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4号 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4号
提案的复函
民革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做强万州烤鱼经济的建议》(第204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商务经济发展的关心和支持。提案建议很有针对性、操作性,我委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吸纳,现将办理情况答复如下。
一、烤鱼经济发展情况
(一)烤鱼原辅食材种养基础坚实
我区渔业养殖和花椒、辣椒等辅料种植基础坚实,为烤鱼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原辅食材保障。一是渔业水体宽广。一直以来尤其是三峡工程建成蓄水后,渔业养殖水域面积大大增加,全区水域总面积38.1万亩,渔业面积5.7万亩。二是鱼类品种繁多。共有天然鱼类108种、养殖鱼类20余种,拥有岩原鲤、中华倒刺鲃、鲈鲤、厚颌鲂、四川白甲、华鲮等长江中上游独特鱼类。近年来,通过鲁渝协作引进山东微山湖四鼻孔鲤鱼等,发展稻田鱼等生态渔业养殖。三是鱼业产量较高。2023年水产品总产量达到2.3万吨,为万州烤鱼提供了食材保障。四是辅料食材充足。全区烤鱼辅材播种面积74.16万亩,产量125万吨,其中榨菜、辣椒、花椒、山胡椒、生姜、葱、蒜等烤鱼调味品种植面积33.71万亩,产量61.26万吨。
(二)烤鱼食品加工初具规模
我区烤鱼休闲食品、预包装食品加工已形成一定规模,市场效应较好。
烤鱼食品加工方面。我区从事烤鱼休闲食品和预包装食品加工的企业主要有江来好(重庆)食品有限公司、重庆渝府食品公司、重庆乾方天地食品有限公司等企业,各类烤鱼食品品类20余种,包括礼盒装万州烤鱼、休闲即食烤鱼等,深受市场欢迎。2023年,万州烤鱼食品产量近2000吨,年产值超1亿元。江来好(重庆)食品有限公司建成万州烤鱼济宁“飞地园区”,占地80亩,年产能5000吨,目前厂区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即将正式投产。
烤鱼调味品加工方面。培育花椒油、榨菜、烤鱼调料、食用盐、泡菜等调味品加工龙头企业近30家,年产值33亿元。重庆飞亚实业有限公司调味品年产量2.6万吨,销售额3.4亿元。重庆市树上鲜食品(集团)有限公司调味品年产量近1万吨,年产值3.2亿元。重庆市鱼泉榨菜(集团)有限公司调味品年产量近4万吨,年产值2.8亿元。重庆市万州区伴神酿造有限公司调味品年产量3500吨,年产值0.68亿元。
烤鱼加工技术方面。我区拥有烤鱼产业相关国家专利15件,主要涵盖了烤鱼调料、烤鱼盒、鱼肉初加工设备及烤鱼加热设备。目前,正着手“预制烤鱼的品质调控与贮运保鲜关键技术研发及产业化”项目,探索烤鱼风味品质规律,研发烤鱼的腥味消减、调味技术和保鲜与口味复原技术。
(三)烤鱼经营门店提质增效
1.天生城烤鱼街顺利开街。2023年心连心烤鱼城顺利搬迁至天生城烤鱼街,实现了万州烤鱼餐饮门店整体提档升级。街区将烤鱼文化与景观深度融合,形成“餐饮娱乐+民俗人文+夜间休闲”的复合业态,成为渝东北夜间消费新地标,成功创建市级夜间经济示范区,全年接待客流超610万人次,消费总额超2亿元。
2.万州烤鱼品质不断提升。我区经营烤鱼菜品店铺近3000家,专营烤鱼门店500余家,打造万州烤鱼味型共30余种,泡椒味、香辣味、蒜香味、豆豉味最受广大消费者喜爱。2023年万州烤鱼新获评“重庆地标菜”1户、“重庆老字号”1户、“万州老字号”2户、“烤鱼名店”2户。2024年小舅母子双椒烤鱼等9道万州特色菜肴入选重庆旅游美食“渝味360碗”,万州烤鱼入选头碗菜。
3.万州烤鱼人才队伍持续壮大。依托万州烤鱼培训中心,2023年累计培训“万州烤鱼师傅”400人,技能鉴定通过率100%。“万州烤鱼师傅”乡村振兴劳务品牌已纳入重庆市乡村振兴局劳务品牌示范试点,顺利发布“万州烤鱼师傅”乡村振兴劳务品牌重庆市地方标准。
