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 万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网 | |
首页 政务公开 政务服务 互动交流 数据发布 走进万州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政务公开 > 法定主动公开内容 > 规划信息 > 专项规划
[ 索引号 ] 11500101008630031F/2022-00168
[ 发文字号 ] 万州府发〔2022〕19号
[ 主题分类 ] 国民经济发展规划、计划
[ 体裁分类 ] 规划
[ 发布机构 ] 万州区政府办公室
[ 有效性 ]
[ 成文日期 ] 2022-07-01
[ 发布日期 ] 2022-07-01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十四五” 发展规划(2021-2025年)

日期:2022-07-01 来源:万州区政府办公室
语音播报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十四五”

发展规划(2021-2025)》的通知

万州府发202219

各镇乡(民族乡)人民政府,各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年)》已经第六届区委常委会第17次会议、区第六届人民政府第10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重庆市万州区人民政府

                                            2022年7月1日    

(此件公开发布)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十四五发展规划

2021-2025年)

重庆市万州区大数据应用发展管理局

20227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发展数字经济意义重大,是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机遇的战略选择。数字经济是指以使用数字化的知识和信息作为关键生产要素、以现代信息网络作为重要载体、以信息通信技术的有效使用作为效率提升和经济结构优化的重要推动力的一系列经济活动。作为一种融合性经济,数字经济不仅数字在经济系统中的映射,更是实体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数字经济的战略部署,抢抓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和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战略机遇万州区着力抓好生态篇、流通篇、城市篇、产业篇四个篇章,加快建设一区一枢纽两中心,积极打造渝东北地区数字经济高地。本规划重点阐述万州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总体要求、重点任务、重大项目以及保障措施,力求通过高水平编制,以数字化丰富要素供给,以网络化提高配置效率,以智能化提升产出效能,以服务化增强城市管理,形成引领全区数字经济建设的行动纲领。

规划期限为:2021年至2025

前言

第一章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 1

第一节主要成就 1

第二节困难挑战 3

第三节发展形势 5

第二章 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8

第一节指导思想 8

第二节基本原则 8

第三节发展路径 9

发展目标 10

第三章 夯实“新基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13

第一节加快基础设施建设  13

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15

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16

第四章 抓好“生态篇”,推动绿色数字产业发展 18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18

培育绿色数字产业生态 19

第五章 办好“流通篇”,推动交通物流数字化发展 22

推进交通数字化发展  22

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  23

第六章 建好“城市篇”,推动数字化治理服务升级  25

民生服务智慧化  25

推动社会治理 26

推动政府管理智慧 28

第七章 做好“产业篇”,推动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 30

推进绿色制造数字化发展 30

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 32

推进文化旅游数字化发展 33

推进医疗康养数字化发展 35

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 37

第八章 唱好“双城记”,推动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合作 39

促进万达开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39

深化万开云数字经济同城化发展 40

第九章 保障措施 42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42

打造数据治理体系 42

提高政策扶持水平  43

健全人才引育制度 43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44


第一章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形势

第一节主要成就

一、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

大力推进光网万州建设,持续搭建高速、泛在、互联、安全的信息网络。2020年,全区依托川渝北上网络干线支点,累计敷设通信光纤258701皮长公里,积极部署千兆光纤网络宽带进企业、进园区、进社区、进家庭,实现城区光纤户户通,农村光纤村村通5G组网加快推进,新建并开通5G基站2058个,基本实现了对中心城区及各镇乡中心场镇5G网络的全覆盖,按照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应用为引导的建设思路不断推进“5G+智慧医疗“5G+视频直播“5G+智能制造等试点项目落地

数字产业补链成群持续推进

深入实施芯屏器核网发展策略,壮大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电子仪器、机器人等数字产业。2020年,威科赛乐建成半导体芯片产业化(一期)项目,积极延伸发展VCSELRF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器件制造三雄极光建设LED芯片封装项目二期,打造年产2000万只的COD封装芯片。朗奕迪年产3000万台无线路由器等项目建成运行,顺玻富威年产3亿件手机摄像头保护片等项目竣工投产,杰思谷服务机器人生产等项目有序推进,塔雷斯高端自动化计量装备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区涂装工业机器人、成型装备、精密导航、特种环保设备等智能装备产量不断提升,在线测量计量、智能仪器仪表等智能传感器加速发展。

数字经济融合发展活力

积极推动数字经济与第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2020年,建成202个益农信息社标准站,小周、余家、白土、甘宁等镇乡22套物联网智能监测系统安装完成,打造同鑫农业园区数字化服务示范点、德康农牧智能化生猪生产示范场玫瑰香橙慧果园示范场;金龙集团智能化企业运营系统、索特盐化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及应用项目纳入重庆市2020年第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实现40个智能化改造项目通过市级智能制造信息管理平台登记认定,平湖金龙年产2万吨精密铜管数字车间等3个项目获得市级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认定。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引进数字文创企业20余家,渝万网络传媒一期直播孵化基地建成投用,重庆三峡广告产业园已入驻众创空间40家,宅经济云经济直播带货等新模式加速涌现,信息消费和平台经济不断发展。

政务数据治理能力水平提升

眼政务数据要素的聚通用,深化云长制建设,推进管云、管数、管用工作,提升数据治理能力。2020年,启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交换平台数据上传工作,区级25个部门开展了数据上传的线上培训,实现区级部门政务数据的横向打通,推进与市级共享交换平台数据共享接口实现接入。建成覆盖区镇(街道)村(社区)的三级政务服务网络体系,打造党政督查系统和数智政务一体化平台,完成智能机关一期项目。深化建设数字万州地理空间信息系统、地理国情数据库、综合区情系统、地下管线数据库等系统,加快推进全区政务数据要素聚通用有效提升政务数字化管理服务水平。

第二节 困难挑战

一、数字经济的创新能力不足

在核心技术方面,全区高校和企业对于关键技术的研发相对滞后,原创性技术成果少,大部分资源用于产业端下游,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科研经费支出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重低于发达地区的平均水平。在人才培育方面,数字经济相关专业招生比例及招生规模偏小,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知识图谱等方面人才少,中高端人才本地化供给不足,人才引进吸引力不强,缺少留住人才的应用场景和政策优势,招引留用环境弱于其他同类城市。

数字产业化发展基础较弱

在招商引资方面,数字经济发展的引育政策、规划和载体不足,芯屏器核网产业质量不高、产业链不长、龙头企业偏少,与其他地区产业布局重合严重。在产业规模方面,全区数字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产业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较低,依然以传统电信运营商、广告服务和少量数字应用为主,智能超算、区块链、物联网等产业处于空白,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处于探索阶段,平台经济、新零售、智慧农业、数字金融等新业态相对匮乏,截止2020年,纳入统计的规上数字产业企业仅36家,尚未形成较强的集群效应。

产业数字化能力提升较慢

在工业方面,数字化整体拉动作用不够显著,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关键工序数控化率、生产设备数字化率、工业物联网上云上平台体水平不高。在农业方面,企业对数字技术应用认知不够,投不起、不敢投、不愿投现象较为普遍,种植业、畜牧业、渔业产业数字化转型不够充分。在服务业方面,全区多以中小微企业、个体商户为主,数字化转型内生动力不足,支持服务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技术服务供给能力不足,在线旅游、在线医疗、在线教育、电子商务等线上业态规模偏小。

数字化治理尚未形成合力

在政务数据服务方面,大多数核心数据仍由政府各部门分别掌握,数据通道尚未完全畅通,大部分部门使用市级和国家相关部委的垂直管理业务系统,各系统应用间仍然存在数据共享难题,数据孤岛数据烟囱现象仍然存在。在社会治理数据方面,由于城管、应急、公安、生态环保等数据采集部门,缺乏统一的公共数据采集规范和标准,造成了数据资源重复余,质量不高。在公共民生数据方面,居民的电子健康档案、教育机构的在线教学资源、社区的智慧服务没有横向打通,没有真正形成智慧民生服务的合力。

