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0号 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200号
提案的复函
民盟区委会:
贵委提出的《关于扩大与深化农产品及餐饮消费帮扶的建议》(第200号提案)收悉。感谢你们对我区商务经济发展工作的支持和关注。我委高度重视你们的建议,经认真研究吸纳,现将办理情况回复如下。
一、消费帮扶工作开展情况及成效
近年来,我委聚焦产销对接、政策引导、电商赋能、品牌培育等方面,完善销售载体,稳定采购规模,打造经验模式,推动消费帮扶扩面增效。2023年,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购销我区农特产品1.54亿元,销往山东8715万元。2024年1—8月,组织动员社会力量购销我区农特产品1.16亿元,销往山东3262万元。《济万两地携手推动消费帮扶——“六直”拓宽鲁渝农特产品市场销路》入选鲁渝消费协作典型案例。
(一)强化品牌建设与认证
出台《万州区山地高效型农业发展扶持管理办法》,鼓励企业开展农林产品品牌创建,近四年在品牌建设上投入资金2000余万元,主要支持节会推广、绿色优质农产品奖补、品牌营销奖补等,全方位推动农产品品牌宣传,提高市场影响力。2023年在节会展会方面投入资金220余万元、包装及营销类奖补投入资金近300万元、品牌奖补投入资金近80万元,共计投入资金近600万元。截至目前,全区有效期内绿色优质农产品129个,其中绿色食品126个、有机食品2个、地理标志农产品1个。
(二)搭建平台推动产销对接
一是鼓励企业办展参展。先后举办消费帮扶活动周、消费帮扶农特产品展销会、鲁渝协作万州烤鱼文化节等活动,组织区内企业参加“渝货进京”暨消费帮扶展销对接活动、鲁渝消费帮扶产销对接大会、重庆柑橘进山东专场推介活动等展销对接活动,搭建农商互联对接桥梁,实现市场主体现场直洽、精准对接。二是支持镇乡展示展销。鼓励支持市级乡村振兴重点帮扶镇乡、原深度贫困镇乡、农特产品集中连片重点生产镇乡、行业协会单独或联合举办农特产品展销、产销对接推介等活动,推动消费帮扶扩大影响、壮大市场、助农增收。2023年支持开展活动5场次,补助资金30万元。
(三)电商赋能创新营销模式
一是提升电商公共服务水平。拓展提升区级电商公共服务中心服务功能,综合开展直播带货、快递物流协同、新业态培育、营销、培训等服务,建成电商综合服务中心1个、直播中心1个、农特产品展示展销中心1个,升级改造村级电商公共服务站点300个。二是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通过网络平台打造、包装、叫响一批优质农特产品,建成特色农产品直播基地3个、农特产品专属直播间7个、孵化销售农产品账号6个,陆续开展柑橘、稻米、葛根粉等农产品直播200余场。依托我区优势产业,围绕白羊柠檬、分水脆李、长岭土鸡蛋等农特产品,培育网货集配基地6个。三是电商赋能实现网络直销。实行“网红主播+第一书记”直播带货模式,通过现场试吃、弹幕互动,以接地气的产品介绍和有趣的田间故事吸引网民目光,多维联动助销,平均每场网上观看量约4.5万人次。指导镇乡(街道)产销企业借助拼多多、微信、抖音等平台,持续开展直播带货,助力乡村振兴,扩大农产品销售规模。
(四)农商互联拓宽销售渠道
一是开展农商对接。组织区内重点农业企业和商超企业建立合作机制,梳理并动态更新商超企业需求清单和农产品生产企业产品清单,推动商超和农产品生产企业间供需信息共享,助力供需双方的有效供给,加快企业间本土产品消费。目前,我区家益超市、福意超市等商超均与本地果农、菜农建立了供销合作,助力农产品销售。二是开展农餐对接。区内三九餐饮、之香唐餐饮等餐饮企业与龙驹镇、恒合乡等建立产销对接机制,优先采买合作镇乡农副产品。小舅母子烤鱼、渝尾巴烤鱼等主动采用本地繁育四鼻鲤鱼作为原料,推出四鼻鲤鱼特色菜品,全区共认定四鼻鲤鱼经营示范店10家。
二、下步工作
一是持续举办产销对接洽谈活动。适时举办重庆柑橘进山东专场推介、鲁渝协作万州烤鱼文化节等产销对接活动,积极组织种植企业、深加工企业、合作社等市场主体参与,开展产品介绍、现场品鉴、推介洽谈等活动,集中展示万州产区优势农特产品。邀请多地商务部门组织采购商到场品鉴洽谈、签约合作,将我区农特产品推向更多的加工、流通企业。鼓励区级重点农业企业与各大商超、餐饮企业对接洽谈,助推企业间本土产品消费。
二是提高产品知名度及认可度。依托互联网技术及新兴媒体,扎实开展“数商兴农”行动,抢抓“网红产品”流量机遇,加大玫瑰香橙、白羊柠檬等爆品打造,持续培育“三品一标”品牌产品,提升产品知名度和美誉度。指导镇乡立足自身资源禀赋,适应市场需求和发展趋势,开发一批独一份、特而优的产品,利用电商平台销售、直播带货等多种方式,加大对具有地域特色、优质绿色安全、量产稳定的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和宣传推广力度,助力拓宽销售渠道。
