事业和儿童工作的总体目标;重点聚焦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护7个领域,提出34项主要量化指标。
三、主要内容
《妇女发展规划》从8个领域提出43项策略措施、8个重点工程、16个重点项目,涉及妇女的健康、教育、经济、参与决策和管理、社会保障、家庭建设、环境、法律领域。
表1 2021—2030年妇女规划重点任务及重点工程
类别 |
重点任务 |
重点工程 |
妇女与健康 |
提供优质高效的卫生健康服务提高妇女健康水平 |
妇女健康服务促进项目妇女健康服务促进项目 |
妇女与教育 |
保障妇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持续提升妇女综合素质 |
女性职业教育提升项目安全友善校园环境构建项目 |
妇女与经济 |
保障妇女平等获得经济资源机会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
女性就业促进项目性别歧视清理整顿项目 |
妇女参与决策管理 |
推进妇女依法行使民主权利促进妇女参与决策和管理 |
女干部能力提升项目基层妇女骨干能力提升项目 |
妇女与社会保障 |
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持续提高妇女社会保障水平 |
老年妇女社会福利提升项目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项目 |
妇女与家庭建设 |
建立完善家庭政策服务体系推动家庭家教家风建设 |
家庭生育、养育、教育支持项目老年妇女生活质量提升项目 |
妇女与环境 |
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扩大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 |
性别平等宣传教育项目文明卫生厕所提升项目 |
妇女与法律 |
优化妇女发展的社会环境持续扩大妇女平等参与发展的机会 |
性别平等宣传教育项目文明卫生厕所提升项目 |
《儿童发展规划》从7个领域提出44项策略措施、7个重点工程、17个重点项目,涉及儿童的健康、安全、教育、福利、家庭、环境、法律保障领域。
表22021—2030年儿童规划重点任务及重点工程
类别 |
重点任务 |
重点工程 |
儿童与健康 |
健全医疗卫生体系提升儿童健康水平 |
儿童医疗保健机构提质项目儿童医务人员提升项目儿童早期发展服务促进项目 |
儿童与安全 |
建立多维立体保护网络筑牢儿童安全防线 |
儿童安全宣传教育项目儿童用品质量安全守护项目 |
儿童与教育 |
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保障儿童受教育权利 |
智慧教育提升项目儿童科学素质提升项目 |
儿童与福利 |
推进普惠福利体系建设提高儿童生活水平 |
儿童营养改善项目普惠托育服务机构支持项目 |
儿童与家庭 |
创造安全适宜的家庭环境确保儿童快乐成长 |
家庭教育促进项目家庭生育养育教育优化项目 |
儿童与环境 |
推进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助力儿童全面发展 |
儿童文化产品提升项目儿童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儿童服务社会组织培育项目 |
儿童与法律保障 |
完善儿童法律保障体系维护儿童合法权益 |
儿童特殊司法保护项目儿童防性侵治理项目未成年人犯罪预防和矫治项目 |
四、新增领域
新一轮规划同上一轮规划相比,增加了重点领域。其中《妇女发展规划》新增“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儿童发展规划》新增“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领域。
五、核心政策问答
1.《妇女发展规划》《儿童发展规划》与上一周期两规划相比,有哪些新变化和新亮点?
与上一周期两规划相比,新一轮规划既保持了延续性也具有新特色和新亮点。一是注重坚持党对妇女儿童工作的全面领导,注重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注重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注重结合万州实际,科学衔接“两纲”“两规”等各类专项规划,保证妇女儿童发展跟经济社会发展同步。二是拓宽涉及领域,新一轮规划增加了“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儿童与安全”三个领域,充分完善了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政策措施。三是主动回应民生期盼,特别关注妇女儿童健康、教育、环境等群众关切的相关领域,妇女儿童发展主要指标提法更加精准具体,如:饮水安全指标由“集中式供水受益人口比例”修改为“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未成年人犯罪监测指标由“未成年罪犯占刑事罪犯的比重”修改为“抓获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中未成年人占比”。任务目标要求进一步提高,如:5岁以下儿童贫血率(%) 从“<12”调整至“<4”,5岁以下儿童生长迟缓率(%)从“<7”调整至“<3”。
- 新增“妇女与家庭建设”“儿童与家庭”两个内容,主要是出于哪些方面的考虑?
一是从家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的角度考虑。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工作,他强调“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妇女儿童关系着家庭幸福和民族未来,要发挥妇女在社会生活和家庭生活中的独特作用,强调要抓好儿童的家庭教育。二是回应广大群众和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妇女发展规划》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家风”作为“妇女与家庭建设”领域首要任务,强调弘扬传承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爱国爱家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明确提出倡导夫妻平等参与家庭事务决策,反对一切形式的家庭暴力,推进平安家庭建设;倡导夫妻在家务劳动中分工配合,共同承担照料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深入推进“家家幸福安康工程”,营造平等、文明、和谐、稳定的家庭环境。《儿童发展规划》将“发挥家庭立德树人的作用”作为“儿童与家庭”领域首要任务,引导儿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明确提出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落实家庭保护职责;尊重儿童主体地位和权利,合理安排儿童的学习和生活;发挥父母的榜样和示范作用,引领儿童践行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3.关于社会关注、群众关切的“一老一小”热点问题,新一轮规划中有哪些回应?