发展形势

数字经济成为全球经济复苏的新引擎

近年来,以5G、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美国、德国、日本、韩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国家,制定了数字经济的相关规划,将发展数字经济上升到国家战略。我国高度重视数字经济发展,出台《国家数字经济发展战略纲要》等一系列政策,要求全面推进我国数字基础设施、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和数字化治理的发展进程,加快建设数字经济强国。2020年,全球数字经济规模达到31.8万亿美元,其中我国为5.2万亿美元,增幅高达15.6%,已经成为领跑全球的第一阵营,为新冠肺炎疫情后的经济复苏提供新引擎。

数字经济成为我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重庆市推动国家大数据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建设相继出台了《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年)》《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加快推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数字化治理进程,优化完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着力打造智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重庆市2021年政府工作报告显示,已经集聚大数据智能化企业7000余家,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左右,数字经济增加值增长18%以上,已经成为重庆市创新发展的驱动力。

数字经济成为区域协同发展的着力点

万达开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是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内容。2020年,万州、达州、开州三地大数据管理部门,签署万达开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在提升数据治理协作能力、强化数字经济产业协作发展、推动数字经济技术协同创新三方面展开合作。积极对接数字化项目,在川东北、渝东北地区一体化发展“2020渝国企万州行项目推介会上,40余家央企、川渝地方国企万达开三地签署项目43个,协议投资1153亿元,涉及交通、产业、环保、民生等多个领域。万开云数字经济同城化发展,是推进一区两群协调发展、建设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重要支撑。全区坚持探索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数智赋能道路,积极打造重庆两江数字经济产业园万州园,与猪八戒股份有限公司、博拉网络股份有限公司、重庆秦经宗尚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多家企业签约合作,不断加强产业互补、人才互动、政策部署。


第二章数字经济发展的总体要求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的重要指示要求,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数字经济发展的系列重要论述,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抢抓数字经济发展黄金窗口期深入贯彻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优化升级芯屏器核网全产业链、加快建设云联数算用全要素群、深化拓展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打造制造重镇,建设智慧名城全力抓好生态篇、流通篇、城市篇、产业篇四个篇章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定位,走深走实一心六型两化路径,促进政府治理智慧高效、民生服务便捷普惠、经济发展创新繁荣,努力建成渝东北地区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基本原则

创新引领,数据驱动。坚持将创新作为数字经济发展驱动力,着力推动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技术创新、业态创新、模式创新,激发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内生动力。立足三峡绿色资源,突出传统优势产业,打造特色场景,充分挖掘数据资源要素潜力,探索数据驱动型创新体系和发展模式,培育数字经济发展新增长点。

开放共享,融合发展。积极发挥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的区位优势,深度参与数字经济区域合作,共建万达开一体化和万开云同城化,加速数据、人才、技术、资本等数字经济创新要素向区内集聚。坚持将融合贯穿始终,以数据流带动技术流、物资流、资金流、人才流,推动产业融合、城乡融合、区域融合,加速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

深化改革,人才先行。适应、把握和引领数字化发展新要求新趋势,用好制度优势,加快数据、人才、金融、监管等领域制度创新,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全社会发展活力。以三峡库区教育资源作为优势,坚持人才优先发展理念,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开创数字人才新局面,汇聚开发者、引导消费者、激励参与者,充分释放数字经济市场主体活力。

市场主导,多元协同。发挥市场在数字产业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减少政府对数字资源的直接配置、对数字产业活动的直接干预,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发展数字经济。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充分调动政产学研用多方资源和力量,发挥平台载体、要素资源等叠加效应,构建有形抓手、无形边界、立体互动的多元协同格局。

第三节 发展路径

综合全区发展数字经济的优势和潜在机遇,提出数字经济“1+3+5+N”的发展思路,即打造一核、三区、五中心、N线融合的发展路径

一核:即全区建设渝东北数字经济发展高地的核心定位。

三区:即聚焦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的渝东新区(高铁)片区、聚焦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的渝东新区(江南片区聚焦智能循环型工业发展的万州经开区

五中心:即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中心、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渝东北城镇群智能制造创新中心、渝东北数据要素市场化服务中心,以及渝东北数字经济产学研科创中心五个特色数字产业中心。

N线融合:即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数字产业化发展、产业数字化发展、数字化治理服务,以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多项重要任务。

发展目标

数字基础设施不断夯实,数字经济产业不断补齐,数字化治理服务不断完善,形成共享互通、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数字经济体系。到2025年,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5%基本建成渝东北数字经济发展高地。

——抓好生态篇全区在生态环境治理、绿色数字产业方面,实现提档升级。2025年,完善三峡库区环境监测体系,形成服务天空、水域、地面的三峡库区智慧水务一张网,大数据、集成电路、智能装备等绿色数字产业初具规模,助力建成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

——办好流通篇全区在交通、物流方面,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得到提升,网络信息开放共享得到融合,临港经济、通道经济、枢纽经济得到发展。到2025年,一空一港实现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助力全国性综合交通物流枢纽。

——建好城市篇全区在政务管理、城市治理、民生服务方面数字化应用取得显著成效。到2025年,行政服务网上办理率95%,公共信息开放比例达到40%,老旧移民小区改造10个,智慧农场7个,智慧校园40个,智慧医院7

——做好产业篇全区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在工业、农业、文旅、康养、金融等产业方面,数字化应用融合效应明显。到2025年,推进三峡库区经济中心建设助力实现工业强区、农业强区、现代服务业强区。

1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十四五规划指标表

类型

指标

2020

2025

指标属性

数字产业化

规上数字经济市场主体

36

90

预期性

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

1.6

>5

预期性

软件和信息服务业营业收入(亿元)

13.7

30

预期性

产业数字化

农业物联网生产智能化示范基地(个)

3

7

预期性

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

0

200

预期性

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

73

90

预期性

关键工序数控化(%

70

83

预期性

数字车间、智能工厂数(家)

3

20

预期性

电子商务交易额(亿元)

1200

2200

预期性

数字基础建设

5G基站(个)

2058

4448

预期性

千兆宽带入户率(%

<1

80

预期性

10G-PON及以上端口规模(万个)

0.27

4

预期性

数据中心标准机架数(个)

3

5

预期性

治理数字化

行政服务网上办理率(%

84

95

预期性

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比例(%

20

40

预期性

智慧场景

老旧移民小区(个)

3

10

预期性

智慧农场(个)

3

7

预期性

智慧校园数(个)

6

40

预期性

智慧医院数(个)

4

7

预期性

区域协同发展

一网通办%

——

90

预期性

政务数据共享交换率(%

——

70

预期性

备注:1.数据以统计年鉴最终公布数据为准。

2. [ ]内数值表示规划期内新增数。


第三章 夯实“新基建”,推动数字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节 加快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积极推进无线新区的建设,结合现有通信产业发展基础,规模化部署5G基站,促杆塔共享”“多杆合一试点改革。加大传统通信基础设施网络化建设和数字化改造力度,积极布局千兆光纤网络,加快IPv6内容分发网络、窄带物联网等新型物联网应用,创新建设高速、异构、泛在、安全的信息通信网络。推进云计算和数据存储中心建设,鼓励发展面向政用、民用、商用领域的计算和存储业务。鼓励存量数据中心技术改造,大幅提升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实现全区绿色生态的信息网络生态建设。

专栏1信息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5G网络统筹推进网络升级改造工程,支持通信运营商部署5G基站,推进“5G+”场景试点,支持5G网络及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引进5G网络产业链企业。到2025年,全区建设5G基站达到4448个,实现全区城乡5G覆盖率100%,打造成为全国5G精品网络示范区。

物联网。围绕物联网终端、操作系统和云平台,鼓励应用内容分发网络、窄带物联网等新型物联网技术,面向办公大楼、交通路网、地下管网等区域,推进基础设施实现物联网技术改造,提升物联网覆盖和服务质量。到2025年,全区实现物联网集成创新和产业集聚,打造城市物联网大数据平台

千兆光纤网络。利用川渝北上网络干线支点,推进千兆光纤网络建设,加快千兆光纤网络进企业、进小区、进家庭,拓展工业智能、远程教育、远程医疗、城市管理应用2025年,实现工业园区、商圈、景区等重要场所千兆光纤网络全覆盖,千兆光纤网络普及率达到30%

云计算和存储中心。统筹全区云计算、分布式计算、先进计算等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服务政府、企业和民生工程的高性能计算应用环境,支持龙头企业建设特色应用云智慧万州云数据中心,建成重庆市政务云异地灾备中心。2025年,全区实现云计算操作系统、智能云网边应用等产业生态,建成三峡超算中心和渝东北数据存储中心