三是探索建设特产销售专柜专区。支持配合大型商超向总部汇报争取,探索大型商超建设土特产销售专区专柜,展示展销本地特色产品。同时,鼓励农产品经营企业选择入驻门槛及费用较低的大型商超加盟店,逐步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创新产品营销模式,在万州机场、高铁北站等交通枢纽设置万州特产体验店,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重庆市万州区商务委员会
2024年9月12日
关于扩大与深化农产品及餐饮消费帮扶的建议
(第200号提案)
民盟区委会
2023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有关部署,进一步深化消费帮扶措施,推动解决农民农产品产销难问题,助力农民增收,促进乡村振兴。为鼓励更多餐饮企业全面参与到消费帮扶的环节当中,实现农产品增产增值,打造餐饮品牌及驰名品牌,形成稳定、可持续互利共赢的消费帮扶长效机制,提高我区农业质效,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就扩大与深化农产品及餐饮消费帮扶,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强品牌建设与认证
一是推行严格的产品质量标准。鼓励万州农产品申请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农村地理标志等认证,提升品牌形象和价值。建立“万州特色农产品”公共品牌,统一包装、标识,提高市场辨识度。
二是加强“好物节”推广。以区供销社或龙头企业为基础,联合我区优势基地大户,在每年的农民丰收节期间举办“万州好物节”,邀请各级相关单位、行业协会、主流媒体参加,并形成常态化的线上“好物节”,让更多的餐饮企业、大综市场、新零售业态和单位食堂,全面认识到我区的农产品优势。
二、发动行业社团“走基层、寻好物”
一是通过各级餐饮行业协会,组织餐饮企业代表到我区深入田间,研学走访,寻找好的食材,烹饪好的味道。
二是组织优质农产品联盟,定期到区内外城市大型餐饮企业或行业活动期间定向展销、推广。
三是鼓励消费者参与,行业协会可设立消费者体验日,让消费者亲身参与到消费帮扶中来,提高消费者购买帮扶产品的积极性。
三、加力本地集团消费支持
一是积极倡导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干部职工购买本区镇乡优质特色农副产品,特别是消费帮扶重点产品。引导区属企业以日常办公、食堂所需、限额内职工福利发放和企业员工家庭日常生活选购等,作为消费帮扶的重要方式,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购本区农副产品特别是消费帮扶重点产品。
二是各级工会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区农副产品特别是消费帮扶重点产品,作为工会福利、慰问品等;优先安排到镇乡开展工会活动,引导干部职工自发消费脱贫地区产品和旅游服务。
三是鼓励引导民营企业、爱心人士等更多社会力量到农村参与消费帮扶,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开展消费帮扶公益活动,组织动员爱心企业、爱心人士等积极参与消费帮扶;在组织发放市民消费券时,引导市民优先购买我区消费帮扶重点产品。
四是将消费帮扶纳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后评估范围,作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乡村振兴实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对于积极参与消费帮扶且有突出贡献和影响的企业、单位及社会组织,可在资金安排、项目布局、评先评优等方面采取适当方式给予倾斜支持。
五是推动本地餐饮企业本地消费。政府选择本地知名餐饮企业作为消费帮扶示范点,通过给予政策支持和资金补贴,鼓励餐饮企业优先购买本地农产品,并在其餐厅推出特色菜品,吸引更多消费者品尝购买。
六是与周边城市合作,共同助力消费帮扶工作,搭建产销对接平台,扩大销售渠道,提高销售额。
四、创新营销策略
一是利用大数据分析消费者需求,确定我区农产品的市场定位;通过本土明星拍摄视频、网红直播、打造农产品明星效应,提高知名度。
二是选择合适的电商平台,如京东、淘宝、抖音等,建立“万州特色农产品”销售专区。加强电商培训,提高农民学会在线销售产品的技能。
三是将餐饮消费帮扶与旅游项目相结合,围绕我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精品线路,打造乡村旅游集聚区,为游客提供体验式消费帮扶的旅游线路和产品,引导游客在游玩过程中购买当地特色农产品。
四是鼓励我区大型超市、宾馆饭店、景区景点、高速公路服务区等设置帮扶产品销售点,扩大产品的曝光度和销售量。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