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解读】区市场监管局《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部门解读】区市场监管局《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管现代化
“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
一、背景依据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依法加强市场监管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内容,是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有力保障,为全面推进全区市场监管体系和监管能力现代化,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大力推动全区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根据《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编制《重庆市万州区市场监管现代化“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以下简称《规划》)。
二、编制过程
2020年12月,区市场监管局正式启动规划编制,组建专门班子,聘请第三方技术机构,经广泛调研座谈、现场走访、集体讨论研究,精心组织起草,通过面向公众公开征求意见、严格履行专家审评、规划衔接等程序,形成了《规划》。《规划》已经区政府常务会审议通过,由区政府批准发布实施。
三、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党中央系列重大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营造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要指示要求,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担当新发展使命,深入贯彻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认真落实区委区政府各项工作要求, 聚焦聚力“四个篇章”,全力助推“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 积极服务“一区两群”、“万达开”、“万开云”区域发展战略,着力完善市场准入基础性制度,着力维护市场公平竞争秩序,着力强化事中事后监管长效机制,着力坚守安全底线、提升质量高线,着力构建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进一步促进营商环境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基本原则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坚持新发展理念。
坚持深化改革开放。
坚持系统监管。
坚持依法监管。
五、主要内容
(一)主要目标
“十四五”期间,围绕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到2025年,基本建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诚信守法、监管有力的现代市场体系,形成创新创业、公平竞争、安全放心的市场营商环境,形成市场导向、标准引领、质量为本的质量强区体系,形成法制保障、科技支撑、多元共治的市场治理格局。到2035年,基本实现全区市场体系现代化、市场监管现代化。
(二)主要指标
序号 |
类型 |
主要指标 |
单位 |
基期值 |
规划值 |
2020年 |
2025年 | ||||
1 |
总体数据 |
期末市场主体总量 |
万户 |
12.9 |
16 |
2 |
全区每万人拥有企业户 |
户 |
212 |
260 | |
3 |
监管执法 |
检验检测机构监督抽查率 |
% |
100 |
100 |
4 |
药品流通领域抽检合格率 |
% |
98 |
>98 | |
5 |
医疗器械抽检合格率 |
% |
95 |
>95 | |
6 |
农产品和食品安全抽检监测量 |
批次/千人 |
4 |
4 | |
7 |
食品评价性抽检合格率 |
% |
99 |
99 | |
8 |
“明厨亮灶”覆盖率 |
% |
52 |
60 | |
9 |
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合格率 |
% |
90 |
>90 | |
10 |
特种设备长输管道检验率 |
% |
80.9 |
100 | |
11 |
特种设备燃气管道检验率 |
% |
20.24 |
>95 | |
12 |
专利侵权纠纷案件行政裁决结案率 |
% |
100 |
100 | |
13 |
质量基础 |
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
项 |
146 |
156 |
14 |
有效期内体系认证证书 |
张 |
535 |
650 | |
15 |
创新发展 |
每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 |
件 |
2 |
4 |
16 |
每万户市场主体有效注册商标量 |
件 |
1255 |
1455 | |
17 |
地理标志累计拥有量 |
件 |
19 |
22 | |
18 |
高价值专利立项 |
件 |
1 |
3 | |
19 |
专利执业代理师数量 |
人 |
0 |
2 |
(三)重点任务
一是进一步完善新型监管机制。加快构建现代化市场体系,创新监管方式方法,推进系统监管,统筹运用市场、行政、法律、技术、标准、信用、社会参与等各种手段,提升市场综合监管效能,打好市场监管“组合拳”。
主要措施:完善现代化市场监管体系、创新和完善监管方式、推进监管格局多元化以及推进“互联网+智慧监管”。
二是全力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坚持平等准入、公正监管、开放有序、诚信守法、聚焦要素市场化配置,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制度完备、治理完善的高标准市场化体系,着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
主要措施:完善市场准入制度、优化市场竞争环境、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以及营造安全放心消费环境。
三是深入推进质量强区建设。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推动质量强区战略、标准化战略,促进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提升。加强对质量强区建设的统筹谋划,围绕提升制造业、服务业质量水平和核心竞争力,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
主要措施:开展质量提升行动、质量基础设施建设、实施标准化战略以及开展质量品牌建设。
四是切实守好安全稳定底线。发挥监管部门的牵头作用,积极推动市场监管领域跨部门联合,综合运用日常监管、双随机抽查、全程监管、信用监管等手段依法进行风险监管,突出重点,以点带面,找准关键风险点,建立管控责任链,强化责任落实,守牢食品药品安全底线、特种设备安全红线、工业产品安全防线,全面保障食品、药品、特种设备、重要工业产品质量安全。
主要措施:加强食品安全监管、药品安全监管、特种设备安全监管以及产品质量监管。
五是深入推动重大战略实施。紧紧抓住“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全市“一区两群”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等机遇,落实我区参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建设、“万开云”板块同城化发展等区域发展举措,深入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做好疫情常态化防控,推进我区市场监管工作迈向更高水平、更高质量。
主要措施:深化区域协同高质量发展、推动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抓好市场领域常态化疫情防控。
(四)保障措施
为保障《规划》实施,明确加强党的领导、增强文化建设、落实责任分工、加强队伍建设、落实经费保障以及强化检查监督等保障措施。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