一是关注拐卖妇女儿童问题,提出要完善集预防、打击、救助、安置、康复于一体的反拐工作机制,帮助被拐妇女儿童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二是注重关爱困难妇女儿童,对贫困、残疾、留守妇女儿童等特殊群体各方面权利保障问题提出了针对措施,进一步织牢关爱保护网底。三是聚焦老龄化问题,健全居家与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妇女养老服务体系。四是促进生育政策落实,提出完善支持家庭生育、养育、教育的系列政策,包括为女性生育后的职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增加优质普惠托育服务供给,落实父母育儿假、弹性工作制度等举措。五是推动家庭建设,倡导夫妻共同承担照料老人、教育子女、料理家务等家庭责任,强化家长监护主体责任,创造有利于儿童发展的安全、适宜家庭环境。六是加强儿童安全保护,提出预防和控制儿童意外、暴力伤害,加强对儿童食品、药品、用品、文化产品监管,加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七是注重儿童友好环境建设,引入“1米高度看城市”儿童视角,提出积极推进理念友好、政策友好、环境友好、人文友好、服务友好的儿童友好社区建设。
4.《儿童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婴幼儿普惠托育服务加快发展”的主要目标,在促进托育服务健康发展方面有何重大举措?
全区将按照“1333”路径,打造“普惠优先安全质优、覆盖城乡嵌入社区、数字赋能健康护航”的现代化托育服务体系,不断擦亮“第一批全国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品牌,全力拿下“全国生育友好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即:“搭建1个平台”,通过强化数据共建共享,搭建数字化托育服务平台,打造婴幼儿托育服务一件事应用场景,推动数字赋能健康护航。“实施3大工程”,实施闲置资产盘活利用工程、城乡托育资源均衡布局工程、家庭托育补充工程,进一步盘活利用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闲置/低效使用资产及社区存量房屋资源,吸引社会力量参与托育服务运营,完善托育服务功能,提供多样化托育服务和婴幼儿科学养育照护指导,缓解群众“入托难”问题。“健全3项机制”,以健全托育机构建设运营补贴机制、租金减免机制、激励绩效奖补机制,减轻群众“入托贵”负担。“开展3个行动”,通过开展托育服务人才培养行动、托育行业安防提升行动、托育事业宣传引导行动,跨区域组建婴幼儿照护专家库,多措施培育紧缺适用人才,建立医育结合联盟,升级托育机构安防设备,抓实婴幼儿照护知识宣讲、宣传活动,增强群众“托得好”信心。
5.《妇女发展规划》中,在促进女性就业创业和保障妇女平等就业上,将会有哪些具体的举措?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我区高度重视妇女就业工作,通过落实政策措施、提供优质服务、加强执法力度,促进妇女多渠道就业,保障妇女平等就业权益。一是着力落实妇女就业支持政策。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促进妇女多渠道就业创业,为妇女充分参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加大支持妇女就业政策落实力度,积极兑付好社会保险补贴、一次性吸纳就业补贴、创业担保贷款等就业创业扶持政策。二是着力加强妇女职业技能培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大力培育知识型、技能型、创业型女性劳动者。结合我区现代服务行业的特点,特别开设美容、西式面点、母婴护理、营销、家政服务等适合女性的培训班。通过培训,进一步提高妇女就业能力和求职成功率。三是着力健全妇女就业服务体系。进一步加大招聘服务活动力度,深入开展“春风行动”“春暖行动”“三峡人才节”等专项服务活动,集中为妇女提供精准的人岗对接服务。进一步加大帮扶力度,多渠道帮助就业困难妇女实现就业。四是着力维护女性劳动保障权益。加强用工指导,普及、落实女职工劳动保护法律法规,切实加强“三期”保护,稳步扩大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覆盖面。加强劳动监察执法,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执法行动,利用“双随机、一公开”系统重点检查劳动合同签订、工资待遇、发布含有性别歧视内容招聘信息等行为。
七、专家视角
重庆市万州区妇儿工委办副主任、区妇联党组书记、主席程禾表示:《重庆市万州区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和《重庆市万州区儿童发展规划(2021—2030年)》颁布实施,擘画了我区未来十年妇女儿童事业发展的新蓝图。新一轮规划把妇女儿童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提升作为总体目标的落脚点,把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作为各项策略措施的聚焦点,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主线,充分尊重妇女儿童的主体地位,着力破解妇女儿童与家庭发展机制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统筹兼顾妇女儿童在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和家庭生活各方面的发展权益,为不断满足妇女儿童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持续推动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设置切实可行的目标措施。下一步,区妇儿工委各成员单位将进一步靶向施策、压实责任,认真领会习近平关于妇女和儿童工作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扎实推动新“两纲两规”目标任务顺利完成,共同谱写全区妇女儿童事业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八、政策咨询渠道
咨询部门:区政府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咨询电话:023-58233077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