二、下一步工作
(一)强化组织领导
1.充分发挥万州烤鱼产业创新发展指挥部作用。将烤鱼产业发展纳入全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持续推进产业发展。指挥部每年印发万州烤鱼产业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建设目标、工作要求和具体措施。指挥部每年召开一次全体会议,分管区领导每半年召开一次行业工作推进会,各成员单位每季度报送工作推进情况,充分发挥指挥部统筹调度作用。
2.夯实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加强万州烤鱼产业协会建设,吸纳更多烤鱼产业链从业单位入会,完善协会工作机制和管理。充分发挥行业协会作用,牵头做好万州烤鱼标准化体系建设、烤鱼品牌创建、烤鱼生产加工技术研究、万州烤鱼形象宣传等工作,加强行业自律,规范行业发展。
3.成立万州烤鱼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通过派驻或兼职等方式,组建万州烤鱼产业创新发展服务中心,具体负责烤鱼产业发展日常协调、指导、服务工作,为万州烤鱼产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机构保障。
(二)强化标准建设
收集整理万州烤鱼门店标准、烹饪标准、营养标准、服务标准、食材种植养殖标准等相关指标,指导万州烤鱼产业协会更新完善《渝菜·万州烤鱼烹饪技术规范(DB 50T 786-2017)》《重庆市万州区烤鱼经营行为规范》,组织制定《万州烤鱼预制菜加工技术规程》《万州烤鱼食材种植养殖标准》等,积极引导万州烤鱼经营单位按照相关标准进行生产经营,确保万州烤鱼品质,促进万州烤鱼产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大力推广落实《天生城文旅街区烤鱼门店经营服务公约》和《天生城文旅街区烤鱼门店经营服务规约》,进一步推进天生城烤鱼街规范经营。
(三)强化人才培训
1.开展职业培训。依托万州烤鱼培训中心,联合“万州烤鱼食品”劳务品牌项目建设,开展“万州烤鱼师傅”职业培训,为培训合格的人员颁发“万州烤鱼师傅”证书,提升烤鱼从业人员技艺水平。探索“产教融合”发展,开展万州烤鱼烹饪、管理、服务等人才培训,扩充万州烤鱼人才库,组织烤鱼经营单位从业人员积极参训,提升从业人员烹饪技能、服务质量、管理水平。
2.开展技艺传承。通过开展烤鱼烹饪技艺竞赛、美食大赛,编制《万州烤鱼技术工艺配方》《万州烤鱼谱》等技术研究和培训教材,强化烤鱼烹饪技艺的传承推广,培养一批餐饮职业经理人、烹饪大师,为万州烤鱼“走出去”提供人才保障。
3.开展创业辅导。对缺乏经营经验的烤鱼经营者,给予创业前开店指导,定期发布《万州烤鱼信息》,向万州烤鱼业主传播行业政策,交流行业信息、商铺转让、成功经验等信息。
(四)强化基地建设
一是做优万州烤鱼原辅食材种养基地,围绕生态鱼养殖、绿色辅材种植、高山生态泉水等,壮大万州烤鱼原辅食材种植养殖主体,保障餐饮、加工企业的原辅食材供应品质,满足烹饪、加工对优质、标准化原辅食材的需求。二是做强万州烤鱼产品加工基地,依托万州经开区食品产业园,支持烤鱼调味品、烤鱼预制品、烤鱼烹饪设施设备及餐具等生产企业,改善生产环境,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万州烤鱼加工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占有率。三是做好万州烤鱼美食体验基地,依托天生城文旅街区,打造万州旅游消费目的地、成渝地区文旅新地标,促进商旅文融合发展,提升万州烤鱼餐饮经营门店的品质和服务水平,培育一批万州烤鱼标准店、特色店,增强万州烤鱼美食消费吸引力。
(五)强化产业提升