数据中心绿色改造。引导全区存量数据机房技术改造,存量改造和新建数据中心PUE不高于1.35,加强政府、行业、企业等数据中心建设,探索数据中心跨区域共建共享机制和模式,形成布局合理、连接畅通的一体化服务能力。到2025年,数据中心电能利用效率大幅提升,推动全区数据中心向碳中和要求迈进。

第二节 加快融合基础设施建设

大力推动基础设施的信息化、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推广5G、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应用,城乡一体化推进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针对汽车装备、现代医药、照明电气、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建材、特色化工、生态环保等特色产业,加强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积极构建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体系,加快中小企上云上平台伐。

专栏2融合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公共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加强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智慧建筑、市政物联、交通物流、应急消防、环保监测等场景的感知设施建设。2025年,在交通、市政、能源等公共基础设施方面,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全区大中型企业运用PON、工业无线、新型蜂窝移动通信技术等工业互联网技术支持索特盐化、金龙集团深化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探索汽车装备、现代医药、照明电气等特色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和运营模式。到2025年,在工业互联网集成应用上开枝散叶,建设一批工业互联网示范项目。

上云上平台支持全区工业企业进行工业互联网标识解析注册,推动中小企业业务系统向平台迁移。加快设立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引导龙头企业加快业务系统云化改造,带动产业链上下游企业业务系统云端迁移,加快推动工业设备上云上平台2025年,工业互联网标识注册量达到200万户。

加快创新基础设施建设

以科技创新战略为引领,依托三峡库区高教育优势,鼓励高校和企业围绕基础前沿研究、重大科教、技术研发创新、成果转化及试验验证等领域,加大数字经济科研创新平台建设,超前布局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积极引导建设重大科教基础设施,支持企业与高校开展合作,开展数字技术职业技能培训,提供实训和就业机会。

专栏3创新基础设施重点工程

科研创新平台。加快推进渝东北数字经济产学研科创中心建设,争取国内外知名高校院所、科研机构设立分院分所,鼓励企业建设工程研究中心、技术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院士专家工作站。支持数字技术开源社区发展,积极对接落地威科赛乐(万州)半导体研究院、复杂系统与数据科学重庆市重点实验室、三峡中医药科技新型研发机构、江东机械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等平台2025年,全区打造70国家级、市级科研创新平台。

重大科教基础设施。支持腾讯云参与全区大数据智能开发、安装、设计与后期维护人员培训,打造腾讯云计算教育新工科培训基地。支持成都大数据产业研究院建设实训基地,围绕全区高职院校学生数字技术职业技能培养开展合作。支持重庆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中心建设万州大数据人工智能创新中心,聚焦在高新技术转化、智能产业科技企业孵化、大数据智库、创新应用示范以及关键技术研发。到2025年,建设5数字经济科教培训基地。


抓好“生态篇”,推动绿色数字产业发展

提升生态环境治理水平

以提升水质为核心,加强全区江河湖水域信息化体系建设,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养殖、休闲渔业、旅游观光、交通物流等产业融合发展。构建水务应急指挥中心,建立监测、预警、决策、调度一体化的管控系统,有效提高防汛抗旱的及时性、主动性、科学性。建设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大数据产业中心,通过铺设前端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卫星等设备,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数据采存用,打造动物、植物、微生物等基因库,实现监测、监管、预警、科研作用。推动全域河流治理、城乡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

专栏4生态环境治理重点工程

水域基础设施升级。推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水域基础设施的融合,加快水利信息网、水利大数据中心、河道管理系统及水文监测预警设施建设。联合重庆三峡学院、重庆三峡职业学院、重庆安全技术职业学院等高校,推进新型智能传感器、智能浮标潜标、无人航行器、智能观测机器人、无人观测艇、载人潜水器、水下滑翔机等装备的研发和应用。到2025年,全区江河湖水域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智慧水务。打造智慧水务一体化平台,深化建设水务数据资源库、防汛应急指挥、水利工程管理、水土保持管理、饮用水管理等系统。到2025年,形成服务天空、水域、地面的三峡库区智慧水务一张网,实现对雨量、水质、水位、流量、水量、大坝安全等指标实时监测和治理。

三峡生态环境监测技术创新中心。积极建设三峡库区环境监测技术创新中心,引导铺设前端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卫星等设备,打造三峡库区水质、山林、土壤、大气、动植物基因数据库。推动环保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配环保和招商政策,进行先进监测技术研究与新型监测设备研发。到2025年,建成三峡生态环境基因数据库,实现生态环境数据的采存用,培育一系列相关产业链生态环保企业。

培育绿色数字产业生态

推进公共数据资源聚集和开放共享,鼓励制造业企业和商业机构合法合规采集数据,构建政企协同的数据采集体系。培育引进传感器设备生产企业,推动无线射频识别、近距离无线通信、二维码、环境监测、可穿戴设备的普及应用。支持企业对数据存储技术开展研发,提升存储设备容量、读写性能、可靠性和扩展性,鼓励企业开展数据清洗、脱敏、分析、建模、可视化等研发和应用。围绕全芯屏器核网为基础的智能硬件产业,推进集成电路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特色工艺生产线产能,引进一批封装、测试等集成电路各环节领军企业。推进智能传感器、机器人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新的配套企业,形成全区智能终端产品产业生态。

专栏5绿色数字产业重点工程

数据采集。鼓励企业发展各类传感和采集技术,推动无线射频识别、近距离无线通信、二维码的普及应用,引进培育传感器、读码设备、工业通讯模块等企业,加快数据采集产业发展。到2025年,引进培育2-3家区域影响力的数据采集企业。

数据存储。鼓励校企合作,加大大容量、高效率、小体积等存储设备方向的研发力度,鼓励威科乐、三雄极光研发投产存储器芯片并形成产业链。到2025年,数据存储产业市场达到上亿元规模。

数据处理。依托全区软件和信息产业发展基础,培育和引进具有数据处理能力的数据服务企业,鼓励企业开展数据清洗、脱敏、分析、建模、可视化等业务,发展操作系统、数据库、中间件、个人软件、办公软件、工业软件等数据处理企业。到2025年,引进培育一批数据处理企业,形成影响渝东北地区的数据处理产业生态。

数据安全。鼓励企业探索一批数据安全解决方案,支持企业发展信息安全风险评估、安全集成、安全加固、安全审计、监测预警与灾难恢复等信息安全服务。积极建设市级政务云异地数据灾备中心,扶持平湖金龙、长安跨越、索特盐化、三峡人寿、重庆农商行等企业开展数据灾备。到2025年,承接一批市内各行业、企业数据灾备业务,数据安全产业市场初具规模。

集成电路。支持三雄极光投产发光二极管芯片项目,支持威科赛乐发展VCSEL芯片及外延片,延伸发展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器件制造业务,不断壮大集成电路产业。到2025年,完善从高端材料到器模组件的生产布局,实现集成电路产业产值30亿元,打造渝东北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基地。

智能装备。以万州智能装备产业园为核心,重点发展大吨位锻压设备、特种船舶及配套、智能电气装备、复合材料轻量化成型技术及成套设备、涂装工业机器人等智能装备产业,支持智能传感器、在线测量计量、精密导航、智能仪器仪表等产品投产。到2025年,实现智能装备产业产值50亿元,打造渝东北智能装备产业集群。


“流通篇”,推动交通物流数字化发展

推进交通数字化发展

推动交通动态感知系统升级,完善智慧交通信息服务体系。积极谋划以三峡综合物流枢纽、新田物流枢纽作为载体的智能口岸建设,全面实行通关无纸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报关等报关模式,进一步压缩口岸整体通关时间。加快推进万州机场正式开放和口岸基础设施建设等工作,推动机场大数据平台综合调度系统建设,提高电子运单使用率,重点支持进境粮食、陕西煤炭等实施铁水联运、公水联运、水水中转多式联运数字化发展。

专栏6交通数字化重点工程

智慧交通。统筹推进交通动态感知、市区两级信息资源共享建设,实现交通管理指挥扁平化、数字化、智能化,向公众提供道路通行状况、公交交通信息、停车诱导、共享出行等交通信息服务。到2025年,公交、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水运等运输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并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中起到引领示范效应。

