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重庆市万州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重庆市万州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于2023年11月30日通过万州区第六届人民政府第48次常务会议审议,相关内容已纳入万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批复实施,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规划》是指导我区未来一定时期内交通发展的宏观性、战略性和全局性规划,也是统筹指导各类交通专项规划、交通详细规划的上位规划依据。
一、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为万州区行政辖区,包括万州区全域14个街道和38个乡镇。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
二、交通发展战略
贯彻落实《重庆市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2021-2035 年)》、《重庆市万州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 年)》等上位规划要求,规划将万州打造为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和绿色交通为主导的示范区。
三、区域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七高八普”铁路网。铁路规划“四向七联”7 条高速铁路系统,共计约 178 千米,服务主要城市群客流,实现 1 小时中心城区,3小时周边省会城市,5小时粤港澳、京津冀和长三角城市群的目标。规划“四向多联”8条普速铁路系统,共计280千米,实现物流国内主要城市1天送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2天送达,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达,城区内半小时通达的目标。
(二)“二环九射”高速公路系统。至2035年规划高速公路约380千米,实现与周边城市至少有一条高速公路直连直通。通过打通断头路、提升既有国省道技术标准,新增万州至云阳沿江快速公路、万州至浦里第二快速公路等快速通道,降低与周边城市的物流成本,促进区域协同发展。
(三)“两客六货”港口布局。强化与万州经开区产业园的联动,促进多式联运发展。“两客”包括鞍子坝客运作业区和江南客运作业区;“六货”包括桐子园作业区、红溪沟作业区、望天咀作业区、新田作业区、小周作业区和溪口作业区,推动羊奶岩LNG码头建设。
(四)客货运枢纽布局。按照“分层分级”原则,优化航空、铁路、港口、公路等枢纽布局,规划布局“一主两辅”铁路客运枢纽,“一主三辅”铁路货运枢纽,“一主、三辅、多点”公路客运站,“两主、两辅、多点”公路货运站。以枢纽为载体发挥万州区域中心城市作用,增强对川渝陕鄂周边区域的辐射带动。
(五)提升五桥机场枢纽能级。规划将万州五桥机场提升为4E 级区域枢纽机场,规划年旅客吞吐能力1500万人次。与巫山、恩施、达州等周边机场形成联动,作为江北国际机场的重要补充,加密与北京、上海、广州枢纽机场的航线,开通新疆、拉萨、东北等旅游资源丰富地区的航线。
四、城区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一)道路交通。规划形成“一环九射、三横三纵”的高快速网络,其中快速路约122公里。优化完善主次干道,主干路约320公里,次干路约460公里,串联主要枢纽和城市功能节点,提升城市交通能级,服务产业发展。
(二)公共交通。近中期推进公交专用道实施,远期形成“中运量公共交通系统为骨架、常规公交为基础、特色交通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结构,形成分层分级的公共交通系统,高效服务组团间及组团内的出行。
(三)慢行和特色交通。构建彰显山水,发挥休闲、观光、健身功能为主的慢行系统,规划环山健身休闲步道70千米、滨江环湖观光步道50千米、街巷魅力步道65千米。因地制宜发展轮渡、水上巴士、垂直电梯等特色交通方式,形成“环山、环湖、魅力街巷”网络化特色步道系统。
(四)停车系统。构建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路内停车补充的停车供应结构,针对不同区域实施精细化管理,满足未来城市交通发展对停车位的需求,保证停车设施提供与车辆使用的相对平衡。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