1.优化原材料供给模式,提升联农带农效果。探索发展订单农业,系统梳理万州烤鱼所需原辅食材,选取部分适合原辅食材种养殖的镇乡(街道),通过发展订单农业,提高种养殖产业化、规模化,降本增质,提升本地食材市场竞争力。积极发展特有鱼种培育,依托甘宁镇长江名特鱼类繁育中心、长滩镇瘦身与集散地、全区稻鱼养殖基地等,壮大胭脂鱼、四鼻鲤鱼、稻田鱼等高品质鱼类的养殖规模,打造本地特有鱼种供给基地。提升山地农业发展水平,从种养技术入手,提升我区鱼类、花椒等烤鱼原辅材的品质,增强市场竞争力。
2.深化技术攻关研究,提升烤鱼加工水平。加强与江南大学等科研机构合作,召开烤鱼技术峰会、论坛等,加强技术交流研究,破解万州烤鱼保质保鲜期短、口感还原度较差等问题。积极拓展烤鱼加工市场,加大烤鱼调味料、风味小鱼干、烤鱼半成品预制菜等系列产品的研发力度,推广系列产品,加大市场占有率和影响力。加强与全国优势资源的对接,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利用万州烤鱼的影响力,结合全国各地的渔业优势、市场优势、技术优势等,开展合作,提升万州烤鱼加工业水平。利用我区在烤鱼盒、鱼肉初加工设备及烤鱼加热设备等方面拥有的15项专利技术,鼓励具备条件的企业开展相关器具的生产。
3.做优烤鱼门店品质,提升消费服务体验感。结合区域消费特点,精准定位发展模式,打造各具特色、契合不同消费群体需求的高品质烤鱼门店。从菜品打造、门店装修、服务质量等方面提升烤鱼门店品质,让每一位进到万州烤鱼门店的消费者都能有一个好的消费体验。鼓励支持本地龙头企业做大做强,带头执行万州烤鱼系列标准,引导本地连锁经营企业走出万州,开拓区外市场。
(六)强化品牌战略
1.持续开展区域公共品牌培育。充分挖掘万州历史文化、人文、地理、自然资源,结合万州烤鱼文化发展进程,设计“万州烤鱼”图形标志,推进万州烤鱼原辅食材“三品一标”产品创建,制定商标使用管理办法,牵头推进注册深加工、餐饮行业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集体商标,促进万州烤鱼品牌化发展。
2.开发一批万州烤鱼名品优品。聚焦万州烤鱼产业链,鼓励万州烤鱼经营门店、万州烤鱼调料生产企业等打造具有代表性的美食单品,积极参与各类品牌认定活动,成功申请认定一批“名特优新目录农产品”“重庆名牌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重庆地标菜”品牌认定产品,增强万州烤鱼系列产品品牌实力,为万州烤鱼走出去奠定品牌基础。
3.培育一批烤鱼龙头企业。依托烤鱼原辅材生产企业、烤鱼制品加工业、烤鱼门店经营企业等烤鱼产业经营企业,增强企业扶持力度,鼓励引入市场资本,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打造连锁经营品牌,培育一批有代表性和市场影响力的烤鱼经营品牌。
(七)强化商文旅融合
1.讲好一个“万州烤鱼”宣传故事。充分挖掘万州烤鱼文化内涵,从文物、文化遗产等考古成果背后的故事中,读出万州烤鱼文化内涵支撑,讲好一条烤鱼的故事,制作万州烤鱼整体宣传音频、视频作品供烤鱼协会会员单位免费使用,全面释放万州烤鱼的文化活力,为万州烤鱼的成名奠定文化内涵基础,吸引消费者从“到了万州吃一条烤鱼”变成“要到万州去吃一条烤鱼”。
2.打造一条“万州烤鱼”城市旅游线路。深化美食与城市旅游融合,结合天生城文旅街、“中国烤鱼之乡”城市形象雕塑、西山钟楼、三峡移民纪念馆等景点,打造一条具有万州辨识度的“万州烤鱼”city walk打卡线路,并通过网红达人等进行推广引流,形成万州新的旅游消费吸引点。
3.建好一处“万州烤鱼”美食体验基地。依托天生城文旅街区烤鱼街,加大招商力度,在现有11家烤鱼企业的基础上,扩大烤鱼街规模,提升街区烤鱼门店品质,形成万州烤鱼集结地,为消费者打造一个万州烤鱼美食体验打卡地。
(八)强化宣传推广
1.加大节庆展会宣传。持续开展“万州烤鱼美食节”“三峡柑橘交易会”等展会活动,节会期间,通过美食展、美食大赛、烤鱼推介品尝,以及群众性文艺表演等活动,宣传万州烤鱼。组织万州烤鱼产业有关单位积极参加“中国—东盟博览会”“全国糖酒商品交易会”“中国西部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秦巴地区商品交易会”等等知名展会活动,广泛宣传推介万州烤鱼品牌,扩大品牌影响。