智慧港口。新田物流枢纽作为载体,整合港口信息流,建立智慧港口管理系统,全面实行通关无纸化、全国通关一体化、提前报关等报关模式,打造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2025年,推进港口升级,打造1个智慧港口。

智慧机场。推进无纸化、全自动、无感知智慧机场建设,推出人脸识别、智慧调度、行李跟踪等服务,建设完善机场协同决策系统,促进航班动态、地面保障、气象数据的数据交互2025年,推进万州机场4D级改造,提升机场运行效率和旅客体验满意度

推进物流数字化发展

完善全区智慧物流基础建设,建设智慧物流网络节点,推广智能仓储系统、冷链物流中心等建设,推动物流追踪与物资管理、智能调度与高效储运、无人搬运与智能码垛、物流无人机等新技术新产品应用。利用长江数据通道,连接智慧物流信息网络,上游对接重庆,中游对接宜昌、武汉,下游对接南京、上海,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基本建成辐射渝东北的智慧物流集散地。

专栏7物流数字化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推广智能仓储系统,大力发展无人搬运、智能码垛、无人机配送、无人车配送等创新模式。完善万州智慧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加强信息化软硬件支撑平台、信息采集系统和信息通讯系统的建设。到2025年,打造智慧物流信息网络重要支点,物流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

物流大数据。利用长江经济带大通道,深度融合产业发展,开展资金结算、金融、保险、质押、电子支付、诚信认证、车辆监控调度等应用,发展商流、物流、资金流、信息流服务。到2025年,建设完成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


第六章 城市推动数字化治理服务升级

推动民生服务智慧化

充分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社区/小区事项和居民群众进行规范化、精细化、综合化管理。构建一体化互联网+教育大平台,建立覆盖全区智慧教育服务体系,推进智慧教育创新发展。积极推动社会综合治理平台数字化、智能化建设,进一步提升预警预测预防社会治理风险隐患的能力。

专栏8民生服务智慧重点工程

智慧社区/小区采用政府和多元化投入方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老旧小区智慧化升级改造,加快老旧小区通信网络和智慧终端建设,整合社区政务和公共服务信息资源,打通服务社区事务居民最后一公里。积极推行创新社区工作模式,鼓励社区团购、菜鸟驿站、智能货柜等新零售服务业态进社区。到2025年,打造10个智慧社区/小区,形成三峡库区老旧小区示范改造的基层治理样板。

智慧教育依托国家、市级教育资源公共服务平台,推进建设本地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应用平台。支持重庆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建设学前教育大数据平台,打造学前教育数智模式。推动无线校园建设,推动校园网宽带和无线网络达到市智慧校园标准,鼓励学校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实施翻转课堂、智能学生卡、微课终端、云桌面教室等教学模式2025年,实现全区22所学校兆宽带进校,完成40个智慧校园试点。

推动社会治理智慧化

依托智慧万州,按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技术标准》《重庆市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指南》工作要求,统筹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横向实现城市综合管理领域政务信息化平台互联、数据共享、业务协同。纵向实现市级平台和智慧万州城市云数据中心、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指挥中心对接,推动形成市、区县、街道三级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工作体系。建设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市容环卫、智慧园林绿化、智慧城管执法和智慧水务管理等城管行业智能化应用平台,推进市政公用、环卫设施和园林绿化设施智能化监测与管护、实现作业车辆、人员的智能监控,促进城管执法办案的智慧化及规范水平。推进平安城市和雪亮工程建设,整合医院、学校、园区等重要场景社会监控资源,增加道路及城区辅助卡口数量,深化公安大脑智慧化建设,实现对车辆、人群的主动识别和标记,建设人工智能辅助侦查和审讯系统,提升公安部门的案件侦查效率。

专栏9社会治理智慧重点工程

智慧公安。在现有的公安应急指挥工程和智慧万州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推进公安实战应用、城市防控、基础管理、目标管控、队伍督管、便民服务智能化建设。推进平安城市、雪亮工程建设,整合医院、学校、园区等社会监控资源,实现对重点关注人员、区域、时间进行实时监控,提升公安部门的案件侦查效率。到2025年,城区视频监控覆盖率达到90%,升级完成公安大脑

智慧城管。建设城市管理领域综合性数据资源中心,形成城市管理行业范围内的人、地、物、事、组织等全方位专题数据,为智慧万州城市云数据中心、城市大数据云平台提供数据支撑和数据来源。建设城市综合管理服务平台及全区智慧市政设施、智慧市容环卫、智慧园林绿化、智慧城市管理执法等软件系统,升级道路桥梁隧道、地下管网、城市燃气、城市排水、生活垃圾、城市照明等设施,加强机械化保洁管理、垃圾清运管理、餐厨垃圾收运管理、渣土管理、公厕管理、化粪池危险源气体检测、水域清漂视频巡查等城市管理。到2025年,城区基础设施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打造动态感知、立体监测、实时在线的城市管理一张图,实现城市运行一网统管

智慧应急。智慧万州城市综合服务平台基础上,划分应急管理专区,构建一批监测预警、监管执法、指挥救援等业务模型。建设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等公共突发事件和安全生产设施,推动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和烟花爆竹等行业健全安全生产感知网络,推进各街道、镇乡部署信息采集设备、通信链路装备、通信终端、现场指挥装备、辅助保障装备,建立全面、标准、量化的应急信息台账,为应急业务应用提供数据资源清单。2025年,深化建设智慧应急管理和指挥调度平台,实现应急管理的高效快速调度。

智慧综治。完善全区户籍人口、流动人口、房屋信息等数据,打通公安、司法、住建、规划、应急等部门数据通道,加强对人、地、事、物、情、组织信息汇聚集成,着力构建一键连线、协同调度、远程指挥的社会综合治理平台,进一步提升社会治理风险隐患的预警、预测、预防能力。到2025年,全区综治实体平台普及率达到100%,推进政法信息化三维实战系统建设。

推动政府管理智慧化

推动电子政务外网升级扩容与覆盖延伸,提升政务外网多业务承载能力,推动政务各领域数据的归集整合与共享开放,深化云长制建设,实现政务数据聚通用,建设以数据为驱动的政府智能治理体系,全力推进城市智慧大脑建设。深化政务服务一网通办,推动政务服务跨层级、跨地域、跨系统、跨部门、跨业务、全链条协同办理,实现所有政务服务事项网上可办,全面提升政务服务网上办理水平,促进数字化政务服务覆盖更多应用场景。

专栏10政府管理智慧重点工程

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按照一数一源、多源校核原则,完善全区统一的自然人、法人、自然资源和空间地理信息、电子证照等数据,建立统一的数据资源共享开放机制,探索建设三峡大数据交易中心,开放法律法规、社会信用、生态环保、经济运行、市场监管、疫情防控、应急指挥、综合城市管理等领域主题数据库。到2025年,政府公共信息资源开放比例达到40%,数据要素市场具备活力,开始释放数据商用、民用、政用价值。

数智政务一体化平台。智慧万州信息化建设为依托,深化统一的政务数据共享交换平台建设,加强项目推进、民生资金发放等全过程监管和督查。对接渝快办”“渝快融”“渝快政渝快码等平台,整合政府各部门的政务服务门户、移动应用,实现政务服务线上线下一体化管理、一窗受理跨区通办。到2025年,完成数智政务一体化平台建设,行政服务网上办理率达到95%,信息资源部门间数据共享率达到70%


第七章做好产业”,推动特色产业数字化发展

推进绿色制造数字化发展

推动全区重点行业大中型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和组织方式变革,构建开放式、扁平化、平台化的组织管理新模式。加快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增材制造装备等应用壮大新一代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和无人机、无人船等智能运载工具。以威科赛乐为龙头的集成电路产业、以中船重工、江东机械为龙头的智能装备产业、以长安跨越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分别达到3050100亿元以上。推动工业互联网普及,积极建设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推动智能循环型工业发展。

专栏11绿色制造数字化重点工程

信息管理系统升级鼓励全区传统优势企业合理部署ERP(企业资源计划)、MES(制造企业生产过程执行管理系统)、PLM(产品生命周期管理)、SCM(软件配置管理)等系统,提高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推进网络化协同新模式,鼓励企业发展模块化设计、柔性化制造、定制化服务、总集成总承包、全生命周期管理、产品远程故障诊断、远程在线运行维护等创新业务,向制造服务型企业转变。2025年,全区企业基本实现信息管理系统升级,构建起开放共享的协同体系,研发生产提质增效明显。

