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国土空间总体
规划(2021-2035年)》批后公布
《重庆市万州区恒合土家族乡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已于2024年12月25日获重庆市万州人民政府(万州府〔2024〕119号)批复,现将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规划》是恒合土家族乡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
一、规划范围和规划期限
规划范围包含恒合乡域和集镇规划范围两个层次。乡域行政辖区面积83.60平方千米,包括恒合乡全域13村和1个社区。集镇规划范围是基于既定的城镇开发边界,结合自然地理、绿色空间、交通干道等划定的相对封闭区域,约10.38平方千米。
规划基期为2020年,规划期限为2021-2035年,近期到2027年,远期到2035年,远景展望到2050年。
二、发展定位
国家山地旅游目的地、重庆乡村振兴示范乡。
(一)三条控制线落实。至2035年,全乡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161.53公顷,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1723.85公顷;落实生态保护红线面积1352.65公顷;落实城镇开发边界208.92公顷。
(二)空间格局。立足于恒合位于七曜山平行山脉,全域被恒合溪自然分割为南北两部分的自然地理格局,重要交通干道对城镇发展的重要支撑,以及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的建设,统筹农业开发、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格局,规划形成“两屏、两廊、两片;一心、一区、两轴”的国土空间保护格局。“两屏”即大梁山生态屏障和鹿鸣垭生态屏障;“两廊”即苏马河生态廊和恒合溪生态廊;“两片”即北部高山有机农业发展片区和南部旅游度假发展片区;“一心”即集镇为中心;“一区”即三峡恒合旅游度假区;“两轴”即龙白路发展轴和狮凤路发展轴。
(一)设施配置。合理配置公共服务基础设施,强化设施普惠共享,完善集镇—中心村—基层村三级公共服务设施配置。集镇内规划综合服务中心,在中心村和基层村规划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具有一站式公共服务功能。通过现状维持、提质扩建、优质均衡减量等处置方式优化恒合乡教育设施布局。规划构建以集镇卫生服务中心为重点,村卫生室为基础的卫生服务网络,优化资源布局,提升综合卫生服务能力。集镇设置综合文化站,中心村设置村文化活动站、基层村设置村文化活动室,确保农民就近、便捷享受到文化服务。集镇规划体育公园,各行政村规划农村体育健身场地,结合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村委会)设置。推动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融合发展,实现医疗、康复、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各行政村规划村养老服务站。
(二)道路交通设施规划。
规划目标。对外实现恒合与万州城区和湖北利川、云阳、开州等区域1小时可达,对内实现全域行政村至场镇30分钟可达,助推城乡融合发展。
规划策略。一是快速融入区域高速路网。二是交通与土地协调发展。三是升级改造联通现状村道,提高全域路网容量和联通性,实现交通一体化发展。四是优先发展公交和低碳交通,鼓励低碳环保的交通发展模式和绿色交通工具的应用,实现康养特色小镇与交通可持续发展。
(三)市政公用设施规划。补齐农村信息基础设施短板,加强农村光纤、移动通信网络广度和深度覆盖,全乡实现无线通信全覆盖。构建镇村一体化供水体系。完善全域污水收集系统,补齐集镇污水管网短板,消除污水管网覆盖空白区。恒合乡域内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原则,加强源头分类和资源化利用,持续完善全乡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提高固体废物处置及资源化利用能力。
(一)空间结构与功能分区。规划形成“一心一带两组团”的空间结构。“一心”:依托现状恒合乡和鸿凤山-栖凤湖山水资源打造集镇公共服务中心和休闲活动中心。“一带”:依托悠悠鹿鸣景区和云上天崖景区,整体形成康养度假游憩带。“两组团”:主要是围绕集镇周边,提供康养度假产品的文家坝康养组团和韩池度假组团。规划1个公共活动中心、1个公共服务中心、2个康养度假组团。
(二)建设用地布局。坚持集约节约用地。优先保障公共服务设施,继续提升公共服务设施能级。合理保障绿地与开敞空间用地,提升集镇人居环境品质。充分预留交通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用地,提高城市运行保障能力。具体地块用途、边界定位、开发建设强度、用地兼容等规划管控要求在详细规划中确定。
(三)交通设施布局。营造高品质交通出行环境,提升绿色交通出行比例。规划构建安全、便捷、高效、绿色、经济的综合交通体系,绿色交通(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出行比例不低于80%,公共交通占机动化出行比例不低于60%,平均通勤时间不超过30分钟,至高速公路30分钟内通达。
(四)市政公用设施布局。规划新建一座110千伏变电站,为集镇提供用电服务,配电网沿区内主、次干路及支路埋地敷设。规划一座电信支局,结合公共建筑布设。实现全域通信全覆盖,完善邮政服务网点或揽收设施布局。建多源供水保障格局,保护集镇饮用水源安全,建设安全可靠的供水网络。集镇采用雨污分流排水体制,污水必须达标排放。规划扩建污水处理厂,污水厂的卫生防护距离以环评为准。出水执行国家一级排放B标准。
(五)“四线”划定。将重要的公园、河道沿线绿化走廊、重要防护走廊隔离绿化带等绿色空间划定为绿线。因公共利益需要,确需占用本规划中所涉及的城市绿线,应确保总量平衡,并在详细规划中进行落实。
(一)加强组织领导。严格落实执行规划确定的各项内容,依据规划要求安排各类保护、利用、修复以及开发建设等活动,充分发挥规划在国土空间开发保护中的战略引领和刚性管控作用。镇乡政府各部门要按照国土空间开发保护要求,统筹各类空间利用,加大对恒合乡全域涉及空间布局相关规划的指导、协调和管理。恒合乡人民政府抓好国土空间规划的具体实施,定期对规划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大事项及时向区委区政府报告。
(二)加强规划实施监督
1.完善要素配置机制。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按照“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的要求,精准策划生成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公共服务、民生设施、乡村振兴等规划实施项目,并根据项目加强要素保障。加强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对纳入重点保障的项目用地,保障计划指标配置,其他项目根据存量土地的处置情况安排计划指标。
2.健全实施监督机制。建立健全动态监测评估预警机制,规划一经批复,任何部门和个人不得意修改、违规变更,不得违反国土空间规划进行各类开发建设活动。加强对重要控制线、重点区域等规划实施情况和重大工程、重点领域、突出问题等的监测预警。严格实行规划实施责任追究制度,严肃查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和实施过程中的违规违纪违法行为。
3.完善公众参与机制。坚持上下结合、社会协同,建立健全贯穿规划工作和城市治理全过程的公众参与机制。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引导和鼓励村民、企业、社会组织、民间团体等多元主体在规划编制、决策、实施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面