2.加大媒体平台宣传。制作“万州烤鱼”宣传片,拓展宣传范围。在中央电视台、人民日报、重庆日报等各级各类媒体、报刊等平台进行广泛宣传。在全国、全市重点商圈、高速路、高铁、机场等区内外重点场所加大万州烤鱼宣传曝光力度,借助明星演唱会、万人马拉松等大型活动开展万州烤鱼宣传。利用“网红”“大咖”“大V”在抖音、小红书等自媒体平台宣传烤鱼消费场景,扩大万州烤鱼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强化重点区域推介。充分利用对口支援省市资源优势,带领企业对口支援省市山东、福建、浙江等地开展“万州烤鱼推介会”,让万州烤鱼系列产品走进对口支援省市的机关、学校、美食街等,将万州烤鱼送进对口支援省市的“菜篮子”和“饭桌子”,以此为切口,打开市外市场。创新开展“万州烤鱼”美食文化节,将美食节打造成为“万州烤鱼”推介和招商的重要平台。待市场打开后,再逐步向北京、上海、深圳等全国各地拓展,让万州烤鱼走向全国。
4.强化经营门店推广。支持鼓励龙头企业通过直营、加盟、合资等经营方式,在区外开设万州烤鱼餐饮、预包装食品、调味品经营门店,拓展万州烤鱼产业区外市场。在每一个万州烤鱼经营门店设置万州特产展示展销专柜,对万州烤鱼调料、万州炸酱面、米花糖、榨菜、牛肉干等特色产品进行展示展销,让进到万州烤鱼门店的顾客能一次性买到万州区各类特色产品。
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9月2日
关于做强万州烤鱼经济的建议
(第204号提案)
民革区委会
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万州烤鱼做到了一定规模,2018年获得了“中国烤鱼之乡”的称号。全国经营万州烤鱼的有1.6万家,以“万州烤鱼”命名的有1.3万家,万州烤鱼畅游东西南北,斐声海内外。做大做强万州烤鱼经济,对为经济发展提供新动能、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支撑、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致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加快万州烤鱼经济发展,把它培育成百亿级产业,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烤鱼的主食材供应问题。万州烤鱼主要来自于湖北宜昌、沙市,湖南、河南、天津,以及垫江、梁平等供鱼基地。自己不能提供主食材,一方面供应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烤鱼产业不能为本区农业经济增收。
二是烤鱼经济的规划引领问题。近年来,万州烤鱼在全国火爆,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区商务委也制订了《万州烤鱼发展规划》,但没有强有力的专门班子来引领,万州烤鱼主要是靠经营店铺自发行为。
三是烤鱼的产业链问题。烤鱼的加工销售单打独斗,烤鱼产业链没有全面形成,经济效益还不高。
四是烤鱼品牌塑造问题。商标注册和专利申请还未落地,行业标准还未制定,行业规范还未形成。
五是食材品质保障问题。万州本地没有组织饲养高档鱼类,主食材的供应得不到高品质保证,影响万州烤鱼的可持续发展。外地鱼没有万州本地鱼有嚼劲,回味不久,影响食客长期消费的心理。