人机协作体系。支持重点企业探索应用网络新模式,加快应用工厂信息网络和工业控制网络系统融合,围绕机器人本体、关键零部件、系统集成等产业链条各环节,鼓励企业突破人机协同、运动控制、精确参数辨识补偿等核心技术,不断加大工业机器人在制造业中的集成应用。到2025年,工业企业人机协作率大幅增长,形成机器人配套产业链。

数字间和智能工厂建设。推动制造企业在企业资源、制造执行、供应链、仓储物流管理等环节深化数字技术融合应用。大力引进和培育机器人、数控机床、增材制造等智能装备生产项目,鼓励建设一批具备信息深度自感知、智慧优化自决策、精准控制自执行能力的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到2025年,全区建成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20个。

绿色智造赋能中心建设。落实中央“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和全市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要求,由世界500强企业施耐德电气公司策划,采用先进工业互联网技术,打造集“赋能、创新、交付”三大功能于一体的服务平台。具备规划展示、科普教育、商务洽谈、学习培训等作用,展示万州工业企业绿色、智能、精益的先进生产管理水平,为工业企业提供创建零碳工厂、零碳供应链、数字化车间和智能工厂的整体解决方案,推动万州及周边工业企业高质量发展。

推进乡村振兴数字化发展

推动全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加快物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生产、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与应用,大力实施100万亩经果林、100万头生态猪的万州双百亿工程,打造一批数字化现代特色农林业示范项目。加快发展农业农村电子商务,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城市配送和社区直配、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电子商务模式。打造农林业资源分布一张图,提升对农情评估、灾害预警、价格监控、产量预测、土地确权、产销对接的整体化管理水平。以现代信息网络为重要载体,以数字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深入推进农业结构调整,深化乡村治理,全面助力乡村振兴,建设数字乡村

专栏12乡村振兴数字化重点工程

农业大数据创新应用支持企业开展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重大动植物疫情监测、科学测土配方施肥等服务,建立生产、加工、储运、销售、消费等环节的数据清洗挖掘和分析服务模型,培育建设农业种植大数据平台,加快农户建档立卡数据与农业生产数据的共享互联。2025年,建成覆盖全区主要农特产品的农业地图,实现农业农村数据资源系统互联互通、业务协同。

农业智能化示范项目鼓励农业主体加快喷滴灌、水肥一体化设施、畜禽标准化圈舍、冷链物流、产品加工设备等的数字技术应用,深化德康农牧智能化生猪生产示范场、玫瑰香橙智慧管理平台和果园示范场建设,推进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万州分中心落地2025年,打造7个优势特色产业智慧农业示范点。

农村电商。加快发展全区农业农村电商,重点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配、农业生产资料下乡、休闲农业上网营销等试点,(服务于中小企业的供应链平台)、S2C(线上服务引导线下消费)等农产品零售新模式,打通本地供应链,提高农产品流通效率。组织广大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平台应用、网上经营策略等培训。到2025年,农产品电商(直播)主体达到500个以上,农产品网上交易额超过8亿元。

农业特色互联网乡村。围绕全区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建设农业特色互联网乡村,开发三品一标农产品、市级名牌农产品,打造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一村一品示范乡村、物联网农业乡村、电商产业乡村、生态旅游乡村等互联网乡村。到2025年,建成10个农业特色互联网示范乡村。

推进文化旅游数字化发展

三峡库心长江盆景跨区域发展规划》为基准,大力推广畅游三峡万州出发旅游品牌,围绕一江两岸十六景资源,有序推进智慧景区建设。打造万州区文旅商大数据平台,建立旅游活动全流程动态可视系统,为旅游产业提供智慧化支撑手段和科学分析依据,满足住业游乐购等各方面的服务需求。推进一核四圈智慧商圈建设,推进商圈信息基础设施升级,推动停车诱导、购物导航、移动支付、基于位置信息服务等在商圈中的应用。围绕巴渝文化、三峡文化、移民文化、抗战文化等名片,鼓励企业利用ARVRMR等数字技术,创作高品质数字内容,以万州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三峡广告产业园为平台,发展网络直播、动漫游戏、影视音乐、创意设计等产业。深化建设三峡印包产业园,发展绿色印刷、数字印刷、智能印刷,丰富数字内容的创新载体。

专栏13文化旅游数字化重点工程

数字文创支持数字新媒体产业发展积极打造展览展示、动漫文学游戏娱乐、音乐视频等数字文创生态探索数字教育、知识服务、按需出版等新型出版服务模式。2025年,引进上下游产业链企业50家,打造具有区域性影响力的文化创意创业产业园区。

数字体育鼓励电竞体育产业发展,组建重庆三峡明珠电子竞技有限公司,积极推动电竞馆和电竞小镇建设,积极引进电竞体育相关赛事,支持电竞体育直播。2025年,全区培育体育电竞主体(直播)100家,形成数字游乐、移动手游、电子竞技新业态。

智慧景区有序推进三峡文化艺术中心、三生缘廊、樱花渡体育公园、江南体育健身中心等文旅景区建设,扩大景区智能设施的部署规模,打造智慧旅游景区试点。加快文旅商大数据平台建设,通过旅游信息采集、设备状态感知、数据挖掘分析、资源统筹管理,实现旅客城景通、景景通、换乘通满足游、食、住、行、购、娱的服务需求2025年,打造5-10个智慧景区,建成一体多端的智慧旅游公共服务体系。

智慧商圈积极推进高笋塘商圈、双河口商圈、高铁商圈、百安坝商圈、江南商圈一核四圈建设,打造免费无线网络、户外智能终端、高清摄像头、智能传感器等基础设施,推停车诱导、购物导航、位置服务、移动支付等应用,建设智慧商圈公共服务平台,实现商圈人流、车流、商品、服务等信息自动采集、实时共享、个性推荐。到2025年,主要商圈和商业街完成100%智能化改造。

推进医疗康养数字化发展

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等智慧医院建设,推广基于5G技术的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远程医疗应用。推进万州全民健康信息、中医药健康信息、区域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等平台建设,打通各医疗单位信息共享通道,深化建设三峡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深化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服务对接,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居民远程健康和到家服务,推广互联网医院相关服务,加快发展面向老年人的健康体检、居家环境监测、远程看护、亲情关怀、健康干预、健康评估反馈、社区养老互助等服务,推进数字养老模式创新。

专栏14:医疗康养数字化重点工程

智慧医疗推动三峡国际健康城三峡医学中心、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等智慧医院建设,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打通医疗单位信息共享协同通道,推广远程会诊、远程手术、远程超声、远程监护等5G应用,建设运营三峡健康医疗大数据平台。2025年,完成7家智慧医院建设,建成区域医疗卫生数据共享交换平台。

智慧养老面向全区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需求,加快发展健康体检、居家环境监测、远程看护、亲情关怀、健康干预、健康评估反馈、社区养老互助等服务,推进数字养老模式创新。推进全民健康信息、中医药健康信息、区域内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等平台建设打造高山避暑康养、近郊休闲康养、城镇医疗康养、生态运动康养等工程。2025年,建成一批社区智慧养老服务点,助力培育长江上游康养之城特色品牌。

推进金融服务数字化发展

利用全区政务云基础设备资源、结合政务数据、信用数据、公众服务数据资源,广泛汇聚各类涉企信用信息,联合本地金融机构,搭建中小企业政策和金融服务大数据平台。支持全区有条件的企业探索小额信贷、股权众筹、私募股权融资、第三方支付等新型金融服务模式,鼓励保险机构开发专利保险、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责任险等创新业务。加快推进江南金融核心区建设,优化楼宇经济招商方向,积极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入驻。

专栏15金融服务数字化重点工程

科技金融推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与金融业的融合,加强跨境电商、供应链金融、移动支付、区块链、数字货币应用。试点开放政务数据、信用数据、公共服务数据,搭建普惠金融行业、企业大数据平台,到2025年,科技金融成为全区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

