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投资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政策解读 > 文字解读

【部门解读】区经济信息委《重庆市万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 规划(2021-2025)》

日期:2022-02-09 来源:重庆市万州区经济信息委
语音播报

【部门解读】区经济信息委《重庆市万州区制造业高质量

发展“十四五” 规划(2021-2025)》


20221月,区政府印发《重庆市万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就有关情况解读如下:

一、出台背景

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万州立区之本、强区之基。十三五期间,万州制造业发展成效明显,制造业规模和质量不断提升。在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结合万州制造业发展基础,深刻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着力构建新发展格局,坚定拥抱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进一步壮大万州制造业规模总量、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既是对加快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和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的有效支撑,也是深入推进万州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科学谋划好、编制好《重庆市万州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开启万州工业强区新征程影响深远,意义重大。

二、编制过程

为进一步细化明确万州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方向、思路、目标和重点,在编制过程中,充分衔接了《关于进一步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的意见》、《重庆市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规划》、《中共重庆市万州区委关于制定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等文件,确保了《规划》与中央、市委的重要战略保持一致,也深入贯彻落实区委、区政府工业强区战略的决策部署。坚持开门问策、集思广益,为高质量编制好《规划》,先后通过组织召开《规划》编制研讨会、行业调研会、企业家座谈会、专家论证会等专题会议20余次,走访区重点制造业企业100余家,并向万州经开区、渝东新区、镇乡街道、区级部门等单位书面征求建议,认真研究并充分吸纳了行业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及广大群众的意见,确保规划编制科学性、前瞻性、合理性。

三、主要目标

2025年,全区制造业总量规模进一步壮大,呈现具有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和先进制造业集群雏形,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取得明显进展,质量效益和创新能力达到全市平均水平,制造业综合实力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明显提升,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协调发展格局基本形成,川渝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东向经济增长极建设初具成效。

展望至2035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值达到1800亿元,全面建成竞争力强、质量效益突出的重要先进制造业中心,制造业整体水平赶上全国制造业主要集聚区平均水平,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全面建成川渝地区重要的现代制造业基地和东向经济增长极。

四、产业重点发展及方向

坚持两化路径,加快智能循环型工业发展,着力实施“231”产业培育工程,做大做强新材料、食品医药两大重点产业,提质发展汽车、绿色照明、智能装备三大优势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产业,打造300亿级新材料产业、200亿级食品医药产业、100亿级汽车产业、50亿级智能装备和50亿级绿色照明产业的制造业高质量集群发展格局。

五、重点任务

一是持续优化空间布局,提升产业承载能力。优化全区制造业空间布局,持续做大特色产业基地,提升产业园区管理水平,加快园区基础设施建设。

二是加快扩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发展能级。做大扶强龙头企业,大力培育中小企业,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

三是大力实施创新引领,提升产业发展潜力。积极培育创新主体,优化创新环境,加快成果转化,提升企业软实力。

四是加快产业链条延伸,推动产业智能转型。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加强产业链补链延链强链,全面推进智能制造,推动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

五是推动绿色安全制造,提升环保安全水平。深入实施绿色制造,推动资源循环利用,强化产业准入和落后产能退出,提升安全生产水平。

六是促进区域协同发展,联手打造产业集群。推进万达开川渝统筹发展示范区产业协同发展,加快推进万开云产业协同发展,深入落实一区两群协同发展。

六、规划实施保障措施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区委书记、区政府区长担任组长的工业强区工作领导小组,坚持把工业作为立区之本、强区之基,通过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着力招商引资,强化人才保障,加强政策引导,强化项目支撑等措施切实保证《规划》目标圆满实现。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政策原文

  •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