为做大做强万州烤鱼经济,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行业组织和领导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借鉴沙县小吃、广西螺蛳粉、涪陵榨菜等知名品牌的成功经验,成立万州烤鱼百亿级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区政府领导任组长。制定考核制度,明确阶段目标,列出任务清单,建立工作台帐,定期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相关问题,序时推进各项工作。二是摸清烤鱼经济家底。从养殖、种植到加工、销售着手,摸清各产业端的价值总量,制订相关产业发展规划。三是研制行业标准。整合烤鱼协会、职业院校、食品专家等资源,研制万州烤鱼企业标准,进而形成行业标准,增强话语权。四是培育相关人才。通过产学研结合,培养烤鱼产业链相关的种植养殖、餐饮服务、食品加工、经销、管理等相关人才。
二、搭建大平台支撑大项目
万州烤鱼要“做得起、稳得住、叫得响”,进而打造百亿级产业,就要有养殖基地和烤鱼产业园区等创新发展平台。首先,规划建设烤鱼产业展示平台,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可实施“城+街+店+服”的发展模式,“城”即规划大气上档次的一座烤鱼美食城;“街”即烤鱼城内有几条美食街;“店”即美食街内有若干个门店、楼堂;“服”即多维度提升服务,包括通过宣传策划扩大万州烤鱼美食城知名度,完善服务设施,提高万州烤鱼美食城的美誉度,让万州烤鱼“引得来、留得住、带得走”。其次,规划布局几个大项目,目的是保证食材供应,包括鱼、辣椒、花椒、茐、薑、蒜、豆等主辅食材基地和调料厂等建设。根据万州烤鱼加工需要,结合乡村振兴规划,因地制宜规划布局相关种植基地,在一些镇乡建设辣椒、花椒、葱、薑、蒜、大豆等种植基地,确保高品质辅材供应。
三、引进生态渔业养殖项目
万州区鱼类需求量很大,仅复兴路批发市场每天批发11万斤鱼,全年需要4000万斤左右,约2万吨。本区30亩以上鱼类养殖场100处,能提供的鱼不足1000吨。加强本地烤鱼主食材供应,不能走传统养殖老路,需要发展生态渔业。生态渔业,就是创新水产养殖技术,实施立体养殖,又称工厂化养殖,其亩产量可达6万多斤,而传统养殖亩产量800—1000斤。面对万州鱼类产品需求量巨大的市场需求,以及生态环保的要求,应发展生态渔业。在调研中了解到,农业农村部水产技术推广总站准备在万州建设战备鱼贮存库,建设西部农业水产经济创新发展示范基地。据规划,该基地年产鱼1.8万吨,其他水产品5000吨。政府相关部门应积极对接,做好项目落地的服务工作。
四、以创新链布局产业链
一是创新养殖业。充分利用工厂化养殖、富硒养殖、智能化养殖、循环养殖、低碳节能养殖等技术,实现烤鱼主食材自主供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有针对性地引进大企业投资,解决龙头企业实现规模化、工厂化养鱼的技术、资金问题。二是创新生产经营模式。加快建链延链,由烤鱼主业向外延伸,形成三产融合的烤鱼经济链,变单一品种为“一业为主、多种经营”,以“一条鱼”做活做强万州农业经济。三是创新加工技术。实行规模化一条龙流水作业。如:采用锟道窑炉电加热烤制,实现电力无烟制作;各种调料按配比精准化标准化定量化添加;变店堂消费为包装盒电商远销;建立中心厨房,培养烤鱼技师,统一标准,全国连锁;制定烤鱼行业标准,严格出厂检验,保证食品安全;研发不同口味的新产品,改变新鲜农产品无税收的状况。
五、树立品牌战略,创造独门绝技,保护知识产权
采用现代营销方式,多渠道开拓产品市场。在扩大知名度方面,可以开展全国性钓鱼比赛,通过钓鱼、吃鱼,加深“万州烤鱼”记忆,可在机场、高铁、汽车客运站等海量推广“中国烤鱼之乡”名片,在各个入城路口树立“中国烤鱼之乡”标牌,在电信业务中推出几句精炼上口的宣传彩铃,在食店统一推出万州烤鱼的文字、广播、视频宣传等。在烤鱼文化方面,加强相关历史研究和文化研究,进一步挖掘万州烤鱼的人文底蕴。在办好美食节基础上,举行烤鱼放心食店命名、烤鱼技能技术竞赛等多样的文化活动,使烤鱼文化宣传与旅游宣传更好结合。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