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77号 提案的复函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办理区政协六届四次会议第77号
提案的复函
区政协城建环保委:
贵委提出的《关于一体化打造天生城文旅街区、狮子山和天仙湖的建议》(第77号提案)收悉。我局高度重视,经认真研究吸纳,现将办理情况函复如下。
一、背景情况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和旅游产业的发展,在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大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力度,加强城乡建设中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建好用好国家文化公园。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在山西晋中考察调研强调“要敬畏历史、敬畏文化、敬畏生态,全面保护好历史文化遗产,统筹好旅游发展、特色经营、古城保护,筑牢文物安全底线,守护好前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市委、市政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指示精神,全面推进建设文化强市和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2023年3月22日,市委书记袁家军在万州调研时提出将“天生城文旅街区建设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新地标、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赓即组建天生城文旅街区提升工作专班,制定工作任务分解清单,我局负责牵头研究解决交通出行、功能配套、形象提升等重点问题。我局牵头编制完成了《大天生城文旅区提升规划》(以下简称《规划》),会同区文化旅游委、三峡发展集团等单位研究修订10余次,征求了区级有关部门、区人大、区政协书面意见,于2023年9月20日通过区规划委员会审议。
二、规划情况
(一)规划范围
《规划》以天生城片区为核心,统筹联动天仙湖片区和狮子山片区,共同构建大天生城文旅区。研究范围西至苎溪河,东至龙溪河,北至福建大街、黑龙江路,南至北滨大道。研究范围7.04平方公里,规划范围4.96平方公里(其中,天生城片区1.14平方公里、天仙湖片区1.76平方公里、狮子山片区2.06平方公里)。
(二)规划目标策略
打造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文旅新地标、重庆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的重要支点。以观山水人居、赏古今文脉、享国际服务、购万物万礼,引爆三峡区域“山水人文、国际消费”IP。构建“一核两区”空间结构,“一核”即天生城文旅核,包含大遗址公园、文旅街区、文化秀场、人文绿楔四大主题,打造巴蜀文化走廊的文化橱窗、商旅文融合发展示范地。“两区”即天仙湖烟火水街休闲区、狮子山多彩乐源微度假区。
1.打造天生城文旅核。一是加快推进天生城大遗址公园修复,做好寨门、城墙、古井、古炮台、摩崖石刻等相关遗迹遗存保护修复,以及三面凌空的特色自然形态。二是打造沉浸式文旅街区,以场景推动体验、以体验拉动消费。优化用地布局,布置5G智慧游客服务中心,补足游客集散、旅游服务、停车接驳等功能。三是打造永不落幕的文化秀场,盘活存量公共资源,提升空间品质,升级改造闽天会展中心、心连心广场,植入文化演艺、会议接待、公共活动、公共停车等功能。四是点亮生态人文绿楔,规划1.5公里云道,与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登山步道、文旅街区游憩步道有机衔接,形成5.1公里环天生城大遗址公园的山林慢行网络,近距离感知山文林趣。
2.提升综合交通设施。预测“一核两区”年客流总量300~500万人,日常平峰客流量约为1.5万人,黄金周高峰期约为5万人,春节高峰期约为10万人。一是构建“六纵四横”干路网,加强与高笋塘、高铁方向联系,新建道路6.4公里、改造道路4.2公里。二是打通重要干道,优化天城西路至高笋塘连接道方案。三是规划打造特色交通,形成旅游环线,规划网红景观桥220米、观光索道两条(天仙湖广场—天生城、天生城—狮子山),远期预控旅游观光云轨3.2公里、旅游巴士专用道4.5公里。四是建设智慧停车服务系统,有效引导停车分流,缓解交通拥堵,“一核两区”共设小汽车、大巴车停车位2723个,协调开放使用存量剩余车位1300个。
三、项目策划
(一)提升天生城沉浸式体验场景。天生城文旅街区开街以来,依托区属国有文艺院团,定期开展院团进天生城活动,共开展曲艺、川剧、歌舞、杂技驻场演出128余场。在天生城民俗剧院成功举办旅游形象代言人选拔比赛,“天生城 等你来挑麦”2023万州区大学生歌唱比赛决赛,“过中国龙年 赏民俗百味”2024三峡非遗文化节,邀请李伯清、凌淋等川渝曲艺名家在天生城文旅街区开展“川渝乐翻天”——2024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喜剧幽默节目交流展演活动等活动。区文化旅游委积极培育和发展大型密室、剧本杀等业态,引进URX等密室逃脱连锁经营品牌等,挖掘年轻人消费新场景。
(二)打造天仙湖水上运动公园。为打造天仙湖水上运动基地,拟依托天仙湖已取得批复的长江七个浮动平台,结合4A级三峡平湖旅游度假区核心景区,打造万州水上运动基地,创建水上运动之城。目前正作为招商引资项目积极招引企业入驻经营。
(三)加快狮子山微度假区建设。2022年以来,区政府加强游乐园招商引资工作,在动物园迁建项目相邻区域布局大型游乐场,拟建设大型游乐场,打造集游乐、商业、文化体验于一体的都市文化旅游综合体。2023年12月,区文化旅游委联合文化旅游招商专班,赴重庆、自贡、成都等地,实地考察大型游乐场项目、运营企业,目前正持续跟踪对接10余家意向企业。
四、重点项目推进情况