江南数字金融核心区加快推进江南数字金融核心区建设,优化楼宇经济招商政策和方向,引入各类金融机构设立客户服务分中心、信用卡分中心、异地数据灾备中心、资金结算中心、资金运用中心、财富管理中心、智能呼叫中心等功能机构。大力引进数字金融新业态、新模式支持本地金融机构探索小额信贷、股权众筹、私募股权融资、第三方支付等服务模式,鼓励开发专利保险、高新技术产品研发责任险等创新业务,争取国家投贷联动试点,推动建立企业上市资源库。2025年,江南数字金融核心区基本成型,辐射渝东北城镇群


第八章 唱好双城记”,推动数字经济区域协同合作

促进“万达开”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战略机遇,协同推进万达开国家级大数据骨干直联点扩容,加快省际干线传输网和数据网等建设,打造数据网络高速公路。打造数字经济相关产业的特色化和差异化,加强新材料、汽车电子、智能硬件等产业合作。制定招商引资合作模式,进行互补协作发展,鼓励地企业合作、人才交流、资源互通、资金互惠。鼓励社会公众利用开放数据开发创新应用和项目,共同提供孵化资源和创新应用,探索共建区域数据要素市场化交易服务平台。

专栏16万达开一体化发展重点工程

公共服务共享开放。共同对接省(市)级公共服务平台,推进政务服务高频事项异地可办、全域通办、线上秒办,整合三地交通、医疗、教育、旅游信息资源,实现区域公共资源协同发展2025年,三地公共服务一网通办率达到90%

数据要素流通。全面提升区内信息化、智能化服务保障水平,支撑数字经济和数字贸易跨发展,探索万达开数据要素跨省平台建设,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的跨流动,推进数据要素跨境流动安全管理试点工作。2025年,三地数字贸易频繁,数据流通畅通数据要素跨省平台初步建成

数字产业生态建设探索万达开数字产业合作模式,梳理三地产业优势,协同规划产业布局,探索建立相关产业跨区域转移、园区合作的成本分担和利益共享机制,探索共建数字经济产业园2025年,推动万达开相关产业补链成群,形成区域间优势产业特色鲜明的生态格局。

深化“万开云”数字经济同城化发展

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共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区域医疗服务、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科研教育等数据资源,促进万开云的数字产业结构协同互补,共同争取渝东北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和分储中心,在数据标注、存储、容灾方面,以及农业、水利、商贸领域的智慧化应用展开合作,共同探索老旧移民小区智慧化示范改造,实现智慧城市数据、应用和系统互通互用。

专栏17万开云同城化发展重点工程

基础设施联建联治促进三地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协同规划,推进跨区域网络基础设施互通,加快推动5G双千兆网络全覆盖,统筹建立区域大数据资源和存储中心,探索共建一批疫情防控、社会治安、城市治理、生态环境等方面的信息化项目。2025年,基础设施建设运营共享频繁,形成万开云同城化效应。

渝东北三峡智慧展厅。面向渝东北展示智慧万州城市建设,开放智慧城市应用场景,通过智慧化应用完善智慧城市建设,通过应用对全区政务、产业、民生进行数据分析,万达开”“万开云进行数据可视化、动态化对比。打造数字经济创新交流中心,开展项目路演、产品发布、会议会展和投融资交流活动,支持数字实施市场化运作模式。2025年,智慧城市展示平台和数字经济创新交流中心实现融合,成渝东北三峡智慧展厅。

数字产业优势互补。制定招商引资合作模式,立足数字产业特色化和差异化思路,在数据标注、存储、容灾产业方面进行合作,探索飞地建园模式。鼓励万开云企业交流、人才交流、资源互通、资金互惠,开展数据创新赛事和会议,共建一批数字产业重点创新平台,共同承接数字产业转移重大项目。2025年,万开云数字产业融合互补,成为渝东北城镇群的亮点区域


第九章 保障措施

加大组织协调力度

强化全区数字经济主管部门协调作用,做好数字经济顶层设计,研究数字经济发展的重大政策,各地各部门要密切配合,各负其责,合力推进发展工作。推动各产业园区成立数字经济专项小组,负责宣传贯彻落实数字经济重大规划及相关政策,建立相关协同发展机制,形成上下协同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的良好格局。组建成立数字经济顾问委员会,建设大数据、人工智能等领域专家库,充分发挥专家组在数字万州发展中的智囊参谋,为全区数字经济发展提供决策建议。

打造数据治理体系

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数据安全法》,建立管理机制治理体系,全面落实《万州区政务数据资源管理办法》,强化全区政务数据资源联通汇聚共享,推动水电气、通信、医疗、教育、交通、公共资源交易等公共服务数据资源纳入政务数据共享开放体系。探索数据市场化流通体制机制,面向政府和行业需要,以国家、市、相关数据标准为依据,明确数据采集的范围和格式、数据管理的权限和内容。统筹全区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建设,明确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使用、开放等环节涉及信息安全的范围、要求和责任,确保国家利益、商业机密、社会安全、科研生产、个人隐私不被侵犯。强化企业、个人等对数据的保护意识,增强信息安全技术的保障能力,共同构建信息安全格局。

提高政策扶持水平

研究制定促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相关政策意见,强化数字经济项目土地用房供给,给予水、电、气等要素保障。打造中小企业惠企服务平台,全要素整合政府监管、企业发展、资金支撑内容。引导社会资本支持数字经济发展,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向数字经济企业提供一站式金融服务,建立数字经济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开展数字经济补贴、税收减免、政府采购创新产品等政策研究,支持符合条件的数字经济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债券

健全人才引育制度

将数字经济人才纳入平湖英才计划,加快建设三峡数字人才港,建立覆盖基础人才、中端人才、高端人才和领军人才的梯度人才引培计划。高层次人才在个人所得税补贴、项目资金配套、研发场地补贴、购买住房补贴、家属安置、家属就医、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扶持。激励科研人员创新创业,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专利入股和分红激励的相关政策,支持数字技术或者成果入股,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人才,进行资金、荣誉等奖励

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健全数字经济包容审慎的触发式监管机制,推动信用信息公开,加大对信用黑名单的惩戒力度,积极营造诚信环境。鼓励政府部门联合企业和高校,策划组织全区数字经济产业、企业、产品和服务的宣传推介活动,支持举办数字经济峰会、数字产业合作洽谈会、全国数字创新应用大赛等会议和赛事,用好国内外数字经济专家资源,提高数字经济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全区开展数字经济相关知识普及,提高居民、企业整体认知和应用水平。

附件:1.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规划依据

2.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1+3+5+N”路径

3.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清单


附件1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规划依据

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遵照有关政策、遵循行业技术规范,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和需要,确保规划的科学性、指导性、可行性、标准性。本规划遵循的政策依据包括但不限于: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2020313

《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2020330

《国家建设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实施方案》(发改高技〔20191616号);

《重庆市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8-2020)》(渝委发〔201813号);

《重庆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工作方案》(渝府办发〔202078号);

《重庆市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重点改革措施》(渝委办发〔202040号);

《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渝府发〔20216号);

《万州区推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2年)》(万州区委两化办〔20203号);

智慧万州建设总体规划(2017-2022年)》;

《重庆市万州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

《万州江南新区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先行示范建设工作方案》(万州委办〔2019104号)。


附件2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1+3+5+N”路径

我区数字经济围绕“1+3+5+N”的发展路径,即打造一核、三区、五中心、N线融合的发展格局。

一核:指建设渝东北数字经济高地。我区紧抓长江经济带、万达开川渝统筹示范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战略机遇,围绕一区一枢纽两中心定位,走深走实一心六型两化路径,形成技术先进、共享互通、应用繁荣、保障有力的数字经济体系,高规格建成渝东北数字经济高地。

三区:指我区统筹推动数字经济特色化发展的三个空间载体,既渝东新区(高铁片区)、万州经开区、渝东新区(江南片区。作为万州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重要平台,根据三个区域与所涉镇街的不同情况,引导和支持各区域发挥自身优势,实现特色发展和协同发展。

——渝东新区(高铁片区)。聚焦生态环保、物流、商贸、康养的数字经济应用和产业集群,服务好渝东新区建成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先行示范区。

——万州经开区。聚焦智能硬件、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和智慧园区建设等,服务好万州经开区建成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示范区。

——渝东新区(江南片区。聚焦城市管理、现代服务业、金融科技、产学研联动的数字经济生态,服务好江南片区建成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先行示范区。

五中心:是指立足我区数字经济的产业优势,建设的五个产业聚集区。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大数据应用中心。万州区积极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实现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利用智能硬件和通信网络,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数据采存用。推动环保企业向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搭配环保和招商政策,规划统一载体平台,引导政府、社会资金和孵化服务,打造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大数据产业中心。

——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开放口岸等通道优势,打通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通道,上游连接重庆主城,中游连接宜昌、武汉,下游连接上海、南京在设备端实现车流、物流、人流数据采存用,打造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

——渝东北城镇群智能制造创新中心。围绕万州经开区汽车及装备制造、现代医药、照明电气、纺织服装、电子信息、能源建材、特色化工等方面的基础,推进产业向智能制造方向的转型,包括建造数字工厂、智慧车间、智能生产线、高端装备、智能机器人、智能产品等,打造渝东北城镇群智能制造创新中心。

——渝东北数据要素市场化服务中心。抓住万达开协同发展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机遇推动实现四地数据互联互通,整合打通区域医疗服务、疾病防治、人口家庭、电子健康档案等数据资源,深入推进大三峡·大巴山区域旅游信息资源整合汇聚和服务体系一体化,建设万达开智慧交通数据共享系统平台,探索建立三峡大数据交易集散中心,鼓励产业链各环节的市场主体进行数据交换和交易,建立大数据交易相关机制,持续释放数据商用、民用、政用价值。

——渝东北数字经济产学研科创中心。依靠万州区高校教育资源,支持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专业点位释放,探索产学研交流合作模式,建立数字经济产学研交流平台,鼓励企业建设实验室和科研中心,实现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打造渝东北数字经济产学研科创中心。

N线融合:是指我区数字经济建设的多项重要任务,是我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要体现。

——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任务。在5G基站及相关应用方面,深化5G网络建设部署,实现全区5G全覆盖;在大数据和云计算中心建设方面,一是建立区级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池,二是鼓励行业龙头企业建立行业数据中台和云平台,三是实现区内IDC分布式使用和集约化管理;在物联网方面,在区内传统工业企业推行上云上平台,探索低延时、高可靠、广覆盖的新一代工业通信网络,完善城市物联网部署。

——数字产业化建设任务。在大数据产业方面,鼓励数据采集、存储和应用型企业发展,培育数据流通交易市场,包括数据确权、数据定价、市场监管运行等。在人工智能方面,重点发展芯片和智能终端产业,在万州打造从高端材料到芯片及器模组件的全产业链基地。在互联网平台经济方面,依托万州电子商务产业园,引进国内外知名电子商务企业在万州设立区域总部,建设区域运营中心或结算中心,加快培育电子商务产业集群,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垂直电子商务平台,推动产业上下游整合。

——产业数字化建设任务。在生态环保方面,推进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数字化,发展智能化环保产业;在交通物流方面,利用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开放口岸等通道优势,培育物流数字化、智能化生态在工业方面,深化万州区工业数字化布局,壮大新一代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农业方面,深化万州区农业数字化布局,培育农产品电商(直播)主体和交易中心,大数据助力农业发展和乡村振兴;在文旅产业方面,围绕住业游乐购全场景集,推进一核四圈智慧商圈建设,打造三峡旅游文化数字产品;在康养产业方面,支持三峡医学中心、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等智慧医院建设,实现万州医疗数据一体化;在金融产业方面,重点布局金融总部、要素市场和平台金融,把万州区建成渝东北金融高地。

——数字化治理建设任务。在数字政府方面,推动万州区政数据聚通用,包括明确主体责任、开放绩效考评机制、制定数据标准和规范管理;在城市治理方面,持续推进智慧万州建设,智慧城市治理大数据有序向企业开放;在民生服务方面,促进政数据与社会数据融合,探索数据利用新场景,促进智慧社区、智慧消费、智慧教育建设。

——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任务。在万达开方面,三地打造大数据区域协同创新发展示范区,在数据流通、招商引资、场景应用、政务民生等方面深化合作;在万开云方面,围绕同城化共建新型基础设施,推动政务数据互联互通,整合区域医疗服务、交通物流、文化旅游、科研教育等数据资源,推动万开云数字产业结构形成协同互补。


附件3

重庆市万州区数字经济重大项目清单

序号

项目名称

主要内容

业主单位

资金筹措

完成期限

数字基础设施

1

5G移动通信网络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完成万州光纤、5G网络、采集设备、传感器、物联网等数据收集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万州区全覆盖,新建5G基站2390个。

万州移动、万州电信、万州联通、万州铁塔

社会投资

2025

2

万州教育大数据中心

整合教育资源服务平台和教育管理应用平台,围绕智慧万州部署建设万州区教育大数据中心,规范统一各应用系统数据标准,整合各应用系统用户信息,建成学校、教师、学生三大基础数据库,实现信息化管理和区域教育管理的动态监测,为教育管理科学决策提供大数据分析服务。

区教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2025

3

三峡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研发中心

分三期实施,第一期建设覆盖全区医疗卫生机构和居民的健康医疗、养老服务、医药产业数据的管理和共享应用,第二期覆盖万开云三地,第三期覆盖三峡库区。

区大数据发展局区卫生健康委、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2025

4

万州文旅商大数据资源平台

依托平台构建线上线下融合,打通行业数据、建立大数据生态环境、规划分析场景,提升旅游品牌、运营、收益管理能力,帮助旅游产业上下游各个环节进行科学的方案调整和决策支持,真正打造智慧旅游

区商务委、区文化旅委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2025

5

万州智慧金融大数据平台

以数字金融服务为重点,促进金融机构与数据服务商开展战略合作,整合政府、金融机构、企业三信息资源,结合政务数据、信用数据、本地公众服务数据资源,广泛汇聚各类涉企信用信息,并集成本地便企应用功能,联合万州本地金融机构,搭建金融大数据平台。将数据价值融入到金融之中,打造集中小企业易融资、金融易放货、政府易监管于一体的金融大数据平台,依托大数据平台,促进多层次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区财政局、区金融办、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2025

6

万州工业大数据平台

以智能制造、绿色照明以及医药制药等产业为重点,引入或培育一批工业互联网平台,鼓励企业开展线上协同办公、线上生产过程管控、上下游供应链协同等,培育发展一批工业APP,推进非涉密信息系统上云比例达到100%,实现本地企业上云率达到70%以上。

万州经开区管委会、区经济信息委

社会投资+

企业自筹

长期推进

7

三峡超算中心

建成可扩展的大数据云超算中心,为全区大数据资源提供算力支撑。

区大数据发展局、重庆三峡学院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8

三峡大数据交易集散中心

以政府采购和行业应用示范为引导,拓展大数据经济应用市场,加强万州大数据品牌宣传,建立大数据产品及服务交易平台,支撑政府数据共享开放、推动商业数据市场化流通、促进政府数据与商业数据融合。到2025年,建成大数据服务交易集散中心。

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9

渝东北数据存储分中心

争取渝东北数据存储分中心落地万州。

发展和改革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数字产业化

10

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

发挥长江黄金水道、高速铁路、高速公路、机场、开放口岸等通道优势,连接长江经济带大数据通道,在设备端实现车流、物流、人流数据采存用,推广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提高物流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在工业、商业、物流等行业打造智能物流示范企业,以点带面,逐步推广,逐步推进长江经济带绿色物流大数据运营中心建设。

区物流办、区交通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

11

信息安全检测服务基地

打造为区域内信息化建设项目、信息化安全基础设施建设提供智能化检测服务的基地。

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企业自筹

长期推进

12

三峡库区生态环保大数据产业中心

一方面,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数据化,通过铺设前端传感器、无人机、遥感卫星等设备,实现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数据采、存、用,打造水、大气、动物、植物、微生物、阳光、土壤等基因库,实现监测、监管、预警、科研作用,推动全域河流治理、城乡污水治理、农村面源污染防治、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工程;另一方面,实现万州区环保产业的智能化,在渝东区规划一个环保产业基地,引进行业龙头企业,培育本地独角兽、瞪羚企业,支持万州区环保产业的数字化、智能化、集约化转型。