一是多渠道争取项目资金。区政府已将集中村5组、棉花地等区域纳入城中村改造五年规划范围。二是区政府正积极妥善推进处置重庆天仙湖置业有限公司、重庆市万州区国成建设开发有限公司所涉土地遗留问题,待遗留问题妥善处置后,按照规划打造天仙湖文旅新名片。三是区城市管理局正在牵头研究狮子山公园遗留问题处置路径。四是三峡发展集团已启动龙溪河流域综合整治,加快建设动物园周边道路及基础设施,正在策划实施天仙湖滨湖北路。五是区政府已经收回F区地块进入招拍挂阶段,正在组织开展6801地块土壤污染调查,调查治理完成后实施土地收储、招拍挂。
重庆市万州区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4年9月22日
关于一体化打造天生城文旅街区、狮子山
和天仙湖的建议
(第77号提案)
区政协城建环保委
一、现状分析
天生城文旅街区背靠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天生城大遗址公园”,占地220亩,建筑规模10万平方米。自2022年10月开街以来,人气爆棚,累计接待游客超700万人次,单日最高客流达11万人次。2024年元旦前后,来自万州及重庆多个区县非遗和老字号产品的100余个项目开展产品展示展销,吸引了10余万人次打卡。狮子山上已建成以明清古代、灰墙黛瓦徽派建筑及中式古典园林建筑为特色的公园一座。另外西山动物园迁建工程项目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施工,预计2025年全面建成,项目占地约40万平方米,被定位为三峡库区高水准生物多样性展示基地、首个三峡库区野生动物救助中心、渝东北内容最丰富的自然教育目的地。天仙湖位于万安桥旁边,东起万安桥,西至万州大桥,湖长约2.7公里,湖面宽广,水清波碧,是万州城市核心的一个天然“氧吧”。
二、存在问题
天生城文旅街区经过一年多的运行,虽然在国内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力,但由于受大遗址公园建设速度缓慢、基础设施有限、功能业态单一、文化挖掘不够、风貌品质不高等因素影响,在节假日期间人满为患,平时客流量小,旅游支撑明显不足,游客承载较弱,对消费和经济的拉动作用有限。
狮子山公园因土地手续尚未完善,建设没有彻底完工且未经相关部门验收,其安全、卫生、秩序管理等问题得不到有效保障。西侧正在修建的动物园由于离重庆动物园、重庆野生动物园距离较近,竞争优势不明显,辐射带动能力有待检验,单一项目盈利难度大。
天仙湖受土地遗留问题、房地产市场不景气等因素影响,整体开发利用滞后,难以发挥其综合效益。
三、对策建议
(一)以规划发展为引领,全力打造长江三峡旅游新地标。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纵深推进文旅融合,奋力在推动长江三峡文化旅游高质量发展中展现万州担当,作出万州贡献。建议一体化打造“天生城、天仙湖、狮子山”三大片区,盘活三大板块的文旅资源,激发城市发展新动能。天生城空间以南北向文化展示带为主脉,打造历史遗迹+文旅街区;天仙湖空间以东西向滨湖休闲带为主脉开展城市设计,打造万州记忆+休闲运动;狮子山片区打造生态公园+主题乐园,并注重与天生城、天仙湖在空间上联通。依托山水资源和人文底蕴,培育打造一批特色产品品牌和消费场景,不断巩固提升品牌品质消费,建成国内具有影响力的大天生城文旅融合片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文旅新地标、三峡旅游的新爆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二)以畅通交通为基础,一体化打造大天生城“快进慢游深体验”旅游环线。构建外畅内联交通体系,启动天城大道南北段拓宽、新狮路改扩建等项目,提升路网结构。优化内部交通组织,以旅游专用线为抓手,构建特色交通。串联天生城游客中心、天仙湖(兴茂美食城)、棉花地、游乐场和动物园,实现不同功能板块间联系,与天生城—狮子山、狮子山—动物园观光索道形成环形旅游线路。通过电梯、山城步道(栈道)等特色交通系统,实现不同高程的衔接。其中兴茂美食城段充分利用既有建筑设站,实现停车换乘、步行连通、餐饮住宿等一体化功能,打造万州网红景点。
(三)以文旅融合为核心,匠心打造具有万州辨识度的城市IP。挖掘优势资源差异化发展,以文脉传承为核心,一是依托天生城遗址、万州烤鱼等优势资源发展会展博览业、泛消费产业。迎合时代发展,注入文化创意、网络直播、沉浸式娱乐项目等多元新业态,打造文旅创意新高地。依托天生城研究宋元史和古代军事历史的重要价值和独特的筑城技术、城墙修建技术等建设主题展览馆。围绕万州金钱板、川剧曲艺等特色民俗文化,依靠万州“四大天团”等实体,定期举办曲艺表演活动。建设剧本杀游玩馆、密室逃脱等沉浸式体验项目,迎合多元需求。二是依托天仙湖优质滨水景观,复建万州老街区,复制一座移民的情感家园和记忆坐标,保留街巷肌理,更新打造川江特色民宿,再现老万县市井生活,结合打造一台高科技的光影秀表演,还原“万州八景”中的部分场景,增添浪漫奇观。建设环湖无障碍步行道,开发形式多样的水上运动项目(如帆板、皮划艇等),建成天仙湖水上运动公园。三是依托狮子山奇特的自然人文景观,瞄准亲子人群,引进国内大型主题综合游乐园入驻,修建山地摩天轮等地标性建筑,和动物园相互呼应,营造沉浸式的寓教于乐新场景,打造国内亲子旅游新标杆。
(四)以落地落实为目标,合力打造山水人城和谐共融示范区。切实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形成推进大天生城文旅融合街区项目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加强项目运行工作指挥部的统筹指挥,相关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全力支持。完善公共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招商力度,瞄准时间节点,强化要素保障,确保交通路网改造、动物园迁建、大遗址公园建设、游乐园和水上公园招商等重大项目建设按序时推进,争取“一年出形象、两年大变样、五年新气象”,合力建成山水人城和谐共融的美丽万州。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