区生态环境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产业数字化

13

三峡智慧城

在牌楼街道2.48平方公里城市建成区内规划建设智慧赋能中心、智慧体育场、三峡电竞游戏体验馆、智慧公园、智慧商圈、智慧社区、数字经济产业园、科技创新孵化园等智慧场景应用和数字经济发展业态,打造重庆市大数据融合应用试验区。

大数据发展局、牌楼街道办事处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长期推进

14

医疗大健康数字产业园

培育和发展穿戴设备、数字医疗器械、健康食品、健康医疗旅游、健康养老、健康家居等健康产业发展,形成医疗、医保、医药和健康各相关领域数据融合应用全产业链发展的健康医疗产业体系。

万州经开区管委会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长期推进

15

江南数字化金融核心区

引导银行、证券、保险等区域性金融机构入驻,发展互联网金融等新型金融模式。2025年形成金融集聚效应。

区金融办、渝东新区管委会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16

渝东北区域型科技创新服务中心

依托清华大学和启迪控股科技创新优势,建成启迪万州科创孵化园,大力发展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等科技服务业,推进一批高新技术加快转化利用,培育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加快人工智能、智能制造、智慧物流、智慧旅游等应用示范布局试点。

渝东新区管委会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17

智慧医院和中药现代化药事服务集成中心

推进三峡医学中心、三峡公共卫生应急医院建设智慧医院,推广远程心电、远程会诊、远程影像等远程医疗服务;利用互联网+物联网技术,推出渝东北地区中药饮片代煎代配、中药配方颗粒代配服务,建成中药现代化药事服务集成中心,2025年基本完成建设。

卫生健康

社会投资+财政拨款

2025

18

万州区智能产业园

壮大新一代集成电路、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延伸发展二代化合物半导体芯片制造、封装测试和其间制造,加快发展涂装工业机器人、成型装备、精密导航、特种环保设备等智能装备,推动智能传感器、在线测量计算、智能仪器仪表等为核心的智能产业发展,到2025年,以威科赛乐为龙头集成电路产业、以中船重工、江东机械为龙头的智能装备产业、以长安跨越为龙头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集群规模达到3050100亿级以上,规模以上数字经济工业企业总数达30家。

万州经开区管委会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19

智慧公园

结合南滨公园品质提升工程,试点智慧导览、智慧步道、自动售货、人脸画像智能化设备应用,优化原有喷雾系统、艺术灯光智能控制,设置景点和植物知识二维码介绍等运用场景。

区文化旅旅委、渝东新区管委会

社会投资+

财政拨款

2022

20

智慧商圈

积极鼓励和引导超市、商家推广刷脸支付、自助收银等移动支付应用,选择长江之星、驿鑫广场等商业街区及高笋塘试点智慧商圈建设。

区商务委

社会投资

2022

21

智慧工地

选择重大在建项目试点建设智慧工地。

区住房城乡建委

社会投资+企业自筹

2025

22

万州区智慧排水系统工程

对全区建成区范围内建设智慧排水系统,包括暴雨积水点监控及降雨径流模型及流量预测预警、海绵城市监测、沿江排口水质及运行情况监测、排水系统臭气及危险气体监测等子系统。

区生态环境局

财政拨款+社会投资

2023

23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标注产业园

通过建立设计超前、功能齐全、服务最优的数据平台和组织规模最大、配套完善、管理规范的服务团队,同时建设集数据培训、数据采集、数据清洗、数据标注、数据交易、数据应用和服务外包为一体的数据中心,为国内众多人工智能领域高新科技企业提供高质量、高精度和高效率的全面数据服务,最终产业园将被打造成为中国数据服务领域集中展示的窗口。本项目规划5000人的培训和标注质检团队规模,依托产业园,项目规划设计为6个中心,分为研发中心、培训中心、认证中心、交付中心、采集中心和质检中心,承接全国乃至全球的数据采集、标注业务,同时批量培养大数据和人工智能领域的人才。

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24

互联网灵活用工产业园

引进建设互联网灵活用工结算平台,实现区域性灵活用工本地结算和纳税。

大数据发展局、渝东新区管委会、牌楼街道办事处

社会投资+企业自筹

2025

25

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

建成数字博物馆、图书馆、文化馆各1个。

文化旅游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财政拨款

2025

数字化治理

26

智慧万州

建设云数据中心、大数据云平台、城市综合运行管理指挥中心、信息安全体系四个核心平台和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综治、智慧城管等专项应用。

区大数据发展局

财政拨款

2025

27

深化云长制

进一步扩大云长制覆盖面,持续推进信息系统迁移上云,加快推进部门内部信息系统整合,加快推动政务数据资源共享和业务协同。

区大数据发展局


2025

28

政务数据资源管理体制

探索建立数据要素流通机制。深化信息化项目统筹管理,推动政务信息化项目规范管理和数据共享开放。

区大数据发展局政务服务办


2025

29

智慧小区

选择建成小区进行智慧化改造试点并逐步推广,安装智能门禁、安防监控、电梯卫士等智慧化设备,实施一键报警、车位共享、本地消费和生活等智慧化服务体验,同时引导将智慧小区建设融入在建楼盘。

区住房城乡建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财政拨款

2025

30

智能机关

试点智慧机关建设,实现楼宇智能化、内控智能化、服务智能化、停车智能化和应用智能化,建设数智政务一体化平台

区大数据发展局、区机关事务管理中心

财政拨款

2025

31

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第二期

建成44个人工智能教学实验室。

区教委

社会投资+

财政拨款

2022

32

渝东北大数据人工智能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打造具有全市影响力的人工智能职业教育实训基地。

区教委、区大数据发展局

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33

腾讯云数字经济人才创新中心

搭建数字化基础平台、开展大数据应用开发、完成实训中心、考试认证中心、数字经济展示中心以及办公场所装修等,引进大数据、人工智能企业入驻,形成产业集聚和生态圈。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以承接1000人次的专业人才培训、考试和认证,解决带动就业5000人以上,5年预计累计实现产值30亿元以上。

区大数据发展局、渝东新区管委会

企业自筹

长期推进

34

公共卫生监测预警云平台

整合医疗机构、疾控机构监测预警系统,利用大数据并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等,建成公共卫生监测和预警云平台系统。

卫生健康委

财政拨款+社会投资

2025

35

智能桥梁隧道自动变形测量数据库

在桥梁隧道变形自动测量平台建设方面,对桥梁隧道进行监测,可以指导其安全运营,加强对阈值的监测,最终保证桥梁隧道的运行安全。联合交通管理部门,依托重庆三峡学院已有的产教融合大数据平台、高性能计算集群、重点实验科研团队,整合万州区其他高校在机器视觉、大尺寸测量、大数据、互联网技术上的优势资源。通过与万州区科技部门、交通部门联合立项重大科研攻关项目,完成基于机器视觉、大尺寸测量、三维重建等技术攻关,实时采集桥梁隧道监测数据,完善桥梁隧道变形测量数据库,从而推动区域并覆盖三峡库区的智能桥梁隧道自动变形测量数据库建设,提升万州区对桥梁隧道变形智能监测水平。

交通局

财政拨款+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36

三峡库区智能山体滑坡预警数据库

智能山体滑坡预警数据库是大数据技术在智能监测方面新的应用,通过机器视觉中近景摄影测量技术、卫星航拍技术、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数据分析、可视化等技术重建山体1:1实时3D图像。其中包括“2D山体数据库“3D山体数据库、历史地质变化数据库,以及其他关联山体变化数据库资源。依托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优先建设万州区智能山体滑坡预警数据库,建成以立足万州辐射三峡库区的智能山体滑坡预警数据库

区规划自然资源局

财政拨款+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37

新型城市大脑平台

利用实时全量的城市数据资源,全局优化城市公共资源,即时修正城市运行缺陷,打造全新的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打造城市核心中枢系统,同时基于大数据、区块链技术,社会治理中产生的数据资产化,建立社区级数字产业基础设施、公共管理与服务、物业管理与服务、社会化服务管理、重大传染疾病监控等管理系统。构建政务服务和产业发展数据资源池,推动形成智慧、绿色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

区公安局、区交通局、区应急局、区城市管理局区大数据发展局

财政拨款+社会投资

长期推进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

  • 文字解读

  • 一图读懂

  • 文件下载

    我要找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